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旅行之感(临汾游记)
1、徐霞客
徐霞客,明万历十四年,江苏江阴人。名弘祖,字振之。他是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 ,探险家。又被后人尊称为“游圣”、“夏贤”、“游友祖师”。他一生走遍了中国的美丽山河,极具传奇色彩。受农耕和读书家庭文化的影响,徐霞客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是《地经图志》。
年轻人立即立下了“大丈夫朝碧海行,晚住苍梧”的旅行志向。徐霞客的足迹遍布当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惧怕困难和危险。他被抢劫了3次,食物也断粮了好几次,但他仍然坚持下去。他勇敢地向前迈进,并严格记录了他的观察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脚病无法行走,他仍坚持撰写《游记》和《山地志》,基本完成了240万余字的《徐霞客游记》。 53岁时(1640年),云南地方官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到江阴。 54岁正月,他因病在家中去世。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历经30年考察撰写的260万余字的著作,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玄奘
玄奘(602—664),字陈业,洛州(今河南偃师花果古城)冯氏人。唐代著名大藏经大师,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提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世界上最伟大的翻译家之一中国佛教史.唯识宗创始人之一。
出家后,我拜访了佛教名师。感觉不同宗派的理论不同,很难下定论,我决定去天竺学佛。唐太宗贞观三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尽艰辛到达天竺。初学那烂陀寺,师从解仙。后来他游历天竺各地,与当地学者辩论,名闻五朱国。
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经兰州到达凉州。当地慧微法师尊重玄奘的志向,命徒弟秘密送玄奘前行。他们白天怕被官兵抓获,所以夜间出行。当他到达G时ua州,他所骑的马又摔死了。玄奘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曾去过义乌(哈密)15次,独自旅行。
经过十七年不懈的苦行,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他的故事在历代民间广为流传,如元代吴昌龄的戏剧《唐三藏西域取经》、小说《西游记》等。明代吴承恩的《西进》,皆源于他的事迹。
3.张骞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县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探险家、旅行家和外交家为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汉朝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南北大道,并引进了西域各国的马、葡萄、苜蓿、石榴、核桃、亚麻等。
张骞生于建元三年(公元前13年)。8)出陇西,途经匈奴,被俘。匈奴时期的十几年,张骞虽然娶妻生子,但始终坚守汉朝。后来他终于逃了出来,西行到了大宛,经过康居,到了大月枝,又到了大夏,在那里停留了一年多才回来。张骞回程途中改道南下,接近南山,却被匈奴俘虏,关押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趁机逃回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的情况。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当张骞w与在大夏一样,他得知从蜀西南(今四川盆地)走公路至神都(今印度)即可到达大夏。他劝武帝开西南夷道,却被昆明夷堵,无法通过。
元朔六年,张骞跟随卫青征伐匈奴。由于有功,被封为博望侯。后来,张骞又说服武帝统一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遂拜钱为中郎将。公元前119年,他率领300人、数万牛羊、黄金、丝绸出使乌孙。张骞出使乌孙,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邻国。此次出访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西域各国也纷纷派使者访问长安。乌孙派使者送张骞回汉,并献马给乌孙。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归来。张骞是第一个实现汉朝西域扩张的人。由于张骞在西域的威望,汉朝派出的使者往往被称为博望侯,以赢得其他国家的信任。
4、郑和
郑和出生于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马三宝。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三宝10岁时,被俘虏到明营,阉割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燕王府。
靖难事变时,马三宝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不是河南郑州)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开国皇帝朱棣认为马姓不能入朝。三宝宫,于是赐马三宝姓《南京御书》中的郑姓,字“郑”字,改名何,被任命为内侍、太监、四品。仅次于司仪。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被封为三宝太监。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一支由240多艘船只、274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远航。 。他出访西太平洋、印度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化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每次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直至1433年(明宣德八年),共七次下西洋。上次是宣德八年四月返回古里时,病死在船上。
