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旅游文化资源

不丹

不丹自公元7世纪以来一直是吐蕃王朝的领土,9世纪成为一个独立的部落[1]。 1616年,西藏竹巴噶举派僧人夏,在钟阿旺朗杰的领导下,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清朝期间,其世俗领袖德布国王被中国册封。 [3] 18世纪末被英国入侵。 1907年,乌延旺楚克建立不丹王国。 1910年1月,与英国签署《普那卡条约》。 1949年8月,与印度签订《永久和平友好条约》。 1961年以来,不丹国王多次公开表示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1971年加入联合国,1973年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1985年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2007年,修订后的中印友好条约签​​署。

2.藏区旅游文化

西藏地区讲藏语。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族。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这四个国家的部分地区也使用藏语。 。

藏语分为三支:

1.维吾尔族藏语方言。维藏方言区位于青藏高原,是西藏自治区现行政区划。它是西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吐蕃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今拉萨地区、日喀则地区(今喀则)、山南地区西域、林芝地区(今林芝)、阿里地区等均在义藏范围内。此外,昌都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2.康区方言。康方言区位于安多地区和义藏地区之间,青藏高原腹地、康藏高原西北部。

今天的西藏昌都地区、西藏那曲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康区。藏族有句俗话:“维藏的法,安多的马,康区的人”!

3.安多方言。安多方言是藏族方言,主要在安多藏族地区使用。

安多藏区范围包括四川阿坝州(部分)、甘肃甘南州、天祝藏族自治县、玉树藏族自治州青海e.它们都位于藏族分布区的边缘。

拉卜楞寺是最权威的藏传佛教学院,位于甘肃省甘南州。十世班禅喇嘛也诞生于青海省安多藏区。举世闻名的可可西里、藏北羌塘无人区、久负盛名的热贡唐卡艺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的草原穿越,都孕育在这片土地上。

3.西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1.与拉萨握手,拥抱天堂。

2.美术馆,美丽的宫殿。

3.一座建筑布达拉宫是一座建筑和佛教艺术博物馆。

4.雪域圣地,高原明珠。

5.雪之明珠,迷人拉萨。

6.欢乐拉萨,一座文化宫殿。

7.天边的拉萨,一个圣地。

8.世界之巅,雪域明珠。

9.神圣天堂se,宁静的港湾。

10.圣布达拉,美丽的格桑花。

11.神秘的拉萨,梦幻之旅。

12.神秘的布达拉,迷人的新拉萨。

13.我们在拉萨见面吧。

14.我们去拉萨吧!

15.梦拉萨,天堂相会。

16.美丽的圣地,多彩的拉萨。

17.美丽的家园,幸福的拉萨。

18.美丽的拉萨,神圣的家园。

19.聆听天堂的脚步,化身雄鹰展翅。

20.拉萨——你的梦想家园。

21、拉萨市的象征,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髓。

22.拉萨,永恒蓝天的故乡。

23.灿烂的人类文化遗产,神奇的人间天堂。

24.古都新貌,阳光拉萨。

25、宫殿金碧辉煌,雪珠璀璨。

26.高原上的蓝天和雄伟的布达拉宫。

27.地球的高度,精神的朝圣。

28、登上世界屋脊,游览圣城拉萨。

29、参观圣城拉萨,开启心灵之旅。

30.布达拉宫的神秘,大昭寺的虔诚,马家阿米的偏僻,雪中的圣地。

31、走在藏乡的藏道上,聆听梵文高贵的声音。

32、巴甸路西藏乡村之旅;听梵乐,唱高尚歌曲

4.藏族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云南迪庆十大风景区分别是:普达措国家公园、嘎丹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梅里雪山风景区、石卡雪山、纳帕海依拉草原、白水梯田、白马雪山、小中甸花海、哈巴雪山等

5.西藏的旅游文化资源有哪些?

西藏有7个支系,分别是:工布藏语埃坦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华瑞藏族、卓仓藏族和夏尔巴人。

1.工布藏族

主要居住在今天西藏林芝地区,以工布江达、林芝为中心。自古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称为工布藏族。位于西藏腹地的工布藏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工布文化。赛马、射箭、搬石是工布文化中最有趣的民俗风情

工布地区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海拔较低,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除藏族外,该地区还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等十多个民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以其纯朴的民风和众多的民间工艺品,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西藏。

2.嘉绒藏族

嘉绒藏族分布于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部分地区以及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阿坝州。在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有讲嘉绒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一地区的藏族为“绒巴”(农业区人)。 “嘉绒”之名,因加摩莫尔多圣山而得名,意为莫尔多圣山周边地区。

嘉绒族之所以成为藏族独特的一支,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语言、建筑、习俗等方面。唐代,吐蕃东征,驻军于大渡河、岷江一带,防御大渡河。手指。这支军队与当地的嘉良、东努、富国等土著部落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嘉绒藏族。

