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过的鸡肉还能吃吗?答案是肯定的,而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这仍然是一道名菜“蛇咬鸡”。猎奇君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道菜的起源应该是在广东,但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流传到了重庆。不过,这道菜的制作方法相当残忍:让毒蛇咬死鸡,所以很多地方都被叫停了。那么,为什么被眼镜蛇这种剧毒蛇咬伤的鸡可以吃呢?为什么有人说这种鸡一级好吃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下图是重庆一家餐厅的广告,但这道菜早在2009年就停产了,图片来自重庆商报)

“蛇咬鸡”蛇咬鸡其实是很简单。毒蛇的食物包括鸟类、而鸡是鸟类的一种,所以蛇咬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鸡的体型较大,蛇想要吞下鸡并不容易。它被认为是鸟类中的佼佼者,普通的蛇体型都不大。即使它们能张开180°的嘴,也无法吞下一只鸡。而且根据蛇的狩猎喜好,它们很少捕猎比自己大很多的动物,所以蛇咬鸡只是大概率事件。

当野生环境中的毒蛇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或缺乏食物时,它们就会进入人类住区。当面对散养的鸡时,大多数毒蛇不会将其视为猎物,而是将其视为敌人,因为鸡看到蛇时会发出不安的叫声,这会吸引人。因此,为了避免与人发生直接冲突,毒蛇会咬死鸡,但通常不会吃鸡(可以不吃它们)。

作为平均体长不到2米的细长毒蛇,眼镜蛇也是如此。他们杀鸡时通常无法吞下鸡。因此,出现了散养鸡无故死亡的现象(实际上上面可以看到蛇的咬痕,下图是如何识别毒蛇和无毒蛇的咬痕)。

以前,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吃鸡只能在节日期间进行。于是,有人尝试制作被毒蛇咬伤的鸡。吃了它。结果,吃了被毒蛇咬过的鸡的人不但没事,还说非常好吃。于是,吃被毒蛇咬过的鸡的人越来越多。

此后,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机”,不仅把“蛇咬鸡”视为一道诱人的菜肴,还上演了“蛇咬鸡”在自己的商店中进行加工以吸引消费者。经过。于是,“蛇咬鸡”这道“招牌菜”就诞生了。

为什么人吃了被眼镜蛇咬死的鸡就不会中毒?眼镜蛇是一种剧毒蛇。一般情况下,我们在量化毒蛇的毒性时,会使用LD50(杀死一半以上老鼠所需的最小毒液剂量)。方法通常是皮下注射,因为这种方法最接近毒蛇的咬伤。蛇。单位为mg/kg(数值越接近0毒性越大),而我国的眼镜蛇通常为舟山眼镜蛇(中华眼镜蛇),其LD50值为0.67mg/kg,即也就是说,仅需0.67毫克毒液即可杀死1公斤重的动物。最重要的是,舟山眼镜蛇可以多次攻击,每次攻击平均可以释放219毫克毒液。因此,不可能说它是鸡,甚至是人,或者是ev一头体重超过300公斤的牛可以被毒死(219/0.67等于326公斤)。

毒性这么强,一口就能在鸡体内留下200多毫克的毒液,为什么我们可以吃被眼镜蛇咬过的鸡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毒液的性质。以眼镜蛇为例。其毒液主要是神经毒素。这种毒素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其中95%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剩下的5%左右是由小分子肽、氨基酸、生物胺和金属离子等组成的,如果这种复杂的蛋白质想要要发挥它的力量,必须与血液结合,从血液进入体内,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所以,鸡被咬了,就会被杀掉。但一旦进入动物的消化道,就会在消化酶的催化下直接转化为蛋白质并被吸收,而不会中毒。

第二:毒液的不稳定。由于毒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小分子肽、氨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不稳定。在高温的催化下,它们会失去链接而变得无毒。炖鸡肉时,蛇毒在高温下会自然分解,失去毒性。

因此,毒液只与血液结合,在高温下很容易分解,让我们吃被毒蛇咬伤的鸡不会中毒。

被毒蛇咬伤的鸡是上等佳肴。有科学依据吗?上面我们说过,毒蛇的毒液经过高温烹煮后就会失去毒性。而且它们的毒液进入体内后,会经过消化道,不会与血液接触,无法发挥毒性。因此,“蛇咬鸡”是可以吃的。的。然而,如果你说“蛇“咬鸡”是一流的美食,我觉得有点夸张了。充其量只是一只普通的鸡。那为什么有人说它好吃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少吃点,现在想吃鸡,只要拿出手机,不到一个小时就会有人送到家门口。但以前吃鸡真的就像过年一样由于他吃的很少,如果遇到被蛇咬的鸡,在家炖一下,自然会觉得非常美味。

第二:心理作用。有人说“蛇咬鸡”之后“好吃,我们在吃这道菜的时候总会给出一些提示。其实,仅仅200多毫克的毒液并不能产生多少蛋白质,至少与鸡肉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它还会增加鲜味。”相反,因为没有流血,鸡肉的味道就不会那么好。

总结:“蛇咬鸡”这道菜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过去生活水平低,遇到鸡被毒蛇咬伤时,他们不会扔掉,而是吃掉。人们之所以吃了被毒蛇咬伤的鸡肉后不会中毒,是因为蛇毒不耐高温,而且只与与血液结合的特性有关。至于说它是“一流的美味”,这只是过去人们吃鸡较少的时候的一种说法。如果现在人们还这么说,那多半是商业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