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岩浆岩旅游(中国哪些山是由岩浆岩形成的)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形成已有近70万年的历史。
地质时期大约在更新世晚期和第四纪早期,该地区火山剧烈喷发,岩浆溢出。
经过长期持续的地质作用,逐渐形成了形状独特的火山。
该地区最后一次火山运动发生在1719年至1721年。
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墨尔根(今嫩江)东南部,突然发生火灾。一日,石块飞起,声震四方,数日后,火灭,地面化为沼泽。“此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 《宁古塔简记》中也记载,距城(德都)五十里,周围三十里有河。
六七月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忽烟火冲天,声如雷霆,昼夜不息。五六十里之外都能听见,飞出去的都是黑色的岩石。硫磺之类的物质长年累月不断倾泻而下,形成了一座山,一直延伸到城墙。
《黑龙江外志》记载了清代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的火山喷发。火烧山,260年前。
在这两年的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了“老黑山”和“火烧山”。
从“老黑山”和“火烧山”溢出的熔岩流就像一座天然的大坝,将白河切割成五段,成为五个被熔岩堵塞的小水池,然后将水储存成一个湖,从而形成了中国著名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五大连池火山之名由此而来。
乌达尔的特点五大连池火山
五大连池火山群由13座“盾状火山”、数十座“复杂火山”和大面积熔岩流组成。 “盾火山”看上去就像是古代的战斗盾牌。这种火山地势宽阔,平缓,规模较小,盾顶有火山口。 “复合火山”是首先形成的“盾状火山”,其上叠加了一个或几个因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此类火山在五大连池火山群中占多数,规模较大,分布较广。
由于受断层影响,这些火山大多从东北向西南呈直线分布。药泉山位于该线以东;南北格拉丘山脉并列于该线以西。它们就像一盘棋局,分布在东西长35公里、南北长约25公里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的相对高度在60a之间160米,彼此火山相对高度不超过300米。这些“复杂火山”地貌大多保存得极其完好。陨石坑的内径一般在230米至450米之间,陨石坑的深度从几十米到一百多米不等。老黑山最深处达136米。卧虎山有四个火山口,最浅处仅10米。火山形状各异,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方形,有的近似三角形或月牙形等。卧虎山远看像一只卧在地上的老虎,笔架山远看像一座巨山.形笔筒。
白河西岸向南延伸,有一条长17公里、最宽处12公里、面积7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流。当地居民称之为“石龙”。这大面积的熔岩流其形成是由于岩浆流动过程中,表层首先凝固,成为平坦、光滑、完整的熔岩外壳。熔岩流继续在地壳下方流动,熔岩地壳受到流动的熔岩流的牵引。 ,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各种熔岩地貌。有的像巨浪相连;有的像大海一样。有的像涓涓细流,微波荡漾;有的像一捆捆的绳子,卷曲着、扭曲着;有的像树干,排列整齐;有些是由滚动的熔岩形成的。熔岩瀑布;由层层熔岩形成的喷射锥形人造石塔;还有一些看起来像利器的,可谓是一幅雄伟、绚丽、动人的画面。
2.由岩浆岩形成的地貌类型火成岩又称火成岩。它们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射到地表后冷却,固结并穿过结晶形成的岩石。
由于它的生成条件与沉积岩有很大不同,因此其特性也与沉积岩有明显不同。在野外观察,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状结构,层状结构是沉积岩独有的特征。在岩浆岩发育的地区,常可见节理,但层理基本看不见;从矿物组合来看,岩浆岩中出现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矿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不易保存。因此,岩浆岩中出现的矿物在沉积岩中很少见到。即使它们是同一族的矿物,例如长石,它们的成分也不同。
