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红色旅游景点(恩施有红色旅游景点吗)
穿着亮黄色(亮色)的衣服好看,成为整张照片的第一焦点,因为在周围的烟灰色和绿色的映衬下最抢眼。
虽然天气阴天有雾,但这种鲜艳的颜色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及膝的碎花裙不影响上下台阶(更不用说裙子了)。黄绿色的小花与亮黄色上衣的颜色相呼应,活泼又活泼!
温馨提示一下,由于天气原因,早上还是有点冷,所以出发前,我在原来的衣服上加了一条围巾作为披肩保暖。没想到感觉很温柔。
2.恩施有哪些景点?恩施州恩施大峡谷风景区
恩施大峡谷,位于湖北省恩施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峡谷总长10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它有五奇:清江白云升腾、峭壁环峰、天桥连洞、暗河连瀑、天坑裂痕。峡谷里悬崖峭壁、瀑布飞流、千座孤峰、壮观的地缝、原始森林、田园梯田、迎客松、一炷香、情人峰、悬崖长廊、山川河流、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情母亲和孩子。风景真是太美了。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乡道047号
2.恩施平八营国家森林公园
平八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平八营镇平八营村,是全国最大的杜鹃花群落分布区之一。这里也是乌尔地区最大的野生动物栖息地荷兰山脉。素有“鄂西森林海”、“天然氧吧”之称。公园面积154平方公里,海拔1314米。年最高气温22°,森林覆盖率96%。公园主要有四洞峡、万亩古树乔木、杜鹃林、鸡公山原始林、庆云阁等景点。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平坝营镇平坝营村
3.恩施州凤翔坡侗族风情村
凤翔坡侗族村是八角侗族乡经济繁荣的翅膀,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八角侗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凤翔坡侗族风情村位于八角侗乡高公桥村,辖区共有56户256人。景区面积1.5平方公里,距州城10公里。村内有生态茶园300余亩,有农舍10间,可同时容纳300余人入住。凤翔坡侗族风情村是侗族聚居地,侗族风情浓郁。目前村内有20多个休闲景点可供游客体验。游客可以在村里欣赏自然风光。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八角侗乡
4.来凤杨梅古村景区
杨梅古村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湖乡,距离来凤县城20多公里,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它是一个以黄柏村、石桥村的古桥、古道、古墓葬、古石林、古庭院、古戏楼、古寺庙、古杨梅等为重点的生态文化旅游区。景区自然风光神奇美丽,民族文化淳朴丰富,历史底蕴深厚。是游客享受慢节奏生活、体验农耕文化、领略田园风光、体验民族文化的最佳选择。是湖北省杨梅古群落自然保护区、湖北省著名旅游村、湖北省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之一、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村、湖北省最美乡村。中国。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三湖乡杨梅古村风景区
5.神农溪皇家空军汀
神农溪又名盐都河,位于巴东新县北岸,是长江离开巫峡进入湘西宽谷后的第一条支流。它发源于湖北省神农架原始森林主峰南坡,素有我国著名的“华中第一峰”之称。全长60公里。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游客游览神农溪必须乘坐原始古朴的土家族“豌豆角”木扁船。一路上,游客可以欣赏到优美动人的土家族巴山舞,欣赏高亢激昂的纤夫。儿子,真是心潮澎湃。与大宁河小三峡一样,神农河也分为隆昌洞峡、鹦鹉峡、绵竹峡三个峡段。神农溪漂流是游览神农溪的必玩项目。你通常会开始 raf从绵竹峡出发,沿途还可以看到巴人的悬棺。地址: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朝阳路50号
6.巴仁河旅游区
巴仁河旅游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茶店子镇朱砂土村十一组,是北纬30度的神奇山谷。北纬。被誉为“男人的阳刚之山,女人的温柔之河”。景区由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上、中、下景区整合为六大类120多个景点,主要有三峡女子谷、情人峰、龙吟宫、第一锁、第二锁、第三锁、天子洞、日月泉、血手印、轮岛亭、白虎图腾等景点。地址:巴东茶店子镇朱沙图村11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县
7.腾龙洞风景区
腾龙洞位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距市区仅4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溶洞系统。整个洞群共有五层。目前已探明的溶洞总长度为59.8公里。溶洞总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是世界顶级溶洞之一。其溶洞体系景观以雄、险、奇、幽、秀为特点,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腾龙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宜人的气候环境,被公认为旅游、疗养、探险、地质考察的首选场所。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东城街道