他的航行早了87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直通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线。
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明朝200多艘船只航行世界各国海域,访问各国。
五、鉴真
鉴真(688~763),日语称鉴真(がんじん),中国唐代高僧,唐僧后裔。律宗南山派,日本佛教律宗的创始人。 ,著名医学家。日本人称鉴真为“天平中的天平”,意思是他的成就可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顶(意为巅峰)。
鉴真,字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当他四岁的时候少年时在大云寺出家,跟随高僧智满禅师学习佛法。后赴长安受弘净法师授足戒三年,后以渊博学识回到扬州。
日本高僧荣瑞、普照来中国学佛,力劝鉴真去日本弘扬佛教。鉴真欣然答应,克服重重困难,六次成功。天宝十二年(753年)他携带佛经、佛器、佛像抵达日本。
此时,鉴真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努力弘扬佛教,传播中华文化,并用自己丰富的经验传授医学知识,特别是他带来的香料和药物,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在日本奈良很有名。寺庙和东大寺正仓院的遗迹至今仍保存完好。试图治愈光明太后和圣武皇帝的疾病(参见《Ti》)安泰武药)。日本曾授予他“大僧都”、“大瓦尚”的称号,日本人民尊称他为“渡海大师”。其著作有《简大师秘方》,可惜未曾流传。
6.王大元
王大元(1311~?),元代私人航海家。名字叫焕章。南昌人。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20岁的王大源第一次从泉州乘坐商船出海,途经海南岛、占婆岛、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并跨越地中海到达摩洛哥。随后返回埃及,越过红海到达索马里、莫桑比克,越过印度洋返回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大利亚到达加里曼丹、菲律宾最后返回泉州,历时5年。
元朝三年公元1337年,王大源再次从泉州起航,途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莫桑比克海峡和澳大利亚各地。元五年(1339年)返回泉州。
王大源第二次出海归来后,应泉州知县的要求,开始整理笔记,撰写《道义志略》。 《刀一指略》共分100条,其中99条为个人经历,涉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国家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引起世人瞩目。
1867年以后,许多西方学者研究了该书,并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流通,认识到它对世界历史和地理的巨大贡献。
7.法显法显(334年)-420),东晋泗州平阳县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相传他是并州上党县襄源人(今山西襄源)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杰出的佛教革命人物,中国第一位出国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翻译家。
法显三岁出家,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过经河西走廊和敦煌以西的沙漠到达延邑(今新疆焉耆附近),向西南经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达和阗(今新疆)。和田),向南越过葱岭山脉,经过今印度河流域,经过今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再返回巴基斯坦,然后向东进入恒河流域,到达天竺境内(今印度),再穿越尼泊尔南部,到达天竺东部。他在摩揭陀国首都巴达乌伊(今巴特那)停留三年,学习梵文和佛经。
陪伴他的僧人要么死了,要么留在天竺,法显只好独自走海路回家。他从东天竺著名海港多莫里帝(今加尔各答西南的德姆鲁克)乘坐商船前往什子王国(今斯里兰卡),并在那里停留了两年,以获取真经。然后他乘坐商船向东返回,途中经过亚帕蒂。 (今苏门答腊岛或爪哇岛),换船北航。在今山东半岛南部崂山附近登陆,转入陆路,于义熙九年(413年)抵达建康(今南京)。
义熙十年(414年),他写下了自己15年的天竺之旅。两年后,他将其补入流传至今的《法显传》。现存较早版本为宋代藏本。
《法显传》又称《佛国》、《佛陀游天竺》、《佛陀游天竺》等,书中描述的疆域十分广阔,涵盖了地理中亚、印度、东南亚等约30个国家的交通、宗教、文化、物产、风俗乃至社会经济。这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土地。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海上交通记述和第一部完整的中亚、印度、东南亚的旅行记录,在中国及南亚地理史和航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战国末期秦国君主,秦朝第一位开国皇帝。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也称为是秦始皇。嬴姓赵,名郑。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修建驿道。 “修驿道,置县”。古代驿站是传递宫廷文书、军事情报的人或往来官员途中食宿、交换马匹的场所。
秦始皇修筑了一条从咸阳辐射全国、四通八达的赤道。从统一世界的第二年开始,他就开始举行大规模的游行。他当皇帝12年,巡视5次,平均每2年一次以上。