恶魔沉积岩中的双晶石一般为钠含量较高的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而岩浆岩中多见钙含量较高的碱性和中性斜长石。这些在沉积岩中都没有发现。
3.火山是由岩浆构成的吗?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火山颈)
另外,给大家介绍一下火山的几种类型:
由于火山的物理化学条件不同,火山喷发有多种不同的形式。
1.盾状火山:盾状火山是顶部宽阔、侧面缓坡(盾状)的大型火山。火山挤压的产物主要是低粘度玄武岩浆。夏威夷岛(大岛)是一座典型的盾状火山。大岛由5座连续年龄的火山连接而成。其中莫纳罗亚火山最大,从海底到山顶高度为9090米英寸。
2。煤渣锥(火山渣锥):煤渣锥是由玄武岩碎片堆积而成的山丘。喷出的气体携带熔岩滴进入大气,然后降落在火山口附近。火山锥。熔岩滴通常在飞行途中,在落地之前就已经是固体或部分固体,被称为火山炸弹。如果气体压力下降,最后阶段可能是熔岩从渣锥底部流出。如果熔岩浆中有足够的水,它们的相互作用将形成玛珥湖(一个低平的火山口)而不是煤渣锥。喷发时间越长,火山锥越高。有的火山锥只有几米高,而有的,如墨西哥的帕里库廷火山,从1943年到1952年连续喷发。火山锥高达610米,由于火山碎屑活动,熔岩流从其底部流出,摧毁了帕里库廷村。火山灰锥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小或大ge 群或火山区。
3.复合火山(Stratovolcanoes):复合火山是由多次喷发而形成的,其复发周期可以是数十万年或数百年。复合火山最常由安山岩形成,但也有例外。虽然安山岩复合火山锥主要由火山碎屑组成,但一些岩浆侵入使火山锥内部破裂,形成岩壁或基岩。这些多次侵入形成的岩壁或基岩将碎片编织成巨大的堆积物。这种结构可以比仅由碎屑材料制成的火山锥更高。由于太高,存在太陡、不稳定、在重力作用下倒塌的风险。过去一万年里,地球上已知有 1,511 次火山喷发,其中 699 次是成层火山。地球上最高的火山是一座成层火山 - 位于智利的内瓦多奥霍斯德尔萨拉多火山,海拔 6,887 米。有史以来最高的火山pted 是 Llullaillaco,海拔 6,739 m,均位于智利北部的安第斯山脉。圣海伦斯火山是喀斯喀特山脉中最年轻、也是最活跃的成层火山。地质学家已经发现了 35 层过去 3,500 年来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沙斯塔火山是喀斯喀特山脉中最大的成层火山。
4.中国有哪些山是由岩浆岩形成的地貌?向斜构造形成的山脉或山谷中没有石油。存在火山岩和岩浆岩(统称为火成岩)的地下不可能有石油。
一般来说,石油储存的地形大多是褶皱背斜地层,但并非所有背斜地形都含有石油。一般来说,海相沉积背斜含有石油的可能性很高。
石油和天然气聚集在背斜构造中。石油、天然气和地层水按比重划分。石油和天然气密度低,占据背斜顶部为水,底部为水。
5.中国有哪些名山是由火成岩形成的五山中的三山是指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山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衡山。其中,三山是远古时期存在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山、瀛州。然而,三座山是仙山这一事实还没有得到充分证明,人们认为仙山是古人的虚构,即只是一个神话。
1.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是三大名山之一。黄山又被称为第一奇山。黄山是非常著名的避暑胜地。温泉、奇松、云海、奇石被誉为黄山四绝。不仅如此,李白等诗人还写过黄山诗词众多。
2.庐山
庐山主要位于江西省境内。庐山的山体与其他两座山不同的是,它的山体呈椭圆形。庐山以青峰、云海、瀑布而闻名,尤其是盛夏时节。选择庐山作为避暑胜地,堪称完美。
3.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主要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雁荡山又称东南第一山,面积约450万平方公里。这里的灵峰和灵岩非常有名。由于秋雁大都选择在此栖息,故名雁荡山。
三山地质构造特征:
1.黄山地质特征
黄山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发育呈斜坡形垂直节理,侵蚀切割强烈,断裂、裂隙交错,经长期水流侵蚀,形成花岗岩溶洞、隧道。全山有30岭、22岩、7洞、2关。黄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东南部。