8.玉龙洞风景区
玉龙C玉龙洞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迎迎井村。洞内化学沉积物洁白如玉,洞内景象酷似一条腾飞的巨龙,故名玉龙洞。玉龙洞景观小巧玲珑,景点绚丽多彩、集中。洞内分上、中、下三层。洞内温度常年恒定在14-18摄氏度。仅洞中层面积就达10万多平方米,有各类景观80余处。洞内著名景点有“光玉柱”、“洞中歌舞厅”、“大象迎客”、“玉龙飞天”、“喷泉打八音”等。江玉龙洞已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9.神农溪追踪者文化旅游景区
神农溪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和巫峡之间,是巴东长江北岸一条常流的溪流湖北省县人。因产于神农架南坡原始森林而得名。全长60公里,相对落差2900多米。沿途有17条溪流。 。海峡两岸山峦巍峨,蜿蜒叠翠,形成龙昌、鹦鹉、绵竹、神农四大峡谷,风格各异:雄、秀、险、奇。峡中深潭碧水、遍地瀑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船、土家风情、石笋洞,无不让人惊叹不已。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新岭镇沿江路191号
10.隆林恩施州宫殿风景区
龙林宫风景区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西郊,距州府8公里,与恩(施)、黎(四川)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以高桥水库源头天然溶洞为依托,形成集溶洞观光、土家歌舞表演、民族风情展示、水上休闲、餐饮住宿、会议接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风景区。洞穴探险:整个洞穴是水洞、迷宫洞、旱洞的结合体。它分为水和陆。沿途有200多个景点。洞内曲折、奇特。水洞总长500米。地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六角亭街道
3.是否有恩施现在有什么红色景点吗?全国首座峡谷9D玻璃吊桥——石门河大峡谷地心谷9D玻璃吊桥,位于湖北恩施石门河地心谷风景区的峡谷悬崖之间。大桥长268米,桥面宽3.2米,桥面距河谷约200米。是鄂西南峡谷最长、最高的9D玻璃吊桥。
桥梁采用超现实的视觉体验,同步特殊的刺激效果。它利用模拟场景和特殊感应设置,模拟各种特效、三维图像、惊险情节和互动游戏,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嗅觉、触觉和动作完美融合,让游客全心全意地沉浸在大自然峡谷中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的无尽魅力中。伊门河峡谷。
4.恩施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恩施州主要古迹有:
恩施市
文昌庙位于奥吉山山顶在恩施市。是一座清代佛教建筑。文昌庙原建于城南门外,嘉庆三年(1798年)迁至现址。是一座重檐、山顶无斗拱的砖木结构建筑。东西长25米,南北宽15米。占地面积375平方米。正门为牌楼形式,飞檐飞角。整个门墙金碧辉煌,是寺庙建筑的精华。寺庙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面是天井,中间是卷厅,后面是正殿。卷堂为木结构建筑,高4.5米,深7.5米。它有8根柱子支撑屋顶。大殿又名桂香殿,高10米,进深8.5米,有24根柱子支撑屋顶。
叶挺监狱旧址位于恩施市老城西门外高靖河西岸。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由于第六战区司令员、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是原保定军校的同学,1942年冬,他被国民党转移并囚禁到湖北省所在地恩施。当时的省政府,为了做好“改造工作”。监狱旧址背靠红沙山,面临河流和城墙,与外界隔绝。其地形极为易守。旧址为土木结构,四周土墙环绕,下室3间,东厢房2间,共有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1943年夏,被转移到广西桂林,年底又被关押在恩施,直到1945年被转移到重庆。
连珠塔位于五峰山顶,清江峡口上方,距恩施市东1公里。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历时13年竣工。此山五峰并列,素有珠玉相连之称,故名塔。石塔七级,高30多米。塔基的八个角上有石刻的抱塔人,身穿土家族服饰,民族风情浓郁。内置螺旋楼梯可到达顶层,可一览古城风光和清江激流。
利川市
太平塘悬崖在山腰上l 利川市以北约1公里处。它是用从悬崖上凿下来的石头砌成的,高5米,宽4.8米。正中刻楷书“太平堂”三字,每字0.8米见方;左上角刻楷书“太平年”三字,每字0.2米见方。 “太平”是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的年号。其将领明玉珍曾在利川设立中路宣抚司地方政府。这是当年的历史遗迹。后面悬崖上有一天然石洞,洞深而宽阔。
星斗山位于利川市毛坝境内。是我国著名的特有树种原始群落遗址。高1751米,周长30多公里。它被群山和森林所包围。古树种占比较大,有128科仅 es 和 519 种植物。如水杉、水绿树、台湾杉(西南台湾杉)、被誉为“中国鸽树”的珙桐、黄山、铁杉、楠木、利兰、云南楸树、金松、巴东木兰等。所生产的油漆在国内外极为有名。
腾龙洞位于利川市东南郊。主洞口又大又长,形似一条舞龙,故名。是我国发现的最大的洞穴群之一,面积140万平方米。它保持着完整的发育和不同时期的喀斯特地貌,包括世界上主要的喀斯特形态。洞口呈纺锤形,高50米,宽57米。溶洞分为干区和水区两部分。小洞数百个,瀑布如水喷涌,地下河声如雷。