石碉建筑是嘉绒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古碉堡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丹巴素有“千塔之家”之称,每座石塔都有历史演变的印记。这种石碉楼是一种兼战用、居住用的石质建筑。此外,丹巴地区盛产美女,许多康巴花卉都产自丹巴。

3.白马藏族

白马藏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陇南市温县铁楼乡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白马河流域,人口约1.8万人。 。他们的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与其他地区的藏族不同。白马藏族讲藏语但不懂藏语,一般用汉语。白马藏族除信仰苯教和藏传佛教外,还信仰太阳神、山神、火神、五谷神等自然神。但他们一般不建庙宇,只在家中供奉祖先牌位。因此,许多民族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后裔。唐代,吐蕃东征,征服了整个氐地。大量吐蕃军民跟随军队与氐人杂居,导致部分氐人逐渐消失。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特征,形成了藏族氐族,也就是今天白马藏族的祖先。

白马藏族文化具有二元性、多样性的特点。从语言上看,有藏语同源词和羌语词汇。衣服也很Very 独特。帽子正面饰有一簇锦鸡颈羽和白公鸡尾羽,是白马藏族的象征。男性插入一个,女性插入两个或三个。男人佩戴直羽,表示心地正直,品行良好;女子佩戴几根弯曲的羽毛,象征着美丽。这种帽子被当地白马人称为“沙嘎”。

4.木雅藏族

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支流,生活在甘孜地区的高原地区。在木雅、康区(甘孜地区折多山与雅砻江之间)的藏族,因其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被称为“木雅藏族”。

雅藏族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作为康区藏族的一个分支,学界普遍认为他们是古代党项羌族和当地土著祖先的后裔。船尾北方强大的蒙古人崛起后,对西夏人进行了歼灭,迫使河套地区游牧的西夏党人南迁到康区木雅地区。

木雅藏族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这一地区的藏族讲一种木雅语,称为“绒格”。木雅语分为东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两个语区。在今天的甘孜地区,九龙县万巴乡、红巴乡讲这种语言的藏族自称“奔勒”,属木雅东部方言区;九龙县塘沽乡、红坝乡则自称“奔乐”。康定县色德乡、留坝乡、普夏绒乡、彭布溪乡和雅江县珠桑乡讲这种语言的藏族自称“木雅”,属西部方言区。东部方言区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彝族文化,而西部方言区则受藏族文化影响显着。

5.华瑞藏族

“华瑞”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是白牦牛的故乡。历史上的华瑞指湟水以北、河西以东,包括乐都北山、互助、门源、青海大同东部、甘肃天祝、肃南皇城等藏区。天祝就是华瑞藏区。主要聚居区人口约8万。

华瑞藏族的主体是吐蕃族。吐蕃王朝时期,有一支吐蕃军队在此定居,并逐渐形成了该地区藏族的主体。清代著名华瑞学者松巴一思半觉在其所著的《青海史》中认为华瑞是第一个从西藏进入青海的人。正是由于吐蕃后裔的背景和传统文化的较好保存,形成了独特的华瑞方言与安多等其他地区的方言有很大不同。虽然华瑞方言仍然属于安多方言地区,但华瑞方言保存了大量的古藏语单词,而且有些单词的发音也与其他地区安多语言的发音不同。

华瑞藏族自称“博”或“华瑞嘎布”,男性多穿白色毡袍,这反映出华瑞藏族特别推崇白色,承认自己与白色同源。其他地区的藏族。国家概念。从古至今,华瑞地区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和学者,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6.卓仓藏族

居住在青海省海东地区乐都县、平安县、湟中县的藏族自称“卓仓洼”,其族群为“卓仓洼”。居住面积约100平方米。十余公里,有所谓“卓仓龙瓦顿”(意为“卓仓七沟”)。有的村庄多民族杂居,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同村居住;有些是靠近纯汉族村庄的纯藏族村庄。这里的藏族生活基本上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区。

据说,卓仓藏族最早来自西藏。公元9世纪末,吐蕃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朗达玛被杀后,吐蕃陷入混战。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在各自母系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自立为王,彼此割裂。次子沃松来到阿里地区,建立了阿里王族。著名的古格王朝就是由他的后裔建立的。他的第四个子孙赤德来到了齐国。来自后藏的nghai湖并成为当地的领导者。他逐渐建立了强大的焦斯洛政权,控制了青海东部、甘肃酒醅、古丝绸之路和宋朝。王朝关系密切。焦斯罗政权的中心位于今天的乐都县。 “卓仓”这个名字来源于先民居住的地方,是今天后藏地区卓沃江的当地名称。 “卓”就是“卓”的意思。 “卓卧龙”和“苍”是祖系,“卓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7.夏尔巴人

夏尔巴人(Sherpa),藏语意为“来自东方的人”,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外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侧,语言是夏尔巴人,但没有书面语言。使用藏语,人口约4万。中国西藏仅有约1200人。

