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哪些特产以及哪里可以吃到?
说到西安美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因为品种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分不清哪些是从外地进口的,哪些是正宗的三秦风味。这里我们列出了一些当地人常去的正宗餐厅,让来西安的朋友们吃得开心,不虚此行。
我们先来说说清真口味。如果你没有尝试过这些,别说你去过回民街:
泡馍:推荐指数★★★★★
有上万条西安的包子店。建议大家其实不用太深究哪个才是最正宗的。其实差别并不算太大。这里有一些当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您只需根据您所在的位置选择离您最近的商店即可。
同胜斋:北下世家名,莲湖D门正对面严格法院。
铁老师:大学巷89号。
刘鑫家:洒金桥129号。路口向南500米。
健己家:南关正街41号。
好吃不好吃关键在于怎么吃,而不是在哪家餐厅。
牛肉炒:推荐指数★★★★
吃包子的变种。最简单的概括,泡馍就是用清汤煮的馒头,有原汤的味道;小烧是一种用黄油油炸的馒头,味道酸辣。区别有点像三鲜米线和辣米线。就像包子一样,你敢在西安开店,味道也不会太差。
马丰小朝:广济北街254号。他在大皮园丁字路口以北500米处,马路以西。
老吴家小炒:大皮园91号。
马洪小朝:红布街46号。
肉丸和麻辣汤:推荐行业ex ★★★★
口味重,咸辣,南方口味清淡的朋友要慎重尝试。味道有点像藕粉,加上肉汤、各种调味料、时令蔬菜、肉丸。上次接待的一位东北朋友问我:“大叔,肉丸麻辣汤是用鼻涕做的吗?”
但神奇的是,一旦习惯了,你就会天天吃。我想要一碗。推荐的吃法是一小碗+一块干饼干。将干饼干掰成硬币大小的块,泡在汤里。
老贾家:光明巷35号。
刘老虎:从新巷12号。
老刘家:洒金桥路口南500米。
铁戈塔:桥子口路口以北第一个路口靠右手。
老刘家一家的美食:大皮园85号
小酥肉:推荐指数★★★★★
西安传统美食之一,非常节省时间总算做了一个。将牛肉腌好,切块,炒熟,蒸软,出锅。要吃这个,就得是大皮院的丁家了。小时候吃5块钱一碗,现在快30块钱一碗了。著名且有争议。但我经常去,感觉虽然肉的份量少了一些,但是味道还是一样的。
胃口小的人,建议两个人一份肉就够了。他们的缺点是辣白菜十年不好吃。推荐隔壁,买点芝麻酱和酿皮来搭配,很好吃。
鼎家小酥肉:大皮园西口223号。
芝麻酿皮:推荐指数★★★
陕西凉皮的变种,将蒸好的面团与蒜汁、醋、芝麻酱等调料混合而成。口感比传统凉皮更顺滑。其实没必要深究深入了解这种口味的优缺点。几十米外几乎就有一家餐馆,味道都差不多。
生之旺:大皮园西口252号(丁家小酥肉隔壁)。
凉粉:推荐指数★★★★★
这是老西安人夏天的最爱。将凉粉切成条,加入调味料,淋上芝麻酱、辣油,配上皮蛋即可。吃这个的特别之处在于,绝对不能用筷子搅拌。外地的朋友不知道,上桌后就搅拌均匀。挑剔的店主看到后往往会皱眉摇头,觉得你辜负了他的手艺。一边慢慢地在碗里滑动一边吃,诱人的是调味料铺得不均匀,你甚至不知道下一口会是什么味道。借用某部电影的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碗凉粉,你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下一口会是这样的味道。
胃口好的朋友到店里告诉老板:“一个包子,两个鸡蛋,一黑一白。”它是由一个馒头、一个皮蛋、一个鸡蛋组合而成。吃完饭,留下一口汤和半个皮蛋。我拿起碗,一口气吃完了。整个下午我的嘴里都充满了香味。
老何家:小雪东巷28号(很难找,但味道值得一试)。
鸿顺祥:老字号,位于大皮园西入口,生之王酿皮斜对面。
索家:庙后街47号。
爆肉:推荐指数★★★★★
回民街不吃一口正宗的爆肉,就不算完整。与其他地方的蒸肉不同,西安回民街的蒸肉多是干的。最好的组合就是向店家要一点油和一块小煎饼。将油放入锅中蒸煎饼并与蒸肉一起食用。吃几口,吃腻了喝一口生蒜,吃累了喝一口老砖茶,豪爽豪放的西安风情。
马尖山口车巷:庙后街清真寺路口西100米(很难找,但值得一试)。
杨家:萨金桥十字路南500米,路西(马里夜市斜对面)。
汤包:推荐指数★★★★
回民街的汤包堕落了,谁吃谁皱眉。包饺子师傅说:别怕,还有我们! ~
建议吃饭时向店家要勺子。蒸饺上桌后,先放凉一会,然后拿起来咬一小口。将汤倒入勺子中,吸起,然后浸入混合。醋汁味道不错。讲究它的商店都是现做的以免影响口感。从点餐到上菜可能要等半个小时,但一旦吃上一口,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记得搭配一碗蛋花汤或者八宝粥!
