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必吃的十道本地菜,你吃过哪些?
20世纪初的上海,汇聚了苏、西、宁、徽等16种地方风味。上海人称其为苏邦菜、惠邦菜等,而地方风味则称为本邦菜。
地方菜诞生之初,并不高雅,其特点是大众化。当时的地方菜主要用当地的鱼、虾、蔬菜,以红烧、蒸、焖、炸、绞、生炒着称。菜品油浓酱红,味道咸淡。后来,上海菜不断吸收外来菜系的优点,特别是苏溪菜。 20世纪中叶,形成了食材新鲜、品种众多、口味适中的特点。当地许多餐馆创造了特色菜肴,培养了一批我国美食的名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菜肴的口味。
1.腌制生鲜食品
它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江南地区汉族名菜。它起源于徽菜,现为上海地方名菜。味道咸鲜,汤浓白,肉脆肥美,笋香脆,风味浓郁。主要是用春笋和鲜咸的五花肉片熬成的汤。 “腌制”是指腌制的培根; “鲜”是指鲜肉(鸡肉、猪蹄、排骨等); “渡”指小火炖。
2.草头圈
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属于上海菜。草头是上海菜谱中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美食。草头是上海人的八卦。事实上,它的学名是苜蓿。草头圈其实是两个菜,炒草头圈和红烧圈。 “草头”指的是苜蓿,“圈”指的是猪的直肠。由于猪肠油脂过多,草头就是有名的“油”。 “抹布”,两个相配,草吸油脂,肠浸香,色泽红绿,圈酥软熟,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3.红烧肉
由五花肉、酱油、酒、糖等配料制成。此菜能体现浓油红酱的特点。根据火候的不同,可以做到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色泽红艳诱人,肥而不腻,味道香甜软糯,入口即化,回味无穷,呈现出红酱浓郁的上海菜特色。 4、南翔小笼
上海南翔小笼是南翔镇的传统特产。最初叫南翔大肉包子,后来又叫南翔大包子。它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道鲜美而闻名。和美丽的形状。因其形状较小,皮薄半透明,用特制的小竹篮蒸制,故名。蒸出来的饺子小巧玲珑,形状如宝塔,晶莹剔透,呈半透明黄色。每一包汤都让你垂涎欲滴,味道鲜美。
5.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上海的名菜。它酸甜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它适用于热菜和冷菜。在上海,它多作为冷菜。小排骨肥瘦相间,开胃健脾,嫩滑可口,酸甜可口。是喜欢酸甜可口、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美食家不容错过的一道凉菜。
6.醉蟹
上海醉蟹是上海地方传统名菜,也是地方菜系中最具特色的菜肴之一。上海醉蟹是以螃蟹为主要原料,与红烧蔬菜一起煮。成品中的醉蟹个体完整,色泽青中带点黄,肉质细嫩,味道极其鲜美,酒香浓郁,味道甘甜。是宴会上的珍品。
7.水晶河虾
曾被评为“上海第一菜”。大小均匀,晶莹剔透,有弹性,脆性大。主要原料是河虾和鸡蛋。炒虾没有添加任何配料。虾晶莹剔透,酥脆嫩滑,味道鲜美。
8.五香熏鱼
以草鱼为主料,加盐、味精、胡椒、丁香等配料熏制而成的一道上海传统菜肴。色泽金黄,外酥内嫩,五味甘甜。鲭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9.白切鸡
传统名菜上海,多作为宴席冷菜,佐酒。由于鸡肉烹制时不加任何调料,故称为白切鸡。形状优美,皮黄肉白,肉嫩味美,味道极其鲜美。肉色洁白,黄油味,有葱油香气。葱上装饰着花朵。配上芥末酱或特制酱油,保持了鸡肉的新鲜和原味,赋予其独特的风味。
10.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经济实惠、独特的传统小吃,已有50多年的历史。大排骨配上小而薄的年糕,用油煮熟。具有浓郁的排骨香气和软糯酥脆的年糕,非常美味。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口感细嫩。它入口糯香,微甜微辣,鲜嫩可口。
印象中,我吃过的上海菜都不好吃。我胃很重,只习惯吃面食和北方菜。个人感觉上海菜寡淡无味,很多菜甚至都是无糖的,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举几个例子,上海的青菜都是水煮的。我实在不明白它们可以吃,但奇怪的是我别无选择。定居上海,有时候没得选择,和其他更好吃的相比,这个已经很不错了,一定要吃;第二个是他们的炒带鱼,大概就是这个名字,盘子里还放了一些液体。他们叫它枣露,只不过枣里放的是带鱼 除了红烧面,还有很多这样的菜,上海人喜欢吃吃得非常多。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山东人,这本来很好的一道菜就因为多了一些液体而彻底毁了。第三种是上海人餐桌上常见的咸鸡。用水煮沸,切成块即可食用。 ,有时还没有煮熟,还有血丝,但他们却依然喜欢吃,这真是莫名其妙。
此外,另一个让我不解的是“本帮菜”这个名字从何而来?是不是像“本地人”和“外地人”这样的说法?我们可以说山东地方菜和北京地方菜。 ?总之,这个名字加深了我对上海乃至江浙菜系的厌恶。所以,我可以选择不吃,或者有其他的选择。我是绝对不会吃所谓的上海本地菜的。
毕竟,我认为我们的社会是包容多样性的。我觉得上海菜好吃,但山东菜好吃。肯定有很多上海人也想到上海菜好吃,山东菜也好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喜欢,就可以努力去争取。如果你不喜欢它,你可以忽略它。宽容、包容是社会的主流,也是上海的魅力。就做你自己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