首趟考察赴宁夏西部、甘肃东部,途经甘肃苏陇西,抵达甘肃天水、理县。秦人祖先的聚居地,然后沿着祖先的东进路线回到宝鸡、岐山、凤翔,最后回到咸阳。
第二次游览,第一次东行登封山、泰山,封山刻石碑。他到烟台、胶南,沿东海到江苏海州、徐州,再南下安徽,渡过淮河,到河南,途经长沙、湖南等地。
这是他第三次考察山东半岛沿海地区。为了前往海上仙岛获取长生不老药,他派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出海。
第四次旅行是在公元前215年,当时他北上。由潼关渡黄河至山西,到达河北邯郸,东抵秦皇岛。离开山海关,我们到达了辽宁绥中海边。返回内蒙古的路上,我们途经陕西榆林、延安,返回咸阳。
公元前210年,他开始了第五次旅行。目前已抵达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结果,他死在了旅途中。
9、王玄策
王玄策,汉族,唐代河南洛阳人。唐初,贞观十七年至隆朔元年(643-661)期间,曾三次出使印度(四次到印度)。曾观荣任荣州湟水县令,右卫领都督施。
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朝遣威威寺宰相李宜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他们随印度使者应聘,于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摩揭陀国王舍城。 (今王舍城西南印度比哈尔邦),次年返回中国。
贞观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再次出任使,随副使姜世仁出使印度。到来之前,戒沙王去世,迪纳乌迪(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提鲁特)国王阿罗纳即立,派兵拒绝唐使入内。玄策骑兵三十人全部被俘,他自己则前往吐蕃西境求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出兵1200人,会同尼巴拉(今尼泊尔)王那灵天、西羌章等骑兵7000人,援玄策,攻克阿罗那回国。
咸庆三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波利亚国(今印度达班加北部)。第五年,参拜摩诃菩提寺,礼佛归来。
贞观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对外战争中俘虏了印度僧人那罗尔索婆。为了迎合李世民求仙的心理,他对李世民一心一意。这位印度和尚自称已经200岁了,专攻长生不老之术。他发誓,吃下自己炼制的丹药,就能长生不老。
当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立即将王玄策升为两级,封他为潮散大夫,并举行隆重仪式,护送他入朝。阿罗那顺将俘虏献给太庙。
不久李世民中毒身亡。此时,王玄策回国才一年时间。王玄策因李世民之死受到牵连,仕途受阻,再也没有升迁。玄策多次前往印度,带回佛教文物,使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着有《中天柱国行记》十卷,图画三卷。今仅存文字残片,散见于《法源珠林》、《佛经集》、《释迦方志》中。
10、杜欢
杜欢,中国唐代旅行家,又名杜欢。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生卒年不详。唐天宝十年(751年),他追随高仙芝,在塔罗斯城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的战斗中被俘,囚禁了近十年。
后来他游历了非洲、埃及等国,成为第一位访问非洲并着书立说的中国人。宝应初年(762年),乘商船回国,着有《经行记》一书。不幸的是,它已经丢失了。然而杜佑的《通典》801十)引述此书,至今保存1500余字。
《经行记》是中国最早记载伊斯兰教教义和中国工匠在食品上传播制作技术的古籍。还记载了亚洲、非洲几个国家的历史、地理、物产、风土人情。
唐朝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较多的时代。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十分繁忙。作为一个游历文人,杜欢在那个花香时空留下了一本名叫《景行记》的书。 751年至762年,杜寰游历了黑食国,留下了丰富的所见所闻。
2.临汾市周边一日游壶口瀑布、云丘山、洪洞大槐树、尧庙、华门、襄汾丁村博物馆、广圣寺、苏珊监狱、霍州衙门、小西天等
3.临汾当地旅游前往临汾在汾河生态公园,免费。临汾市汾河公园位于临汾市汾河河畔,东邻“窝牛古城”,西接河西新城。临汾市汾河公园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核心园区面积10.6平方公里,总投资14.9亿元。临汾汾河公园于2009年5月建成,一期工程北起屯里大桥,南至108国道大桥。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约950米。 2011年5月临汾市汾河公园开放,新增城市绿地11平方公里、水面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成为临汾的客厅。推荐大家去临汾汾河生态公园参观!
4.山西临汾旅游尧庙地址:天下第一门,尧姆iao村地址:尧庙地宫滨河游乐园地址:滨河路南段净土寺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大众大厦地址:鼓楼广场好滴多儿童城地址:临汾市尧都区怡园山西省地址:山西师范大学北门旁尧庙博物馆地址: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临汾市人民公园来边头条
5.临汾景点临汾有九洲公园,又名汾河湾公园、老儿河公园、古城公园、紫藤公园。每个公园都各有特色,色彩缤纷,九洲公园内有各种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公园位于汾河两岸,花木繁茂。老河公园也花草茂盛,湖水碧波荡漾,古城公园也树木茂盛。 ,各种花花草草,里面还有一个小博物馆,ch是临汾人旅游的好去处。
6.临汾附近旅游临汾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附近有很多旅游景点,包括:黄河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洪洞明代监狱、洪洞广圣寺、临汾人祖山、尧庙花门、古县三合牡丹、临汾尧庙花门旅游区、乡宁云丘山、西县小西天、侯马彭真故居、莆县白山东岳庙等。热烈欢迎朋友前来观光旅游!