玉木寨位于山上利川市大兴乡。该村位于垂直高度500多米的悬崖顶上。根据古老的传说,试图突破它,就像树上找鱼一样,因此而得名。曾是土家族马首领居住的地方,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修葺一新。村子的石头门楼横跨通向村子的狭窄山脊,两侧的城墙与山脊的悬崖齐平。进入村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悬空栈道,几块石头插在悬崖上。其中“光明天梯”直上直下,长60米,惊险无比; “九道曲折”两侧古树参天,奇石怪石。两座长约200米、高5米、厚3米的石墙巍峨突兀。走进村子,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色t 景观。这里有500余亩肥沃的农田和菜地,屋檐、牙角、花木环绕,洞内奇洞、奇洞。洞内清溪环绕,石路曲折,古墓、石碑、牌坊等雕刻精美。村庄是一个将古代军事设施与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封闭小世界。
大水井李氏宗祠及庄园位于利川市水井乡。祠堂与庄园东西相距200米。祠堂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有正殿3间,厢房4排,天井6个,共有房屋69间。三大殿面阔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设有报告厅、仓库、银行办公室、财务室、家长式房屋和客房。祠堂正面东侧有一口小井,井周围的石墙与祠堂融为一体。井壁正面刻有“大水井”三个大字。祠堂周围有高耸的围墙。左、右、后三面是依山势逐渐升起的石墙城垛。它们高6-7米,厚3米,长390米。它们都是用麻石制成的。庄园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共有天井24个,房屋多为2-3层建筑,有厅堂、套间、客厅、客房、女房、会计室、库房等。李家的祠堂、庄园都是宏伟的建筑。并装饰华丽。
建始县
石童洞位于建始沟西1.5公里处朝阳观下。相传是古代五峰禅师的修行场。因其从正面到背面透明而得名。洞呈圆顶状,深73.5米,宽29.5米,高11.5米。入口处可容纳数百人。里面有层层平台,特别是钟乳石很多,五彩缤纷。洞前泉水潺潺,珍珠流淌;树木茂密,阳光被树荫遮挡。宋代黄庭坚曾到此洞游览,并在石上刻下“张翁”二字,并留下诗篇纪念胜利。
石柱寺位于建始县城西45公里的王坪山。中间的孤峰,称为石柱,拔地而起,高50余米,周长223米,有200多级石阶可盘旋而上。登高望去,因其峰顶而得名。这是第一个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后数次毁坏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元年(1736年)重建,主要由前殿、后殿组成。前厅三间,富丽堂皇,典雅;后殿底层三间,覆阁三层,平面六角尖顶,层层飞檐。
石门位于建始县城东36公里的石门山坡上。因“岩中洞如门”而得名。海拔963.2米。悬崖峭壁陡峭,其间有5000多级台阶。沿途有3个著名的溶洞。一洞有密石顶;一洞有密石顶。第二个洞有瀑布;第三洞为石门,高4.2米,宽6.6米,深15米。 “大人物。”
凑来凤
先佛寺石窟位于来凤县城东7公里的酉水河畔的火炭岩上。相传该作品始于东晋咸康年间(335-342年)。红砂岩悬崖高约100米,宽约50米。岩壁正中,有大石窟三处,各有一尊高约5米的大石佛,两侧各雕一两对菩萨。下沿有许多小石窟排列,内雕有观音、地藏、佛像、施主等雕像约40尊。但造像大多是后人雕刻的,有的具有唐宋特色,雕刻手法充满地方风格。依岩壁建一座三层楼阁,楼阁内覆有石窟。故名仙佛寺。寺内还藏有100多尊铜、木佛像雕像和各种铭文。
小鸡公岭摆手堂位于来凤县河东乡西部的小鸡公山岭上。土家族摆手舞的场所。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面积为500平方米。房屋长12米,宽4.4米,三开间。周围有石墙,中间有两排木柱。房间内有石坛三座,还有石香炉一个。门是用石框做成的。屋前是一块平地,长30米,宽15米。周围的墙是石头砌成的。现存部分高1.3米。房子的正面墙上有一座纪念碑,纪念1815年冬天建造的外手殿。它是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同类建筑。
半湖摆手堂位于猫洞R东侧艾弗,位于来凤县城西南39公里处。是土家族举行祭祀和表演传统摆手舞的场所。最初建造的年份不详。碑记: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和同治三年(1864年)曾两次修葺。 1983年再次修葺,为木石结构,面阔11.22米,进深5米。殿内神龛供奉土司彭公、向老官人、田浩瀚三尊雕像。正中额头上刻有“摆手堂”三个大字。厅外的舞池有300多平方米宽,中间有大树,周围有石墙。
落银潭位于来凤县城南50公里的宣福宝山麓酉水境内。这是水下的一个深池。酉水从宣恩县流经茅洞,流入湖南。蜿蜒的溪流转身。两岸山高谷深。相传五朝年间,满水土司的弟弟项柏林夜里偷走了哥哥的印章,并手持印章游过江。他的兄弟发现了他并追赶他。波林在恐惧中游动,在水中失去了封印,因而得名。 。这潭宽数十米,深渊深不可测。水是深蓝色的,中间几乎是墨黑色的。
接龙桥位于来凤县西南郊的老福洞河上。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原名霁虹桥,后取龙脉延伸之意更名为现名。 1963年重修,通体青石砌成,长80.4米,宽5.28米,高20余米。两侧有石栏杆,双券下面有洞。大洞跨度20米,小洞跨度15米。
巴东县
秋风亭位于巴东县的一座高山上。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在江北旧县城建白云亭及此亭。白云阁已毁,但直至南宋干道五年(1169年)仍保存完好。后来随县城从江北迁至此地。明末清代康熙、嘉庆、同治各朝均有修葺,至今保存完好。亭为木石结构,两层飞檐,四角尖顶,高20余米。南宋诗人陆游曾两次来访,并吟唱:“寇公费”。巴曼正值盛年,他以云亭为荣。他常倚栏杆望水,不安四壁,生怕遮山。剩下的人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但还能说话,哪怕是旧令刚来的时候。我喜欢休闲。令臣穷至极,不留宾客听潺潺音乐。”
