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亚的美食史
年轻时,工作调往祖国边陲三亚。
当我离开时,我在那里总共生活了13年,期间我结婚生子。今天和一个在三亚生活了22年的哥们聊天。
过去的岁月是无法谈论的。我们都回忆起了当年三亚的美食。
很多餐馆早已关门,连原来的位置都找不到了。
如果您在1995年至2015年这20年里去过三亚,这篇文章将帮助您勾起许多回忆。
按照地理位置,从西向东,大概是从世界的尽头到亚龙湾。
1、桐井村路边有几家“海南菜”店,大概在凤凰机场南侧。这些商店供应正宗的海南美食。如果你路过,就找一家人多的商店。坐下来,保证您能体验到原来是正宗的海南菜。 (应该还开着)
2、桐井村以前有一家“酸汤鱼”。那是一间破旧的小二楼,里面摆满了新鲜的海鲜。他们最出名的就是酸汤鱼,好像是用酸豆熬成的鱼汤,呈乳白色,味道鲜美。 (现在应该搬家了,店应该还在营业)
3.机场路蒸菜,以前是羊栏镇机场路口旁几年前开的店。 (不知道还在不在)
4.羊栏镇的“牛骨饭”是路边一家专门做炖牛肉的店。因为是穆斯林村庄,所以可以放心,是真正的牛肉。 (现在应该还在)
5.羊栏镇第一家拉面。我已经吃了十多年了。我总是喝多了之后在去机场的路上吃它。这是最好的拉面。
让我们进入吧呃城市:
6.海雅餐厅 目前的海雅餐厅经历了数次搬迁。先是在跃进街旁边的小楼二楼天台上。具有浓郁的海南风情。后来,他的家人搬到了三亚河西路,后来又搬到了新丰路。这是一道正宗的海南菜,但几经搬迁,价格翻了一倍。
7、提到“海雅酒家”,就不能不提到当代的“丽国饭店”。这是一家当地餐厅,环境和菜品都和海雅几乎一样,甚至价格也更合理。 ,味道更正宗。 (后来不知道还会不会营业)
8.老火车站美食圈。三亚有一个老火车站。据说,日本人修建了三亚至崖城至九所的运煤铁路。现代火车站的候车厅已废弃,但候车室前的一条巷子里却藏着几家小食品店二。一是“墨鱼面”。我们有时会在早上参观。店家从海鲜市场买来新鲜的小墨鱼面,然后和当地的面汤拌在一起。汤色墨色,味道鲜美。 (现在好像找不到了)
9.加入白花椒等调味料。煮沸后,拔出牙签,香气四溢。鸡肉独特的鲜味与五花肉的质地和味道相得益彰。时不时会有一股白胡椒唤醒你醉人的味蕾。老板说,这种白胡椒可以治胃病,效果就像槟榔花煮水一样。 (不知道这些美食现在搬到哪里去了,但应该有一家做五花肉和鸡肉的餐馆。)
10.唐人街伙伴”现在的蓝海购物广场曾经是一个大型露天购物中心空间。这里隐藏着无数的美食伙伴。我们最喜欢的是“阿凡蒂烤肉串”。这是一个新疆人经营的烧烤摊。马来亚大学的一位朋友穿着白衬衫,假装成海军。他抓住老板的衣领,向他索要肉串的秘方。留着小胡子的老板一一求饶,最后告诉我们用洋葱榨汁,这个汁搅羊肉。我们后来尝试了一下,果然味道和香气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肉串串了好几天,我的手指散发出一股奇怪的香味。 (阿凡提后来搬到了商品街,生意很差,已经很多了,不知道现在还营业吗)
11.在唐人街广场路口,靠近市政厅,有一家青鸭粥餐厅。每次我们喝完酒,第二场从KTV出来的时候,我都会在晚上一两点到这家餐厅喝一杯青色粥,这样回家后就能睡到半夜。他的萨用法,炒菜、蟹粥、虾粥都很不错。 (现在这里很有名了。(装修过的)
线路有点偏,回到三亚中心线。
12.吉亚大厦斜对面,现在有一个短的电脑城旁边的巷子里,以前有一家“广式鸽子粥”,这里的粤菜尤其是鸽子粥非常好吃,也是我们经常开到深夜的小店。补充一下,三亚市第一家肯德基是后来在这里开的,当时大家都挤满了人,组队去吃肯德基。(连肯德基现在都搬走了,电脑城后面是美食街,很垃圾.
