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介绍-自然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处于中温带,冬季山区降雪量大,雪期长(约120天),雪质较差。不错,适合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和大兴安岭四大地区。冰灯和冰雪娱乐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大中城市。著名的冰雪旅游资源景点有:哈尔滨亚布力滑雪场、海林雪乡、中国雪谷、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
2、黑龙江省有哪些类型的旅游资源黑龙江的5大景区应该是:
p>1.哈尔滨区中央大街d其他景区,2.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3.五大连池风景区,4.雪乡风景区,5.临都伊春。黑龙江冬季冰雪覆盖,夏季凉爽。有绿水青山,还有冰雪,无一不值金银!独特的旅游资源需要资本的注入,魅力才能得到很好的展现。
3.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概况黑龙江省:位于祖国东北角,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3000公里。古时为肃慎之地,汉代为诸侯之地。辽代属东京、上京路、金属上京路,元代属岭北、辽两省,明代为女真之地,清初属黑龙江将军管辖,成立黑龙江省清末民国。目前辖1个地区、12个地级市、20个对外开放县。全省面积46万多平方公里。黑龙江省省会是哈尔滨。黑龙江省长期居住着10个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和晋初渤海国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文化繁荣的象征;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近代城市特色鲜明; 3000座城市与俄罗斯水陆相连,数公里边境是中俄两国各种交往的通道。此外,黑龙江省还拥有独特的工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黑龙江省地势大致为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和西南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组成。西北为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北部为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区,东南部为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张广才山、老爷山、完达山等,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300米以上丘陵地区约占全省面积的35.8%;东北部,中部是三江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区。中国东北平原。平原占全省总面积37.0%,海拔50-200米。 2、土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 (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林地面积居全国第一,牧场面积居全国第七,待开发土地居全国第四,耕地后备耕地居全国第二。 2004年底,全省耕地面积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农业用地占全省总面积的1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储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公顷)。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未开发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四川省,居全国第四位。 3、气候 黑龙江省属中温带至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日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为2300小时。 -2800小时。春季风力最大,多在风能资源丰富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漫长而寒冷。西北地区冬天长,夏天短,没有夏天。年平均气温为-6至4摄氏度,一月气温为-32至-17摄氏度,七月为16至23摄氏度。西北地区气温最低。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阳光充足,无霜期3~3摄氏度。 5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大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年降水量60%%集中在6月至8月。 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量为177.9毫米,为全省日最大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是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纳特乌拉尔资源:山地占全省面积的60%。山坡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高。适合建设中高级滑雪场的场所有100多个。森林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全国首创,且大部分为天然林;全省河流纵横交错,水资源居北方省份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还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湖泊等湖泊风景宜人,气势磅礴;扎龙、三江、兴凯湖湿地面积广阔,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五大连池拥有独特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矿泉,是最具开发潜力的世界级资源。耕地资源:黑龙江 该省土地条件居全国首位。耕地总面积和可开发土地储备资源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面积和农民人均耕地面积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全省现有耕地面积990.5万块。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水稻、甜菜等粮食作物,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适宜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原是世界三大羊草原之一。