五缘洞位于巴东县东郊骆头山北麓。相传“虚空无尽,水源莫测”,故名。其上有一泉,高悬二十余米,蜿蜒而下,上下数层,直至入口。洞内呈珠帘状展开,故又称“水帘洞”。洞口巨大,所流之水终年不竭,冬暖夏凉。在 s夏天,清凉甘甜。平日玉石叮当作响,雨季却电闪雷鸣。
鹤峰县
段德昌墓位于鹤峰县八峰山、满山红烈士陵园内。段德昌(1904—1933),湘鄂西革命武装力量和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湖南南县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1933年5月逝世于巴东金国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何英等烈士的遗骨被移至此建陵。
土王城遗址位于鹤峰县城东北8公里处的平坦山崖之中。它隔河面对悬崖,海拔百多米,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通向羊肠。一人持之,万人不能骗控制它。西荣美土司田顺在这里大兴土木。洞口有一石门,石壁深约70米。深处有“魏博楼”,内有荣美土司始祖、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的神像牌位。末代土司田明儒据此抵制清政府“归还地方统治”,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惨败。
鹤鸣书院位于鹤峰县容梅镇。
宣恩县
天天门山位于宣恩县城东南约60公里处。其雄伟高耸,坠于天外,故名。海拔1920米。一股巨泉从山上垂下,从天而降,落入深潭,溅起珍珠。每当太阳照耀天空时,就会有彩虹飞过。人们称之为“通往天空的七彩之路”。
图西因佩里亚遗址l市位于宣恩县高洛镇老寨村。
始建于清代的凌云塔位于宣恩县竹山镇。
咸丰县
金洞位于咸丰县城西北约6公里处的十三盘山。也称为黑洞。洞口高大,分两层,上层为旱洞,下层为水洞。进入上层洞约百步,有“栈道数十丈长”,潺潺流水。河水,还有形状各异的石笋、石帘。
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咸丰县城西北玄武山东麓。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城周围在石墙基础上筑土墙,残高约1米。城内尚存“三街十八巷”、衙门等遗迹。办公室和万兽园。城址中部有一座四柱三开间的石牌坊。明代大额,正面书“靖南雄真”,背面刻“楚书平汉”。是明代齐朝(1621-1627年)兵部左侍郎为唐雅宣抚部宣抚使土家族首领秦鼎所建。牌坊前刻有石马两匹及牵马石人,为明万历辛亥年(1611年)洞主秦杰与夫人田所题。城西北角有明代土司墓。它是用青石和仿木色建造的。面阔4间,高约2米。墓周围有几棵古杉,相传是秦始皇秦宗禹所植。清朝。
5.有恩施红色景点的图片吗?1.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有一片情感的沃土,世界硒都——恩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全州辖恩施市、利川市、巴东县、建始县、宣恩县、咸丰县、鹤峰县、来凤县8个县市,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主要是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2.6%。
2.恩施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腹地,西与重庆市接壤,南与湖南省接壤,东北与湖北省宜昌市接壤。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战略中心。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境内长江水道和东西走向的318国道是贯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生命线。南北走向的209国道是连接我国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恩施地处长江三峡库区,是正在进行梯级开发的清江源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抗战时期曾是国民党省政府所在地。
3.唐代诗人曾用“青山连绵,绿水连绵”的诗句来形容恩施清江的秀美风光。恩施地区是一个过渡区分布于云贵高原和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小气候发育良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降水充沛。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目前全州森林覆盖率已达62%,被誉为“鄂西林海”、“中药图书馆”、“天然植物园”、“烟草王国”。恩施州土特产“毛坝生漆”、“金桐油”、“利川凤爪黄连”、“富硒茶”、“恩施半当”等土特产品享誉国内外。他们一度入选“国家队”。他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支持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4.恩施州位于举世闻名的神龙架原始山麓中部长江三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黄金旅游带,三峡风光、神龙河漂流、清江滩和平坝营休闲旅游等精品让游客流连忘返。
5.恩施矿产资源也极其丰富。州内已探明矿产60种,分别占国家和省矿产的40%和55%。其中,有16种矿产具有D级以上储量,特别是硒、铁、煤、石煤、天然气、磷、黄铁矿、耐火粘土等矿产居全省第一。矿产资源地理组合良好,矿区附近有煤炭或水能资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创造了便利条件。
