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最有名的就是“风、花、雪、月”,分别是上官花、下官风、苍山雪、洱海月。无论是雄伟迷人的苍山,还是洱海迷人的碧波,还是棋盘结构的古城,这里的宁静与美丽都令人着迷。大理市区内餐饮美食店众多。吃货们走到哪里都能吃到!大理的美食有很多。国庆旅行,你一定不能错过大理的十八道美食。

1.永平扒鸡

当人们说起大理的“第一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永平扒鸡”。据说这道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红烧鸡以永平山区土鸡为原料,配以多种辅料精制而成。其色鲜美、香气芬芳、油而不腻不油腻,味道独特。民间有传言,永历皇帝尝过永平红烧鸡后,大加赞赏,称其为“滇中第一佳肴”。

2.白族三道茶

三板茶又称三道茶,白族称其为“烧刀茶”“赵”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饮茶方式。白族三道茶以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独特茶道,早在明代就成为白族待客交友的礼仪,舞蹈表演也成为如今大理旅游的一个重要项目。剧目。据说,喝茶的人在品三道茶的同时,也会体会到人生的三种滋味。

3.白族八碗

白族婚丧嫁娶时的八碗婚礼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宴会桌为八仙桌,一般每桌8人。桌上有8道菜,分别是千丈肉丝、蒸肉丝、脆皮肉丝、什锦拼盘、水煮白扁豆、水煮笋、水煮粉丝、红烧肉。俗称“八大碗”。白族当地的八碗荤素搭配得当,肥而不腻,素而不淡。其吃法有炸、酥、炖、煮、蒸、煮等。它们色泽鲜艳,色彩鲜艳,凸显了白族饮食酸辣的口味特点。

4.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历史名城喜州的特色小吃。主要原料是面粉,有甜、咸两种口味。制作时采用两层炭火。上层炭火为猛火,下层炭火为文火。将准备好的面团刷上猪油,然后放入锅中烘烤。烤的过程中要刷几遍油,烤至香味四溢。喜洲粑粑外脆内软。它很受人们的欢迎。

5.冷鸡米线

冷鸡米线是用煮熟的鸡丝制成的冷米线。添加了核桃酱和面粉制成的腌料,味道酸甜,很受女孩子们的喜爱。不过冷鸡肉米粉默认是甜的。如果不习惯的话可以提前要咸的。

6.乳饭

乳饭是滇西北白族等民族食用的一种奶酪。它是由牛奶制成的。因呈乳白色,片状,卷曲,形如折扇,故名奶扇。它可以生吃、晒干或炒着吃。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食材一起烹饪。后切碎后,也可加入三道菜的第二道甜茶中饮用。

7.奶糕

奶糕是云南大理白族和鲁南撒尼族用牛奶或羊奶制作的一种奶酪。用羊奶制成的质量最好。白色块状。看起来像豆腐块。蘸上糖、盐和胡椒,生吃或油煎吃,味道鲜美。

8.生牛皮

大理洱源地区,将猪屁股、后腿的皮和肉与调味品一起生吃。这就是吃生皮的习惯。当地方言称这种吃法为“海格尔”。猪宰杀后,用稻草或麦秆在火上烤猪皮,直至猪皮表面变黄。然后用水洗净,与佐料一起生吃。

9.洱源醋雕梅

雕梅是白族传统特色食品。人。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南诏时期,就有走亲访友互赠雕花梅花的习俗。主要产区为大理州洱源县和大理市,分布于大理州其他县。其中以鄂源最为著名,被誉为“梅子之乡”。刁梅因青梅果上刻有图案而得名。它不仅是大理地区的美味佳肴,也是精心雕刻的工艺品。

10.诺邓火腿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诺邓火腿产于大理云龙县诺邓镇。每年冬天,诺邓村民都会杀掉自家养的猪,用谷物喂猪。制作的重点在于自制的诺邓盐和诺邓特殊的气候,使得火腿尝起来极其美味。存放时间越长,香气越浓。其实诺邓的输出哈m 很小。在当地,几乎所有的家庭小作坊都生产和销售诺邓火腿。诺邓火腿的小规模生产厂家只有一家,这使得诺邓火腿更加珍贵。

11.巍山过江白丝

过江白丝是云南地方小吃,起源于大理州巍山县。是煮熟的饵料,将肉丝、烤肉等调料分别放入两个汤碗中。吃的时候,用筷子把切碎的饵料一点一点地放入装有烤肉的汤碗里吃。香气四溢,不腻不腻,味道极佳。

12.漾濞卷面

漾濞卷面是漾濞地区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它起源于越南。它的外观有点类似于肠粉。卷面质地细腻,味道酸辣。香甜醇厚,配上核桃酱,别有一番风味。

13.宾川海绍鱼

Bi川县海哨湖盛产白鳞鱼。肉质细嫩,味道特别好。许多客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就餐。一条小鱼。海烧鱼有两种口味:一种是酸辣的,一种是清汤的。酸辣汤颜色深红,味道浓郁;汤色乳白清亮,鲜美可口。

14.大理砂锅鱼

砂锅鱼是大理的一道名菜。以洱海鲤鱼为原料,搭配嫩鸡片、火腿、冬肉等,蘑菇与十余种食材用小火慢炖而成。光是出锅时浓郁的色彩就足以吸引人了。品尝吸收了这么多成分的鱼真是太满足了。

15.大理白族酸辣鱼

大理白族酸辣鱼属于云贵菜系。主要原料是鲫鱼,味道酸辣。白爸爸的酸味ya与木瓜特有的果香、微甜和辣味混合在一起,给酸辣鱼带来无尽悠长的回味。用活水煮的新鲜鱼味道绝对鲜美。

16.弥渡曲蹄

曲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它以其色泽鲜美、吃法多样、易于保存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中以弥渡县产的最为著名,故又称“弥渡冰壶蹄”。米渡卷蹄可蒸、煮、单食或配菜。它们都很美味,最适合搭配食物和葡萄酒。

17.南涧脆皮米线

南涧脆皮米线是南涧县彝族的小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成品如千层豆粉,层次分明,质感各异。油粉软糯细腻,入口即化;酥脆的年糕筋道有嚼劲,味道独特。成品可冷食或热食,均鲜嫩可口。

18.漾濞核桃

漾濞核桃主产于大理州漾濞彝族自治县。清代安徽人谭翠在《滇海舆衡志》中说:“核桃以漾濞水为根,薄壳可捏碎。”漾濞核桃果大、壳薄、仁厚、味香、出油率高。漾濞又被誉为核桃之乡。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