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轮旅游污染严重吗?

1.海洋中塑料废物的三个主要来源:

1。风暴将埋藏在陆地上的塑料垃圾冲入大海;

2.航运业少数人缺乏环保意识,将塑料垃圾倾倒海中;

3.各种海损事故、货船在海上遭遇风暴、甲板上的集装箱落入海中,其中塑料制品将成为海上的“流浪者”。

2.海洋垃圾的危害:

海洋垃圾不仅造成视觉污染,还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

海洋中最大的塑料垃圾是废弃的渔网,其中一些长达数英里,被渔民称为“幽灵网”。在洋流的影响下,这些渔网扭曲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它们每年都会缠住并淹死数以千计的海豹、海狮和海豚。其他海洋生物我们很容易将一些塑料制品误认为是食物并将其吞下。

塑料垃圾也可能威胁航行安全。废塑料会缠绕在船舶螺旋桨上,尤其是被称为“魔瓶”的各种塑料瓶。它们会损坏船体和机器,造成事故和停工,给航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浩瀚的南海,碧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良好的生态,令人心碎。然而,快餐盒、塑料袋、渔网等海洋垃圾不时漂浮在海面上,污染了美丽的南海。

“海洋垃圾污染了我们的蓝色家园,对南海海洋生态造成一定威胁。”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毕华说。

毕华提供的一张海鸟死亡图片着实令人震惊:一只巨大的海鸟惨死在海滩上。尸检后,海鸟腹部隐约可见一些塑料垃圾。

人类沿海活动和休闲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是海滩垃圾的主要来源。据统计,海洋漂浮垃圾中90%是塑料和聚苯乙烯制品。

专家认为,海洋垃圾正在吞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海洋。如果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承受其负荷,人类和其他生物将无法生存。

3.相应措施

海洋垃圾监测

为了了解海洋垃圾的类型、数量和来源,评估其演变趋势,我们必须在监测海洋垃圾的同时清除它们,并加大公众教育力度。

海洋垃圾清除

海洋塑料垃圾的清理方法按地区可分为海岸海滩收集法和海上船舶收集法。其中,海岸海滩收集方式比海上船舶收集方式简单得多,因为垃圾一旦进入海洋,就会具有持久性强、扩散范围广两个特点。这两个特点使得船舶在海上收集垃圾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海上垃圾收集对船舶的技术要求也很高。船舶必须能够形成高速水道,还必须配备自卸设备和可升降的收集箱,所以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可以收集。

韩国首尔数字论坛发表声明,将于2016年启动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行动。数百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影响大量海鸟的生活和海洋哺乳动物,也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多氯联苯和滴滴涕,被塑料吸附,浓度可增加高达一百万倍。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清理行动第一阶段试点部署将在日本和韩国之间沿海2000米的海域进行。它将运行至少两年,目标是接近对马群岛海岸。在未来五年的一系列大规模任务中,海洋清理行动还将在夏威夷和加利福尼亚之间部署一个100公里长的清理系统,以清除大约一半的泛太平洋垃圾带。

加强公众教育

海上航行的船员不愿意将垃圾带回港口,也不愿意打捞扔进大海的垃圾。因此,一些水手选择将垃圾倾倒在海上。加大对海洋垃圾倾倒的罚款力度,可以有效遏制这种行为。例如,1993年,美国豪华游轮“富豪公主号”因向海中倾倒20个垃圾袋而被罚款50万美元。这一级别的罚款可以起到威慑作用,防止随意倾倒海洋垃圾。

创建创收项目

将海洋污染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联系起来,特别是在世界上一些最贫困的地区。例如,将进一步开发东非创造就业机会和减少海洋垃圾水平的小型项目。

2.现在邮轮旅游污染严重吗?

航行前应补充自来水,大多数饮料都是加热的。

方法:高端游轮有过滤系统,只需抽水即可航行区域的未受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供游轮使用。

3.邮轮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邮轮客舱的环境被风吹过,带来海水的清新气味,一片天蓝色。

4.游轮旅行安全吗?

您好!豪华游轮吨位较大,大多在5万吨至22.5万吨之间,全船有足够的空间添加安全设施。安全系统非常完善,会充分考虑客户的安全,所以不会有危险。更多邮轮安全知识,可参考同程邮轮旅游科普知识。卞头头拉

5.影响邮轮旅游的因素

首先说一下结论。世界邮轮集中在北美的原因如下。游轮是一个高成本的服务行业器具,游轮的建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都非常高。每艘邮轮的平均建造成本船舶价值超过1000万美元。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有很多有钱人,他们都拥有私人游艇。

6.邮轮旅游污染严重吗?知乎

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光化学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

1.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燃料(如煤、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量高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以及化学工业、炼油厂和硫酸厂的生产过程。

