江西宁都旅游景点完整列表(宁都县旅游景点介绍)
1.崇义九层皮
崇义九层皮自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II》开播以来,名扬天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崇义欣赏生态美景、品尝客家美食已成为热门话题。 “九层皮”以崇义上堡梯田的高山米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用生态植物研磨着色后逐层蒸制而成。具有色泽鲜美、味道坚韧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崇义县人民逢年过节、待客、盖房、农忙时“奉茶”的传统美食。
2.宁都丸子
宁都丸子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传统名菜,属客家菜肴。宁都县是客家人迁徙的地方。为了躲避战乱内陆平原、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太平盛世,渴望家人团聚,特意炮制了具有突出地方特色、浓郁喜庆色彩的风味。食物,那就是圆圆的客家丸子。它由猪肉、鱼、苦瓜等制成,常作为过年、婚庆、宾客、搬家、旅游等场合待客的菜肴。宁都丸子中的猪肉丸、鱼丸是宁都客家人过年或举办婚礼的必备菜肴,寓意团圆、幸福、美满。
2.宁都十大必去景点通天岩、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三白山
3、宁都县旅游景点介绍图片大唐有典型的梯田景观,非常适合拍照图片。有好几组祠堂,至少有莫年的历史。超过100年(多山)。如果你有宗教信仰,有几个地方可以拜佛;
4.宁都县风景区国家级江西鄱阳湖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993年建立)
江西九灵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九江市武宁县江西省赣州市(2006年成立))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江西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2005年成立)
江西三扎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 国家级(1993年设立)
江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 国家级(2003年设立)
宜春明月山旅游区 宜春市原州区温塘镇江西潭下村 无
宁都县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江西省赣州市(1994年成立)
赣州阳明湖风景区江西无,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斗水镇
江西新疆梅岭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国家级(1993年成立)
江西圣水塘国家森林公园 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国家级(2009年成立)
江西省鄱阳市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国家级森林公园(2012年成立)
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国家级江西天华井国家森林公园( 2003年设立)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江西碧湖滩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2008年设立)
江西省鹰潭市江西贵溪国家森林公园贵溪市国家级(2017年获批)
江西武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山国家森林公园(成立于2002年)
江西柘林湖风景区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国家级森林公园(2004年成立)
江西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新洲区(2005年建立)
江西会昌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赣州市会昌县江西省赣州市(2017年批准)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国家级江西凤山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设立)
江西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04年成立)
江西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2000年成立)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铜波山国家森林公园昂西省,国家级(2002年建立)
江西太和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吉安市太和县,国家级(2000年,2001年建立)
江西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三叠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2001年成立)
江西省上饶市鹅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县国家级(2000年成立)
>
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国家级(2008年建立)
江西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国家级(2008年建立) 2003年)
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国家级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2006年建立)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江西金盆山国家森林公园省、国家级(2014年成立)
怀玉山风景区,江西上饶市
5.宁都县旅游景点介绍宁都县 位于江西省甘肃省南部,梅江县政府在梅江镇的著名景点有以西晋时期修建的青莲古寺而闻名的佛教胜地莲花山;灵花山自然保护区,素有“植物宝库”之称;以天里村温泉为代表的旅游度假村;孙翩墓、水口塔、邱家庙、田步东龙村等典型客家文物古迹以及众多革命遗址。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集儒、释、道、革命历史于一体的翠微峰风景区。它由五寒山十二座山峰组成,均为丹霞地貌。其特点是峰险、崖奇、泉秀、水秀。被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圣公园。其中,金井洞景区被道教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35福地。主要游览景点有翠微峰,古称金金山。由于地处险要,红军与土豪劣绅进行了斗争。地主聚集武装占领山地,称王。他们与红军作战,打响了著名的革命之战。 1949年中国解放后,国军残部仍以险要的金津山为根据地。解放军以智取胜,成功突破解放...宁都著名食品是大鱼、肉丸等...【气候特点】宁都县城位于26°05'18"至27°08'13"之间北纬 115°40'20" 至东经 116°17'15" 之间。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有四大特色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 【人口民族】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714533人,其中非农人员123375人,占总人口的12.27%。总人口中,男性372,445人,女性342,088人,性别比为108.87。全年全县出生人口9152人,出生率12.8‰;死亡人数4131人,死亡率5.78‰;全年净增人口231人。宁都县人口约15万,有450个姓氏,其中客家姓氏130多个。全县有村庄4500多个,其中“老客人”新建、扩建的村庄有3700多个,占全县总数的10%。占村庄总数的85%。 [历史沿革上]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春秋时属吴国,战国初期属越国。