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它不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的。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全过程,推动形成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系统看似独立于社会系统而存在,但事实上,随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利用,我们面对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人性化了。自然。自然界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活动。另一方面,自然环境优先于人类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解释说,自然力是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类文明约万年的发展警示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铁律,古今各国都不例外。

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深刻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规律。体现治国理政的党代会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生态环境优先的客观规律,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它可以充分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他四个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为其他四个建设提供了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

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三倍同一时期。但由于我们实行粗放型增长模式,依靠高消费、高投资,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环境资源冰。高增长。因此,发达国家数百年工业化进程中阶段性出现的环境问题,近30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呈现出结构性、复合性、压缩性的“时空压缩”。 ”特点。

现阶段,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从资源瓶颈来看,我国资源总量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林地、草原、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6%。石油、铁矿石50%、铜25%。

2010年,我国石油、铁矿石、铜等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潜在风险日益增加。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由于我国尚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耕地、石油、天然气、淡水、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需求日益增加。此外,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转变,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从环境污染角度看,2011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是 2499 。 9万吨,氨氮排放总量260.4万吨,均居世界前列。全国主要河流近四分之一监测断面超Ⅴ类水质,90%城市河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度。污染。七大水系普遍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

2011年,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超标率11%,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超标。环境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以进入肺部的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1年底,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5140吨。

6万吨,综合利用量仅为1997.574亿吨,其中很大一部分仍使用了往年的库容。

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已经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题。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精神问题每年都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四川省什邡市百亿级钼铜项目、江苏南通启东王子造纸入海工程项目、浙江省宁波市镇海PX项目等由于公众环保诉求表达不力而遭到大规模抗议。

这些事件最终以政府宣布放弃该项目建设而告终,这对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国家的信誉。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任由当前生态危机持续下去,不仅会使我国经济建设成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矛盾。矛盾不仅会影响子孙后代,也直接威胁当代人的生存。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内涵和本质中国特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物质基础,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把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实践探索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基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目标。

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生态文明存在的前提。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阶段的产物,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必然的历史演变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只有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遵循的核心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角度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将人类活动置于自然大格局中思考,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行事。

人与自然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机会,两者都有重要的价值。如果忽视自然环境的价值,人类的价值就无法实现。这就要求我们推进现代化,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既要考虑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又要考虑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三,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出路。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托生态环境,从实际环境承载能力出发,坚持“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实现发展与环境共赢,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发展。

第四,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达到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显着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和自然都能繁荣发展并永远生存。继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努力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过程。我国生产力欠发达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站在人类文明最高形态生态文明的高度,更要从实际出发当代我国按照生态文明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决定了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实现现代化,也不能以牺牲现代化为代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实践证明,发展工业园区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国家随后无法在中国工作。

如果我们一味地走这条路,我们很可能在充分享受现代化成果之前就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立足于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在数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发达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将其本应承担的环境成本转嫁给发展中国家。

我国的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了通过转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根本不可行。

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文明文明”要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努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作出贡献。

为此,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当前,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视为自然。 ”一些地方和单位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牺牲生态环境环境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发生冲突和紧张,如果我们不摆脱各种陈旧的观念和意识,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想并付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步。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只有具有生态文明意识,才能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当前,要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全面提高公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和人们交往之中。

鼓励人们追求既满足自身需求又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满意生活,注重生活质量生命的满足而不是简单需要的满足,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个体的生活不应该破坏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该破坏其他物种的繁衍和生存。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营造人人关心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

通过倡导公众环保消费,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和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生产和消费。环保产品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降低环保产品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良性互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还要推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健全多元化环境监管体系。国际经验表明,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外,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也不可或缺。公众监督不仅可以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管,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

二是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下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求我们强化措施,落实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优化土地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动各区域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我们必须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强化全过程养护管理,大幅降低养护强度减少能源、水、土地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和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防灾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问题,加强水、空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构建保障机制。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体系” ”构建新格局。 “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目标

长期以来,考核干部过分重视经济增长指标,把GDP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考核标准。这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无视以资源环境成本为基础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制度,加上长期以来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低的事实。法律法规之高,助长了各种不合理的发展观念和行为。

因此,变革绩效评价机制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二是通过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体系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水资源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制度。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多

因发展而产生,

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离不开经济发展。

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监管。法律体系

因此,有必要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体系。

加强一些规定的落实

体系,重点关注战略环评、规划环评、主体功能区和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标准、区域审批限制和行业审批限制等。

p>

加强源头预防,

杜绝土地资源恶性开发和环境破坏。

三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性的资源和生态系统,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补偿制度

