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叫《贵州听香》。 《贵州听香》中关于荔波的文字描述摘自手机在线阅读网站,有部分删减 -

第五章那谷荔波第七章,让我此生善待你,以一种诗意如画的方式。书籍内容:167页
我要离开Nagu了。你得带我去世界自然遗产荔波。我们从那固出来,从肇兴坐车到榕江,从榕江坐车到三都,从三都坐车到荔波。
你一定还记得那天,你牵着我的手,走过水林。水像花一样柔软,晶莹剔透的水,像丝绸一样轻,滑过我们的脚趾,擦过古老的灌木丛。你说我是水,你是灌木。我洗去你的悲伤,洗去你永恒的悲伤,让你一天天焕然一新,获得生命的力量。
太阳从森林里滚进来,可以看到流光溢彩。我认为如果日子不再往前走,那么我们就应该留在这里,让我们的心像这流动的清水,让我们的爱像这古老的灌木永远茂盛。
但是一切都会过去。那一缕阳光只是这水林中的一个游人,就像那些行色匆匆的游客。他们只是想来拍照,而不是来这里感受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生活很匆忙,事情很复杂。闲适闲适,犹如悬崖上盛开的花朵。他们经不起时间的折磨和风雨的敲打。把握当下就够了,剩下的对山水的缠绵寄语,对不朽的希望,都留给了太阳。
我们不再思考未来,无限光明的未来,挥之不去的未来,不可预知的未来。我们把自己奉献给对方,对方把彼此奉献给水林。让我们的身体与这里的灌木丛融为一体这里有水,这里有石头。我们让生活在这里停留很久,直到疲惫,对下一站有了新的期待。
我们就像两个青梅竹马。我们举起水,互相洒水,直到精疲力竭。我们就这样在水林里上下浮动,就像两股微风吹过一样。我们忘记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忘记了世间一切的禁忌和束缚,忘记了一切的悲欢离合,我们自由了,就像两只小鸟在森林里嬉戏。
走吧,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规则,那么多的束缚,让这些东西像水一样从你的脚下流走。让我们回归本性,回归自我,在这里获得永生。即使这永生如夕阳般短暂,我们也愿意这样做。我们都被压抑太久了。你受过的打击,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受过的诽谤,还有让你不安的噩梦。我们都走吧。我们走就像这流水一样。走得越远越好,走得越彻底越好,走吧。我们回归自我,回归本性,并在这里获得永恒。
我们希望时间停止前进,停留在这里,但这一天的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还没有尽兴,也没有感到疲倦,但已经临近黄昏了。我们继续前进,我们继续前进。
直达鸳鸯湖。
四周是茂密得令人窒息的原始森林,随着桨的摇动,我们远离了小岸,到达了湖心。你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蔚蓝大海和天空。看得见的动静是水蛇,看得见的寂静是参天大树。虽然没有风,但你能感觉到凉爽。比较无语,让桨在手中滑动,听着水声,就像把耳朵贴近彼此的心,听着彼此的心跳rtbeat。
沉默,长久的沉默,我们不想让自己的声音打扰这里的寂静。这里的寂静来自天堂,最真实、最纯粹。
船继续前行,一步步远离湖心。我屏住呼吸,闭上眼睛,让你带我去一个无人居住的地方。你让我把心里的真相告诉你。我已经把我的心交给你了。为了你,我几乎破碎的身体,我把我腐烂的心给了你。我不问归期,也不问未来,只要此刻你带我走,就像四个季节带走美丽的风景。
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就算船翻了,人落水了,我也愿意,只要你在我身边。我记得你的美丽,你红红的脸,还有你忧郁的眼睛。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只要我存在,这一切都镶嵌在我的眼里,植入我的心里。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它。
我不’不知过了多久,吉他声进入了我的耳膜,空灵如镜。船停止了前进,随着波浪摇晃着。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仿佛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草地上飞舞,仿佛回到了古老的过去。我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遥远的过去,像一棵让人敬佩的无名树。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我是一株矗立在山间的兰花,开着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让人无限赞叹,却也只能想想。我仿佛变成了一个手握利剑的侠女,来到了是非之地。我以武功闻名于世,是一个除暴安民的侠义之士。
你说这是你一时的灵感,不带任何矫揉造作,时而强烈,时而潋滟事物。你说你在这里演绎了美丽的风景,我却经历了人生的四个季节。你说你玩过春夏秋冬。 ,却感受到了世间的幸福与悲伤。如果你以前玩过江河湖海的水,有时是干净的,有时是肮脏的,那么这首歌就是关于深山里的泉水,清澈见底。
你让我作词,我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我说如果我想做的话,我一个字也不写,就起个标题,叫无字歌。
夕阳的影子在水中摇曳,我们的影子也在摇曳。我想让你再玩一次,但我无法忍受。我想我们此时此刻就应该享受这天赐的美好。因为一旦这一刻过去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到来。虽然我答应过你,让你在山里过着野女人的生活,但如果你砍柴、砍铁,每天遛马,这样简单的心态就会消失。下次再来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太老了。时间的屠刀是如此锋利,它可以把我们从毛茸茸的男孩削成风姿绰约的淑女、年轻漂亮的男人,也可以让我们变成骨瘦如柴的老男女。无论我们当时有多少个想法,那只是夕阳,我们此刻没有心情。
所以,这一生,就让我抓住现在吧。
此生,让我用诗情画意的方式对待你——
荔波歌谣
荔波冬月,梅花春开,听水声
树叶上老树青石稍厚
赏梅花冲破寒流,绽放绚丽
雾锁洞池
村村风景

