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9师红色教育基地

邯郸市歙县是革命老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部,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举世闻名的刘伯承、邓小平(刘邓大军)领导的第129师革命阵地就在歙县。是中国革命红色传统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之一,也是邯郸市经济文化最重要的县之一。

2. 129师红色教育基地图片

八路军“129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位于东辉镇马山村马基岩寺内平定县。始建于1937年,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会址

百团大战纪念馆

阳泉革命烈士纪念馆

位于阳泉石脑山红色旅游景点“百团大战纪念碑”东侧城并于2006年9月竣工。

3. 129师红色教育基地联系电话

邯郸赤水湾、五指山风景区是歙县必去的景点。推荐大家去参观一下。

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位于青漳河畔,歙县129师革命旧址入口处。太行民俗小镇建筑典雅,功能齐全。是休闲、旅游、度假、娱乐的好去处。其建筑划分大致由六部分组成。将军大道南侧有赤水湾酒店、书画艺术区、海滨休闲区。将军北侧大道有歙县游客服务中心和赤水湾。

太行五指山,又名五行山,位于河北省涉县太行山东麓。距歙县城区仅5公里。 309国道青兰高速公路从山前通过,交通十分便利。太行五指山主峰海拔1283米,面积28平方公里。因五座山峰酷似如来佛的五指,故名五指山。相传,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禅修得道。

4.在129师红色教育基地讲话内容

首先,华北事变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到主导地位。华北事变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一、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战略基地,称霸亚洲、征服世界。华北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要一步。事件发生后,日本准备将战争扩大到更大范围。 1936年8月,广田内阁确定了“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海洋发展”的侵略政策。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

第二,华北事变进一步激化了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国共两党从对抗走向团结的重要契机。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全国各界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要求结束内战,团结抗日。 “D”“十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在此影响下发生的西安事变,反映了国民党内部分裂的加剧,证明了抗日救亡的正确性。救亡图存符合全中华民族的利益。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三,华北事变改变了国共关系,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事变后中共发表了《8月1日宣言》瓦窑堡会议提出了结束内战、统一抗日的方针。1936年9月,下达《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正式把“反蒋抗日”的总方针改为“逼蒋抗日”,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

第四,华北事变引起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分裂,对日政策出现分歧,形成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亲美英派和亲美派。以汪精卫为首的日本派。

第五,华北事变加深了美英日矛盾。华北事变后,日本在政治和军事上控制了华北。他们支持汉奸、买办,拼凑出许多经济机构,使华北的经济日益殖民化。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帝国主义的经济利益米在华北地区。于是英国和美国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派和英国派抵制日本。

5. 129师红色教育基地在哪里

马田八路军司令部纪念馆

马田八路军司令部纪念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左权县马田镇距左权县城45公里,距山西省省会太原45公里。全长195公里,是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为八路军司令部旧址和八路军司令部纪念馆两部分。总部旧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19年对外开放80.

2011年以来,本着“修旧如旧,以期恢复20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的旧貌。”恢复了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鹿邑学校、《新华日报》报社等旧址,让游客真实体验、感受当时八路军真实的抗战生活。

纪念馆于2007年开工建设,2012年9月竣工,总投资1.2亿元。是山西省红色旅游景区中展示路线最长、文物最多、内容最全的主题纪念馆。纪念馆位于位于马田镇马田村西山脚下。与马田总部旧址呼应、融为一体。是集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陈列面积3800平方米。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议会旧址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议会旧址位于晋中市左权县通榆镇通榆村。

1941年7月7日至8月15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会议在辽县(今左权县)通榆村召开,历时40年。天空。这次盛会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并选举了杨秀芬为边区政府领导人g 担任主席。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成立。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会议的召开,适应华北抗战形势的发展和联合抗日根据地的要求,正式成立设立边境地区政府领导机构。这次会议后,边境地区政府加大力度落实各级政府建设“三三制”原则。参议员回到各县,大力推行“三三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政权民主建设。通过村民选举,各地建立了真正符合“三三制”原则的村级抗日政权。这种普遍的“三三制”政权在政治上调整了关系各阶级之间的联系,使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旧址为清代遗迹。坐北朝南,有二进院落,建筑面积416平方米。进入医院后,东配厅是主席团和资格审查委员会,西配厅是秘书处。二进门东配厅为边境区议会办公厅,西配厅为边境区高等法院办公厅,寝厅为边境区政府办公厅。由于年代久远,它已被损坏,墙壁剥落,前面的瓷砖脱落。 2005年至2006年,左权县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全面修缮。共展出105件物品,包括28张桌子、55个凳子、4个烛台、1个煤气灯、5个热水瓶、2个水杯、7个清单以及地图、报纸和肖像墙上贴着领导人的名字。 、会议日程等。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议会旧址2003年被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晋中市文物保护单位

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旧址

1941年7月至1945年8月的四年间,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中北局等机关驻扎在这里。指挥华北乃至全国抗日军民坚持敌后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从极端困难转向全面发展壮大的堡垒之一。和最终的胜利。