矿产资源:已发现矿产131种,探明储量矿产74种。石油、石墨、硅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石、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石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黑龙江省已开发利用矿产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资源: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森林面积2007万公顷,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量、木材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清兴是全国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有森林树种100多种,其中高U树种30多种利用率值。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森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完达山。能源: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 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要煤炭转移省份之一。此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据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只有镜泊湖水电站一座。过去几十年来,水热发电站同步发展。到1999年,全省已有大大小小的发电厂近200座,总装机容量近1000万兆瓦。全省水力发电量达14亿兆瓦tt 小时。哈一燃气项目隶属于哈尔滨燃气化学工业公司,日产气189万立方米,总建设规模“亚洲第一”。生物资源:野生动物及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物种总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豹子、虎、梅花鹿、原始麝等6种。物种。有鸟类57科19目361种,占全国种类的29%。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有裸子植物等野生植物2100多种。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野生植物资源储量经济价值约250万吨,食用25万吨以上,野草造纸原料100万吨以上,各种药材125万吨。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水资源:全省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绥芬河五大水系。有湖泊、水库6000多个,水面80万公顷以上。黑龙江省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富有特色。经济发展:黑龙江省森林、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有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等,轴承和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全省铁路、公路在全国各省区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五。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水稻、高粱最为常见。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50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出货。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亚麻、向日葵等,产量常居全国首位。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是最重要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木材蓄积量和采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全省矿产资源主要为煤炭、石油。 ,黄金是最重要的。松嫩平原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以大庆油田最为著名。煤炭分布广泛,著名的有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煤矿。环境及问题:2004年底全省环境环境保护系统共有从业人员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301个,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均达标。率与固体废物综合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4.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优势.黑龙江始于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距河口 2,824 公里(1,755 英里)。石勒喀河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因戈达河与蒙古奥嫩河的汇合处,全长超过547公里(340英里)内陆。额尔古纳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距石勒喀河汇合处约 1,609 公里(1,000 英里)。该流域面积约1,855,000平方公里(716,200平方英里),包括许多河流和湖泊。主要支流有西伯利亚的泽亚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中国的松花江,以及中乌边境河乌苏里江。呃在中国东部和西伯利亚之间。
习惯上将黑龙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起于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止于泽雅河河口(西伯利亚城市海兰泡境内),全长约880公里(550英里)。中游从泽亚河延伸至哈巴罗夫斯克,长约960公里(600英里)。从哈巴罗夫斯克下游至河口也长约960公里。
其上游流经落叶松林覆盖的大兴安岭余脉和阿玛扎尔山松林山坡之间的山谷。西伯利亚阿尔巴津诺附近山脉分裂,河流进入开阔的高原地区。中游流入泽亚河-布列亚河流域。河谷左坡与平原融为一体,难以察觉,右坡则与平原融为一体。e 毗邻小西南山脉。然后沿着一条狭窄的峡谷般的通道穿越小西南山脉,深度和速度迅速增加。下游,它在低矮、水溢的河岸之间流过,进入一片广阔的沼泽,沼泽被河道切割,湖泊和水池星罗棋布。床是分叉的,通道变得非常宽。
