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图旅游地图(山西省地图旅游地图)
山东和山西的五结河只有一座“界山”,那就是太行山。但事实上,这只是象征性的。太行山位于山西和河北之间。从地图上看,稻香是山西和河北的分界山。太行山以西是黄土高原,以东是华北平原。东西两面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2.山西省风景名胜区地图全图山西省地形较为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梯田等。山区、丘陵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海拔大多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从地势来看,它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组成的高原。
山西地形以高原为主淡香水。是典型的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地势起伏,河谷纵横,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
山西是典型的山地高原,大面积黄土覆盖。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扩展信息:
山西省位于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东翼。整体地貌为大面积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偏东北。向西南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阶地等,其中山地、丘陵占80%,分布广泛。山地、盆地、阶地等平原河谷占20%。
3.山西省地图旅游地图高清版山西和河北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脉。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向南延伸至河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山脉北起北京西山,南至黄河边的王屋山。它横贯东北、西南,绵延数百公里。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地处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横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山脉北起北京西山,南至河南、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与山西高原接壤西部为山西高原,东部为山西高原。华北平原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绵延400多公里。
4.山西省地图旅游地图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名称: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朔州市、忻州市、晋中市、临汾市、吕梁市、运城市。
9个县级市名称:县级市、原平市、潞城市、侯马市、古交市、孝义市、介休市、永吉市、汾阳市。
扩展信息
山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市,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简称山西。为“晋”,东有太行山,西、南有太行山。北依吕梁山脉和黄河、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接壤。
山西古称“三晋”、河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素有“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柳宗元称之为“内外山河”。
5.山西省旅游地图山西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自古就有“山水里外”之称。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归晋国所有,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分晋,故又称“三晋”。目前辖太原等11个地级市n、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省会为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和历史。
1.地理环境
山西省位于华北西部黄土高原东翼。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2.地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山区、丘陵占三分之二以上总面积,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最高点为五台山北台山野豆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为垣曲县昔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境界轮廓呈东北向西南略呈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东有巍峨的太行山为天然屏障,毗邻河北省;汹涌的黄河是西、南的前沿,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北有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山西是夹在黄河中游和太行山峡谷之间的高原地区。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看山西的平面地图,是一个斜长方形,从东北向西南呈对角线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从地势来看,它是一个由许多复杂山脉组成的高原。山西有六大盆地: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长治盆地。此外,阳泉、寿阳、襄远、历城、晋城等小盆地也散布在东部。
3.主要山脉
山西有很多山脉。山峦连绵,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势雄伟,雄伟。大部分是山地和丘陵。东以太行山为界,西以吕梁山为界,北以恒山、五台山为界,南以中条山为界,中部为太岳山。五台山主峰野斗峰海拔3058米,是华北第一高峰。从北到南有大同、忻州、塔州等盆地爱源、临汾、长治、运城。
四.主要河流
山西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长度150米、面积4000米以上的河流240条平方公里,长度150多公里,包括汾河、沁河、濉水河、三川河、新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流入黄河的河流有汾河、溱河、濉水河、三川河、新水河。汾河贯穿全省。是全省主要河流。发源于宁武县,全长694公里。它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也发源于山西,汇入海河水系。母亲河黄河(汾河)从老牛坝注入y 在偏关县北部。它直流而下,泻千里。至芮城县风陵渡折东。南出垣曲县碾盘沟,流经19个县560个村庄。 ,全程965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蓟县壶口地区河床突然下降15至20米,水流直流而下,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
5.气候特征
山西位于大陆东海岸内陆。外缘四面环山。因此很难受到海风的影响,形成较为浓厚的大陆性气候。同时,由于冬季内蒙古冷气团的影响,北方相对寒冷,从而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暂、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较大有风且多沙;秋季短暂,气候温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14℃,昼夜温差大,南北温差大。西部黄河流域、太原盆地和晋东南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8~10℃之间。临汾、运城盆地年平均气温达12~14℃。冬季全省气温在0℃以下,夏季全省气温普遍较高,7月份气温在21℃至26℃之间。山西无霜期南长北短,平原长,山地短。大同盆地110~140天,五台山仅需85天,忻州盆地以北和东部山区135~155天,临汾、黄河地区200~220天。温城盆地。全省年降水量400~650毫米,但季节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高度集中在6-8月,大雨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全省降水量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较多,盆地较少。山西有三个多雨区,一是晋东南的太行山、中条山,二是五台山,三是吕梁山。
6.全高清版山西地图旅游植物资源
山西省已知维管束植物27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463种。山西植被从南到北可划分:南部和东南部为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分布区,以落叶林为主。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木。它们还拥有最多的植被类型和物种。最富有的地区;中部以针叶林和叶肉落叶灌木为主,次分布区为夏绿阔叶林。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为温带灌木和半灌木。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有芒草、旱生蒿、锦鸡儿、沙棘等。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保护植物有莲香树、翅果树、水曲柳、核桃楸、紫椴树等。野生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丘陵、山区。比较有名的有党参、黄芪2015年末,全省森林面积2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0%。
7.山西省旅游地图高清版大地图山西省属于中国。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东有巍峨的太行山为天然屏障,毗邻河北省;黄河是西部和南部的一个切口,与陕西、河南两省相望;北跨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
山西因位于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分为三部分晋国的主宰,故又称“三晋”。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记载。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81.64万人(2016年)[1]。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是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的所在地。 、五台山、杞县瞿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黄河壶口瀑布等景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