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色乡村旅游(安徽特色乡村旅游景点)
一、安徽黄山(1990.1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有山峰72座,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三十六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象征,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唯一的山地风光。
黄山原名“夷山”。因其山峰、岩石呈青黑色,远远望见翠绿的雏菊而得名。后因相传轩辕皇帝曾在此炼丹,改名为“黄山”。黄山的代表景观有“四奇三瀑”。四奇是:奇松、奇石、云海、温泉;这三个瀑布是: 她环骨瀑布、百丈泉、九龙瀑布。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二、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的两个古村落西递、宏村,奇迹般地保存了这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乡村聚落近年消失或发生变化的全貌。西递、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装饰、房屋布局、人工水系等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宏村位于黟县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城11公里。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为王姓聚居地。古宏村人民创造性、首创“仿生学”,规划建设“国内独一无二”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放眼整个村子,就像一头昂头高蹄的大水牛。 ,如今已成为“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之一”。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位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有300多户,人口1000多人。因村旁有水西流,又因古时有投递邮件的驿站,故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的家”之称。
三、大运河中国(2014.6.22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它是由隋唐时期的大运河修建的。它由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十个河段组成。
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27个城市27条河段,58处遗产地,全长2700公里(含(遗产河1011公里),是世界上开挖较早、规模最大、路线最长、持续时间最长的运河,被列入《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最具影响力的运河
中国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土地横跨中国平原和江南水乡,从北到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和漕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由水运改为海运以来,大运河的地位逐渐下降。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扩展信息:
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代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景观遗产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造的景观:包括出于审美原因而建造的花园和公园景观,通常(但并非总是)与宗教相关或与其他纪念性建筑相关或建筑物群;有机演化的景观:它源于最早的社会、经济、行政和宗教需求,并通过联系或适应周围环境而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寻找自然环境形态;
关联文化景观:此类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特点是与自然元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的联系,而不是文化证据。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华山岩画是中国53处“世界遗产”中仅有的五处人文景观。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十七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大自然中独特的风景和生物。
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此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特征,具有突出的和普遍的美学或科学价值具体的视角;从科学或保护角度来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地质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结构和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种生态区;仅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来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点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农业遗产
自2002年以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保护全球重要的受威胁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
国际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2009年,国际湿地联盟正式启动将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并已计划在中国启动湿地世界遗产。评估的项目包括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自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从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国已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处。 13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参考来源:Baidu百科-黄山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古村落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大运河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2.安徽乡村旅游景点歙县牌坊群、西递宏村古村落、皖南山区古民居等都是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3。安徽乡村旅游线路我在《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找到了相关内容要求。 《纲要》给出了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到2020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大幅提升,农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随着农村地区的延伸,线上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更加显着。
第二阶段:数字乡村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到2025年,4G进一步普及农村地区,5G创新应用逐步推广。农村流通服务更加便捷,农村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农村数字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第三阶段: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到2035年,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农民数字素养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显着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基本实现乡村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第四阶段:全面建设数字乡村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数字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全面实现强农、强农、强农。美丽乡村,富裕农民。