在西伯利亚的列宁斯科耶附近,黑龙江最大支流松花江注入黄色、充满淤泥的水,乌苏里江在哈巴罗夫斯克附近与松花江汇合。 。随着这些水的汇合,黑龙江淹没了潮汐谷的平坦沼泽地。河床变成了由支流、港口、旧河床、岛屿、沙洲和岬组成的迷宫。在哈巴罗夫斯克,黑龙江距日本海沿岸仅370公里(230英里),但经过锡霍特山脉的改变,北流流了966公里(600英里)才入海。 。基础n 属于季风气候——来自大陆和海洋的风随季节变化。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带来阳光明媚、干燥且伴有强烈霜冻的天气。夏季,温暖潮湿的海风占主导地位,带来大雨,导致流域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位上升。
秋天温暖干燥。一月平均气温南部为-24℃(-11°F),北部为-33℃(-27°F)。七月平均气温南部(海兰泡)为 21℃(70°F),北部约为 18°C(64°F)。流域内降水量不均匀,其中沿海地区降水量最大,每年降水量为 600 至 900 毫米(24 至 36 英寸)。 。这条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和秋季的季风降雨。雨水迅速流入河流,造成五月至十月的洪水期。其平均流量约为每秒 10,900 立方米(每秒 385,000 立方英尺)。冬季,哈巴罗夫斯克附近,流量降至 148 吨o 199 立方米每秒(5,300 至 7,100 立方英尺每秒); 1897年记录的最高流量超过每秒39,200立方米(每秒1,400,000立方英尺)。第二)。
10月下旬黑龙江开始结冰。上游11月上旬结冰,下游11月下旬结冰。下游4月底解冻,上游5月初解冻。河湾处经常发生冰塞,水位可能会暂时升高 15 米(50 英尺)。河流每年带来约2000万吨泥沙。珍宝岛又名珍宝岛。位于黑龙江支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岛屿。隶属于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位于饶河县南端。该岛面积0.74平方公里,因形状如元宝而得名。这是该地因1969年3月中苏边境事件而闻名中外。岛上有走廊、小桥、集市,已成为旅游胜地和中俄民间贸易场所。
5.黑龙江省有哪些旅游资源黑龙江省保留着人类悠久历史的文物古迹,如唐代鞍钢西遗址、新开柳遗址、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还有金代龙泉府遗址。上京会宁府遗址。满族、朝鲜族以农耕为主,赫哲族以渔业为主,鄂伦春族以狩猎为主,蒙古族、达斡尔族以畜牧业为主。这些民族保留着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风情已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
十九世纪初哈尔滨发展冰雕艺术60年代至今产生了广泛影响。二人转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东北秧歌、民歌的基础上,以及莲花落、评剧、皮影戏等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流行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并形成了北鹿的特色:表演细腻、唱腔优美、以唱技取胜。龙江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剧种,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6.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概况黑龙江位于东北,是东北三省之一。我从来没有上过一节好的地理课。
黑龙江省的名称来源于黑龙江。黑龙江省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冰灯是冬季旅游的必去之地。滑雪期长达140天。你不仅可以滑雪,还可以哦,滑冰。雪质非常好。每年冬季,这里都吸引着众多游客。黑龙江省为冬季运动输送了一批批人才
7。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主要特点黑龙江是我心中的一条美丽的河流。春天的黑龙江,冰雪融化,江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岛屿。景色非常壮观。夏天的黑龙江非常热闹。河上有很多旅游潜艇在行驶。秋天的黑龙江,繁花似锦。在红色的山松、绿色的樟子松、黄色的落叶松、白桦林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冬天的黑龙江银装素裹,笼罩在白烟、银雾之中。 , 很安静。在这四个季节的景色中,我特别喜欢冬天的黑龙江。
8.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吗?1.长白山
长白山是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的发源地。它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满族文化的圣山。
长白山的“长白”二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那就是容貌。寿,直至晚年,代表着人们对忠贞、美满爱情的向往和歌颂。
长白山最早出现在中国文字记载中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山海经》称其为“不仙山”,北魏称其为“土台山”,唐代称“太白山”,金代称“长白山”。
长白山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核心面积758平方公里。长白山最高峰是朝鲜将军峰,海拔2749米。白云峰是中国最高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的最高峰。他最高峰。
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的主峰、主脉,即包括长白山主峰在内的长白山。广义的长白山是指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的山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的许多残存山脉。
狭义的长白山是指位于白山市东南部、东经127°40'~128°16'、北纬41°35'~42°25'之间的地区。这是中国和朝鲜之间的边界。山。
2.龙岗山
龙岗山是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山脉,北起吉林省桦甸市松花江,南至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长度约250公里,宽度约20-30公里,海拔高度在800-1200米之间。龙岗山是惠发河和松花江的分水岭。
北起红石附近的第二松花江左岸,南至辽宁省新宾县,南至大伙房水库上游。近东北延伸,长约250公里,宽20至30公里。
是惠发河、第二松花江、浑江的分水岭。北接危虎岭,南接辽宁省潜山市。山势高大,西麓是吉林东部低山丘陵地区的东界。
受东北向断裂构造控制,新构造运动明显增强,火山活动强烈。山体岩石以太古界鞍山群变质岩为主,有寒武系、奥陶系变质岩、侏罗系火山岩以及大面积的第三系火山岩。中段为第四纪玄武岩。