可以看到
梅花在天上骗人,留下青石树缠藤
你可以看到
地上有空凳子鸳鸯湖畔英气洞桥
水春江水流
鸳鸯又一泉
月不见有缘人

木棍戳墙夜,瑶族村寂静的奇婚
青山木楼高跷女鸳鸯枕
摇竹竿探情,少年心动月笑蝉叽叽喳喳
无声的爱胜过有声

你可以看到
水林里的情歌夕阳在等你
你可以看到茂兰群峰和万-一岁藤
情比忠更浓
此生易老
脸上有皱纹
碧水青山守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三都的文字描述——摘自《千商听香》

美丽如凤毛的地方
离开张布,我来到黔南州首府都匀,吃了一顿美餐。蔬菜。这不是废话,确实有这么一家餐厅叫外菜。顾名思义,这道菜来历奇特,有猪脸、狗脸,还有各种动物内脏。这不是一个创造性的想法。经过厨师深加工后,味道相当不错,吸引了很多食客。
这次美食之旅让我收获很多。我告诉你,我要你在纳古等我。写完这篇专题后,我会去上海投稿,办理辞职手续再回来。让我们与您一起努力。喂马,春天鲜花盛开。
你被我的决定感动得流泪了。从都匀到三都,转车返回那固。你说这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来这里散步吧。
在被誉为凤毛之地的三都,我们去了产蛋崖,看到了产蛋的石头。圆滚滚的石蛋趴在石墙上,除了惊叹神奇之外,没有其他语言。那翩翩起舞的浪漫小草,让人浮想联翩。当当地男孩唱歌时,它就开始跳舞。它随着歌曲的节奏以合适的速度,就像一个舞蹈天才,在山间舞出奇迹。没有人能够对此给出合理的解释,一切都是那么神秘,令人难以置信。
你说你不想去县城,所以我们就去产蛋崖所在的咕噜水村,选一家人住一晚。与侗寨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高耸的鼓楼,也没有优雅的古桥。村里除了房屋,还有稻田和树林。
水祖村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文化能量。
在主人家的柱子上,我们看到了象形汉字,却没有看到汉字。男主告诉我们这些是水文。从古至今,水族一直用自己的文字——水书来记录天文、地理、宗教、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水书的外观与甲骨文十分相似。铭文和青铜铭文。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使用的非拼音文字。水树有着浓郁的古韵。主要以花、鸟、虫、鱼等自然事物以及龙等图腾来书写和描述。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侗族文化述说——摘自《千商听香》
歌声传来,时起时落,如微风吹花,万千千千。美好的事物涌入我的心。你和我随着歌声向风雨桥走去。男女各10余人穿着盛装站在桥上。无人指挥,无人伴奏,高、中、低音浑然一体,和声完美协调,旋律柔和委婉。领头的声音落下,对应的声音飘上来,天衣无缝,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听起来就像是在山谷的荒野中,苍松波涛,溪流潺潺,春蝉鸣叫。