后来楚国灭了越国,全境都属于楚国。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县。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于都县。宁都是于都县治所在,隶属庐陵县。三国皆属吴国。嘉和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分庐陵郡,置南都督于都。析于都县东北部皮阳乡白鹿营(今黄石镇英地村),置阳都县。这是成立的开始宁都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阳都改名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故名宁都,有安宁之意)。这就是县名“宁都”的开始。县城迁至羊田营(今石上镇望田营村)。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南郡改称南康县(建都)。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县迁至甘县(今甘州)。宁都隶属之。南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南康郡改称南康国。宁都隶属之。明万历五年(公元461年),析宁都千华屯(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千华县(旧志:西五里有虎形石)县。是说d 老虎变成了石头。老虎是个坏东西。事,改为干,故名干华,县由此得村名),属南康州。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恢复南康国为南康郡。宁都、千华同属南康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南康县改名干州。前华并入宁都,划归干州管辖。开皇十三年,皮阳县(今石城县西)并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宁都改称前化县,隶属如旧。县城迁至雪竹坪(今梅江镇)。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钱化属干州,为洪州总管。在第一个贞观二年(公元627年),天下分为十界。前华属江南省前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江南分东路、西路。钱华属江南西路钱州。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迁州升为商州,迁迁为商县。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迁州升为节镇,名白胜郡。虔诚并服从。五朝十国时期,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在石城县置石城县。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天下分十五路。前华属江南路前州。天熙四年(1020年),江南路分为东路、西路。钱华属江南西路钱州。宋大观元年麦田(1107年),干州升任王郡,干改尚县。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干州为赣州,改干州为宁都。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为兴中枢行省,改赣州为路。宁都属赣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十一月,宁都县升州,辖石城县,属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甘州路为府,宁都府改为宁都县。洪武九年(1376年),宁都县属江西布政使赣州府。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宁都县升为直隶州,辖瑞金。和石城县。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改县。民国三年,全国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江西有四路,宁都县属赣南路。民国十五年,废路,宁都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1929年,宁都升格为中央苏区县。 1931年9月,宁都县分为宁都、蓬牌两县。 1932年2月,宁都县、蓬牌县并入宁都县。 1933年1月8日,赵博升在南城锦溪黄石渡之战中牺牲。同月13日,为纪念赵博胜,将宁都县改为博胜县。 1933年7月,根据中央人民委员会《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的决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国后,宁都分为博胜、洛口、长胜三个县。依附如前。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依然是宁都县,隶属于江西省第十二行政区,是特务机关的总部所在地。民国24年4月,江西省政府将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宁都属第八行政区,仍为特署所在地。 1949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都县。 29日,宁都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瑞金区。后来没有设立,改为宁都区(1951年6月更名为宁都区)。你吴都县隶属其管辖,是专署所在地。 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府。 1954年6月,赣州专区改称赣南行政区。辖宁都县。 11964年5月,甘肃南部行政区域更名为甘州地区,1971年2月更名为甘州地区。辖宁都县。 1984年,设立元埠乡(赣府厅字[1984]251号)。 1987年4月5日,青塘乡、长胜乡、黄陂乡重组为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赣府厅字[1987]165号)。 1988年12月10日,撤销流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梅江镇管辖(赣民函[1988]138号)。 1995年9月29日,顾村渡撤销乡、来村乡,设立顾村镇、来村镇(干民字[1995]185号批复)。 1997年1月14日,撤销石上乡、东山坝乡,设立石上镇、东山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 1998年4月7日,梅江镇划分为流坑乡,乡政府驻流坑村(赣民字[1998]50号)。 1998年8月5日,撤销洛口乡,设立洛口镇(赣民字[1998]126号)。 1999年7月1日,赣州地区更名为赣州市,划归宁都县。 2000年6月27日,撤销小布乡,设立小布镇(干民字[2000]145号批复)。 2001年10月20日,撤销源埠乡,划归洛口镇;撤销流坑乡,划归梅江镇;撤销黄石乡、田头乡,黄石设立镇、田头镇。
6.宁都县旅游景点一是赣州市章贡区(通天岩风景区)
二是赣州市章贡区(古城墙)
三、赣州市西北(榆古台)
四、赣州市赣县(赣县客家文化城)
五、赣州(宋城)
六、赣州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
七、(赣县大宝光塔)
八、章贡区(慈云塔)
九、赣州丰达(圣寺塔)
第十、《水乡江南》
7.宁都县旅游景点介绍青龙岩(又名龙岩仙道),为“寻乌八景”之冠,远近闻名。由寺庙、石窟、山水、石观音等组成,雄伟秀丽。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青龙镇该村位于寻乌河畔,距县城南25公里,距广东省平远县城仅40公里。
据济卜子《史记·松峰观》记载甘南李树堂,远古时期,创造天地的宇宙之神有四灵。青龙为四神之首,主东方、春天。装点了春景,陶醉在涅槃(东江)。它还是舍不得中国美丽的风景,所以它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一块岩石,留在了人间。秦始皇统治时期,南越国王赵佗从龙川乘船扩张领土。他在离青龙岩不远的一处险滩上岸,在岩下休息。赵拓知道,这块石头是青龙思纯留下的。化身了,已经教子了吧。为了得到岩神的保护,赵佗联手将这一地区的领土统称为“延邑”。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武帝灭亡。刘彻见这块岩石形状蜿蜒,雄浑有力,犹如一条青龙从湟水中腾起。他认为这块岩石确实是古代青龙思春的化身,并尊其为“青龙岩”。从此,人们又习惯称它为“龙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