海拔800-1200米,相对高度500-700米,山顶多为平缓。中段,靖宇与辉南之间,有著名的龙岗火山群。火山锥和火山口湖星罗棋布。山上有大型熔岩台地和充满熔岩的山谷。
少数中山山顶由第三系玄武岩形成,大部分形成熔岩方形山体,如大四房顶子,海拔1233.3米。南段被伊通河和三通河分割,形成一系列东北走向的支流。
主峰有岗山(1347米)、大顶子(1265.5米)、乌金顶子(1251米)。北部和中部森林茂密,南部森林稀疏,水土流失较轻。
3.花波山
花波山位于北部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东部,距县城70公里。位于本、宽、环三县交界处,是长白山龙岗支脉花玻山山脉的核心和精华。是鸭绿江水系和太子河水系的分水岭。
平均海拔800米,最高峰花包山海拔1336.1米,堪称“辽宁屋脊”。花包山风景区位于辽宁省东部边境宽甸县牛毛屋镇北部。位于国有泉山林场核心林区,总面积1080公顷。
“花波峰”、“百瀑峡”、“千苍谷”三大景区自然形成。
4.黑龙江大土顶子山
大土顶子山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东南部,距五常市170公里,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接壤,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龙江省最高峰,比泰山高145米,比黄山低174米。这里是芒牛河的发源地。
这里是龙江第一天然峡谷。峡谷长4000多米,最深处约1000米。这里有龙江第一千尺瀑布,落差高达千尺。位于大土顶子东麓如明通天河畔。 。
大土顶子山名副其实,形如“馒头”。山顶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几乎没有树木,只有低矮的花草。这里是高山植物的宝库,野生动物的摇篮。
到达山顶后,眼前的树林消失了,云雾在脚下,而山上生长的白桦树也退到了后面,成为花丛中的点缀。天突然开阔了,群山就在我的脚下。这是一次巨大的攀登。土顶子山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身体素质。徒步登顶大约需要8个小时。
大土顶子山是游览探险的好去处。冬季,翻越一座山峰,即可到达中国第一雪乡——双峰。
扩展信息:
东北最高峰长白山风景区
长白山风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省,东南与朝鲜毗邻,位于长白山北坡,距朝鲜20公里。距长白山34公里,双木峰距中朝边境65公里,面积52.42平方公里。
长白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长白山主峰因其白色浮石和积雪而得名。被誉为“千年雪万年松的世界最高峰”。
该景区是享有“圣山、圣水、奇林、仙果”美誉的旅游胜地。这里也是满族的发祥地。清代被誉为“圣地”。皇帝必须亲自或任命大臣前往吉林乌拉。 (今吉林市)王集长白山。
1983年夏天,邓小平登上长白山顶,题写了“长白山”、“天池”的横额,并感叹:“不去长白山真是一大遗憾”人生如山!”
长白山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被称为《山海经》中的补仙山、北魏时期的土台山、唐代的太白山、辽金时期的长白山。
9.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黑龙江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将于2022年8月下旬在大庆市召开。说起旅游发展大会,我颇有感触。各种信息反馈称:大庆要召开旅游发展大会,所以桥梁、湖泊、道路等很多设施都得到了修复和更新,所以占用道路的街区太多了……最近,很多道路和湖泊都被占用了。已建成通车。期间,还将举办旅游发展大会。希望大庆以新的面貌迎接旅游发展大会。
10.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类型?一、二人转
历史呐曲系:小秧歌、双万一、崩崩,又名:舞歌、吉剧、过口、双面歌、风柳、春歌、板板戏、东北戏等。是原产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舞艺术之一。东北菜,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二热转是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的一种走唱民间艺术。
《Erezhuan》的歌词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原来的二人转是艺人白天扭秧歌,晚上唱东北民间小调(俗称“小秧”)。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以及各地之间长期的文化交流,二人转的内涵大大丰富。在原有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还吸收了多种艺术形式如莲花瀑布、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民间笑话等。同时,它还融入了一些其他歌唱形式的曲调和民间音乐。萧唱逐渐演变,表演形式和演唱风格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宁舍一餐,不传二人”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对群众的深远影响。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二人转最初源于当地文化。过去,东北农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困。田野里,随意找一块空地,一男一女无需任何道具就可以愉快地唱歌。二人转把它带到了寂静的山村。喜悦。那些扔手帕、转扇子、调情、唱歌的动作,都是一种发泄和随机性。东北人天生坚强。过去,他们靠游牧放牧或渔猎为生。他们放荡不羁的性格让人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谈论性。东北的冬天很漫长,农民们只好坐在床上闲聊。这时,“肉笑话”就成了他们笑话的成分。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中就有很多“吃”、“吃”的现象。演员们在台上畅所欲言,“吃”、“粉字”满地飞扬,吸引观众。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一道当地正宗的“农家菜”,是东北民俗风情的体现。如果二人转失去了性文化,失去了“粗俗”和“庸俗”,二人转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农村广阔的市场,就不能称为二人转了。
2.冬泳。
冬泳是指在室外水域游泳冬天在自然水温下。在北方冬季冰不结冰、不破裂的安全水域,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冬泳活动。冬泳者与岸上穿着棉袄棉裤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冬泳有很多好处,例如增强心血管功能。
3.冰雕。
冰雕,顾名思义,就是在冰上雕刻各种东西,比如动物、家居用品等。早在我国东北,由于天气寒冷,常常冰天雪地,门外积雪足足。当时,有人把河水形成的冰块雕刻成简单的形状来盛放物品。因此,冰雕应该起源于中国。随着冰雕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