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祠实景图集

太原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国庆假期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首先,城内老城由五一广场、钟楼街、美食街、总督府组成。成都一日游的大致路线。另外晋源地区还有我们的太原西湖和晋阳湖公园。白天可以在公园里玩耍,晚上可以观看《晋阳梦》真人剧。

再往南一点就是太原古县,我们太原的网红打卡地。附近还有蒙山、泰山、植物园等景点,让您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游览体验。另外,我们太原的很多景点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如果你不来你会后悔的!

2.晋祠游览地图

【蒙山】沿溪观大佛

位于蒙山位于太原市西南罗城附近。整个景区四面环山,有水环绕,无路可进。门票是收费的,没有收费的景点。如果自驾,走九金祠路,在罗城高速路口右转(不走高速),半小时即可到达。停车场可停放车辆,停车费10元/次。然后步行约30分钟到达山口。也可以乘坐电瓶车到山口。价格为每人12元往返。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可从长风停车场乘坐58路公交车直达,下车上山。

一路进山,没有陡峭的台阶,也没有山坡。慢慢走,耳边潺潺溪水,脚下生机勃勃的青草野花,还有壮观的M远处的恩山大佛。中午,景区内还有农家餐。

【二龙山】山不高,却有韵味

从胜利桥东乘坐454路公交车到华北大学,来到二龙脚下大学里的山。它是完全免费和开放的。山不算太高,也不太陡,非常适合小孩或者老人攀爬。登山前请勿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物品,并必须登记个人信息。二龙山最美的时间是5月1日左右。山上桃花盛开,山下分水奔流,学校里樱花盛开。风景非常好。

市民若自驾,可沿滨河东路向北行驶,进入华北大学。校园内设有停车场,停车费3元/次。如果你乘坐公交车,可在胜利桥东乘坐835路或454路公交车到达中北大学。

【天龙山】山势险峻,古树众多

天龙山位于晋祠以西11公里处。是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观。山势险峻,峰峦耸立。登山途中,可见盘龙松、凤凰松、柏松、石上柏、参天松等珍稀古树。风景非常美丽,气候凉爽宜人。进山门票30元/人,停车费10元/次,整个爬山时间约50分钟。如果您选择自驾,可沿新金祠路向南,进入307国道,然后沿西仁线步行约一公里即可到达。市民还可以选择乘坐308路、804路、848路、856路公交车到晋祠公园下车乘坐xi去天龙山。

【龙山】花美步小

除了以上两座山外,市民还可以去龙山、猛上、天龙山。这些山都在省城。在晋源区。 “这些龙山上的桃花、丁香花盛开,特别美丽。秋天的九十月份,山上的树叶变红了,堪比九山卫的红叶。门票20元/人,停车费10元/次。

上午8点之前不收门票和停车费,上午8点之后工作人员上班时将收取费用。售票处和停车场都在半山腰,景区内没有电瓶车。走。开车去龙山的人很多。走新金祠路进入307国道,再沿西仁线进入天龙山公路,约十公里走了。车辆停在半山腰的停车场后,就可以开始爬山了。上山有小台阶,上下需要一个多小时。山脚下有农家菜,也很好吃。

3.晋祠景点图片

特点:

晋祠纪念意义明确,审美价值浓厚,艺术感染力强。一座建筑有它自己的顺序。柱廊的排列、斗拱的组合、瓦脊的明暗交替、空间的交织、色调的配置,都安排合理得体,符合审美习惯。由于其序列特征和人们的移动观看过程,其空间艺术转化为时间艺术。

4.晋祠旅游景点介绍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它最初被命名为 Jinwang Tem寺原名唐树峪寺。是为晋王和他的母亲夷皇后所建。

晋祠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其中,老人泉、侍女像、圣母殿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晋代祠堂。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密集载体。是宋、元、明、清至民国完整建筑类型和时代序列的孤例。附属的彩塑、壁画、纪念碑均为国宝;是晋三祠之一。晋文化体系是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可上溯西周、唐朝开国、晋朝开国盛世鲁莽唐朝。是世界上王氏、张氏的发祥地。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之一。 2009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5.晋祠风景图集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部玄翁山麓,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金庙原名唐叔虞庙。始建于公元五世纪的北魏之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讲述了“斩童封弟”的故事《晋家传》详细记载了周成王的弟弟虞伯被封为唐朝诸侯的事实。周成王儿时的一个笑话说:唐国为太子,叔虞后来修筑水利,唐国人民安居乐业,日渐强大。唐到晋国,为纪念叔虞的功绩,建祠祭祀他,称为晋祠。

走近晋祠,有人说:“晋祠是一座宫殿”一座艺术之都,一座山水园林,一座丰富的历史博物馆。”