2.庐山地质特征
庐山是集断块山地构造地貌、冰蚀地貌、流水地貌为一体的复合地貌景观。
冰蚀地貌:冰川谷(U型谷)、悬谷、冰斗、冰川溢溢等。
构造地貌:背斜、向斜、五老峰断崖等< /p>
流水地貌:河流、湖泊、瀑布等
3.雁荡山地质特征
雁荡山是白垩纪巨火山中的典型代表亚洲大陆边缘的危险带。它也是一个由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口。雁荡山古火山起源于板块运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称古太平洋)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时,受挤压和摩擦产生热能,使上、下板块部分融化。结壳形成岩浆。当断层通向地表时,岩浆沿着这条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爆发。经历了火山喷发、塌陷、复活、隆起等过程,岩浆覆盖了原有的地貌,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雁荡山的主要地质。
五山地质构造特征:
1.泰山地质特征
1.泰山地质结构十分复杂,以断层为主。其构造特点是:断块为倾斜并抬起。既有前寒武纪形成的构造,也有中生代、新生代发育的构造。
2.泰山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的发育主要以多期褶皱、断裂和韧性剪切带为特征。
2.华山地质特征
华山是由深成侵入体组成的花岗岩巨石。顶部采用粗粒(粒径5毫米)斑状花岗岩;中部由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岩、河流花岗岩、片麻花岗岩构成。花岗岩。
3.恒山地质特征
1.恒山以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为基础。由于表层沉积物的侵蚀和强烈侵蚀,大面积的花岗岩裸露。
2.岩石中散布有伟晶岩花岗岩,石英岩脉较多,宽度变化较大,宽可达40厘米。这些静脉加速了天气花岗岩。
3.基岩上覆的红土含有大量石英砂,证明是花岗岩风化而成。
四.嵩山地质特征
嵩山地质构造具有岩龄古老、结构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的特点。经过多次构造运动而得以保存下来。以其多样的结构痕迹而闻名中外。嵩山的发育和形成是长期地质历史中内外地质作用的产物。
5.恒山地质特征
恒山是由多次造山运动和历次地壳抬升运动形成的断山。岩层为古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其历史可追溯到现代。已经过去五亿年了。
6.由火成岩组成的山脉火成岩的结构r是指通过岩石成分的排列和充填来表达的岩石特征。
岩浆岩的常见结构如下:
1.庞大的结构
2。杂色结构
3.带状结构
4.气孔和杏仁结构
5.流纹结构
6.主要关节
7.枕状结构 结构
8.晶洞结构
7.我国有哪些岩浆山?五台山的岩浆岩类型比较齐全。
前寒武纪花岗岩 寒武纪以前形成的花岗岩主要有五台县的黄金山花岗斑岩体、枝村沟片麻状复式花岗岩体、光明寺片麻状复式花岗岩体、清凉社片麻状复式花岗岩体、石佛片麻状复式花岗岩体、鄂口片麻状花岗岩体、代县王家会片麻状花岗岩体、繁峙北台片麻状花岗岩体。
8.中国有哪些岩浆地貌?一个岩浆岩中,喷出岩主要分布在我国火山或古火山区,如新疆火山分布区和东北火山分布区(如长白山、五大连池)、山东长乐火山、海南古火山等、腾冲火山、台湾大屯山等。侵入岩主要分布在以侵入岩为主的造山带,如河北燕山、山东青岛崂山、福建武夷山等。花岗岩分布十分广泛。
沉积岩遍布中国各地,因为沉积岩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泛的岩石。沉积岩在中国各省都有分布。但由于沉积期的不同,沉积岩呈现出不同的岩性和厚度。
变质岩主要分布在裸露的古基底地层中(如山西吕梁山)i) 或高压变质带(如秦岭、大别山)
9. 山脉是由岩浆形成的吗?虽然地壳中的岩浆岩有多种类型,但它们基本上可分为碱性和亚碱性岩浆岩两类,并可进一步分为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三个主要岩浆系列。每个系列都由一组密切相关的岩浆类型组成,这些岩浆类型具有位于地壳火山喷发上的共同母质。而岩浆类型的分布又受板块构造环境的控制。
拉斑玄武岩系列(TH):主要由不含或含少量橄榄石的拉斑玄武岩组成,夹有少量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SiO2弱饱和或饱和,较差含碱,特别是钾;
