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以美食小吃闻名,而台北市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台北几乎所有好吃的餐厅都在台北有。这三个是很多人喜欢的!

1.富霸王猪蹄

富霸王猪蹄是一家老字号的猪蹄名店,不过店里卖的卤肉饭也相当好吃。除了点店里的招牌菜——霸王腿扣、霸王腿结、霸王腿蹄之外,富霸王的卤肉饭也是必尝的。红烧肉虽然以肥肉为主,但并不会给人一种入口即化的油腻感。相反,富霸王的红烧肉味道Q弹。卤汁甜而不腻,有猪脚的香味。把一勺腌料倒在白米饭上,搅拌几下,香气四溢,让人不知不觉就想多吃几碗。

地址:中南京东路二段115巷20号台北市山区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20:00

每周日及每月第二个、第四个周一休息

交通信息:搭乘捷运至“南京东路”站8号出口,步行约3分钟即可到达。

2.万华苏家丸子薏米

苏家丸子薏米始创于1946年,店里的主打招牌是薏米和丸子。嫩滑的丸子皮里塞满了嘉义竹笋、心形肉块、香菇和谷物,搭配甜面酱和味增汤制成的独特酱汁。味道非常鲜美!炒薏米用米浆和大甲芋头搅拌成圆形,上蒸锅蒸20分钟。然后放入油锅中保温。当顾客点餐时,上面会撒上酱汁和香菜。质地柔软致密,令人难忘。

地址:山什109号台北市万华区ui街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0:00,每周二休息

交通信息:搭乘捷运至龙山寺站下车步行约3分钟即可到达目的地。

3.肥前屋

肥前屋是台北一家非常受欢迎的日本餐厅。招牌必吃的鳗鱼饭是现杀现切的,鳗鱼肉浸泡在浓郁的油中。酱汁煮好后,放在炭火上烤至熟,然后刷上香浓的酱汁。酥香的口感与咸鲜的味道融为一体,就连晶莹的米饭也变得异常美味。吃货们纷纷表示,吃完一碗鳗鱼饭,非常满足。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21巷13-2号

交通资讯:搭乘捷运至中山站,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目的地。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11:30~14:00每周一17:30~21:30休息!

*欢迎关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台湾自由行。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去台湾旅游、自由行的问题,请在悟空问答中提问,邀请台湾自由行点名解答!我们将尽力给您最全面的答复!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登陆”,能牵动吃货们神经的,是层出不穷的台湾小吃。

台南蚵仔煎、迪化街红面、十八王子肉粽、杜小月担子面、深坑臭豆腐、阿里山花粉……这些都是台湾最著名的美食。必须走遍台湾才能吃遍!

如果只能满足你的味蕾,那你就低估了台湾小吃。你吃的不是零食,而是文化。

台湾小吃,文化融合之地

有人说,对于台湾人来说,吃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崇拜口头表达。尤其是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其饮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仅世界各地的中华美食在这里盛极一时,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致美食,包括美式、欧式、亚热带、地中海等世界美食,在台湾都可以吃到。

海峡两岸同源,小吃中也能找到它的踪迹。台湾许多传统小吃的根源都在福建。可以说,它们“发源于海南西,流于海南东”。这在台湾的一些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台菜是闽菜的自然延伸,吸收了潮州菜、日本菜的元素,以及欧美菜的影响,但仍然保留了闽菜简单、清淡、以海鲜为主的特色。

1.蚵仔煎是陈郑发明的ggong

蚵仔煎

据说郑成功率军到台南赶走荷兰人时,因军饷不足而送来了蚵仔煎。人们寻找当地食材来补充军粮。在海边,郑成功看到一个女人提着一大筐牡蛎,就去打听,得知该地区盛产牡蛎,就让士兵们买一些回来。士兵看着那一大堆牡蛎,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如何将它们做成菜肴。郑成功不紧不慢,让士兵们带了一些吃剩的红薯粉,和蚵仔拌在一起,做成蚵仔煎,蚵仔煎就留在了台湾。

郑成功一行人吃完生蚝后,再次遇到了吃饭的难题。当晚,郑成功梦见妈祖告诉他后港有很多鱼。第二天,郑成功吩咐士兵们去后港钓鱼,结果大丰收。郑成功从来没有见过他钓到的鱼,就用闽南语问“这是什么鱼”。旁边的人以为这是鱼的名字,于是从此就叫这种鱼为遮目鱼(闽南语“什么鱼”的谐音)。 )。

2.并不是所有的担子面都叫“杜小月”

杜小月担子面

说到台湾小吃,很多人立刻想到“杜小月”担子面。是的,它几乎是台南最著名的小吃了。但为什么叫“杜小月”呢?原来,90多年前,漳州有一位洪姓渔民移居涪城,以捕鱼为生。每年清明节到中秋节,是钓鱼的淡季,当地称“小月”。洪姓渔民为了养家糊口,度过“小月”,开始卖面条,因而得名。由于其口味独特,逐渐名声大噪,成为台湾流行的“名小吃”。如今,洪氏家族已传至第三代,生意依然相当红火。

