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湖旅游攻略随笔

青海湖又名“淡水”、“西海”。藏语称“措温波”,意为“蓝色的湖”。蒙古语称其为“库库诺尔”,意为“蓝色的海”。

暑假期间,我有幸和妈妈一起去了青海湖。

一路上,我高兴极了,导游姐姐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青海湖的历史:因为青海湖周边地区以前属于北河人的牧场,所以也被称为“北河羌海”。汉代人们也称其为“仙海”,直到北魏时期才改称“青海”。青海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周长360多公里,是著名的太湖面积的两倍多。uth,形状略呈椭圆形。乍一看,它像一片肥硕的杨叶。青海湖平均水深19米以上,最大水深28米,蓄水量xx50亿立方米,海拔3260米,比两座东岳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较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在炎炎夏日,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摄氏度左右,是避暑的理想之地。听了导游姐姐的讲述,我已经被美丽的青海湖深深吸引了。

在车上,远远望去,我看到了一条宽阔的、特别美丽的海蓝色线,水与天的交汇处就在我的面前。那只是青海湖的远景。一下车,我就被眼前壮丽的景色惊呆了。只见眼前有一个数百米宽的湖。我走到它跟前,然后f听见青海湖的水是那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它说话;它的水是那么清澈,清澈得可以看到海底;它的水是那么蓝,那么蓝,看起来就像一块无瑕的蓝宝石。几艘小船静静地划在湖面上,给湖面增添了一道风景。最有趣的是,岸边的湖水拍打着波浪,像小音乐家,演奏着一首优美的乐曲……

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上去。车开了,但我的心依然在美丽神奇的青海湖。

第三章青海湖

青海湖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流云雁影倒映在湖中,这是非常迷人的。汉族将其命名为“青海湖”,这不仅说明了湖水的颜色,也反映了它的大小。蒙古族称其为“库库诺尔”(别名“库库诺尔”),藏族称其为“库库诺尔”。它是“凑文布”,两者都是蓝色湖水的意思。青海省也因该湖而得名。

青海湖古称“鲜水”、“西海”。它是由地层断层崩塌形成的咸水湖。长xx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38米。面积4427平方公里,比四大死海的面积还要大。它是中国第一大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面积更大,达450多平方公里。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它就像一面银色闪光的大镜子高高地悬挂在海拔3197米的山上,周围环绕着大同山、日月山和青海南山三座山。布哈河从西北流入湖中。

青海湖有4个小岛。最大的一个叫海心岛。有流动的克泉草原和岛上有喇嘛庙。隆冬时节,喇嘛们从冰冻的湖面上带了足够的生活用品到岛上,在松软冰冻的湖面上度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因为这期间他们既不能航行,也不能在冰上行走。 。

青海湖还有一座著名的鸟岛。这里水草丰美,吸引了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这些鸟不远千里,从印度次大陆的马来半岛出发,翻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来到这里产子。

离鸟岛不远有一座蛋岛。蛋岛更小,只有1xx平方米,上面散落着鸟蛋。

又咸又苦、冰期长的青海湖,其实是西北地区的渔业基地。这里出产一种黄鱼,没有鳞。l 遍及其体,又称裸鲤。其肉质细嫩,最大的可达xx公斤以上。

青海湖水源不足,蒸发率高。湖水水位比之前下降了xx0多米,面积也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还在不断缩小。

2.青海湖游记

快乐的暑假又来了。八月,我和爸爸妈妈乘着开往远方的火车,来到了高原湖泊青海湖,我被它的美景惊呆了!

蓝天、绿草、羊群、牛群、菜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碧黄色的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似乎在和游客一起快乐地游来游去。

3.难忘的青海湖之旅构图

2011年5月19日,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展示宣传青海湖地理、地质、地貌和自然生态青藏高原逻辑环境.盛大开幕,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全面介绍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内容的空白。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拥有高原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等大片景观,以及当地独有的标本。展品包括动植物标本、矿物、盐晶体等。以水晶标本为主。目前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开放二层、三层两层。二楼有青藏高原及青海湖形成展厅、矿石、石油和天然气展厅、冰川与冻土展厅、三江源展厅等,三楼有动物标本展厅和植物标本。展览馆、昆虫标本展览馆等,目前成人票价60元。西宁乘坐34路公交车在生物园下车方舟。