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推出脱贫攻坚、加大民族扶持政策,恩施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2000年,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9.75亿元(按不变价计算),“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达到10.6亿元,“九五”期间翻一番。 “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相当于建国至“八五”末总投资的1.42倍。 200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0元。经过多年努力,恩施州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7.恩施州是一个集“老、幼、边、山、穷、破产”于一体的地区,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为促进恩施州发展,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全州8个县市全部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特别是1983年自治州成立后,党和国家的民族扶持政策帮助年轻的自治州逐步摆脱贫困、蓬勃发展。到2000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24万人,全州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了良好发展阶段。
8.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恩施州纳入西部大开发政策区域,给恩施州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年来,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加大指导支持力度,一批西部大开发项目相继实施,为恩施经济社会事业注入新活力。
9. 2004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继往开来,齐心协力推进“一主体、三现代化”进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一个重点、三个现代化”,抓住“四个重点”,推进“两个创新”,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全面进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战略坚持特色立州、科教兴州、工业强州、开放立州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战胜非典疫情,抗击严重自然灾害,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州生产总值140.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这一增幅是 200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平均预测高出 2 个百分点。
10.根据恩施州“十一五”规划纲要,经过调查研究,确定了40个重大项目,作为5至10年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
----交通通道工程。宜万铁路、高速公路已破组解决东西走廊瓶颈问题。
----电力开发项目。恩施州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以上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鄂西林海”保护建设工程。恢复性保护建设“鄂西林海”,将恩施打造成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示范州。
----富硒特色产品建设项目。依托我州生态环境、硒资源、传统土特产等优越条件,开发富硒特色产品。
----扶贫开发工程。结合国家帮扶和脱贫攻坚,重点抓好教育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打牢基础稳定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实现小康社会。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建设工程。充分发挥三峡库区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生态州民族风情园”,为红色根据地增光添彩。
美丽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十一,这是一片革命红土地。董必武、贺龙、周逸群、关向英、陈连胜、肖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了这片沃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恩施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元帅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进行了8年的武装斗争,1.2万恩施人为解放祖国而献身。中华人民共和国。部落儿女为国捐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清江。抗战时期,恩施成为湖北省临时省会和抗战大后方。著名作家马识途以革命为背景写下了长篇巨著《清江庄歌》。