2.悬浮颗粒物TSP,如:粉尘、烟雾、PM10、PM2.5。

3.氮O氧化物NOx、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可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中毒性最强的,比一氧化氮的毒性高4-5倍。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以及煤炭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例如苯、碳氢化合物和甲醛。

5.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

6.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

7.邮轮旅游的影响推动邮轮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邮轮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的休闲旅游方式和消费方式群体不断扩大,每个乘坐邮轮的人不仅可以享受邮轮上的各项服务、出国旅游,还可以近距离接触海洋,体验海洋文化,增强海洋意识,陶冶海洋情操,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是有利于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邮轮产业产业链长,经济活力强,发展邮轮经济有利于推动邮轮设计、建造维修、物资供应、船舶港口运营、休闲旅游等领域的发展。对增强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作用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8.邮轮旅游为何快速发展

1.养生+旅游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在发展中谋求更多民生之福,解决更多民生关切,补足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幼儿教育、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工增收、以病治病、养老、住房、扶弱,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全体人民有更大共建共享发展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划定底线、织密网络、建机制的要求,全面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明确、保障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适当和可持续的保证。

全面实施全民保险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拉尔居民。完善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救助、优抚安置制度,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的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民族富强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完善国家卫生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卫生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中国特色卫生健康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药品支援医院做法,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防控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策略,让人们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保证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支持民营医院发展健康产业。推动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敬老人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动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2.生态+旅游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管理山水林田、湖泊、草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避免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走弯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害人类自己。这是不可抗拒的法则。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更要创造精神财富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恢复自然的宁静、和谐、美丽。

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体系和政策引导,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做强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设能源大国精益、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推动资源综合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全民节水行动,减少能源、材料消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单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构、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行动。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促进绿色发展综合治理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体系,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完善耕地、草原、森林、河湖休养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边界,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是旅游业发展的保障。

3.文化+旅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下形成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文化新业态。在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下,文化将进一步活跃。化、物化、业务类型。结合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旅游扶贫政策,文化旅游产业也潜力巨大。

4.乡村 + 前往旅游主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解决。”

九、邮轮污染海洋环境

构建海洋和谐该游轮长约362米,比泰坦尼克号长93米,高约64米,宽66米,重量超过22万吨,最大载客量超过6000人造价14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游轮。

海洋和谐号拥有18层甲板,2700间客房,每层甲板都有不同的豪华设施。餐厅、高尔夫​​球场、篮球场球场、游泳池等一应俱全。此外,船上还有大型植物园和10层滑梯。

行驶在海上,这艘庞然大物就像一座移动的城市。从空中看去,给人一种霸气不拘一格的感觉。但值得一提的是,海洋和谐号的燃料和其他大型船舶一样,仍然是重柴油。与普通燃料相比,重柴油的污染要严重得多。

海洋和谐号运行时,每天消耗约11万升重柴油,这艘游轮的污染排放量超过了总排放量。 7万个高耗能家庭的排放。不少网友表示,这艘游轮简直就是海上的移动污染源。

10、游轮对环境的影响

当前,以南极洲旅游为代表的极地旅游正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日益火热、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北极、南极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亟待加强保护。极地旅游市场发展与生态保护需要更好的权衡。

有数据预测,2022年至2023年南极旅游季,中国赴南极旅游人数将超过美国,成为赴南极旅游的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国家。这一趋势的实现是以脆弱的极地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为前提的。如何利用有效的法律、规则和制度,汇聚政府、企业、旅行者等各方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有效行动已成为极地旅游发展的迫切命题。

游客数量持续增加

极地旅游中,南极游和北极游最具代表性,但不仅如此,极地、海洋、沙漠、山地等极其稀缺资源下的高端定制旅游还包括冰雪、露营、登山、越野、探险等高端户外特色旅游, 深潜, 狩猎

中国游客是极地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扩大。以南极洲为例,2008年前往南极的中国游客不足100人,2017年这一数字已上升至5300人,同比增长超过34%,占南极总人数的16%全球游客数量持续保持,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地位继续保持。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至2023年南极旅游季,中国赴南极游客人数将超过美国,成为南极第一大客源国旅游。

一个趋势是,曾经集中在60后、70后的南北极游客正在逐渐“下沉”到80后甚至90后。过去,游客大多来自一线城市,但现在正在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传播。查阅携程数据可以发现,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极地旅游产品签约人数较多的城市外,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重庆、长沙也是极地旅游产品签约人数较多的城市。最喜爱极地旅游的城市。消费升级是推动极地旅游市场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动极地旅游进一步迭代升级。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佘晓银认为,中国消费者更加细分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促使极地旅游产品逐步走向迭代升级,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有兴趣获得高端极地旅游资源体验。而对深度旅游体验的追求将推动极地旅游市场持续发展nue 上升。