4.青海湖之旅作文

美丽的青海是我可爱的家乡。它位于我国西北部、青藏高原东部。看地图,我的家乡青海形状像一只兔子,青海湖就是兔子明亮的眼睛。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海湖是青海省的标志之一。相传,青海湖是王昭君远嫁匈奴时流下的眼泪所形成的。他无法抑制思乡之情,泪流满面。这就是青海湖的传说。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9.6度,夏季水温只有16度。由于盐度太高,湖里寸草不生。只有一种特殊的鱼幸存下来——黄鱼。这种鱼一年长一两磅,一年长一磅。十年。由于生长缓慢,所以十分稀有。青海湖美丽而神秘,景色独特。

青海湖集自然美、人文美、生态和谐和博大精深的东方美于一身。其独特而重要的生态地位表明,青海湖不仅属于青海人民,也属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真不愧是“美丽青海”。我的家乡还有许多迷人的风景:巍峨的充满神话色彩的昆仑山,清澈甘甜的三河古源,芳香怡人的郁金香,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粒,神圣庄严的塔尔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一望无际的金黄油菜花等等,让人向往。我的家乡不仅风景迷人,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镁、铜、钾肥、盐湖等。无论我走到哪里,我仍然爱我的家以青海最多。勤劳、善良、淳朴的青海人民,请到我家来吧。

5.如何在预算内写一份青海湖旅游攻略

我的家乡 如果要形容我的家乡——青海,那就是一个字——美丽。

她,从尘土飞扬的土路,到了平坦的柏油路;她,从一个平凡的小镇,到一座著名的古都;她,从几间矮矮的泥屋到高楼大厦,她是谁?她就是我美丽可爱的家乡——青海。青海不愧为“时尚之城”、“浪漫之城”、“夏都”。时尚在于高楼林立、琳琅满目;浪漫在于城市景观和梦幻般的青海湖,碧蓝清澈的湖水是鸟类的天堂,也是鱼类的天堂。此外,神秘迷人的佛教圣地塔尔寺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春天,春天回归大地,五彩缤纷,春意盎然。埃泽似乎唤醒了沉睡的大地。青海的春天,有着浓郁的春天气息。夏季,树木成荫,鲜花盛开,草色翠绿,树苗长高,气温不冷不热,是最适合人类避暑的胜地。而四面八方的人们也如潮水般涌来,争相一睹这位夏日美丽姑娘的风采。秋天,秋气爽,果儿压弯了枝头,叶落如雨,草枯叶黄,但这并不是再为自己的死而悲伤,而是在向我们揭示:不自古以来,一个人在生命中死去,留下了用心照亮历史,“啊!天高云淡,果实累累。这就是青海的秋天。冬天,一切都在沉睡,一切都安静,安静,酝酿着,为了明年……”另外,因为青藏高原的伴随着它独特的气候,一年一度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郁金香节”也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淳朴善良的青海各族人民将享用醇厚柔和的青稞酒、令人垂涎欲滴的牛肉干和色彩缤纷的香浓皮子,招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和朋友。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青海将与祖国同舟共济、同福同苦,在世博会上大展身手。夸你!青海,你那些美丽的画作让我流连忘返,你和谐的画面让我骄傲!夸你!青海!

6.游记青海湖构成

亿万年前,青藏高原曾经是海底,后来欧亚大陆的碰撞导致地壳隆起形成一个高原。湖边的群山拔地而起筑坝,积水成湖。

7.游青海湖作文

生活中,它构成了我的角落这里永恒的风景是茶,音乐,手机,电脑,软软的温暖的灯光,一幅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还有我自己的油画。多次晚饭后,我都会走进这个小世界,或看书,或冥想,或听音乐,或敲琐碎的文字,周围只有你能闻到的气味,你的日子平凡而安静。

其实,风景不仅是水山风光,更是山水美景。一种精神。如三峡神女峰、黄山天都峰、新疆天池、海南鹿回头……每个景点无论大小,都有一个传说。巍峨的奇峰怪石,深蓝色的水潭,堪称神奇的艺术品。但那些寓意深刻、精彩动人的神奇传说歌曲是诠释人类思想和精神的最好表达。

如果没有神奇的传说,那景色该是多么的压抑!看到生动的风景后你就无法离开。把感情寄托在生活上的人,必然对生活淡然。

风景会因人们的创造而变得神奇,人也会因风景的培育而变得滋润而有意义。而在时间的长河中,即使是在最荒凉的旅途上,最偏僻贫穷的地方,也会有那么一两处风景点缀着生活,让人欣赏,让人津津乐道。

我记得那些年在农村的生活,生活贫困,没有电视,没有娱乐,生活很平淡。但宅外有一排白杨树,生长茂盛,直插云端。在那些孤独的日子里,关注这棵树,不亚于看黄山。奇松X潇湘修竹。春天欣赏树木的一抹绿,会让人精神焕发、兴趣盎然。