有不同意见关于夏尔巴人的起源。有人说,成吉思汗时代,四川甘孜的一支部队被元朝军队击败,逃往西藏。噶尔安定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样子。夏尔巴人。也有人说,夏尔巴人是从尼泊尔一个叫“Sharkhumbu”的地方移居西藏的移民。夏尔巴人大多同意后一种说法。夏尔巴人有姓氏,与藏族名字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般不与外国人通婚。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噶举派为主,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原始信仰。

夏尔巴人常年生活在高山地区,是天生的登山向导。为各国登山队提供向导和后勤服务已成为夏尔巴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有数据显示,夏尔巴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自 20 年代以来,夏尔巴人曾担任登山者的向导和搬运工。它们耐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许多人经过培训后会说英语并具备登山技能。几乎每个登山队都有夏尔巴协作。他们以生命为代价设定了“三个最好”:最多人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最多人无氧登顶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死亡人数最多(约60人)的夏尔巴人在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珠穆朗玛峰将夏尔巴人介绍给了世界。

6.西藏特色旅游资源

西藏拉萨的旅游资源非常独特。为什么?首先,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气压低,常年风景如画。这是一座阳光明媚、神秘而美丽的城市。与全国其他旅游城市不同,拉萨有很多旅游景点。我们的景点纯天然,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因此,拉萨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7.西藏旅游资源

西藏位于中国西部,是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我国东部地区。旅游业起步晚、规模小。但西藏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特色鲜明的省份之一。高寒自然地理的多种因素,造就了山峦茂密、湖泊众多、冰川广阔等奇特的自然风光,也有深邃的大峡谷、茂密的原始森林、具有高原特色的野生动植物等。此外,在特殊的高原环境下,孕育和发展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无疑具有巨大的优势。旅游动机的产生和旅游行为的实施的牵引。西藏旅游资源虽然涵盖面很广,但按属性一般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

8.西藏文化资源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在长期与其他民族交往和相互吸收、弘扬的历史中,创造和发展了独特的灿烂文化。

西藏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藏族当地文化最初是由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文化与青藏高原西部的古象雄文化逐渐交融形成的。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治时期,佛陀藏传佛教从中原、印度、尼泊尔传入吐鲁番,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独特的藏传佛教。同时,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文化,西亚的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特别是中原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西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西藏的建筑艺术和雕塑、绘画、装饰、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戏剧、语言、文字文学、民间文学、藏医学和藏医学、天文历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9.西藏文化旅游资源

1.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人民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

2.区域性和多样性。藏语a地区主要分为义藏、康区、安多、阿里四个地区,各自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地理环境来看,高原、平地、河谷、林区的地域文化各不相同。从不同的劳动行业来看,牧区、农区、农牧结合区、少数渔区的文化是不同的。

3.正直。藏族文化主要以藏族聚居的地域文化为基础。解放前,藏族地区处于近乎封闭的环境中,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原始状态,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文化。

4.宗教。藏族地区的文化几乎都与宗教有关或受宗教影响。藏传佛教是佛教与藏族地区本土宗教“苯教”的结合体,因此其宗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西藏史前铜的特征文化

1.史前藏族文化的地方特色

1.石器——狩猎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象征。 2、半地穴式和圆形房屋是藏式塔楼的起源。 3、石棺葬——古代藏族先民当地的丧葬习俗和宗教感情。 4、大石遗址——原始风俗、宗教现象的文物。 5、岩画——古代藏族先民生活和精神的写照。

2.史前藏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进程中,藏族文化以其开放性、包容性与周边文化互动交流,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多元文化圈,呈现出多种文化互动的迹象。这些迹象在卡若文化和曲贡文化中都有体现。 ,在部落遗迹中都有清晰的体现。此外,史前青藏高原上的岩画不仅有其地方特色。特色和地方特色,但也应在发展变化中表现出其复杂性。这还是需要和印度、巴基斯坦的岩画进行比较。

3.史前藏族文化是人类古代文明的象征。

1.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明远古时期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具备了猿类和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藏族口述文学中,大量的藏族神话、民间故事和传说记录了史前藏族人民的思想、信仰、行为方式和社会文化结构的最初形态。因此,史前藏族文化的文明史不仅可以通过考古学来考察,还可以通过藏族民间文献的分析,从而总结史前青藏高原的历史文化形态,解释史前青藏高原的历史文化形态。史前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是原住民在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方面继承和变迁的起始过程。

2.西藏文明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卡若文明、曲贡文明、象雄文明、雅砻部落文明,主要以游牧、畜牧、农业经济为主。他们构建了具有五千年历史、具有地方特色、多元文化特色的藏族文明。 。史前藏族文化不仅历史悠久、古老,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它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远古和史前时期,不断创造着藏文化古文明,构建了藏文化古文明。阐述了史前藏族文化的地域性、多样性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