7.临汾游记作文600临汾汾河公园
临汾市汾河公园位于临汾市汾河河畔。东临“窝牛古城”,西接河西新城,北接“洪洞世家”,南接“根祖襄汾”。临汾市汾河公园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核心公园面积10.6平方公里,总投资14.9亿元。临汾汾河公园于2009年5月建成,一期工程北起屯里大桥,南至108国道大桥。南北长约17公里,东西宽约950米。
2011年5月临汾市汾河公园开放,新增城市绿地11平方公里、水面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成为临汾的客厅。
中文名称
临汾汾河公园
门票价格
临汾汾河公园,始建于2009年5月,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
临汾汾河公园
2011年5月临汾汾河公园开放,新增城市绿地11平方米公里,新增水面4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
花园布局
Linfen市汾河公园分为优质管理区和上下游生态湿地管理区。精品店分为区域展示区、素质拓展区、体育休闲区、科普区、艺术休闲区、青少年活动区六大功能区。
临汾市汾河公园公园步道
文化艺术有九州广场、祥云桥、临汾市图书馆、档案馆和其他景点。科普活动区包括宣塔、软索桥、三游园、药景园等景点。精品开发区包括塔朗湖等景区。青少年活动区包括画舫、七孔桥等景点。体育休闲区有诚信文化广场、翠云溪、分水古韵、盘石岛、桃花洲等景点。地域文化展示区包括长楼梯、市民广场和城市阳台等景点。
8.临汾景点随笔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南50公里处的云丘山风景区关王庙乡大河村、八二上村有著名的旅游胜地。
景区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历史上曾有“河芬第一名胜”的美誉。这里也是道教圣地,素有“南有武当,北有云丘”之称 9.临汾一日游随笔古人说得好:“武当在南”云丘在北。”今年国庆假期,我有幸游览了云丘山。云丘山确实名不虚传,我真正体会到了云丘山的雄伟。人们常说:华山险天下,莫泰山雄奇天下,峨眉山秀天下,黄山奇奇天下,春城幽静天下。应该加上一句“云秋美遍天下”。别以为我是在吹牛。如果您不相信我,请继续阅读!
云丘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城南50公里处,关王庙乡大河村八二村境内。历史上有“河汾第一胜景”的美誉。这里也是道教圣地,也是传承至今的“中和文化”的发源地。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它的美丽景色吧!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玉莲洞,始建于元代。是丘处机及其弟子孙志坚、卢志忠通过占卜选定的。据乡宁县志记载:玉莲洞原名干化洞,其实没有洞,只有悬崖。悬崖费几十t 高于地面。悬崖上的石髓顺流而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滴落成倒挂的荷叶,越往下越变大,底部的石髓也变得精致可爱,环扣如扣绳,令人叹为观止。
最能传承中和文化的是祖师顶。位于神龙岭第二峰顶,与玉皇顶、三天门相连。它是献给披头士乐队族长真武皇帝的。他的左右守护者是龟和蛇。相传始祖升天时扔掉了肠胃,从而形成了龟和蛇。有一座山峰形似乌龟,故名“云海神龟”。惊人的!
最美的是海拔1629米的玉皇顶。玉皇峰上的玉皇阁,主要供奉玉皇大帝和太阳和月亮两位神。玉皇阁对面是一座卷门硬顶的建筑。殿内供奉着北斗七星和北斗七星。南斗星主生,北斗星主死。登上玉皇顶,云雾缭绕。云就在你的周围,你可以看到它们,但你摸不到它们。登上玉皇顶,整个云丘山景色尽收眼底。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喊道:云丘山,我来了!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栈道。是连接玉皇顶和圣母宫的主要道路,沿山而建。事实上,下山后回头一看,你会发现那是悬崖边上一座由钢铁和水泥制成的悬空楼梯。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刺激的感觉刚才走在栈道上的情景。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正走在上面。向下。既惊险又刺激,体现了建设者的智慧。同时,也给云丘山增添了一份险峻的景色。
云丘山还有一奇观,那就是反季节的冻群和风洞群。每年四月到六月,洞口都会被冰覆盖。可惜现在是秋天,没有眼睛看到这奇观……
另外还有天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关帝殿、神泉、神泉瀑布、一线天、圣母院圣母宫、蓬莱界、天梯、蜡台、地坛、玉鹿回眸、太上老君炼丹炉……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兴奋不已!何不登上海拔1629米的最高点玉皇峰?去看云丘山五奇观;攀登危险而美丽的栈道路;亲身体验云雾缭绕的仙境!
啊!云丘山,我永远迷恋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