老米家:庙后街141号(杨家烧烤隔壁)。
志良家:洒金桥12号。
海亮家:大学巷100号。
酸汤包:推荐指数★★★
酸汤包的制作难度和味道都比较难,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口味。不用担心食物不正宗,看到哪里都可以尝试。这里有几家当地人最喜欢的商店,它们都以韭黄牛肉馅而闻名。
马尔家:萨金桥北口向南500米,路东。
老铁家:五星街天主教堂斜对面。
油茶麻花:推荐指数★★★★
将牛骨髓磨成粉,用上面煎,然后加水煮沸。汤汁浸泡在软糯的麻花里,上桌时撒上坚果粉和小麻叶。其香糯可口,老少皆宜。
肖佳家:五星街24号(天主教堂斜对面)。
无名:桥子口路口向北500米,马路东侧。没有门牌号或商店名称。有点咸。
土豆+八宝粥:推荐指数★★★
离店几十米就是一家八宝粥店,味道差别不大。但很少有商店只卖八宝粥,与其他小吃一起作为配菜。
百香甜品和大皮园的小家都是锅贴+芝麻糊酿皮+八宝米粥的组合,味道都不错。
还有海蓉锅贴餐厅,菜品很丰富除了锅贴之外还有其他菜品。这是一家快餐连锁店,随处可见,而且很容易找到。
腊牛肉/酱牛肉:推荐指数★★★★★
西安人年夜饭桌上必备的凉菜。其实腊肉和酱油在味道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酱的比较干,腌的比较烂。吃法有两种,一种是凉菜,一种是馒头。作为凉菜吃时,建议吃带筋的瘦肉。切片吃,原汁原味,味道鲜美。包子是老西安人的最爱。只要有卖腌牛肉的店,十米之内就一定有新鲜出炉的包子在卖。给自己买一个热腾腾的馒头,带到店里,放20块钱进去。称一斤称两斤,不欺人。肥肉中的油遇到锅的热量就会融化。艾梅德面包。当你咬下去的时候,它会充满你的口腔,美味的味道。
刘继孝家:广济北街187号。
贾仲仁家:洒金桥58号。
刘志军家:大麦市街133号。
凌乱的家:广济北街196号。
孙庆海家:大皮园15号。
烧烤:推荐指数★★★
我个人不太喜欢在房上吃烧烤。主要原因是我不能喝酒。吃货朋友们,你们知道烧烤时不喝啤酒的痛苦吗?还有一点就是,街上的烤肉大多都是油腻的。吃了几串就吃不完了。我不明白诽谤。
杨家:庙后街137号。
马楠:庙后街向内10米有一条巷子,靠近派出所。
刘家:小雪巷中段。
如果你以为西安只有回民街有小吃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证明,汉族小吃的口味和品种要丰富得多。还有汉族小吃介绍如下:
肉夹馍:推荐指数★★★★★
你告诉我:回民街的肉夹馍太好吃了!