担子面最大的特点就是肉香。早期,老板选的碗筷锅到处都有卖,买菜的人半蹲在小凳子上吃饭。如今,卖家仍然用小炉子烧木炭来煮肉酱,再加上一只美味的虾。虽然只是一小碗,但风味独特,回味无穷。

3.可怕的食物:棺材板

棺材板

这种台湾小吃是法式吐司和海鲜杂烩的改良后代。一片特别厚。面包中间挖空,形成扁平的面包碗,然后烤硬,里面填满海鲜杂烩。

起初不叫棺材板,而是叫鸡肝板。据说,三十、四十年前,台湾有一位名叫徐的厨师。他品尝了一种叫“鸡肝盘”的小吃后,觉得味道很特别,就回家研究改进,终于做出了一道小吃。对于这份点心,他更加满意了。但如何给这种小吃起一个新名字呢?他想来想去,也想不通。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这种新小吃看起来像一口棺材,于是他决定将其命名为“棺材板”。

4.你吃的牛肉面不是台湾产的。

包子、包子、烧饼、油条,这些都是台湾人原本不吃的东西,因为外省人的移民。直到那时才开始出现在台湾社会。如今台湾社会有所谓的“军村菜”、“军村菜”,常被视为怀旧菜。其实,军村菜并不是很考究的菜系。指本辖区的居民那个时代的文学军事村落。这些退伍军人怀着思乡的心情,凑合着用台湾当地的食材,尝试做出家乡味道的食物。

台湾牛肉面

现在台湾著名的小吃“川式红烧牛肉面”,其实就是这些外省人到台湾后做的一道菜肴。加了辣豆瓣的红烧汤,上面放着大块的美国援助的罐头牛肉,几十年后已经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小吃,尽管台湾人原本不吃牛肉、不吃面条。后来很多台湾人到四川寻找最正宗的川式红烧牛肉面,当然找不到,因为它是台湾发明的。如今,中国大陆有不少“加州李先生”,是漂洋过海回到中国大陆的台湾人开的。不过和台湾的口味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很不一样。

川式红烧牛肉面

5. “永和豆奶”是思乡的产物

在中国大陆享有盛誉的“永和豆奶”也是如此。与市区仅一桥之隔的永和,一直是许多外国人或退伍军人选择定居的地方。 20世纪50年代左右,一群来自中国北方的人搬到永和,开始靠卖豆浆谋生。他们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忙碌,磨豆浆、煮豆浆。刚开始的时候,台湾人对豆浆的接受度不太高,就像现在外国人到了北京就觉得豆浆很恶心一样,所以生意很惨淡。现在,“永和豆浆”在中国大陆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当年的老兵们或许会更加欣慰。

台湾是美食天堂,中餐、西餐、各种美食美食都汇聚于此。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八种正宗的台湾美味小吃吧。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吃全台湾都可以吃到。是来台湾不可错过的美食。

大肠包小肠是台湾很常见的小吃。炭烤大肠,外皮微脆,肉馅饱满,米粒十足。中间夹着美味的香肠,上面放着酸菜、黄瓜和姜片。配上腌菜、鸡蛋等配菜,肉质多汁,鲜美可口。

定边档

定边档是一道福州小吃,里面有肉汤、虾汤、天针、蘑菇、木耳、鱿鱼、鱼干、竹笋、白菜等。内容丰富且标准的汤,配料很多。

然而,这些只是成分。主菜是一块白嫩的,叫“定边锉”。 “文件”是台语dialect 的意思是爬行。它是将大米磨成米浆,沿锅沿滚落而成。米浆的滑动运动称为锉,产生的白片在锅边称为锉。

 

甜而不辣

将某些食材(肉类、海鲜、鱼类等)与面粉调成糊状,加入面粉制成的食品甜辣酱,台湾正宗小吃之一。

彰化丸子

主要材料为特选红薯粉、上等猪肉、香菇、蛋黄、冬虾、葱笋和肉桂香料,经配制、蒸煮、蒸制而成皮圆、皮润、有弹性的半成品。

将其放入不温不干的油锅中煎几分钟,然后捞出,倒入特制的调味料——糯米、花生、芝麻制成的甜酱。种子和糖,然后将其添加到优质锅中。底酱油。其味道酥脆、香浓、鲜美。

姜母鸭

20世纪80年代末在台湾流行的滋补小吃红面番鸭,台湾的一道特色菜,就是煮熟后,取鸭肉和老姜(又称姜母),与香油、米酒、中药包拌匀,在客人面前煮,最好炭火上,就像鸭汤火锅一样。

鲜炸花枝

主料是鱿鱼,配以各类竹笋、胡萝卜等一起烹制。之所以叫“花枝”,是因为鱿鱼的上部有十个肉质手臂,形状如花枝,所以形象而得名。

台湾小吃是汉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闽南小吃,还有客家等省内小吃。作为t台湾特色街头小吃的总称,也是台湾本土文化的最佳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