钙碱性系列(CA):主要是安山岩和高铝巴沙岩lt,夹有少量拉斑玄武岩和流纹岩。
岩石、流纹岩、橄榄岩为SiO2弱饱和状态,碱度略高于拉斑玄武岩系;
碱性系(A ):由含橄榄石的碱性玄武岩组成,还由霞石、粗面岩、安山岩、响岩等组成。
含SiO2不饱和,富碱性,钾含量高。碱性系列又可分为钠系列(Na2O≥K2O)和钾系列(K2O≥Na2O)。
岩浆生成的主要板块构造环境可分为板块边缘和板块内部两类,又可细分为6个不同的板块构造位置。
板块的边缘要么是俯冲带,要么是洋中脊。拉斑玄武岩产于大洋中脊并挤压至洋中脊轴
含有极少量的碱元素,通常称为低钾拉斑玄武岩ic 玄武岩。边缘海也以裂谷为主,也以低钾拉斑玄武岩为特征。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以及相关岩石)是海洋和大陆板块内部环境的特征
2。板块扩张带和板内环境的岩浆活动与洋壳的形成
1.大洋中脊岩浆活动
◆洋壳的形成 位于大洋中脊轴线上,岩浆活动极其活跃,有大规模的裂隙型火山。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活动区,长度达8万公里。从海底回收的样品证实,洋中脊含有大量新鲜玄武质熔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其同位素年龄一般不超过2020万年。 ◆
洋中脊岩浆活动以玄武岩喷发活动为主,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化学成分
硅微饱和(SiO2 为 49%),钾和钛含量极低(K2O <0.4%,TiO2 平均 0.8%),Sr87/Sr86
较低,0.702~0.704。它是低钾拉斑玄武岩,又称洋脊(或海洋、深海)拉斑玄武岩。
◆海底打捞还证实,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辉绿岩等与洋中脊玄武岩共存。
◆岩浆来源大洋中脊的活动位于轴下方的软流圈中。由于洋中脊轴的拉力作用,向下的压力减小,从而降低了物质的熔点。超镁铁质软流圈物质(橄榄岩)可以
更多的玄武质岩浆熔化出来,沿着裂隙向上流动。部分岩浆从海底溢出,形成枕状熔岩,形成第二层洋壳(拉斑玄武岩)的上部; m 的另一部分晶浆没有喷发到地表,形成辉绿岩壁
形式,形成洋壳第二层下部或第三层上部,或凝结成辉长岩,成为成分洋壳第三层
大洋中脊处,轴下方异常地幔中存在巨大的岩浆房,岩浆房内发生结晶分异。首先结晶的较重的橄榄石和辉石沉降在岩浆室的下部形成晶体。堆积体可冷凝结,在洋壳第三层底部形成“堆晶杂岩”,包括堆晶辉长岩和堆晶超镁铁岩。
由于分离结晶作用,还可生成少量中酸性岩石,如斜长花岗岩、流纹英安岩、
冰岛岩(低铝安山岩)等。它可能是拉斑玄武质岩浆分异的晚期产物。
◆拉斑玄武岩浆分解后残留的难熔地幔物质,也可以通过蛇纹石化和构造过程以塑性固体的形式被推出。它在洋壳内或洋壳下出现并变成橄榄岩,代表剩余的地幔岩石。
◆大洋中脊轴线处的岩石圈厚度最小。它形成不久,还没有完全冷却和巩固。它是最薄的地方
所以当大洋岩石圈进一步受拉时,总会在扩张脊的轴向区域形成新的裂缝。岩浆沿着洋中脊轴线不断上升,形成新的洋壳,并推动预先形成的洋壳。外壳扩展到
侧面。因此,整个洋壳实际上起源于扩张中心。
2.大洋盆地的岩浆活动
洋壳从顶部形成后大洋中脊,向两侧扩张时会添加新的火山物质
质量,这种后续的火山活动发生在大板块内。与膨胀中心喷出的巨大岩浆量相比,洋壳范围内的岩浆喷发规模较小。这种喷发表现为火山岛和海底火山
。
洋底板内火山活动可分为两种类型:
(1)热点型:包括火山岛链、孤立火山,形成海山、海脊和洋岛,典型的火山群岛包括太平洋盆地的夏威夷-皇帝岛链。当海洋岩石圈迁移到热点(地幔柱)上方时,火山岛链可能是由热点(地幔柱)形成的。
(2)海底高原型:水下玄武岩的溢出形成海底高原或高地,如太平洋的瑙鲁海。
基底n 和基底为晚侏罗世岩系,上部为晚侏罗世岩系。覆盖了大量的白垩纪中期熔岩流。
◆板内洋底玄武岩成分与洋中脊玄武岩成分不同,主要成分为拉斑玄武岩。此外,在海山顶、海脊、大洋岛屿上也常见。碱性玄武岩岩浆分异的产物,其岩石类型比较多样,
如碱性橄榄石玄武岩、夏威夷岩(大致相当于粗面岩)、橄榄石粗面岩、粗面岩
等。 ◆
洋盆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是拉斑玄武岩或碱性玄武岩(或两者兼而有之)。
可称为洋岛拉斑玄武岩或洋岛碱性玄武岩。海岛拉斑玄武岩a与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和洋中脊拉斑玄武岩。它们富含碱,尤其富含钾,而钠相对贫乏,Cr低,Ba、Sr、Rb、Zr高,Sr87/Sr86高,0.702~0.706。大洋岛碱性玄武岩与大陆碱性玄武岩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3、大陆裂谷带和大陆板块内的岩浆活动