你在开玩笑吧?肉夹馍的腊肉是用猪肉制成的。一锅好的腊肉汤是无价的,很多老字号的餐馆都做了几十年的汤。生肉不用任何调料,直接放进去煮就好吃。包子一定要够脆。告诉老板你要薄皮的,就是肉皮+瘦肉的组合,味道最好。肉夹馍的正宗味道,让人吃一口就难以忘怀。任何一家肉夹馍店,如果饼干不是现打的,或者不够酥脆,都是无良商家。
有些商店还出售腊肉片,这是煮熟的面团片上撒上腊肉作为调味品。吃起来非常过瘾。
秦羽:东木市19号。
王奎:长乐坊中段,路以南。
子午路张集(翠华路店):翠华路227号。
凉皮:推荐指数★★★★★
西安凉皮最正宗的是勤珍米皮。另外,还有包鸡擀面皮、汉中烫面皮、芝麻馅面皮等延伸吃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凉皮多在街边小店里卖,凡是卖肉夹馍的店里肯定会有。与肉夹馍、冰峰汽水一起,就成了三秦套餐。
薛长礼:南关正街58号(味道最正宗)。
葫芦头包子:推荐指数★★★★★
西安必吃小吃之一。汉族包子。将包子掰成块,用猪骨汤煮,加入香肠、黄花、木耳等佐料。卖葫芦头的店里还卖另一种著名小吃——棒棒肉(smo烤肉)。一份葫芦头,再加上20块钱切成的棒棒肉,是西安人最爱吃的美食,包括很多陕西名人。
朱秀英家:凯通巷50号。
诚信家庭:报恩寺街34号。
方吉:太乙路中段。
三绝水煮包子:推荐指数★★★★
葫芦头的延长吃法。包子煮熟后配上肉丸、五花肉、炸猪皮。与葫芦头相比,味道稍淡一些。卖葫芦头的店里就有卖这个。
赵西安:大车家巷中段。
羊血粉红汤:推荐指数★★★★
咸、麻、辣,味道很浓。通常与干饼干一起食用。除此之外,汤面羊血店还有羊血糯米粉(类似杂粮棒面)、辣蒜羊血等延伸吃法。
会稽:小南门内,报恩寺街路口西北角。
东莞兆集:世园路与景龙池的丁字路口。
水盆羊肉:推荐指数★★★★★
汉族、回族都有这道菜。但我个人更喜欢汉族。羊肉汤,切成几片羊肉,配上刚打好的月牙饼,一盘清爽的小菜,才是正宗的渭北水盆。一碗热汤就能让你浑身大汗,舒畅一整天。
大部分卖水盆的店里也卖饺子。这是一锅热腾腾的炖羊肉,做成麻辣味,配上老豆腐和其他小菜,几个人一份,还有一瓶白酒。这是非常愉快的。
城城会馆:武威十字,六中隔壁。或者你可以去对面的商店品尝。
第三古老的家庭城城:火药局。
金线油饺:推荐指数★★★
用猪油和面条制成,蒸熟后蘸上精选蒜汁。虽然好吃,但是不宜吃太多。这道菜在所有做陕西风味小吃的餐馆里都有,但都尝过之后,只有东牟城和骆马城丁字路口以及碑林入口处的推车摊位最好。
面条:推荐指数★★★★★
陕西各地大大小小的面馆有上千家,各有风味、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只要面条足够有嚼劲,酱汁足够入味,就不会难吃。在西安开面馆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好吃的话,很难坚持一个月。就在路边捡到就吃吧。由于品种比较复杂,暂时列出几个,供食客参考。
六香面(大牛肉面,清真):板板街18号。
麻湖面(大牛肉面,清真):西七路16号。
旗山烧子面:五星街教堂隔壁。
岗子裤面:大车家巷北口向南100米。
烧烤:推荐指数★★★★★
我比较喜欢汉人开的烧烤摊,尤其是夏天。坐在路边夜市,一把排骨,两瓶汉斯九度,没有哪个西安人能拒绝。
小院烧烤:金华南路59号,丽丰国际北侧。
烧烤沿线:小南门里十字路口。
烧烤出名的地方:南马道巷与西梆子石街的丁字路口。
韩家烧烤:梨园路18号(最近好像要搬家了)
惠芳(北院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