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旅游发展规划(贵州省旅游发展规划要求)
9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和户外运动大会暨第十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两会”)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铜仁举行。届时,有关国家驻华使节、国际知名文旅企业、文旅产业相关企业等国际嘉宾,
2.贵州发展大型旅游有哪些优势?贵州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独特的喀斯特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阙。魅力。贵州旅游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1.资源优势
贵州旅游资源具有数量多、类型多、形态多的特点。他们是世界上15个发达国家之一。贵州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有山地、高原、洞穴、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个类型。贵州风景名胜众多,有4个世界自然遗产(荔波、赤水、施秉喀斯特、梵净山)。凭借先天的喀斯特风光和多元化的生态环境,贵州现已成为我国屈指可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第一省。贵州拥有5A级景区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国家地质公园10个,少数民族节日1000多个。
2.气候优势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雨量充沛,紫外线强度较低。 ,有“天然氧吧”、“天然空调”之美誉。贵州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成为全国众多游客夏季避暑胜地,对游客的吸引力日益增强。
3.产品优势
贵州的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非常独特。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原生态”。不仅有荔波这样的世界自然遗产,还有世界第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还有世界地质公园——魅力织金洞、贵州高原魂,以及遍布全省的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回归自然、回归自然的体验,在旅游业发展上拥有强大的市场优势。
4. L区位优势
贵州位于西南地区东南部。周边省市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旅游消费能力较强,客源充足。不仅方便接待东南沿海及港澳台地区游客观光休闲度假,也是内地游客前往沿海开发区旅游的重要通道,有利于过境旅游发展。特别是随着贵州省公路“六横七纵八联”交通框架的建设以及贵广高铁、高速公路、渝黔高铁、上海大通道的开通——昆明高铁通车后,贵州的区位优势大大增强。
3.贵州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贵州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公园省”,具有发展旅游业良好的资源和区位条件。世界已开发的15大自然旅游资源中,贵州就有山地、高原、溶洞、泉水、瀑布、野生动物等10个,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目前,世界已开发的古迹、革命遗址、寺庙教堂等20大文化风情旅游资源中,贵州占了近80%。
自然资源优势:(1)山石秀丽,岩石景观较多。 (2)瀑布、峡谷数量众多、气势磅礴。 (3)溶洞类型多、数量多、溶洞风景优美。 (4)有许多美丽的森林。 (5)湖泊、水库较多。
民族优势:贵州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水族、白族、壮族、瑶族等49个少数民族,约占全省面积的35%的人口。这是一个“不是自治区的自治区”。全国近一半的苗族、一半以上的侗族、几乎全部的布依族、仡佬族都分布在贵州中南部。进入贵州省,无论是苗寨、侗鼓楼、洞崖、流水瀑布、草海,都是美丽的风景。
4.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规划考察贵州旅游业的目的,首先是培育和发展旅游业作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第三产业。经过这些努力,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取得长足进步,“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启动,旅游业将成为“奇迹力量”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5.贵州对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贵州仍是我国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经济快速发展,落后局面正在逐步改变。早在2015年,贵州就率先实现“县县高速公路互联互通”,是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这一目标的省份。贵州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带动了全省旅游、宜居、生态环保等产业快速发展。
但是贵州能发展得这么好,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仅靠贵州的财政收入是不可能的。因此,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财政转移。这个开发者没有产业支撑,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固定投资放缓,经济下滑就不可避免。贵州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贵州也在谋求转型。在发展白酒、煤炭、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康养产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旅游等五个新兴产业。 。
当然,从未来趋势来看,贵州人也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新事物。贵阳很早就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最近也开始打出区块链的旗帜。因此,贵阳获得了“大数据之都”、“中国数据谷”等称号。
贵州是中国的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支持的省份平原。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贵州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现在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相信今后贵州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6.贵州省旅游强省发展规划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统筹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推动全省旅游产业由大变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经济实现复苏。
2020年底,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旅游产业化建设多彩旅游的意见》l 贵州旅游强省”;2021年2月,贵州成立专门的旅游产业化专项小组,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动旅游业发展;2021年6月,贵州省旅游产业化推进会召开,在其中“一个意见、一个方案、两个方案、一个方法、一个制度、一个《关于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努力实现旅游质量重大提升的实施意见》等7个文件的《汇编》 《贵州省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方案》等,初步构成了推动全省旅游产业化的“四个四”。 “两把珠”将推动贵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化。
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将增长15%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将突破1000元,实现“十四五”旅游产业化发展良好开局
七、优势贵州发展旅游能源资源 贵州是我国能源丰富的省份,以水、电、煤为能源。水电和煤炭最为突出,水火相辅相成。 。 。 “黔东送电”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的主力军。贵州河流众多,各地川流不息。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4条。 2002年,全省河流流量达1145.2亿立方米。贵州的河流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大多数河流的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大。小的;中游河谷交错,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容量1683.3万千瓦,占全国的4.4%。特别是水位差集中河段较多,开发条件优越。贵州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煤炭资源储量497.28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总和。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为火电发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东送”,也为煤化工和“煤改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较少。山地面积108740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54197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31.1%;山地平地面积13230平方公里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这种地理特征使得可供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并不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和非农用地的增加,土地面积耕地不断萎缩,2002年末,全省实际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29万公顷。土地面积不足0.05公顷,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耕地比例较低。矿产资源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2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10余种,其中探明储量76种,许多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最重要的是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和冶金矿物。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名第二的是磷、铝土矿、稀土等;排名第三的是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优势。cupy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不仅储量大,而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2002年末保有储量49.227亿吨;铝土矿矿产质量好、数量大,保有储量4.24亿吨。磷矿产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重晶石居中国第一,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黄金储量居全国第12位,是我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生物资源 贵州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全省野生动物资源有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金钱豹、白颧、黑鹤、黑颈鹤、秋沙鸭、金雕、白肩鹤等1000多种。老鹰和白尾鹰。海雕、秃鹤、蟒蛇等14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果子狸、小果子狸、林麝、红腹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金鸡等。雉鸡等,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25.7%。植物资源包括森林、草原、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六大类。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8%,人均森林面积0.14公顷,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1亿立方米;银杉、珙桐、珙桐等70种珍稀植物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阿尔德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杉木、柏树等4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50%;二级保护植物有27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三级保护植物有39种,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18.9%;占植物总数的19.2%。全省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3700余种,占全国中药材品种的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国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人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锥、爱那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肠胃西北高原越冬的天麻、石斛、黑颈鹤、厚朴、乌玉、黄柏、党参、何首乌、胆草、芦笋、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陈贵州的冰秋子、黄精、灵芝、艾粉等被誉为道地药材。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植物约600种,主要是纤维、鞣革、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食用植物约500种,主要是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料植物;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和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种; 40多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环保植物。贵州农作物种类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等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等。主要经济林木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柳马桐油”为贵州著名土特产品。全省饲养的主要牲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饲草资源有2500多种。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