总部纪念馆位于左权县城东南45公里处的马田镇马田村。 1981年在原址基础上扩建而成。八路军司令部设在马田。马田镇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这里地势险要,资源丰富。它可以被防御和攻击。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古称“山西边关”。 1940年11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的五年间,八路军司令部、方面军司令部、中北局(以下简称北方局)驻扎于此。

八路军司令部:彭德怀、左权、滕代元、罗瑞卿;北方局:李大章、刘锡武、朱锐、杨献珍;第129师:蔡树凡、李达;晋冀豫军区:倪志良、王树胜,黄镇;晋冀豫边区政府:杨秀峰、荣武胜;太行区委李雪峰等全国抗日精英领导指挥华北军民英勇抗战这里,迎来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曙光。

尹灵芝烈士陵园

尹灵芝烈士陵园位于山西省寿阳县城北平,是为纪念著名的刘胡兰式英雄尹灵芝而建。殷灵芝是三晋时期著名的女英雄。 1947年11月3日,她因保护公共粮食、掩护人员安全转移而被敌人残酷杀害。她当时只有16岁。 1965年,在寿阳建成尹灵芝烈士纪念馆。开馆40年来,越南、泰国、缅甸、古巴等多位国家元首和国际友人以及全国各地数以百万计的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先后到访参观、瞻仰。尊重,使其成为当地最活跃的革命传统教育机构。根据。近年来,这座建筑变得越来越陈旧。为了更好地发挥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道德教育基地和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当地政府决定修建烈士纪念馆。

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公园

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公园位于和顺县横岭镇石拐村,占地100亩。纪念园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纪念碑,高19.45米,寓意1945年抗战胜利;二是纪念碑,高19.45米,寓意1945年抗战胜利;二是纪念馆,总面积1400平方米,4个展厅,面积900平方米;三是石拐会议旧址庭院,面积2940平方米。中间是石怪会议的主院。一进门就有两栋楼。主室在二层,下层有石窟民居5间,木石结构5间房间在楼上。第四个是6000平方米的广场。南端有两​​组大型八路军雕像。东西两侧分别是八路军石拐会议简介和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公园建设情况简介。广场北端有一座由“红五星”、“1937.11.11”、“8月1日”数字组成的入口大门。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马田镇青漳河西山村南200米西山麓,面向东北大叶脚村(新闻烈士殉难地),是为纪念《新华日报》总编辑何云等57位新闻战士而建。 1986年5月28日竣工,高7.5米。碑基呈方形,四周有凸台阶,四周有台阶。d 通过栏杆。碑身呈方形,正面有杨尚昆亲笔题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右边是卢。题词:“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40余位同志英勇牺牲,烈士永垂不朽。”左侧刻有《何云同志简历》一文,介绍了这位在太行山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新闻战士的光荣战斗史。背面是何云、李竹儒等太行新闻烈士名单。

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旧址

旧址位于左权县城西1公里处的西河头村。它建于1930年代,分为两部分——主院。主院是一个三进四合院。除第三进庭院的主屋为砖拱门外除窑洞外,其余房屋均为单檐硬顶砖木结构。 1937年至1940年,第129师师部驻于此院。师长、副师长、政委张浩、参谋长倪志良以及1938年接替张浩的政治委员在这里领导了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榆社县烈士陵园

榆社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46年,原址在县城北门外。当时占地4.5亩。主体建筑为六角楼阁。 ,方形,亭内有六角形石碑一座,下有底座,上有宝顶,造型别致。纪念碑上刻有130余位烈士的名字,是全县革命烈士标志性建筑。在1989年迁至吉城镇半坡村南眼沟,占地126亩。一期工程有牌坊7座,六角亭2座,青石碑12座。碑上刻有榆社县抗战至1989年的近1300名烈士。二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竣工,包括大型雕塑、展览馆、纪念塔等。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

左权将军烈士陵园墓地位于左权县北街巷,坐北向南。是一座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革命纪念馆。左权将军,湖南醴陵人,早年参加中国革命,曾赴苏联学习军事。回国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抗战时期病逝于左权马田地区。纪念h我,当时的辽县改为左权县。

左权烈士陵园内有左权将军六角碑、左权将军铜像、石膏像。公园的一侧还建有左权将军纪念馆。陵园内花草繁盛,环境安静肃穆。

6.第115师红色教育基地

八路军第115师平型关战役后来到山东建立沂蒙山革命根据地。

7.看完129师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想

清明是缅怀先烈、敬佩英雄的时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再次观看电影《百团大战》,回忆那些辉煌岁月,向他们致敬。向英雄烈士致敬。

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的同时,他们的攻击重点是八路军。在华北,日军实行“铁路为柱、公路为锁、碉堡为锁”的笼子政策。为了粉碎日军对华北的全面进攻,打破日军的“笼子政策”,争取华北抗战更加有利的发展,我八路军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战役重点摧毁华北敌占交通线和据点。该战役发动后,我国参战部队迅速增加到105个团,因此被称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共八路军在中华民族亡国之危难关头,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大小战斗1824场。八路军死伤日军20645人,歼日伪军5155人。摧毁铁路470多公里,摧毁公路1500多公里,摧毁车站和桥梁213座,摧毁隧道260多条,摧毁敌碉堡和据点293个。