13、三亚湾黄金地段有一家5层餐厅,上面两层,一楼是著名的“天都餐厅”,是吃海鲜的地方。晚上,坐在屋顶上,四面没有围墙,吹着清爽的海风微风。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夕阳的余辉突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国天下的感觉。我们在天都酒家接待了无数来自北方的朋友,每次点名喝海口大曲的时候,喝过的朋友都醉醺醺地回家了。现在回想起来,年轻真好! (天都原址已建成高楼)
14、据说很早以前,山海天酒店现址附近有一个海鲜摊,主要做烧烤。食物。它在一座小山上,旁边可以俯瞰大东海,可以鸟瞰安静的海港。据说那里的大排档可以和天都的大排档媲美。我以前从未见过,每次朋友们向我描述它时,他们的眼神都流露出无限的着迷。后修成山海。天都酒店. (这个伙伴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15.还有一个好吃的天都旁边还有便宜的湘菜馆“红太阳”。还可以欣赏海景,不过面向大海的一面是一整块大玻璃,缺乏海风,意境差了一点。
16、山海天宾馆有一家自助韩式烧烤,叫“龙亭烧烤”。我已经很久没去那里了。我不知道它是否还在。
正当我兴奋之际,地点再次跳跃,回到了市区;
17.红岗市场内,杂乱的市场二楼隐藏着一家羊排店。最主要的是,当时吃一顿好的羊肉才几十块钱一斤。透过木地板的缝隙,经常可以看到一楼的奶奶在买菜。这家餐厅的羊肉非常好吃。每次去都很晚就卖完了,只能点一锅羊肉。 (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18. 红阁对面ang Market是出了名的昂贵的“发宝海鲜”。虽然它贵得让人一提起就咬牙切齿,但它的奶油蟹粉丝锅却是必点的。其他的海鲜价格比其他的贵很多,但是都是正宗的。厨师手法独特,味道出众。不管多贵,还是要体验一下。 (大概率这家店还在)
19. 洪康市场旁边就是港务局。在这片杂乱的住宅区里,藏着一家“蜜汁烤排骨”,因为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渔民。 (D家),所以这些隐藏在巷子深处的烧烤摊的海鲜也非常好吃,比如海锅、烤虾等,后来店搬到了海湾对面的南边海路,质量直线下降。
20. 距离烤肉排骨不远,有一栋未完工的建筑,一楼是裸露的混凝土框架。有一只蜜蜂这里的f锅,满满都是大砂锅的牛肉和牛杂,汤汁鲜美,牛肉更是百吃不厌的杂锦涛。我经常在台风来临前买一锅牛肉锅带回家。我躲在家里,任由窗外的风雨拍打。我在家吃牛肉锅很舒服。
21.有一家店我记不太清了。它可能位于当前25度日照附近。名曰“江山”。地方挺大的,经常有各种游戏。我记得他们的一份虾三餐。这是相当深刻的。好像是先生吃虾身,然后是椒盐虾头,最后吃的已经不记得了。
22、有一家“川西北”菜馆,味道粗犷,价格便宜。搬家一次后,价格略有上涨,但仍有“麦泰酒家”的感觉。很多年前了,现在可能还开着。
请原谅我的困惑y的回忆,并不完全基于地理位置。早年在三亚待过的人立刻就会明白。
23、夏阳天广场对面的山根底层曾经有一排酒店,规模还算可以,适合朋友较多的聚会。以“迷之龙”为代表,我们经常在那里举办小型的工段聚餐。再一次因为我们算错了账,众人激动得连领班都出来免了一张大桌子的帐单。我们出去坐了双层巴士,一路唱着歌回到儋州社区。
24.城市公园旁边有一座奇特的城堡建筑。以前这里有“秃蟹”,但我没在那里吃过。看来这座城堡已经过了很多年了,依然存在。
25. 前往Giya Hotel海边。曾经有一家“东北良心饺子馆”,这家店的后院毗邻三亚市第一幼儿园。我们有时在院子里吃饭。他家的东北菜很好吃,饺子也不错。最特别的是可乐等饮料都是免费的。我们再次徒步回来,口渴得直接从茶壶里喝水。我们差点哭了,因为我们没有给老板喝。
26.在吉雅和海边的交汇处有一户新疆人家。每晚7点有歌舞表演。演员们都很漂亮,这家餐厅的新疆菜也很正宗。