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纠正资源环境价格中的错误市场信号,促进资源环境的改善

环境成本真正内部化,

避免污染者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

持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推进财政生态化政策调整,

改革环保收费和环境价格政策,

完善绿色金融、

绿色贸易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四是强化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严格把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违法者问责是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的关键,解决守法成本高问题的关键。

加强环境建设

>

损害赔偿制度,

完善环境民事责任,对于保护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和司法措施,也是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的根本出路。

为此,应建立环境终身责任制度,让污染者为违法行为付出高昂代价;

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加大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力度,建立

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救济措施渠道,切实履行企业环境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愿景可以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中国发展的催化剂。产业转型。 ,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机遇。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路,

从源头上改变现状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也可以使

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将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宁波生态旅游

3.宁波生态村

宁波市海曙区西部地区要变了! 《宁波市海曙区西区分区规划》(经批准公布)已于近日发布。海曙西区总体定位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基地、生态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宁波名镇名村文化展示区、乡村振兴先行区。

海曙西片区规划范围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基地,生态人文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位于宁波中心城绕城高速以西,四明山、殷西平原交汇处,面积约447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涉及海曙区8个镇、1个街道,包括东桥镇、印江镇、龙观乡、漳水镇、横街镇全部覆盖行政区域,高桥镇、积石岗镇、古林镇、石岐街道行政区域部分覆盖。规划期至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发展目标确定为宁波生态文明建设先导区、山水田园生态创新发展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分别是:依山傍水,连接乡村,与城市风光融为一体。

确定为“一环、两心、两条带、多组”。

4.宁波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一次。荣誉称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被誉为最高城市品牌在城市评价中,最近入选的文明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山东省济南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青海省西宁市。

直辖市: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江北区、北京市通州区。

地级市:江苏省宿迁市、山东省日照市、安徽省淮北市、浙江省丽水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湖州市浙江省、四川省遂宁市、安徽省蚌埠市、黑龙江省伊春市、安徽省宣城市、湖南省湘潭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莱芜市山东省邯郸市、陕西省咸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辽宁省鞍山市、四川省泸州市、江西省吉安市、河南省新乡市、贵州省遵义市、安徽省安庆市、甘肃省嘉峪关市、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龙岩市、浙江省台州市、河南省驻马店市、江西省赣州市。

5.宁波市生态环境

春晓生态休闲公园可以钓鱼。春晓生态休闲公园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最南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春晓休闲公园占地7823平方米,动静结合,秀美、清朗、开阔、典雅。融入北仑春晓地区文化内涵,赋予设计创意,打造集绿化、渔业、文化于一体。四根图腾柱,大理石柱子,主要是浮雕

6.宁波生态环保产业集团

是国有企业。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于2003年10月29日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批准,由原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原化工部第五设计院)组建工业)与原中国石化集团第三建设公司重组成立。

以技术为先导,设计为基础,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为主体,集科研开发于一体、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装置施工及检测维护服务。集专利和专有技术于一体,提供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制造及专业施工总承包等服务。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能源、环保、石化、热能工程领域的工程服务和管理服务。综合性工程公司。 ...

7。宁波生态园

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大觉山、溪口博物馆、西街楼、滕头生态旅游区、千丈岩瀑布、宁波滕头生态旅游区滕头村、四明山、蒋氏故里、蒋氏母亲墓、翡翠湾海洋公园、雪窦山弥勒佛雪、黄县森林公园、黄县海长城、雪窦山火车索道、风华游乐园、溪口岩头古村怪屋等

8。宁波生态文明建设

九龙湖将高架。

宁波九龙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它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优质的服务,游客的观光为宁波这座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增添了光彩。为了进一步提高九龙湖的旅游品质,满足游客的便利,在九龙湖建设高架公路势在必行。

9.宁波生态走廊

育范路站、明海大道站、桂四站、东一路站、镇海大道站、九龙大道站、宝州西路站、宁慈路站、康庄南路站、环城北路站、大剧院站、外滩桥站、曙光路站、体育馆站、富民公园站、新田路站、民安东路站、新城生态走廊站、胜磨路站、百丈东路站、富强东路站、诚信路站、东前湖北站、小阳江站、云龙站。

7号线南起鄞州区云龙站,途经经下营街道、东部新城、三江口、镇海新城等重点区域,北至镇海区玉帆东路站。线路全长39公里,设车站25座,平均车站间距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