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具有英国特色的黑色出租车正在牛津街等候顾客。自2月中旬起,伦敦市政府将伦敦黑色出租车的最低票价从1.40英镑提高至2英镑,涨幅达40%

在伦敦,每天遇到的最常见的事情就是文化碰撞。我见过最少的人

是英国人。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小联合国。这是一座真正由“外人”组成的城市。今天身在伦敦的孙菲小姐将带我们去探索著名的伦敦市场。

上周六,伦敦的天气忽冷忽热,于是我和英国朋友Kate开始了我们的伦敦市场一日游。游览路线包括诺丁山周末古董市场Portebello Market(城西)、泰晤士河南岸欧洲美食市场Borough Market(城东南)、朋克文化发源地CamdenLock(城北)城市的)。

最有趣的古董摊位是诺丁山的波特贝洛市场

伦敦西部的诺丁山是一个非常具有波西米亚风味的地方,也是伦敦最富有的地区之一。里面住着很多有钱人,还因为电影中休·格兰特经营的小书店而闻名于世。该地区的市场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最著名的是每周六的古董市场,主要是指沿Portebello路约500米的市场。每周六早上5点30分开始。沿街开设了1500家小商店。十点钟的时候人头攒动,但是中午一过,摊位就陆续关门了。它的辉煌就像英国冬日的阳光一样短暂,但却因此而显得更加珍贵。

我们十点左右到达诺丁山,游客真多。凯特有着一张典型的英国脸,穿起来显得很特别人群。用她的话来说,感觉就像是到了国外一样。虽然是古董市场,但也有不少新品,但都是从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制造和销售的,风格各异。

有一家小商店,专营各种银器套装。价格和英国最豪华的百货公司Harrods卖的几乎一样,但显然更适合“小资”的口味。这是英国人结婚时必须做的事情。收到的礼物。

相比之下,摊位上的古董更多,也更有吸引力。我看中了一个19世纪末德国制造的银烛台。旁边蹲着一只猫头鹰。打开老鹰的头部插入火柴。非常精致。德国老人开出了最低50英镑(折合人民币700元左右)的价格。我想了想就放弃了,但直到现在我还在想。然后我通过了一个抛光玛瑙店里有我最喜欢的耳环,我又不敢动了。所有玛瑙均产自波兰,颜色范围从浅黄色到鸡血红色再到深绿色。它们有各种颜色,非常性感。吊坠也非常漂亮,比满街随处可见的印度首饰时尚多了。摊主25年前移居伦敦,专门从事玛瑙贸易。我最终买了两对耳环和一个吊坠,总共花了20英镑。

钟表一直是古董市场上的宠儿。此外,还有古代地图、古籍甚至骑士的剑都有出售,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小玩意儿。周末诺丁山的古董市场还是值得来回走几趟的。

泰晤士南岸世界美食大赛博罗市场

走出地铁站,南华克大教堂,英国最大最重要的天主教堂,就在眼前。著名的伦敦桥就在你的脚下,你可以跨越它。教堂,而喧闹的博罗市场和教堂是毗邻而建的。

食品市场建于1756年,曾经是伦敦市中心最著名的水果和蔬菜市场。当时,来自英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商人在这里进行牲畜、粮食、果蔬和水产品的交易。如今,它已成为世界各地厨师和美食家喜爱的市场,但请记住,就像灰姑娘一样,它只有在周六才会变成可爱的美食天堂。

为了热身,我们先喝了一杯每人2斤的比利时热巧克力。这是我一生中喝过的最好的热巧克力。它的丰富让我佩服比利时人的朴实无趣。留下好印象。一路上有几十种不同做法的西班牙橄榄,旁边有一排奇怪的意大利面包、英国蜂蜜、法国红酒、数百种奶酪,德国的、希腊的、瑞典的、荷兰的、墨西哥的,甚至还有印度的(很奇怪的是,举世闻名的中餐竟然没有出现在这个市场上)。各国人们在这里竞相学习美食、摆摊、擂台比赛。场面极为壮观。我被烤鹿肉汉堡所吸引。由于我没吃过鹿肉,虽然不觉得饿,还是花了7斤买了两个。吃饭的时候,我听着凯特讲的关于鹿的童话故事,旁边飘着希腊香肠的香味,让我感觉很幸福。

伦敦北部卡姆登市场,朋克文化的发源地

卡姆登是伦敦多元文化表达最强烈的地区。英国最贫困的十个住宅区中有四个位于卡姆登,并且这里还有举世闻名的大英图书馆和富有的瑞士小屋。卡姆登也是朋克文化的发源地。你还可以遇到穿着极其怪异和个性的青少年路上的款式。如果你想沉迷于朋克,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相应的服装。

卡姆登市场实际上由六个市场组成,形成了伦敦最大的市场。周末这里尤其繁忙,人们蜂拥而至。我们是下午5点到的,当时正要出去。黄昏时集市不再那么热闹,但规模依然令人惊讶。

卡姆登市场见我们看到了很多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的摊位和美食,一时恍惚,我们走进了上海城隍庙小市场。有几家商店出售中国丝绸产品。当然,它们的价格比在中国购买要高出好几倍。欧洲人去伦敦旅游,如果想去市场,这里是必去的地方。当然,这里还有古董、珠宝、餐具等小玩意。

伦敦市场的起源

有超过 70 l伦敦规模宏大的市场,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最初,英国其他城市的农民周末涌入伦敦摆摊,出售各种本土种植的水果、蔬菜、水产品和肉类,逐渐形成了固定市场。如今,这种“农贸市场”依然欣欣向荣,但随着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欧洲其他城市的商人在几个世纪前就开始进入伦敦,二战后,各族移民纷纷涌入。因此,伦敦的市场已经从纯粹的英式农贸市场转变为多元文化的集散中心,商品也从传统的英式食品扩展到古董、服装、配饰、书籍等生活用品。
当重量级品牌漂洋过海来到巴黎、纽约为国争光后,大家都在问,伦敦时装周还有什么看点?伦敦时装周的特点是三件事:更多人才,更多人才 创意,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