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云南河口了解多少?
位于云南省东南端,东经103°4'-104°17'、北纬22°30'-23°02'之间。东北与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马关县接壤,西隔红河、锦屏。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面对面,北接屏边苗族自治县,南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街省。国境线长193公里。县政府驻河口镇,是自治县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山区占总面积的97.76%,平坦河谷占2.24%。辖河口镇、南溪镇,桥头、尧山、老范寨、莲花滩4个乡。共有7个办事处、21个村办事处、239个自然村。
河口很嗨历史上是一片狂野的边疆土地。然而,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县城背靠高耸屏障般的四山山麓,前面是浑浊的红河和清澈的楠溪江。红白河自东向西环绕县城,在县城南端汇合,流入越南。隔江与越南老街市、古柳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对峙局面。古书形容河口“立于南面,面交峙,山水环抱,道路四通八达”,“河口入桑关,自古为要地”。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文物证明,早在三万年前,就有先民在河口生活、发展。汉时,百姓被纳入桑县管辖,并入桑官县。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伐交趾(今越南)时,曾利用红河运送大量兵员物资。清初设河口检查站。清光绪二十三年,河口防洪局改为河口防洪副督察长,直属云南省政府管辖。民国三年升为督军,民国十五年设立河口特别行政区。 1949年12月,河口和平解放。 1950年1月成立县级人民政府,1963年7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河口瑶族自治县。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历朝历代的势力都有盛衰,地方治理混乱随着时代的变迁,管辖范围的扩大和缩小,河口作为边境的热土,一直处于中外文化的碰撞之中。 、交流、融合,在祖国大家庭中一直有着非常特殊的历史地位。
河口县的建置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红河岸边的泥塘里生活着的只有几十个樵夫。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刘永福率领黑旗军驻守江口。他在楠溪江与红河交汇处北岸的海滩上建造了房屋并驻扎。他利用红河水道航行,与越南贸易和法国侵略军竞争,逐渐形成了街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开辟河口作为康乐河口。商业港口。内地与越南之间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史书记载了“大船三百艘,小船千艘,驮马千匹,行如蝼蚁”的辉煌战绩。无数商人和劳工驻扎在河口,市场建筑不断扩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滇越铁路开工,民工、商人、劳工的往来更加频繁。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第四督察在连山麓开辟了一条新街。从广东、广西招募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规划设计新街道并建造房屋,形成了小镇的雏形。 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昆明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有一条上不去的通道将国内火车连接至国外。河口成为商品的集散地,商贾云集。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商店、旅馆相继相连。解放前夕,共建成街道16条,以德芬街为中心,南北每隔50米开辟小街,形成“井”字形条状布局。主要街道有:德芬街(今人民路)、广陵街、河边街、天香街、观芬街、尚德街、和群街等。房屋建筑精美,风格独特,具有粤式、法式建筑风格。大多数建筑物都是两到三层楼高。普通民居就地取材,包括竹子、葵叶等,用竹瓦搭建房屋,用葵叶围墙、围墙。
位于自治区南端县城位于美丽迷人的四山脚下,东南被楠溪江、红河环绕,与越南老街、古柳市隔江相望。西北与尧山乡毗邻,东北与南溪镇毗邻,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边界长55公里(地图平面距离),海拔76.4米,是最低点为云南、贵州、四川。辖市区、郊区、巴萨3个办事处,下设3个居民委员会;河口、巴萨7个自然村和2个国有橡胶场。居住着瑶、苗、壮、汉等民族。 1998年底,有户10079户,总人口243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52人,少数民族人口7923人,占总人口的32.5%。
河口镇是古代金桑关的故里,是著名的金桑关故里。旧称“烂泥塘”。清朝咸丰年间,渔民只有十几户,船夫们都住在茅草屋里。
1869年(清同治八年),刘永福率黑旗军进驻河口,沿楠溪江、红河交汇处建屋开街,兴商造福城市,建成了河口老街的雏形。 1895年,根据中法条约,河口被确立为商港。 1897年,河口防洪副督署成立。 1915年,副监察署改为监察署。 1927年划为特别行政区。 1950年,河口街道政府成立。 1954年10月改为河口镇,1956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城关镇,1987年改为河口镇。r>
河口镇是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口岸、昆明河铁路。昆河公路直达河口,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铁路、公路相连。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国外较为便捷的通道。河口镇与东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经济文化交流历史。 1992年,国务院批准河口为边境开放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形成了边境贸易、边境贸易、民族贸易、转口贸易、经济技术合作、边境旅游为一体的新格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河口镇正在建设成为亚热带风光名城、边贸旅游名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