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特色小吃盘点

1.肉粥; 2、腌制酸鱼; 3、野菜; 4.南壁; 5、炒蛹

1.肉粥

哈尼族称其为“野玛”。主要材料是鸡肉和米饭;配料有大蒜、八角、生姜、辣椒粉、盐等。做法如下:先将鸡肉刮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加盐并做饭。水烧开后,加入洗净的大米和适量的食材。用大火煮至鸡肉熟透,米饭变稠即可食用。这是哈尼族招待亲朋好友的必备菜肴。

在傣语中,“濠崩”是泡糕的意思,也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糕点。其做法是:先将糯米浸泡10小时左右,捣碎,与红糖、蛋黄、芝麻混合继续捣烂,然后捏成盘子大小的饼子,晒干备用。吃时,将圆饼放在准备好的竹钳上,放在木炭上烘烤。左右手各持竹夹,互相翻转,直至圆饼受热起泡,直至变黄。这种泡泡蛋糕香甜酥脆,可以当零食吃。是傣族的传统美食。肉质细嫩鲜美,麻辣鲜美。制作方法:将整只宰杀的鸡洗净,放在案板上用刀背轻轻敲碎,然后加入洋葱、香菜、辣椒、山椒、盐等调料,腌制半小时,然后用香蕉叶包裹它。放在木蒸锅里蒸。

2.酸菜鱼

基诺族人民喜爱的菜肴。腌制鱼时,先将鱼用清水洗净,去鳞,去内脏,d 鱼头,切掉大的。然后将鱼与煮熟的米饭、辣椒粉和盐混合。半分钟后,放入清香鲜竹筒中,用手压紧。竹筒口用芭蕉叶包住,密封严实。腌制半个月即可取出食用。炒菜时,热油锅,加入酸鱼翻炒五分钟。

3.野菜

野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山里、景沟随时随地都可以采集。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Pavan”(水浮萍)、“Pago”(水蕨菜)、“Pano”(马蹄莲)、“Pha Chonggong”(一种小树)、“Pale”(一种河边的野菜)、“海品”(用几种特定的野菜熬成的汤),最著名的是臭菜,用来炒鸡蛋、熬汤。这道菜闻起来臭,吃起来鲜美,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4.南鼻

傣语中各种酱料的统称。其品种有“南比布”(蟹酱)、“南比帕”(菜籽酱)、“南比南诺”(酸笋酱)等近十种。最常见的是“Nanmipa”(菜籽酱)。做法是:将地上正在开花、结籽的青菜砍下来,捣碎,装进坛子里,腌制四五天。当它们变酸时,除去残渣并沥干酸汁。倒入锅中煮至水快没了,捞出在太阳下晒干。食用时加入盐、葱、蒜、香菜、味精、辣椒,捣匀后放入碗中。可以与其他新鲜蔬菜蘸着吃,也可以直接和糯米一起吃。味道酸辣,是下饭的开胃小菜。

5.炒蛹

炒蛹又分为炒蛹、炒粽叶和炒蛹。蛹的种类很多(竹蛹、粽叶蛹是在幼竹和嫩粽叶中生长繁殖的蛹)。这道菜只需将新获得的蛹用油煎一下即可。油炸蚕蛹味道香浓,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西双版纳有哪些特色美食

1.菠萝紫米。菠萝紫米也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米食品。首先将紫糯米浸泡7到8小时,在菠萝上面切个盖子,去掉菠萝心,加入紫糯米,盖上菠萝盖子,放入锅中煮至你闻到香味,然后打开盖子吃。味道微甜,有补血润肺的功效。

2。柠檬草烤鱼。香茅烤鱼是一道傣族风味菜肴。将洗净的鱼裹上香茅,然后放在火上烤,并涂上一层猪油适量。烤的时候香气四溢,烤出来的鱼又香又脆,味道鲜美。

3。娜美。南米是傣语,中文意思是酱。娜美的种类有很多,有番茄娜美、花生娜美,甚至还有螃蟹娜美。通常,南美与一些油炸食品和当地特产的小酸果一起食用。

4。石子鱼汤。卵子鱼汤是布朗族的特色菜肴。鱼汤鲜美甘甜,有烧石的香气。把河里的鹅卵石拿来洗干净,放进火塘里烧红。将烧红的鹅卵石一颗一颗放入盛有水和鲜鱼的锅中,直至水沸腾,然后加入烧红的盐块。放进去,鲜鱼汤就煮好了。



5.竹饭。香竹饭是一道具有浓郁傣族特色的名菜。它是将大米放入竹筒中,用火烘烤而成。它也叫d 竹筒饭。剪去竹节做底座,将泡好的糯米放入竹筒内,塞上芭蕉叶。用水浸泡15分钟,然后放在火上烘烤或埋在火灰中。
6。将烤猪肉包起来。将猪肉切碎,与葱花、姜花、香菜、山椒、大蒜、青辣椒和盐混合。将其分成几个部分。将柠檬草叶(形成小结)放入每个部分中,然后用香蕉叶包裹。吃之前最好先放入蒸锅蒸熟。异常的柔软和温柔。
7。柠檬草烤鸡。西双版纳的烤鸡麻辣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将宰杀的鸡洗净,放在炭火上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捞出来,用捣碎的盐棒打软,捣成块。将预先切好的洋葱、大蒜、香菜、青椒、盐等混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小的块状,用洗净的香茅扎起来,用竹片夹起,放在热炭上烤。
8。鸡脚碾碎。将鸡爪放入石臼中捣碎,加入新鲜辣椒、西红柿、柠檬、盐、糖、味精、鱼露等调味品,用石臼捣成糊状。鸡爪酸酸辣辣,配上一小瓶啤酒,味道鲜美。
9。烤。一种由梓花粉和糯米粉制成的糯米糕。西双版纳称其为烤年糕。相当于汉族的年糕。这种糯米糕甜甜的,非常好吃。做法是:将干梓花晒干,磨细,将糯米泡软,磨细,压成干浆。然后将梓花与干糯米浆、红糖、芝麻、花生等混合,用芭蕉叶一一包成长方形小包,最后把它们放进蒸笼里。入锅蒸熟即可食用。
10。烤牛肉干。傣式风干牛肉是将牛肉烤熟后,用木槌敲打使其蓬松,然后用手撕开食用。这牛肉干有嚼劲,香味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