大陆内部的岩浆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大陆裂谷带。一些与裂谷带关系不密切的板内岩浆活动,也在裂谷发育早期或沿具有裂谷作用的断层带发育。
大陆裂谷带包括: 分隔稳定克拉通的大裂谷(如东非裂谷带);复合裂谷区(唯一的例子是盆岭省)和高原(或溢流)玄武岩区(如哥伦比亚河高原、德干高原、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区等)。
1.大陆裂谷火山岩
◆大陆火山岩中分布最广的是玄武岩,其中主要有拉斑玄武岩系和碱性系玄武岩
写,还有超碱性碳酸盐岩和超钾熔岩及其相关衍生物。与洋脊拉斑玄武岩相比,陆相拉斑玄武岩钾含量更丰富,且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显着富集。
◆大陆裂谷火山岩具有溢流玄武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特征,或者是两者的组合,或者是其中的一种。
◆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特点是玄武质岩浆和酸性岩浆几乎同时喷发或紧密共生
中性成分岩浆和玄武岩浆很少。岩浆和酸性岩浆是晶体的产物化分馏。大多数情况下,双峰式火山岩所含的酸性岩石比基性岩少,这可能与酸性岩浆粘度较大有关。与钙碱性(或碱性)岩浆系列的明显区别在于后者通常以中性成分为主。
◆陆相溢流玄武岩包括陆相拉斑玄武岩和陆相碱性玄武岩。与其他玄武岩相比,碱性元素及相关元素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显着富集。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属大陆溢流玄武岩。岩石整体呈强碱性,富含Fe、Ti,稀土元素丰度较高,轻稀土含量极丰富
,介于陆相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之间。 2、基性岩层及岩脉群
◆辉绿岩岩层或岩脉群常分布在溢流玄武岩区或其周边地区。大陆裂谷带的外围。
◆辉绿岩的成分可以是拉斑玄武岩或碱性橄榄石玄武岩,与溢流玄武岩同源。
玄武岩。最常见于厚度适当的展开裂谷沉积盆地。
◆基性岩床或岩壁群的规模可能很大。美国新泽西州晚三叠世基性岩脉群延伸达225公里,单条岩脉长达100公里。宽度大多小于30m,少数宽达100-300m。
◆从产状上看,岩床几乎水平渗入沉积层,由于顶底板温度梯度下降
以及重力的控制,有明显的垂直方向变化;岩壁群几乎是直立的,常常有规则的排列。区域性火山喷发通常会侵入岩床和堤坝。
3.层状基本侵入体
◆层状基本侵入体,其过度所有成分相当于辉长岩,是大陆裂谷带典型的岩浆岩组合之一。
◆岩体规模变化很大,小到单一岩株,大到可以形成岩基的大岩体。岩体形态多为岩盆状、岩壁状
。世界上最大的布什维尔德岩体位于南非,距今约1.9至20亿年,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厚度超过8公里;川西攀西裂谷带分布有晚海西层,我国辉长岩体,其中攀枝花岩体厚3km。
◆层状碱度侵入体化学成分为拉斑玄武岩,多为不饱和硅。有的含铝量较高,有明显的碱性倾向。 ◆层状基性侵入体的矿物和化学成分自下而上呈过渡性。根一般底部为超镁铁质岩,中部为辉长岩、斜长岩,顶部为铁质辉长岩、花斑辉长岩或低铁辉长岩
岩石垂直变化明显,有时呈“韵律层”或“韵律层”。火成岩层理”反复出现。其特点是渐变层状,每个韵律单元的厚度从几厘米到数百米不等。这一特征表明层状镁铁质侵入体是拉斑玄武质岩浆,是低压下结晶分异产生的晶体堆积而成。
4.金伯利岩、碳酸盐及镁铁质碱性岩
金伯利岩是一种富含镁、钾的超基性岩,SiO2为20-38%,K2O/Na2O为2~3,
MgO/K2O很高(20~70)。通常以岩颈和岩脉的形式产于前寒武纪克拉通的大陆裂谷中。世界金伯利岩主要为白垩系,其次为前坎伯利岩伊安和第三纪。新鲜金伯利岩中含有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包裹体,表明金伯利岩岩浆起源于地幔。 (郯庐断裂)
碳酸岩是一种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火成岩。其SiO2小于20%。主要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及Fe、Mn、Na的碳酸盐,还有一些硅酸盐(如碱性长石、透辉石、霞石、碱性角闪石、黑云母等)及其他副矿矿物质。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岩颈、圆锥形岩片、外倾环形岩壁,也有部分为喷发的碳酸盐熔岩。
