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区包括:巴东神农河
4A景区包括:巴人河、腾龙洞、大峡谷、土司城、平坝营、金洞、龙川水乡、佛宝山、野三峡

更多景点请查看恩施州旅游委员会网站:

如果您想去恩施,请索取恩施旅游指南

恩施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喀斯特发育地貌奇特,洞洼多,自然风光素有“雄、奇、美、幽、险”之称,自然景观有: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恩施三县市交界处利川、咸丰,位于宣恩、鹤峰、恩施、湖南桑植四县境内,市内交界的七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咸丰县的平坝营、汤崖河(金洞)、小南海,湖南桑植的腾龙洞利川、佛宝山巴东大峡谷、玉龙洞、水帘洞、神农河、葛子河石林、水布垭,恩施州索布垭石林、恩施大峡谷、龙洞河风景区,建始县野三河、黄河大桥风景区,来凤市仙佛寺风景区,猫洞风景区、鹤峰省木林子等一级自然保护区。
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峡谷全长108公里,以规模宏大而闻名。峡谷内,木府、小龙门6平方公里范围内有数百座单峰,高仅200米。城内有独立石峰30多座,举世无双。有大河旗、小龙门、云龙河瀑布、千山断崖、马寨断崖、朝东岩隧道、车坝水库、罗镇田农场、天楼地镇电站、铜盆水森林公园等11个景点。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是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是土家族地区的一座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是一处古迹和建筑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主要展示民族文化和休闲活动。以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文化公园和旅游景区,主要分为民族文化展示区、宗教展示区、休闲娱乐区三大主要区域。这里有恩施州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展示了他们独特的建筑和雕刻艺术。
恩施龙林宫
恩施龙林宫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地质景观溶洞风景区。隆林宫俗称“水洞”。是一处水旱兼备的溶洞景观。由水洞和旱洞组成。由密津洞和密津洞组成。该洞长2300多米,其中水洞“小三峡”长500多米,旱洞、米津洞长1800多米。洞内无论陆地还是水上,雄伟秀丽。洞平均高50米,宽30米。洞内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平均气温20℃。伊潭、二福、三峡、九龙、十三殿、隆林宫二十八宝等200多个景点分布在水洞“小三峡”、旱洞、迷宫洞中。
巴东神农溪
巴东神农溪是国家AAAAA级景区,典型的水系生态旅游景区。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南麓,由南向北全长60公里。它接受17条支流。神农溪有一个永恒的谜团——古巴“悬棺”和岩棺葬群。栈道的痕迹依稀可见,一路上可以探寻古巴人的足迹。豆形木船是神农溪中保存了千年的原始交通工具。土家族纤夫是古巴纤夫的活化石,是土家族民族文化和纤夫文化的结合体。
土家族“必须选择高山居住”。往往几十、上百户同姓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村庄。土家族多居住在山里,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外。土司时期,只有土司、土司、族长等土官建造雕梁画柱的木屋。然而,普通的原住民大多用竹编墙,用茅草盖房子。如果他们用瓦片盖房子,那就构成非法侵入罪了。正房正面设有祖先神位,两侧有侧房,供人居住。侧房前面有火坑,有鼎,可以盛锅做饭。靠近屋顶的侧室是用竹子做的,底部挂着木架。竹楼和木构架利用火坑的热量来烘烤粮食、肉类、柴火等。现在的土家族房屋大多是用木板、瓦片建造的“吊脚楼”风格。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或堆放化肥、柴火。
苗族喜聚居,一姓一村,或一村多姓。客厅有两种类型。一是极为简单的所谓三柱通天、“八”字木、茅草顶。另一种类型比较好,是吊脚楼。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主室一侧有消防屋,有火坑,内置三脚架用于烹饪或炒菜。火坑后面有一个家神。火坑房的套房是家里老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