智汇创始人兼CEO刘朝晖也认为,当前的消费结构有新用户、新消费、新体验、新场景需求,必然引发新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新中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的选择也会更加挑剔和挑剔,这将进一步考验行业的产品能力和服务能力。

事实上,面对不断扩大的极地市场,除了旅行社之外,一些OTA“玩家”也在进入极地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上。服务。极地旅游游客对价格基本不敏感,但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很高。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决定了极地旅游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这也为大家提供了参考打造更多极地IP和更丰富的细分主题极地产品。

刘朝晖建议,企业做极地产品时,需要与产业链互动,在概念上有更深刻的思考,包括新的主体群体、新的消费方式、新的消费场景。而对于新的产业结构和服务的思考,“未来的旅游业将更加注重体验、创新产品和稀缺文化资源,这需要我们有新的产业发展理念。”

拉美隋图图总经理易认为“慢工出细活”。以南极旅游为例,她表示,这个旅游市场将是“一场持久战,不断完善”。南极洲并不是一个大市场,每年前往南极洲的游客数量都会略有增加。因此,南极旅游不会很快重新洗牌,而是会持续下去。很长一段时间。 “慢慢做、做好、做到极致”。

极地生态面临考验

极地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极地生态环境负荷也随之增加。今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北极32度的高温,这对北极熊等极地生物的生存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数据显示,过去40年来,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包括我国在内,亚洲、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今年夏天都出现了疫情。极端高温天气的因素之一是北极和南极地区对全球气候的调节作用逐渐减弱。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类对极地生态环境的更大程度的介入甚至干预就是其中之一的影响因素。

前往南极的游客大多在南极半岛附近登陆,这里是整个南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方。这里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冰盖融化最显着的地方。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国际上制定了一些防治措施。 2009年,28个南极条约协商国一致同意对前往南极的游轮规模和游客数量进行强制限制,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这些限制包括禁止载运超过500名游客的游轮在南极洲停靠、南极洲每个地点只能停靠一艘游轮、一次下船的游客不超过100名。

然而,游客的不断增加却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姚子业盛地球教育创始人、资深极地专家gqiao透露,2002年冰岛游客仅有24万左右,2016年为180万。十年间,芬兰游客数量从170万增加到320万。北极地区的亚洲游客增长速度比任何其他地区都快。 2017年至2018年赴南极旅游总人数达到51707人次,基本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她认为,气候变化给南极旅行的安全和体验带来了挑战,未来登陆地点可能会发生变化。一些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向北迁徙,变得越来越难以看到。一方面,极地旅游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和可持续环保运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冯小星,中华环保联合会顾问表示,保护极地环境与发展极地旅游并不矛盾。从产业层面来看,极地旅游无论是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内容产品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开发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包括极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极地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极地保护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如何保护极地生态

极地环境是极地旅游的载体。如果保护不力,极地旅游的拓展和发展也可能落空。姚松桥认为,北极和南极地区面临着非常大的环境挑战。需要教育属性和明确的管理措施。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应更加重视保护脆弱的极地生态系统。政府、企业和旅行​​者都应该将环境保护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今年2月初,国家海洋局颁布《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要求申请开展南极活动的,应当准备中英文环境评估文件并提交国家海洋局、南极活动组织者和组织者。制定南极探险活动飞机使用和应急处置措施的相关规定,建立南极科考活动不良记录清单,建立南极活动信息共享机制和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协调机制。

2月底,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印发《中国海域考察管理规定》《南极科考站》规定,科考站参观原则上应在中国法定节假日期间进行,每批合格参观人数不得超过100人,在站停留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该规定旨在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规范我国南极科考站参观活动。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还发布了《关于加强南极等生态脆弱地区旅游活动管理的通知》。南极洲”,要求在南极洲等生态脆弱地区组织旅游活动前30天,组织机构必须如实告知相关活动的人数、时间、周期、路线、行程、面积和内容等信息。准确向国家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备案,将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旅游活动尽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游客必须签署环保承诺书,减少对南极生态环境的破坏。

姚松桥认为,每一个极地旅游从业者都应该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极地旅游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不仅要让大家欣赏这些地方、了解当地环境所面临的挑战,还要保护环境。的游客成为环境大使。

业界也有更多的努力。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极地旅游论坛上,中国极地旅游论坛组委会发布了《南极旅游环保指南》。除了系统介绍南极洲外,还为南极游客提供旅游游玩的环保指南,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认可并促进行动。正如姚松桥所说,男人旅行者在旅行之前对北极和南极了解不多。他们的环保行为需要长期、习惯性的改变,需要更多的信息让他们知道去极地旅行时和返回后应该做什么。做什么以及如何利用极地旅行作为个人环保意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