年近百岁的杨扶余,参加百团大战时只有100名士兵,6岁。在战斗最困难的时候,当地群众和煤矿工人主动奔赴战场,帮助战士们送水送饭、搬运伤员。杨先生回忆起当年的战争,说:民如水,八路军如鱼,军民血肉相连。百团大战是一场人民战争。

影片中有几个场景非常震撼和刺激。其中一场战斗场景是 Niangz 的变道者之战伊关火车站。为了使我方行驶的列车能够与日军坦克发生碰撞,摧毁敌方战斗力,敌我双方围绕变道道展开了殊死搏斗。我们的战士们不畏牺牲,一批批地冲向变道处。英雄和敌人的尸体包围了变道者。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们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成功地将火车和坦克并入了同一条轨道。最后一刻,我们驾驶的火车冲向日军坦克。 “呼”的一声,日本坦克爆炸了!

“腰不强,国则不幸”。这是我看电影时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如果我们落后了,我们就会被打败。我们必须增强自己。影片中,一名八路军战士站在缴获的日军坦克上说:以后我们会有几千辆坦克,到时候日本人就再也不敢来了。获得。但当时由于没有燃料,也没有合适的驾驶员,这些被缴获的坦克只能被炸毁。

左权是抗战时期阵亡的八路军最高级别指挥员。参加领导百团大战。 1941年,为保卫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我们与日军5000余人激战八昼夜,毙敌1200余人。黄崖洞大捷成为“反扫荡”的典范之战。

“芝兰!亲爱的:说再见容易,分开很难相见。我们已经分开二十一个月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团聚?你想想吧,你想一想,想一想!”这是左权将军为国牺牲的前几天。 ,写给妻子刘芝兰的最后一封信。

“说再见很容易,但说再见很难。”多少英雄烈士抛下小家只为了祖国为了国家和民族,告别就成为永远的告别。缅怀英雄,向英雄致敬! !

8. 129师红色教育基地简介

对所有人开放。

赤水湾太行民俗小镇位于青漳河畔,歙县129师革命旧址入口处。太行民俗小镇建筑典雅,功能齐全。是休闲、旅游、度假、娱乐的好去处。其建筑划分大致由六部分组成。将军大道南侧有赤水湾酒店、书画艺术区、海滨休闲区。将军大道北侧由涉县游客服务中心、赤水湾大剧院、古镇商业区、教育培训区、历史文化区组成。

9.对129师红色教育基地的思考

对129师红色教育基地的思考129运动:让我们永远记住12月9日,牢记国耻,永远不要忘记日本对中华民族的侵略。

12月9日运动又称12月9日抗日运动救国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数千名大中学生举行抗日救亡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掀起了新的抗日救国热潮。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五次示威,高呼“支援绥远抗战”、“各方团结”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

10. 129师红色教育基地老党员

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looki看着那些沾满时间痕迹的实物和珍贵的历史照片,我仿佛又看到了一队又一队的人。八路军战士正在向我们走来。

1940年8月20日晚,八路军两个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西峪村矿警队,随后连夜占领石澳山构筑工事,阻止敌人西进用于增援。 。从21日凌晨开始,日军集结日伪军近2000人,出动飞机近百架次,对八路军在神澳山的阵地发动了数十次攻击。八路军战士勇敢顽强。他们冒着连绵的秋雨,忍受着饥饿。激战六昼夜,毙敌四百余人。他们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百团大战第一阶段。

多年后,时任八路军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正柱回忆,正太路突袭的第三天,汇报战斗进展的电报就一通来了。又一个。他根据部队数量来统计参战部队的数量。当他读到第104团和第105团时,时任副参谋长左权打断了他,提议称其为“百团大战”。彭德怀当即答应,遂有“百团大战”之称。

1940年9月5日,毛泽东看完战报后,给彭德怀打电话:“百团大战真精彩!”

八路军司令部发出“胜利”连续三天报告”。向全国介绍石脑山的战况。彭德怀在总结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时说:sed“守卫石脑山的部队英勇顽强”。第129师参谋长李达称赞道:“此战,不仅表现出我军攻如猛虎,而且守如泰山,极大损害了所谓‘皇军光辉’的威严。”

“泉博物馆共陈列文字5.5万字,图片展板402块,文字展板161块,文物228件。”导游说,博物馆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展览分为序厅、前言、号角吹响、“谋划战略阵型”、“百团大战交通”、“乘胜攻坚”、英勇联合进攻敌人“扫荡”、“光辉战绩将载入史册的”,百团大战中的重大事件,百团战中涌现出的开国将领,终堂与结论。

正如蒂姆岁月流逝,历史足迹无法抹去;时代变迁,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作为阳泉的一张红色名片,百团大战纪念馆自建,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山西省诚信教育基地”“阳泉市诚信教育基地”“阳泉市党性教育基地”“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已成为是全省乃至华北地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