27.小商品街是传统的美食街,但更新换代很快。涉事老店是一家“三江火锅”店。底料很正宗,尤其是蘑菇肉丸,香香的。溢出来,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贡丹了。这个地方曾经很受欢迎,我们公司的人每隔一天都会在这里聚会。对了。后来我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这家火锅店门口有几个大缸。每次将剩下的锅底倒入大缸时,上面都会凝结一层厚厚的红色油脂。进店后,店员会切一块这种红脂(主要是黄油),放到锅里给你做底料。当时大家对于这种做法似乎并没有什么异议。好品味才是王道。直到有一天,一个哥们喝多了,走到门口,直接吐到了大桶里。大家看到后,默默警告对方这段时间不要去“三江”吃饭,因为XXX会吐在缸里。火锅店的生意莫名的冷清,后来老板关门离开了。
先写一下外部部分。最后,还有一个烧脑的名字“奥林匹克”,所以我最后写在这里。
28.儋州社区伙伴,这个地方已经有人管理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受欢迎。如果有人还记得几位姐妹的话,她们分别做了炒冰和炒面,还有小胡子烧烤。离我伙伴不远的B4楼有一个小商店,里面有一个卖椰子的老太太。那时候,踢完足球就得买一个刚切好的椰子。当年椰子才1块钱一个,现在经常卖到10多元。朋友说,儿子前不久回三亚时认识了这位奶奶。
29.春源海鲜大排档,这是个粗俗的地方,一开始确实不错,市场采购,这里加工都很好,但是后来越来越差了,包括下岗工人谁相继出现。火车头万人的海鲜搭档很一般。
30.面馆都是小店。最有名的是第一市场的“包罗面”、二里的“咸面”市场的“后安面”,九街的“小高面”。 “后安粉丝”这里就不多说了。
31、商品街旁边的临春河路有一家“广式腊肠饭”。他们的腊肠饭又油又脆,其他粤菜也很正宗。这里旁边曾经有一个海花市场,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农贸市场。后来它被搬迁并重新装修。
32.现在海螺村附近应该有一只“药草鸭”。以前是靠近建材市场的河边一家简陋的商店。这药鸭不能急着吃。必须要炖至熟为止。离火捞出汁液,最后在鸭肉在锅里快烧焦之前,就可以达到味道和口感的顶峰。
33.说到鸭子,天都(济阳)方向有几家黄流老鸭店也很好吃,不过我已经好久没去过了。时间长了。
34.到了天都,再走远一点。 “腾桥排骨”的招牌菜应该叫“朱氏”。原来在藤桥镇一栋小楼的二楼,后来搬走了。在镇外的一栋50%的楼里,他的素汤也很好吃。
35. 回到大东海附近,鹿回头山上有一家很不错的湘菜馆“雨花园”。包间也不错,位置也比较安静。我们是那里的常客。有一次,当我们提到“北亚”时,另一位经理的反应很粗鲁,那么北亚呢?嗯,北亚公司那几年没落了,大家都不再去他家吃饭了。
36、从雨花园到山脚下,有“爱晚亭”。我在那里参加过好几次婚礼,他的餐厅在湘菜中名列前三。
37、大东海老饭店更以“华南”闻名。博士沿着它后面的路走,你就会发现“水晶宫”。据说每晚都会有海里的一桌。我只留在岸边。我们在那里吃饭,享受着海风,看着日落。因为这里比较贵,我们吃的大部分都是公款的,感觉很舒服。
38、从越川桥到海边的路边,曾经有一家非常有名的鸡汤店,叫“阿二八宝鸡”。平日喝心灵鸡汤,喝点正宗的滋补鸡汤强身健体。
39. 阿二八宝鸡家隔壁有一家烤鸭店。我不记得“国木烤鸭”店的名字了。
40.再远一点就是红沙码头的“红沙鱼排”。这是一家海鲜餐厅,鱼排漂浮在海上。海浪轻轻地摇曳着。酒不醉,人醉。感觉非常合适。
41.如果你从红沙码头坐船直达安友,那里有一家非常美味的“安友”海鲜餐厅,有两大特色。第一个是“贵”,第二个是“新鲜”。 “要贵多少,要新鲜多少。
42.最后我们回到建设街和立新巷,这条巷子里藏着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店,很奇怪。我这里常常有一种“簋街”的感觉。这里的“炭烤生蚝”非常好吃。朋友告诉我,这里曾经有一家“奥运”黑卡拉OK吧,这里埋藏着很多人的美好回忆。那时候,人们没那么庸俗和物质了。我们和女孩们相处得很好。我们经常一起买菜,和她们一起做饭。湖南的女孩会做美味的食物。想娶她。大家都在“闲逛”每天晚上熬到凌晨三四点,然后骑着三脚架摩托车回到小区,冻得瑟瑟发抖一路上。
我只能记得这么多了。一场奥运会勾起了我哥哥的许多回忆。
至于那些地方,欢迎大家提醒辟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