12.这是一片文化丰富的土地。恩施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巴楚文化与巴渝文化在这里交融。它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摇篮,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山上依次摆手舞、编钟舞、滚龙舞,山歌、情歌、萨哈歌曲的海洋。如潮还是世界25首著名民歌之一“龙船调”的故乡。被誉为“歌舞之乡”,造就了恩施州丰富的文化遗产精髓。时间这里是旅游休闲的天堂。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山地气候,四季分明,蓝天碧水,秀美河流,是“天然氧吧”;八百里清河,浩瀚山谷,碧水青山,奇峰怪石,飞流溶洞。瀑布、秀林、名植物比比皆是,形成了秀、雄、奇、绿、险的旅游胜地。游览“中国第一漂流——清江滩漂流”,就是一场水上芭蕾,随波逐流冲谷,毫无惊喜,蔚为壮观,是对自然最壮丽的游戏和征服;探“世界特有”溶洞——腾龙洞“观卧龙吞江,享洞天福地;观“荆楚第一石林——索布垭石林”,绿屏环绕,美不胜收峰峦叠翠,姿态各异,风格各异s,令人叹为观止;仰望“天下第一杉——水杉谋道”,茫茫桑海,古老的大自然,万物皆逝,仅存一物,堪称生命的奇迹;以“第一土家族村——玉木村”,历史构成,怀念往昔,土家文明尽显;攀登“第一土司城——恩施土司城”,汇集土家建筑经典和民族文化精髓,就是聆听盛世与历史的对话;去“女儿会”,跳“摆手舞”,喝“四道茶”,谱写“土家情歌”,徜徉在神奇而美好的土地上。雄伟的恩施风情园、张家界和新三峡的壮丽情怀。
13、这是一块正在开发的热土,在西部开发中潜力巨大,加入后入世,国家加大对电子行业的投资少数民族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四大机遇也垂青恩施州,进入千载难逢的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未来5至10年,国家投资将超过500亿元,将成为鄂西南乃至武陵山区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成为鄂西南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土家族、苗族人民世世代代渴望的铁路、公路、水电开发、绿色产业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14、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380万土家族苗族人民艰苦奋斗、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精心打造“绿色恩施州、土家族”苗族风情园林”。
15.揭开恩施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世界以其精致美丽的外观。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迎接开放发展,热切期盼四海宾朋齐聚恩施,万商来恩施共创伟业!
16.恩施州魅力无穷,是全国森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6.恩施红色基地在哪里恩施利川市有油气田。
江汉油田部署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红星地区页岩气探井红叶2HF该井已试生产20天,页岩气日产量保持稳定。目前,江汉油田已提交该地区第一批页岩气预测储量1051.03亿立方米。
利川红星地区页岩埋藏深、地应力复杂等问题较多。技术要求高,勘探开发难度大。 2020年12月,江汉油田攻克技术难关,红叶1HF井试实现日产气。 8.9万立方米,填补了我国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开发空白。
7.恩施红土风景区恩施东包括翠坝、太阳河、屯堡、龙凤坝、金果、七里坪、红土、沙地、板桥、八角、盛家坝、太阳河。
所在地恩施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地理位置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以北。东与建始县、鹤峰县接壤,西与利川县、咸丰县接壤,南与宣恩县接壤,北与重庆市奉节市接壤。东西宽86.5公里,南北长90.2公里,总面积面积3972平方公里。其中少数民族众多,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约占38.49%。
8.恩施红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著名的硒茶之乡。盛产两种茶,即绿茶恩施玉露和红茶利川红。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的蒸制绿茶。它是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叶深绿的鲜叶蒸制而成。恩施玉露的采收要求非常严格。芽和叶必须细嫩、均匀。茶条必须紧实均匀、紧密、圆润、色泽翠绿、均匀挺直、形状如松针、白毫外露、色泽翠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甜,底味浓郁。叶子嫩嫩明亮,颜色翠绿如玉。 “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是其鲜明的特色。
利川红是利川工夫红茶的简称。其茶叶采用国茶108、峨茶1号、峨茶10号、国槐及当地品种制成。利川红成品茶条形紧细,色泽深沉,薯香浓郁;汤色橙黄色,环带金黄,有淡淡的薯香,味道醇厚甘甜,甜味持久。冷却后,优质利川红会出现浅棕色或琥珀色的乳状浑浊,称为“冷浊”,这是优质红茶的标志之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