山下,水边,古木参天之中,有百余座建筑、台、阁、亭、堂。殿堂桥亭,这些建筑要么临山,要么临水。这里桥下有河,亭里有井,路边有溪流,石溪里有涓涓细流,林间碧波荡漾。李白来到这里,不禁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开满绿花。”

北魏以后光绪年间,晋祠经过历代修缮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圣母殿为主体建筑。同时,成为集儒、道、佛文化和水、山川、文物古迹于一体的古迹园林群。 1961年,国务院公布晋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保存了我国古建筑的“三大特色”。

晋祠圣母殿是晋祠的正殿。神像高高地坐在地上祠堂为圣母祠,为虞侯之母姜子牙之女,名夷姜所建。大厅外有一条走廊。大厅内部很宽阔,但是没有柱子。原来,古人巧妙地运用了机械原理,将屋顶梁的重量全部支撑在墙外走廊上的木柱上。柱子稍向内倾斜,四个角较高,形成飞檐。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的例子。

殿前的柱子上有八条木雕龙。它们是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雕刻的。八龙各握一根大柱,怒眼利爪,吞云吐雾,依然愤怒不已。旺盛。也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鱼沼飞梁毗邻圣母院西为大殿,东为贤殿。古人视圆形为池塘,方形为沼泽。这是一个方形的池塘,故名“鱼塘”。在这方形的鱼池上,架起了一道十字形的飞梁。桥面东西宽阔,南北犹如鸟翼,与圣母宫的屋脊遥相呼应,犹如飞翔。这种突破直桥造型的十字飞梁,也是古代桥梁建筑中的孤例。正如导游小刘所说:“这就是现代立交桥的前身,建筑师梁思成来这里考察,看到后惊叹不已,深深为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创造所感动。”

晋祠唐碑 寺院、石楼、砖石上刻有三块碑刻,称为“晋祠三碑”。唐碑《金殿碑序》是著名的珍贵文物文物,中国著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保寒”亭内。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所撰。总共有一千个铭文。两百多字。是为了歌颂唐叔虞的德行和晋祠的风景而写的。唐太宗一生崇拜王羲之。碑文书写的行书飘逸洒脱,书写力强劲。赢得了王羲之的魅力。是唐太宗最喜爱的作品,深受后人推崇。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刻,也是书法艺术中的杰作。

晋祠的三块牌匾不容忽视。走过“水镜台”,再穿过四尊宋代铁铸武士雕像,就到了对月坊。 “水经”的意思是““清水明镜”,即忠奸是非人人皆知。“对月”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对月在天”诗。“对”的意思是报答,“悦”是炫耀的意思,有报答和彰显周文王之功的意思。匾额“难老”出自《诗经》:“老难在雍熙”。 ”,寓意晋祠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葆青春。匾额“岁月难熬”是傅山先生所书,字迹苍劲有力,飘逸飘逸,堪称杰作。导游介绍,“硬老”牌匾前的泉水清澈见底,源于一尺深的石岩,终年不绝。如今,随着地下水位下降,水流干涸了,泉水只能用自来水来补充。有人戏称,这才是“真正的泉水”。

晋祠的雕塑值得一提,四尊武士雕像,经过岁月的洗礼和侵蚀,依然傲然挺立,威武勇敢,体现了古代男子的阳刚之气。从我们现在选择“好男人”的标准来看,它具有审美价值。与之相辅相成的是圣女殿里的侍女雕像。这42尊侍女彩塑,只能透过门窗的空框才能看到,因为宫门未开,这些900多年前的侍女羞涩的脸庞和优雅的步伐,仿佛一群活生生的侍女向你走来,她们或梳妆打扮,或扫地,或奏乐、唱歌、跳舞,有着不同的风情。造型丰满俊美,形象栩栩如生,其中最著名的据说是一座双面美人雕塑,一侧脸笑容如花,另一侧则充满悲伤和哀伤。泪流满面。为什么这个美丽的女孩会这样双重生活给游客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据说,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内涵,专程来研究揣摩这位双面侍女的表情。收藏如此多的古代雕塑艺术珍品,充分展现了古人的艺术智慧和灵感,以及我国文化艺术的深厚底蕴。

晋祠里还有两千多年的古树,一棵是周白,一棵是唐槐。周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树身与地面呈45度角前倾,倚靠着撑天的柏树。虽然苍劲古老,但依然高大雄伟,枝繁叶茂。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样。唐槐没有看到,也许是他赶时间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晋祠,古老的晋祠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承载着太厚重的历史。它集历史、人文、自然、艺术为一体。其建筑景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四面环水。 ,充满诗情画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祠堂的魅力并没有消失。美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也给庄严肃穆的祠堂增添了几分灵气和动感。

太多的朝代更迭,太多的历史典故。晋祠以其独特优美的体态保护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以美丽的风景孕育了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宫。她不愧是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历史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