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美食的聚集地。几乎所有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上海找到。上海小吃要么遵循传统,要么改进创新。多年来,他们在口味上形成了具有特定海派特色的食品类型。

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上海的街头小吃是热爱上海的千万个理由之一。菜市场刚出锅的鸡蛋饼、老字号店里一盘盘热气腾腾的汤包、老城区刚炸的“香”嫩臭豆腐,让路过的每个人都着迷。 。虽然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街头小吃越来越少,但在上海的每个角落,你仍然可以找到这些传统美食——每一种都值得上海人的喜爱。

(原创来自上海小资美食,转载请私信联系)

四大金刚1.小龙包子

毫无疑问,包子是上海第一小吃。上海人不管带馅不带馅都叫馒头。小笼包:20年前,上海人称小笼包为小笼包子。因此,现在街上任何被称为汤包的包子都不是本地品牌,也不是上海本地的传统风味。

推荐店:富春

地址:新闸路557号

2.生煎包

正宗的上海生煎包是用精白面粉发酵而成的。发酵时不使用发酵粉,而是使用老酵母面团来制作面团。新面团发起来。因此,如果一家老赵点心店同时卖炸锅贴和炒面,那它就是一家大店了,因为它需要两个点心厨师,一个煮炒面,另一个煮炒面。

推荐店铺:Dahuchun

地址:云南南路71号

3.小馄饨

上海小馄饨主要指的是鲜肉小馄饨。小馄饨讲究皮,要求皮薄如纸,半透明,露在外面。里面有粉色的馅料,馅料是新鲜的猪肉。不添加酱油,包裹在花般的皮中,增添质感和鲜味。

推荐店:益生馄饨

地址:永嘉路376号(近向阳南路)

>

4.大馄饨

上海大馄饨是一道上海家常菜,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当零食。与上海人爱吃新鲜肉类小吃的习惯稍有不同,上海馄饨主要以蔬菜和肉类为主。最有名的就是荠菜和鲜肉馄饨。

推荐店:柴一馄饨

地址:顺昌路505号

5。锅贴

上海锅贴不是煎饺。皮用开水擀成面团,馅是白汤,不加酱油。老上海的锅贴是薄薄的月牙形,现在几乎是胖乎乎的了。

推荐店铺:水风特色锅贴

地址:延吉东路557-7号

6.牛肉煎包

牛肉煎包是清真食品。炸包子是用发酵好的面团制成的,两面煎熟。它们是纯牛肉馅,现已上市。快绝迹了...

推荐店:牛肉煎包摊

地址:广东路577号(路口)浙江中路)

7.糯米烧麦

上海的糯米烧麦甜咸适中,咸鲜适中。将猪肉块加入酱油、糖、料酒炒香。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匀,制成馅料。如果成分是为了更精致,烧卖上还会放上香菇和虾米。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早餐菜肴之一。

推荐店铺:Every Decent

地址:多店铺

< p>上海蛋糕

8.大饼

上海四大小吃之首就是大饼。典型的早餐是一对​​大饼和油条。将大饼对折,夹上油条。大饼的外壳酥脆,可以破碎,但内层坚韧,不易破碎。配豆浆,咸或甜依个人喜好。

推荐店:健康夜市大饼油条

地址:长宁区安龙路500号(红谷)路)

9.羌糕

羌糕是回族食品,可分为油羌糕和硬羌糕。友强糕发酵充分,营养丰富油水状,香软,比较常见。硬羌糕不需要油,水少,有嚼劲,耐饿,并不常见。羌饼是用锅煎的,每锅一饼,不加馅料,表面撒上芝麻,切成块出售。如今,羌饼已很少见,已被后来出​​现的东北千层饼所取代。

推荐店铺:开鲁路羌饼摊

地址:开鲁路菜市场门口

10.葱油饼

葱油饼是一种复杂且利润微薄的产品。现在面团里加点葱花和植物油的就叫葱油饼。上海几乎找不到真正的葱油饼的踪迹。正宗的上海葱油饼的工艺还是很复杂的。首先将面团煎好,摊开,抹上羊油,撒上葱花和粗粒硒盐。将其卷成蛋糕底,然后擀平。先将其两面放在烧热的铁板上烤,然后放入大饼烤箱,刷上油烤一下,再翻过来,再刷上油,烤至两面金黄酥脆。

