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具有良好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的福建省,于2001年主动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2002年8月,经原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福建省成为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省份之一。国家建设生态省。此后,《福建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福建省生态省建设“十二五”规划》相继发布,生态省建设福建生态省建设快速推进。

佛十多年来,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接二连三、年复一年,生态省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如今,福建省节能降耗位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达66%,居全国第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有力推动了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建设。补偿等,打造了“鲜福建”品牌,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务院印发的《意见》提出,福建省要充分发挥生态和区位优势,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尝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深入实施生态强省战略,着力构建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有关专家认为,《意见》提出了支持福建省深化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定位高、内容新、措施实。含金量充足,将全面推动福建深化改革,推动福建进一步实现“富民美丽”有机统一

2.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名单公布

福建省是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

文明示范区通过建设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资源产出率、生产总量单位建设用地价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均位居前列。供水水源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地区面积逐步减少y 增加,质量逐渐提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荒漠化、石漠化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广泛推广。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可复制、可复制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晋升。

3.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张掖古称甘州,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河西旅游中心城市、重要商贸城市。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商贸集散地,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基地之一。张掖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是国家西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产区、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瓜果、油料产区。和牛、羊生产基地。

张掖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取名张掖,取“张国臂膀,连接西域”之意。甘州是甘肃省名“甘”字的由来。张掖素有“江南堡垒”、“金张掖”之称。它既有天然的b既有“半城芦苇”的秀丽,又有“半城塔影”的历史风范。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

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图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塔、山西会馆、民勤会馆等名胜古迹,和黑水王国遗址。

4.首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福建省北部,规划总面积1001.41平方公里,覆盖武夷山、简阳、光泽、邵武4个县市。主要产品黄冈山海拔2160.8米,被誉为“华东屋脊”。它是我国唯一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区。

在这1001.41平方公里内,有210.7平方公里的原生森林植被未被人类破坏,保存了我国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规模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森林生态。世界。系统。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空气、土壤、水、负氧离子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一流水平。近年来,生物学家在这里不断发现新的生物物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武夷地区共记录高等植物2799种、藻类239种、真菌503种、地衣100种、野生脊椎动物558种、昆虫6849种汉国家公园。被誉为“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鸟类的天堂”。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福建世界遗产的突破。时任代省长习近平发来贺信。此后,他推动武夷山“双世界遗产”保护相关规定的出台。

2016年6月,武夷山国家公园被纳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张新的“国家名片”涵盖了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九曲河上游保护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公园文明试验区的重点任务。

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启动以来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探索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公园体系基本形成共商、共管、共建、共享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新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各项试点任务均已完成,试点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为国家创建集体林区国家公园打造了“武夷山样本”和重点旅游区。

5.国家文明生态示范区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和约束,主要从顶层规划设计的角度,加强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引导和约束,包括落实海洋功能区划和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实施三方面海岛保护规划。

二是实施总量控制和红海保护规划。线控,重点从总量控制和空间控制等方面对资源环境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实施自然岸线保留率目标控制和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包括三项内容:

三是深化资源科学配置和管理,涵盖海洋海岛资源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突出坚持市场化配置、精细化管理、有偿使用的导向,严格控制资源范围。等五个方面。

四是严格海洋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包括监测评价、污染防治、应急处置等海洋环境保护内容,突出提升能力、完善布局、制度完善,具体包括推进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

五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体现生态保护和修复并重,既注重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又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3方面内容。

六是加强海洋监督执法,包括提高海洋执法水平的基础保障。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监管制度和区域审批制度的制度保障,严格检查执法的操作保障,突出了海洋法治、从严从严的方向。

七是实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包括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建设单位和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和赔偿等,体现了对海洋资源损害和海洋环境损害的严格问责。环境。

八是提高海洋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项任务,增强海洋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

九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监测观测专业人才建设和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才培养和引进两项具体任务。

十是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重点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等一系列措施。

6.国家生态示范区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包括甘孜州、阿坝州。中心城市为马尔康市、康定市。

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不是为了经济,而是为了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已接近 t三江源头、若羌湿地、康定情歌的发源地。最终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旅游示范区。因此,川西北未来将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基地。

7.首个国家文明生态示范区开业。

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四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等之一,拥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区、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并被列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智慧旅游、国家主干道。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届大型文化旅游“魅力唐人街”评选活动,荣获“十大魅力城市”称号。

8.全国首批生态文明示范区

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福建省成为国务院指定的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区。这是福建第二次获得国家政策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西海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后的支持,这意味着福建省2002年实施的“生态省”战略已升级为国家战略。

9.全国首个文明生态示范区

江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最终受益一定是老百姓。

一是有利于转型升级当地环境,如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比如红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的“红色沙漠”。

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带动产业发展。打造生态江西金名片,如成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大力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构建“一核、三带、四板块”的大健康产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唱响“江西风光独特”旅游品牌。

三是提高森林覆盖率,打造绿色惠民工程。蓝天、碧水最终惠及普通百姓。优越的生态环境与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清新的空气”、“净化的水”、“净土”让每个公民生活幸福,生态文明建设有更大获得感。

10.第一批全国生态文明单位名单示范区

“一城四区”是2021年8月商洛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

商洛市“一城四区”指:坚持以绿色循环为方向,以绿水青山为载体,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产业为引擎,扬善补短,挖潜积蓄能量,谋划长远、奋发有为,努力把商洛建设成为中国健康养生之都、高质量发展转型区、生态文明示范区、优化营商环境区、城市治理创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