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自驾汶川最新指南

自驾游?或者是什么?如果自驾的话建议不要去成都周边。从兰州、临夏、赫赫、郎木寺、若尔盖出发,有近一半的路程。这里只有600公里。我去年走过这条路,基本上很好走。风景也很美。如果想去红原,就在若尔盖单独走路线,不要去汶川。只是甘肃的路况有点差,但基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兰州至成都850公里,成都至红原415公里。这条路经过汶川,但是太远了。 。 。从兰州到汶川的路基本上都是在高速公路上,当然从汶川到红原的路也很好走。这里的路况比较好。

2.如何从 兰州 到 汶川

从 兰州 到 四川 成都 有 3 条路线兰州到成都:

一是国道213。

从兰州出发,经甘南、若尔盖、松潘(九寨沟)、汶川,到达成都都江堰。

这条路弯道多,夏秋雨多时常发生山体滑坡。冬季,由于川北气候寒冷,雨雪较多,路面湿滑;

其次是212国道。

从兰州出发,经临洮、威远县汇川镇、岷县、宕昌县、文县进入四川广元市,路况总体不错,但有点绕路;< /p>

三是全程高速。

从兰州出发,经天水、陇南至四川广元市,然后抵达成都。驾驶是安全的。所以全程走高速公路比较安全。

3.汶川到兰州路线

甘南线参考前往以甘肃省甘南州为目的地的自驾游路线。

一般有三种流行的线路。

1.兰州往返路线

路线方向:从兰州出发,经临夏、夏河,至河曲赛马场、连宝叶则,经阿坝至红原草原等地。然后沿红源、唐克、花湖、扎嘎纳、郎木寺、和合石高速公路返回兰州。

二、成都往返路线

路线方向:从成都出发,途经汶川、理县、阿坝等地,途经桃坪羌寨、米亚罗、色达、其他地方。途经泽马、九枝、河曲马场,游览郎木寺、扎嘎纳,最后沿若尔盖草原、九曲黄河第一湾返回成都。

3.成都到兰州路线

路线方向:从成都出发,经汶川、松潘,游览九寨沟、黄龙,然后经过若尔盖草原、花湖、九曲黄河。伊万、红源草原、莲宝叶则、河曲赛马场、扎嘎纳、尕海湖、桑克草原、拉卜楞寺,抵达兰州。

这3条自驾游线路贯穿青海、甘肃、四川,串联起沿途许多奇险险峻的景观。是近年来热门的自驾游线路。

4.兰州自驾汶川旅游攻略最新消息

从仁寿出发,前往九寨沟最推荐路线如下:

路线一:从仁寿出发,走成都二洛、城关高速、都江堰都温高速至汶川,再走G213经茂县、松潘、川主寺至九寨沟。全程约530公里,耗时约8小时。 。

路线二:从仁寿出发,走成都二洛、成绵高速、京昆高速,途经青川、广元、温县到达甘肃省县城九寨沟。总行程约580公里,耗时约9小时。

5.从兰州开车到汶川会经过哪些县市?

318川藏线不经过甘肃。川藏线自驾游分为南线和北线。南线以自然风光为主。主要经过的地点有:成都-雅安-泸定-康定-新都桥-亚丁-巴塘-然乌-波密-宁芝-工布江达-拉萨-日勒则-珠穆朗玛峰-樟木。

北线以寺庙和人文景观为主。主要经过的地点有:成都都江堰-汶川-川主寺-禄曲-兰州-西宁-青海-祁连山-敦煌-茶卡盐湖-格尔木-昆仑关-可可西里-沱沱河-唐古拉山口-纳木措-羊八井-日勒则-珠穆朗玛峰。 5月至8月,川藏线进入雨季。虽然风景一这段时间很好,山体滑坡、泥石流也比较多,不仅影响旅游质量,还容易发生危险。建议在此期间不要单独驾车。可以找四季丰这样专业的川藏自驾游俱乐部拼车,并有熟悉川藏线情况的导游带路。这比单独开车安全得多。

6.兰州到汶川多少公里

截至2019年。汶川县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让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个县市, 219个城镇。 (51个镇、168个乡)、1354个行政村。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平原,北与青海省、甘肃省毗邻,东南、西侧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中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川西北高原、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面积4084平方公里。南距省会成都约132公里,北距州府马尔康202公里。是前往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黄龙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和草原区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体育运动。辖涠洲、绵会、映秀、漩口、水磨、卧龙、三江、耿达8个镇,龙溪、克库、雁门、银杏4个乡。

扩展信息

汶川素有“阳光谷、熊猫之家、健康汶川”之称。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汶川特别旅游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大禹文化旅游区等景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景秀丽。风景优美、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始祖大禹的诞生地。这里是藏、羌、回、汉等民族交汇融合的地方。是全国四大羌族县之一,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体验区。 2016年末,全县户籍人口97615人,其中男性50625人,女性46990人,藏族19741人,羌族37210人。其中汉族39183人,回族1124人,其他民族35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