夏天,有时我会站在树荫下,目光顺着树向天空延伸。阴天,我的思绪飘向云端,晴天,我的思绪飘向太空。如果我把注意力集中在大树所指的方向上,它很远,但也很近。天晴了,心中的忧伤就会得到缓解,飞翔的意志就会涌现。然后我就会想:我在这里生活的时间很短,但我却感到深深的孤独和难以忍受,而那些在这里出生、长大的村民们呢?然后我自慰:城里没有风景,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了……刹那间,我的脑子好像没有了,突然阳光明媚,我感觉有点心里舒服……

那些日子,每当我站在树下心静的时候,老刘我会带着灿烂的笑容走过来对我说。 :“我不习惯生活!”我不敢承认。

他是济南的一名知青。他在乡下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他是当时扎根于那个地方的少数知青之一。他在孤独的生活中创造了两道风景:享受妻子的温柔和抚摸孩子的温柔。心中的爱、喜、悲、烦全部倾注其中,生活的艰辛全然忘却。看到他这样,我的心里突然亮起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然后我想:这个让我安心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

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他晚年患有脑萎缩,有五六年无法自行行走。我妈妈每天都陪着他。我父亲的说话能力已经下降,所以我母亲每天都会和他说话。告诉他,他的母亲非常辛苦,但在他眼里,老公是她这辈子再也找不到的好风景,而她的父亲呢?他不也和妈妈极其珍贵的风景一起生活吗?

风景很美,但风景不仅有山、绿水、动物、植物,还有风暴、地震、天体……景色因其丰富而复杂而绚丽多彩。

如果人能把所面临的一切都视为风景,坦然接受,那么安慰和喜悦也就随之而来。

8.青海湖旅游随笔

展开所有莱坝头条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海东市乐都区的元宵节,让人们感受到同样的幸福,领略不同的文化魅力。其中,社火表演是重头戏,达到高潮,成为盛典。从时间上看,乐都社火表演从正月初六开始。春节过后,到邻近乡镇跨村演出。完成所有表演任务。从范围看,城乡八个村,南北两山,湟水上下。到处打社火、跳秧歌,已成为既定的民俗活动和不可缺少的精神盛宴。当天的重头戏是全县社火巡演,以及老崖亭、高庙高跷、北门竹马、洪水陆船、高店龙狮、蒲台秦腔、汉庄梅胡等精美社火表演,钟灵小歌、雨润的太平鼓、瞿坦夏英的藏族舞蹈等,列队巡游古城街、新乐街,气势磅礴,气势磅礴。乐都元宵节的主要舞火龙有桃红营的野辉和红水马家营、夏王家的火把。名称虽不同,但形式相似,文化意义和节日气氛完全一致。正月十五,蒲台乡山桃村举行大爷聚会。正月十五晚上,两个自然村农家的人们分别将烟花材料运到凉面山点火点。夜幕降临,两山上鸣炮以示信号,同时点燃篝火。刹那间,无数火点在山顶舞动,点点连成一线。几分钟后,两条火龙如云雾般出现在两个山头之上。青年背着“夜”,舞动火龙,奔向夜场。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冲进了野场,但龙尾仍在山顶舞动。每条火龙不少于两三头公里长。当水龙头关闭时,它们必须以八字形倒带步骤相互交叉,然后将它们扔向预先计划的12个夜蜡烛聚集点。刹那间,数百支夜烛汇聚在一起,火焰冲天,鼓号轰鸣,万家欢腾。与此同时,千家万户齐齐放鞭炮,烟花绚烂,与野田相连,震撼天地,掀起波澜。红水马家营、夏王家村的火把节历史悠久。据有关文献记载,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火把节与桃红营电业活动非常相似。火炬仪式共有24条火龙,象征着一年中二十四节气风调雨顺、风调雨顺。每条火龙系12节,寓意四时顺畅、12m一年中的七天,也代表着十二生肖的吉祥与健康。当晚,明月当空,村里的年轻人抬着火龙,向村东的山上跑去。火龙到达山顶后,首先烧香点灯,奠酒,祭祀山神。然后领导向山下发出信号。这时,几十支火把一起点燃,一群群的人轮流扛着火把往山下的指定地点跑去。火把冲天,欢呼声四起。人们载歌载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平安、动物兴旺。乐都村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还有跳火的习俗。晚饭后,各家各户自发到巷子里去放一小堆麦秆,然后他们一根一根地起来放鞭炮。巷子里连着千家万户,一堆堆篝火把农家的房子连起来,就像天上的星星。星辰坠落人间,到处都是火的世界。人们争相跳入火中,老人、小孩欢快地跳舞,寓意祈福消灾、平安吉祥。赏花灯是元宵狂欢中的一抹宁静,别有一番韵味。从正月十四开始,各种灯笼高高挂起,熠熠生辉。夜晚,万盏彩灯万盏,金光闪烁。九曲黄河灯会是乐都灯会的标志性活动。七里店黄河灯会由七里店、马家台、李家庄、水磨湾四个相邻的村庄组成。除了一些当地艺术家专门制作的大型灯笼,元宵节的灯笼是每家每户准备的,每人一盏,总共有6000多个灯笼。光田位于七里店村三官庙、三孝娘娘庙东侧20余亩耕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所有的灯笼都会送到灯会。元宵节主办方模仿三孝娘娘的阵型布置黄河位置。根据《周易》九宫八卦的方向,以传统的富贵图案绘制出黄河九曲。连环阵的布局,各家各户按照指定的方位段,栽五尺木杆,挂灯笼,形成迷宫路线,往返九座灯城,长达十里。灯阵周围布满各种彩灯色彩缤纷的灯笼,还有龙凤呈祥、松鹤延年、喜鹊登梅、长寿昌盛、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等简单而寓意的符号使用霓虹灯和彩色灯。美观、逼真、精美的艺术造型灯光。头条来边