实施数字乡村第一阶段是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第二阶段是完善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第三阶段是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农村数字化。治理能力。
4.皖南乡村旅游新景点皖南隶属安徽省,地处长三角地区。皖南十大避暑胜地分别是:黄山风景区、西海大峡谷旅游区、宏村旅游风景区、徽州古城旅游景区、黄山翡翠谷旅游景区、木坑竹海旅游景区、徽杭古道旅游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景区、桃花潭风景区、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5.安徽乡村旅游重点村安徽省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1978年冬天,18位农民怀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按下了按钮。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6.安徽著名旅游村黟县宏村古村落
国画里的宏村,是桃花源里的人家。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是一座古村落,拥有大量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村里水系完整,“牛”字形特色鲜明。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宏村素有“书画之乡”之称。这里依山傍水。它既有水的灵性,又有山的幽静。是徽州建筑艺术的典型标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水道相连,家家户户都有潺潺的清泉流过。层层叠叠的庭院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处处是风景,步步成画。漫步在花园中,悠闲的感觉浓烈得让人陶醉。
黟县西递古村落
唐代后裔古村落,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古村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子呈船形,结构复杂古民居建筑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西递背靠美丽的青山,清澈的溪水拥抱着村庄,穿过房屋。高大雄伟的马头墙,有傲然斜视的神态,也有跌飞飞扬的神韵。当你走进民居,你会看到美丽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门套、天井、花园、漏窗、横梁、屏风、家具,无不默默地展现着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
泾县查集村
中国写生第一村。查集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境内,距泾县60公里。查集古村现存古建筑年代为元至清,建筑类型较多,有村门、塔、牌坊、寺庙、公社等。祭坛、祠堂、古桥、房屋、古井、纸炉等,就像一座古建筑博物馆。这是一个神奇的村庄,曾经有108座寺庙、108座祠堂、108座桥梁。现存古建筑140多座。其中桥梁40多座,祠堂30多座,寺庙4座。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虽然大部分已破败不堪,但仍是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绩溪县龙川村
徽州著名的“金石村”。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是皖南绩溪县的一个古船形村落,胡氏族人聚居。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已传承至“金”代48代。这里有万千座古廊桥,有历经千年的古祠堂有古牌坊三臣,万千媚人。有水街,花园出水口,三河交汇。徽州的众多文物古迹和田园意境得到了有序的传承。龙川村自古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一代又一代人才辈出。是徽州著名的“金石村”。
肥西县三河古镇
春秋古镇、万中水乡。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交汇而得名。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这里成为人文荟萃、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三河古镇因水而闻名古老、美丽和繁荣。它是镶嵌在巢湖畔的一颗明珠。白马头墙让人浮想联翩徽派建筑的神奇。深色的瓦片交错错落;镜子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云朵落到水底;鱼儿在水中嬉戏,垂柳紧贴岸边。
徽州区唐模村
“唐代模范村”。唐模村始建于唐,耕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这里因经济活跃、民风淳朴而被誉为“唐代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村。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前口镇,毗邻歙县唐岳牌楼群。坦干河穿过村庄,整个村庄都住在岸边。该村以千年樟树、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景”和“一村三御林”之美誉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田园乡村”,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态多样。
徽州区呈坎村
安徽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该村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诚,阴为坎,故唐末改名“诚”。这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坎村第一村”。朱熹所著的《江南一村》,也是我国著名的“江南第一村”之一。是古徽州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 “罗东蜀庙”、“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去成坎旅行,人生没有任何阻碍。”呈坎有着传承千年的传奇过坎文化。在所有人眼中,呈坎已经成为了一片圣地。
涡阳县仪门镇
著名的“民间舞蹈之乡”。仪门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部。这里是汉孝子韩伯玉的故里。唐代称“镇远县”。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置涡阳县时,将“邑”改为“邑”。原镇内寺庙众多,至今仍存有清真寺、玉皇庙等宫殿寺庙。四月初八香火节、十月初一腾龙节、正月初八孝节、鬼舞、高跷、花鼓灯等独特的民间舞蹈、棒鼓、腰鼓队、舞狮、大头僧吹柳翠等,共同构成了易门古镇的独特风格,也增添了易门人的自信和自豪。
天长市龙岗村
皖东古镇”。龙岗古镇位于天长市东北部美丽的高邮湖畔,是“千秋古镇”。皖东地区的“古镇”。具有千年历史,素有“伏龙岗”之称。龙岗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红色名村,是旅游经典旅游胜地和国家级特色旅游小镇(村)。镇内明清民居特色鲜明,保存完好。雕梁画栋、排山隔断、浮梁柱可谓古典衣裳;古老的街巷,参天大树,长长的石板,格外显出沧桑的面貌。走在交错的古街,徜徉在明砖清瓦的庭院深巷中,不知不觉自己已经融入了历史,心灵的纯净与淡泊不期而至。
遂溪县临涣镇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临涣古称枝城,因洹水而得名,威震淮海。有着千年历史和多年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文昌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城市。临涣古镇历史悠久,商业繁荣,古建筑遗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春夏,城墙上树木茂盛,蜿蜒数里,成为临涣一道亮丽的风景。临涣也是江淮地区著名的茶乡。人们生活节奏缓慢。镇上的街道两旁都是茶馆,茶馆里挤满了人。清客品茶,一炷干烟一壶茶,悠然自得。
7.安徽特色乡村旅游景点介绍应该是安徽旅游。安徽十大旅游景点分别是:黄山九华山、天堂寨、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万佛湖、白马尖、徽州古城、宏村风景区、光明顶。
8、最佳旅游景点安徽省下辖镇灵璧县 辖辖灵城镇、围集镇、黄湾镇、楼庄镇、羊疃镇、银集镇、围沟镇、尤集镇、下楼镇、朝阳镇、于沟镇、高楼镇、凤庙镇13个镇。 、 6个乡:向阳乡、诸暨乡、大路乡、大庙乡、禅塘乡、于集乡。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境,淮北平原东部,北纬33°18′-34°02′之间,东经117°17′至117°44′之间。
东与泗县接壤,西与宿县接壤,南与蚌埠市固镇县、五河县接壤,北与江苏省铜县接壤。单县、睢宁县。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延伸信息 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边境,淮北平原东部,北纬33°18′之间纬度-34°02′,东经117°17′至117°44′之间。
东与泗县接壤,西与宿县接壤,与蚌埠市固镇县、五河县接壤。南接江苏省,北接江苏省。省内有通山、遂宁两县。
南北长82公里,东西宽36公里,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