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分析报告

2021年最后一个长假——“国庆”黄金周即将拉开帷幕。受当地疫情反弹以及部分地区“就地过节”推广等因素影响,今年国庆黄金周周消费走势可能与往年有所不同。省内旅游增速高于省外旅游,长假期间短途旅游将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美团App预订、搜索等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黄金周拟出游人数较2020年国庆黄金周增长49%。其中,打算省内旅游的人数同比增长64%。出省旅游人数同比增长44%是今年国庆假期周边游、短途游的明显趋势。

2. 2020年国庆黄金周旅游趋势报告

据自治区黄金周旅游统计系统显示,我市1至7天共接待游客384.82万人次。可比口径计算(2020年国庆、中秋共放假8天)2020年同比增长49.67%,2019年同比增长32.81%;旅游消费43.4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2020年同比增长38.06%,2019年同比增长22.12%。其中,一日游游客320.74万人次,占比83.35%,过夜游客64.08万人次,旅游住宿设施入住率为71.85%。非常好。

3. 2019年春节黄金周出行趋势报告

近日,同程旅游发布了《2018年春节黄金周居民出行趋势报告》(以下简称“2018年春节黄金周居民出行趋势报告”)(红色为《报告》),对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居民出行趋势进行了分析。旅游意愿和具体旅游消费趋势。

《报告》数据显示,温泉度假村、主题公园、滑雪依然是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最受欢迎的周边旅游主题。预计全国主要景区游客高峰出现在2月18日,7月1日(大年初三),整个春节黄金周全国景区客流量为主要集中在初二到初五这四天。大年初六起,各大景区客流量整体下降。 《报告》根据同程旅游春运门票预订数据预测,上海迪士尼乐园、常州中华恐龙园、顺德长鹿农场、上海长风奥园海洋世界、武汉欢乐谷等将成为今年春节期间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郊区的温泉度假村预计将成为节日期间的热门旅游景点。

4.国庆旅游经济数据

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

四川排名第一:黄金周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

江苏、江西国庆旅游收入双双突破400亿元;

河南、贵州紧随其后,跻身“300亿元梯队”;

浙江、广西、上海、广东排名较后,处于“200亿元梯队”;

宁夏、云南五省还有辽宁国庆旅游收入其中,北京、吉林、甘肃突破100亿元。

5.国庆出行数据分析

10月2日至5日出行车辆将减少,traffic拥堵程度会相对较低,路况会更好。

10月1日至4日是整个国庆假期的出行高峰期。预计1号流量将达到最高值,2号流量将略有下降。第三天至第四天,预计节假日期间将出现第二个交通小高峰,大多数司机和乘客避开第一天的拥堵,选择错峰出行。 1点至4点客流高峰期,每天上午9点至12点交织。预计道路网络将过度饱和。在此之前,部分路段将变得拥堵或缓慢。

6.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

2020年国庆出游人次6.37亿人次

2020年8天中秋国庆假期已结束。由于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热情旅游m积累颇丰。据文化和旅游部信息显示,根据各地旅游部门、通信运营商、在线旅游服务商数据,并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从收入看,2020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共实现旅游收入4665.6亿元,可比同比恢复69.9%。

7. 2017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指依托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主要从事招揽、接待旅游者,并为其提供交通、旅游、旅游服务的企业。和住宿。一个全面的餐饮、购物、娱乐六大环节的电子产业。旅游业务必须由旅游、交通运输、客运和以酒店为代表的住宿业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平稳增长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0年至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 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年至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定增长,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0年旅游总收入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6.6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均复合增长率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对旅游总量的综合贡献GDP稳步增长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旅游业对GDP总量的综合贡献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也是观察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 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创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GDP稳步增长。

我国旅游业对GDP总量的综合贡献稳步提升。一方面,它体现了我国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国庆八天旅游市场数据,2013年至2019年,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总体增速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 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国庆洒红节期间接待游客数量来看各地天数中,河南省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9.09%;江西 接待游客6809.75万人次,居全国第二位;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居全国第三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破坏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也迅速恢复。 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份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江苏、江西、贵州位居全国前三,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分别为398.81亿元和367.21亿元。

中国旅游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20年国内旅游预计负增长15.5%,同比下降——同比减少9.32亿人;国内旅游收入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全国旅游人数预计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下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旅游需求将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前景广阔。因此,前瞻性预测,到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