9.青海旅行随笔

我的家乡格尔木属于青海省海南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辖区地形复杂,大致可分为盆地高原和唐古拉山北麓两部分。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格尔木”是蒙古语音译,又译为高鲁木斯、果里毛、加尔木,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格尔木是青海通往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新疆、敦格三大公路在此交汇;青藏铁路已全面通车;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茫茫大海日出、沙漠森林等自然景观。格尔木昆仑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汉武帝时期,张骞首次出使西域,经柴达木盆地归来。由于这里是羌族的活动地区,所以被称为“中原”。

西晋末年,辽东鲜卑吐谷浑部落迁入甘肃、青海地区,后逐渐强大,以青海为活动中心.

在南方和北方历代以来,在广大羌族人民的支持下,实现了长期分散的羌族的统一,建立了以鲜卑族和羌族首领为核心的吐谷浑联合政权国家。格尔木地区成为吐谷浑王国的领土。

隋炀帝五年(609年),隋灭吐谷浑国,在吐谷浑故里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县。县城位于青海湖(铁布恰古城)以西15里处,辖宣德县、威定县。威定县属今都兰县管辖。从此,格尔木地区正式纳入中原统一王朝的版图。隋朝灭亡后,吐谷浑回归故地。

地理位置

唐初,吐蕃王国在西藏兴起。隆朔三年(663年),唐高宗,吐蕃灭吐谷浑国,占领吐谷浑旧境。 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分裂后,格尔木地区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一样,处于部落割据的局面。

元朝于13世纪中叶开始直接统治整个藏区,结束了青藏高原400年的分裂割据。元顺帝时期(1333-1368年),蒙古贵族不延帖木儿被封为宁王,率领蒙古士兵镇守柴达木地区。

明朝在根据地设定安、阿端、渠县、邯东四卫。史称“西宁塞外四卫”。格尔木地区曾属于四卫队瞿贤卫的活动范围。明正德初年(1506年),东蒙古进入灭了柴达木地区,消灭了四卫,将他们隶属于各个部落。 16世纪中叶,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阿达汗率领数万人进入青海地区。半个多世纪后,蒙古喀尔喀部占领了青海。明崇祯九年(1636年)秋,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之一的和硕特部落在其首领固始汗的带领下,从新疆伊犁进入青海。几年后,在义藏短暂建立,统治全国藏区。

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朝开始直接统治蒙藏地区。它划定了青海各部落的游牧领地,仿照内蒙古扎萨克制度,统一为二十九旗,分左、右两翼。两个联盟。

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盟旗制”。民国六年(1917年)秋,宁海驻守使马奇在都兰寺(今乌兰县东)设都兰都督。民国十九年(1930年),即青海省成立第二年,改为都兰县,其中包括游牧生活在格尔木地区的西右中旗蒙古族十旗,以及藏族五个民族,均属都兰县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德令哈设立同心管理局,和硕特西酉中旗设立同心管理局。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设立新的行政局。台吉乃等旗仍属都兰县管辖。

这是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