镁铁质碱性岩为霓长岩,SiO2含量为38%~45%,碱含量较高(5%~10%)。它们经常出现在
小岩石中。特别是产生了环形中央入侵者。
碳酸盐岩和镁铁质碱性岩常紧密共存,形成多期复杂环状侵入体,常出现在大陆裂谷中
区。这两种岩石都含有二辉橄榄石等包裹体,并与裂谷带中其他源自地幔的基性岩石有关。因此,它们的岩浆应该起源于地幔。 4、板块俯冲带岩浆活动与陆壳增生
位于板块俯冲边界的岛弧-海沟体系和活动大陆边缘是火山活动强烈的区域,与板块关系密切
p>
扩张区主要是安静的玄武岩喷发环境。板块俯冲带火山活动呈中酸性,特别是安山岩型,又因含有挥发分,常表现出强烈的喷发性质。火山喷发通常以碎屑物质为主。
1.俯冲带岩浆活动的三个火山岩系
◆俯冲带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岩浆弧范围内,距海沟轴线约150~300km,水平/p>
星海海沟呈弧形展开。
◆仅根据SiO2含量将火山岩分为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不能反映火山岩之间的共生关系
。事实上,SiO2 含量显着不同的岩石常常形成具有遗传相关性的共生系列。
◆根据SrSr同位素Sr87/Sr86的初始比值,首先将火山岩分为两类:低Sr87/Sr86比值(通常小于0.7060)的火山岩。以及高Sr87/Sr86比率的火山岩(通常大于
0.7100)。前者是地幔成因,包括从碱性到酸性各种成分的火山岩;后者是地壳成因的(大陆地壳是被大陆地壳物质重熔或混合同化的),主要是酸性岩石。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SrSr同位素比值表明俯冲带火山岩大多属于前者。
◆根据火山岩中钾含量、FeO含量等地球化学标志物,通常可划分出三个火山岩共生系列
:
岛弧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碱性系列(或橄榄石安岩系列)。 (1)岛弧拉斑玄武岩系列
◆包括岛弧拉斑玄武岩、冰岛岩等,SiO2含量多在4848~63%之间。其特点是
K2O(<1%)和TiO2含量极低,Na2O/K2O比值高,可达5-40;
Rb、Sr、Ba、Th ,U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很低。
◆拉斑玄武岩系中的暗色矿物主要是辉石和橄榄石,很少或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
母。斜长石斑晶为钙长石-辉长石,基体为拉长石。
◆该系列包括大量基性岩(拉斑玄武岩),少量中性岩(I白屈岩)和少量的酸性岩石(含铁英安岩、流纹岩)。冰岛岩石的SiO2含量处于中性岩石范围,但富含铁、低钾、低铝,这使其与钙碱性系列的安山岩有显着区别。拉斑玄武岩系列富含铁。在分化过程中,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有富铁的趋势。
◆拉斑玄武岩含少量或不含橄榄石,分布广泛。根据形成环境的不同,有洋脊拉斑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洋岛拉斑玄武岩、陆相拉斑玄武岩等类型。
(2)钙碱性系列
◆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包括高铝玄武岩(SiO2<53%)、安山岩(53% <63%)、英安岩(63% ◆钙碱性系列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等特征大多介于岛弧拉斑玄武岩系列和碱性系列之间。 K2O、TiO2、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均高于拉斑玄武岩系。与 岛弧拉斑玄武岩系相比,铁富集少,SiO2较高(平均59%),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 ◆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可能含有少量或大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岩石基质含有斜方辉石,但不含不稳定辉石。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可与辉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 深成侵入岩伴生。 (三)碱性系列 岛弧碱性系列主要由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铁富集很少或不富集,碱元素含量较高。 可以是福又分为两类: (A)钠碱类:包括碱性橄榄石玄武岩、夏威夷岩(含碱性长石的中性岩石)、橄榄石 橄榄石安山岩、粗面岩、碱性流纹岩,该组K2O/Na2O比值远低于1; (B)钾碱组(橄榄石组):包括橄榄岩、二长石、白榴石岩石。该组K2O/Na2O比值接近1。碱性系列的特点是:碱含量高,总量达5~7%,甚至更大;根据SiO2含量,K2O含量在2%至4%以上。大离子亲石元素含量较高。 Rb含量比拉斑玄武岩高两个数量级,达到75~120ppm。 Sr、Ba含量基本在700~1000ppm。 。稀土元素富集分布格局。铁含量与钙碱性系列相似。斜长石 斜长石常见于ndesine,含有碱性长石和类长石。 三大火山岩系在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火山岩可以在各种构造环境中找到。钙碱性火山岩主要产于成熟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 由于安山岩占主导地位,钙质碱性系列火山岩可作为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特征岩石。 边缘海盆地火山岩性质 ◆研究表明,大多数边缘海盆地可能是由破裂扩张造成的。许多学者在讨论边缘海盆地火成岩组合时,将其归入板块扩张区或伸展环境,认为边缘海盆地发育的玄武岩与洋区发现的低钾拉斑玄武岩难以区分。然而,边缘海盆地毗邻岛弧-海沟体系背面,其发生、发展与板块俯冲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虽然一些活动边缘海盆地的火山岩确实与洋脊拉斑玄武岩相似,但仍然可以发现一些边缘海盆地的火山岩与岛屿火山岩相似。 。弧火山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和力 。边缘海盆火山岩在时间上,即在不同的演化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在空间上,即在边缘海盆的不同部位,它们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边缘海盆扩张前的裂谷(原生)阶段,喷出的玄武岩与岛弧部分玄武岩非常相似 其性质取决于成熟度岛弧。 ◆在一些成熟火山弧的背面,有橄榄石安山岩e(如地中海地区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古边缘海盆地),边缘洋盆裂谷期发育的火山岩以碱性或碱性为主钾质玄武岩; ◆在以正安山岩系为主的岛弧后面,出现碱性玄武岩-岛弧拉斑玄武岩 (如新赫布里底群岛弧间盆地) ; ◆只有那些与不成熟岛弧相关的边缘海盆地(如低哈佛盆地、马里亚纳盆地),边缘海盆地裂谷阶段发育的玄武岩才比较接近洋脊拉斑玄武岩。 井冈山属于三大沉积岩。 1.三大岩石按成因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2.四种常见沉积岩ks:首先,砾岩是由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粒径大于2毫米的岩石。多呈厚层、不规则层理形式。显然,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二种是砂岩,是由粒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广泛,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等,颜色常呈白色、灰色、浅红色、黄色等。第三种是页岩,是由各种粘土压实、胶结而成的岩石。它是分布最广的沉积岩类型。具有明显的层理,可劈成薄片。颜色多种多样,有黑、红、灰、黄等。 四是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产于海、湖盆地的一种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它主要由方解石颗粒组成。当遇到稀盐酸时cid,会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气泡。石灰石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和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