(如果翻译成中文的话,这首歌的大意是这样的:
走进山里,听不到鸟鸣,只有蝉在哭妈妈,蝉在哭喊妈妈
枫树顶上,枫树尖锐的蝉感叹着我年轻又老。
没有爱人让我悲伤,我只听到蝉鸣,蝉在我心里歌唱
忧伤,仿佛可怜我单身。
静静地听,我模仿蝉鸣,希望大家和谐。虽然我们的声音不及蝉声,但生活让我充满激情,歌唱我们的青春,歌唱我们的爱情。)
像蓝天的泥土布衣上镶嵌着银饰;目明如泉,羽轻香;发髻高高扬起,嘴角挂着微笑,脸上明媚如花。简单、纯粹、自然,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空灵的世外桃源。一曲终了,我转身喊你,你却像个白痴一样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歌手离开,木楼升起浓烟。你拿起相机。
太阳像害羞的姑娘一样掩面而去,彩云的余辉斜挂在桥上。深棕色的楼阁比之前更加明亮,更有质感。我向前走去,用手触碰木柱。柱子原来是这样它们光滑得几乎可以用作镜子,反射出人的脸。我面朝田野,靠在柱子上,陷入沉思。你走到桥上,快速按下了快门。
“不是有‘汉人有言传书,董家无言传歌’吗?”我们董家无话可说。你们汉人中,会写字的就是有文化的人。在我们董家,会唱歌就是一个文化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我们用歌曲来传播谣言;男女相爱,以歌为媒;逢年过节,他们互相唱歌庆祝。客人登门,以歌相迎。甚至当年在鼓楼听村长判案时,村规民约也被编成歌曲。 ,以歌判案……”龙大哥回答了妻子的话。
“听说侗族的来历歌曲还与男人不能娶妻子的事实有关。很久以前,小黄村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淘鸟,一个叫老韩。由于他们的相貌丑陋,他们的歌也唱得不好,没有女孩愿意和他们一起玩。两人无奈,只好一起住在山里。他们白天开荒,晚上学蝉。他们受到蝉声的启发,创作出了两首歌曲。一高一低的双声唱法比单调的单声唱法要好得多,于是他们刻苦学习、刻苦练习,编出了一首双声侗歌。后来,他们回到小黄村,在女孩的歌厅里唱歌,歌曲优美、响亮、富有节奏感,女孩爱上了他们。后来,他们成了村里的歌手。”
“侗歌的魅力不在于一个人唱,而在于很多人一起唱。一起努力,有起有落。这应该是有原因的吧?”你追了上去。
“农历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侗乡的山里有一种叫金蝉的虫子在鸣叫。地里开始了。”这时,山上的杜鹃也开始唱“杜鹃杜鹃”,你想:当一只蝉鸣叫时,就相当于大歌里的主唱,另外一两只蝉也跟着唱起来。 ,相当于高处、低处、近山、远山的蝉鸣鸟都跟着唱了起来,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近,有的声音远。侗族歌手受这种自然和谐的启发,逐渐创造出多声部和声合唱,产生了今天的侗族民歌。比如《金蝉子》g”、《蝉歌》、《步公歌》、《河歌》等,其基本旋律和衬里都是直接模仿自然,通过对不同声音进行处理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