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城市发展规划

“一中心、两轴、三区”建设,即:

优化行政文化中心区功能品质,实施改造市民服务中心,改善中心广场周边照明;

提升鸿福路景观文化轴、东莞大道时代发展轴功能品质;

弘扬南城国际商务区、黄旗南生态科技创新区历史文化、“三河六岸”三大片区规划建设

塑造“半城山清水秀,三江万宜香一脉”的中心城区总体格局。

2.东莞市总体规划

到2025年,东莞市化工企业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将突破100亿元,化学工业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记者12日从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东莞市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本月印发,推动化学工业优化发展。全力支持东莞的化工产业和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化学工业稳步增长

《规划》指出,化学制造业是东莞市“四大特色”产业之一。 2015年以来,该行业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规模以上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7%。其中,2019年共有企业335家。全市化学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2.27亿元,同比增长11.3%,占全市“四大特色”产业增加值的22.8%,占22.8%占全市“四大特色”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比例为1.8%。

这几年,东莞化工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每年用于石油、煤炭等燃料加工行业以及化工原料的研发经费合计达5.8亿元。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增长4.8%,企业创新活力逐步增强。 2019年,东莞共生产涂料、初级塑料、聚碳酸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聚合物、化学试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工产品163.4万吨。活性剂、合成洗涤剂累计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2%。

近年来,东莞市坚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持续发力。并不断优化。 2019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其中石化工业增长11.6%,新材料制造业增长5.1%。新旧动能转换逐步加速。从行业细分看,合成材料制造和专用化工产品两大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28家和69家)分别占全市化工企业总数的38.2%和20.6%,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化工企业的38.2%和20.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分别为34.1%和16.2%,占全市化学工业增加值总量的10%以上,超过50%,在技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下游应用领域的水平和原材料供应。

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规划》指出,东莞以传统化工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力争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完善丽莎岛精细化工园区一体化管理,大力增强东东创新活力和综合竞争力。东莞化工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融入和支撑东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2年底,规模以上化工企业营业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力争实现年均5%增长,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到2025年,东莞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从质量效益看,到2022年底,基础原材料和化工新材料支撑能力和高端产品比重提升。到2025年,产业体系有效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端配套化工产品比重提升东莞发展重点产业将进一步壮大。创新方面,到2022年底,培育一批主导或参与行业或国家标准制定的创新型化工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1.5%。到2025年,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综合服务型研发平台,引进和培养一批业务技能精湛、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团队,科研投入比重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7%。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着提升。

在绿色发展方面,到2022年底,东莞绿色化工技术将进一步推广。到2025年,东莞形成绿色发展模式n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有效延伸产业链、产业耦合。进一步强化,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进一步下降,主要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特殊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3.东莞城市规划重要信息

作为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作为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接下来,“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攻坚战”和“东莞市电网升级行动(2017-2020年)”相继启动并完成。经过七年努力,全市电网得到较好改善,缺电局面得到重新改善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得到缓解。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紧张的局势。持续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极大增加了电力需求,给电网建设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湾区其他重点城市相比,我市电网短板依然明显。容量不足、可靠性低、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成为我市部署大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湾区大都市、品质东莞”战略部署,推动实施“十四五”电网建设工程,实现电网“安全性、可靠性”不断提高“高效、绿色”,把我市电网建设成为“一流电网”,实现“以用为本”为实现从“用电”向“用好电”转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坚强电网规划建设部署,按照省“1+1+9”部署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持之以恒加快全市电网建设,完善

4、东莞市区域规划

东莞地铁6号线暂规划!

根据《 《东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35)》已获市政府批准,规划中的6号线仍处于路网规划阶段。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需纳入本市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国家批准,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审批。因此,我市轨道交通6号线的具体建设时间尚不清楚。 6号线规划线路将从高步出发,相关线路及站址设置尚未最终确定。确定在后续设计阶段还存在调整优化的可能性。鉴于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为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站设置需要根据线路功能、车站问题、人口、就业、土地利用等因素综合考虑。须经国家上级部门批准后方可确定。因此,线路车站的数量和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5.东莞城市规划

答:东莞目前有6条地铁线路,拟规划以下线路:1条。

2号线,旗峰公园站、鸿福路站、西坪站、哈地站、陈屋站、寮下站、山美站、会展中心站、虎门火车站

1号线车站:望红路站、道滘站、道滘东站、人民医院站、公交总站、滨江体育场站、万代路站、鸿福路站、新源路站、东城南站、水帘山站、大岭山北站、大岭山站、大岭山东站、松山湖站、大朗西站、大朗站、湿地公园站、黄江北站、黄牛堡站、黄江中心站。

3号线:长安新站始发区南站西南,经新沙西路、静海中路、S358、新城大道、昌平北环路、港口大道、昌东路、大东路、东平大道,止于骑师伯峡站。

4号线:线路起于1号线黄江中心站,经青龙路、塘龙路、清塘路、清风路、麓湖路、东风路,终点为清溪东站。

5号线:北起石龙站,向南经龙盛路、月湖路、东园大道、骑师环城大道、振华路、东山大道、20国道,止于谢岗站。

6号线:北起石牌北站,途经长崎南路、德政中路、万昌路(G107)、新城大道、西环路、创业路、樟木头大道、香芒路、聚富路、庆丰路、东深路,终点凤岗南站。

即将推出

东莞地铁规划线路列表

东莞地铁1号线望洪-黄江中心共设21个车站

6。东莞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未来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近期规划至2022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广东省。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底总人口约7000万,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并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战略地位。

到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凸显,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级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已经基本形成d.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着增强,带动周边能力进一步增强。

7.东莞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东莞地铁4号线尚未开工建设,目前尚无时间表。

东莞4号线预计2025年开工建设,2030年通车。

东莞地铁4号线起于东莞地铁1号线黄江中心站,途经塘龙青龙路路、江园路、唐庆路、庆丰大道、鹿鸣路、育才路、铁松路、东风路,经过清溪东站后到达观惠地界,与惠州城市轨道交通4号线接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