推荐店:奶奶葱油饼

地址:向阳南路578弄

< /p>

11。裹脚布

面粉和鸡蛋和成面糊,摊成饼状,放在平底锅上。加入鸡蛋,捣碎摊匀,淋上甜面酱、辣椒酱,撒上葱花、油条,包成卷即可食用。上海人对此有一个俗称:裹脚布,其实也叫山东粮饼。

推荐店铺:Look Up Corner Cloth

地址:多店铺

12。虎爪

虎爪原产于江苏盐城。它是通过揉捏do制成的将面团擀成圆形,然后将面团切成三刀,即切成“爪子”。将其放入烤箱中烘烤约20分钟。外脆内软,味道香甜。最初是大饼摊利用火的余热制作的,但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推荐店铺:好又来

地址:吉安路47号

< /p>

13。麻饼

又名金麻饼,圆饼放在篮子里蒸熟,撒上芝麻,用油煮熟。 。外面酥脆,里面柔软多孔,一层又一层。一般不带馅的,也有豆沙、枣泥的。

短蛋糕

14.蟹壳黄

蟹壳黄由糕点面团和发酵面团制成,制成圆饼。饼面上粘一层芝麻,放在炉壁上烘烤。馅料的范围从咸到甜。咸的有葱油、鲜肉、火腿、蟹粉、虾等,呈圆形;咸的有葱油、鲜肉、火腿、蟹粉、虾等,呈圆形;甜的有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呈椭圆形。

推荐店铺:婺源面包店

地址:延平路255号

p>

15。黄桥烧饼

制作黄桥烧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面粉必须是中筋面粉,但强筋和弱筋都不适合制作。使用的芝麻一定要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颜色和形状。它们通常有两种口味:咸的和甜的。具体方法是采用优质肉松作为面粉。馅!

16.萝卜丝糕

上海的萝卜丝糕也不同于粤菜,是扬州厨师发明的,馅料是白萝卜丝、葱丝、火腿末、猪板油、味精、白糖、精盐。酥皮的制作方法与眉酥相似。呈圆形,刷上蛋液,中火炸至酥皮浮在油面上,呈浅黄色。

17.枣糕

枣糕是上海的汉族小吃。它以面皮为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熟成。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皮脆,馅香甜可口。

18.鲜肉月饼

鲜肉月饼是所有咸味月饼中最好吃的!馅料完全是由一大团鲜肉(猪肉)组成的。外皮酥脆,呈粉红色,但里面却藏着一点韧性。肥美的肉汁慢慢渗透进去,这是一件独特的事情。

年糕

19.年糕

米粉拌成糊状,让稍微发酵,将米浆倒入大平底锅中央凹处,中火烘烤,盖上盖子,烤10分钟。底部金黄,表面白色,略带酸甜。现在有些年糕还添加了酒酿,带有酒酿的香气,与油条搭配起来出奇的好搭配。

面条

20。阳春面

阳春面是上海最著名的面食。因为没有配料,所以对汤底的要求很高。阳春面也有红汤和白汤两种。正宗的上海阳春面是白汤。阳春面在街头随处可见,是最受欢迎的面条。

21.酸菜面

酸菜面是继阳春面之后最著名的上海面食。 ,需要先将肥肉丝炒一下,然后加入榨菜芥末,最后加入瘦肉丝炒成配料直接放在汤面上。以前上海沧浪亭面馆的酸菜、肉丝面是最好吃的。

22.大排面

大排面是真正的上海特色面条。对于带骨的大排骨,需要使用刀背。将大排骨的肉横竖切细,腌一个小时,加入蛋清和淀粉下油煎至两面变黄,然后加水和调味料焖,最后将焖汤倒入另一锅中。面条上面放着大排骨和青菜心,是上海人最满意的汤面。

23.卤肉面

卤肉面是梳邦面的招牌肉面。还有红汤和白汤。苏邦面用的是红汤,而上海本地的面条也用白汤。在老上海,德行关是最有名的。

24.鳗鱼丝面

上海本地面食有鳗鱼糊面,是用鳗鱼丝、野米线、重油等制成的。 、重糖、重酱和水淀粉翻炒后加入葱花、蒜末和胡椒粉。其实是当地名菜鳗鱼泥的少量。鳗鱼丝面不是鳗鱼糊面。炒鳗鱼丝面不使用茭白丝,也不要将米线加粗或拉细。六、七月是鳗鱼的最佳时期,也是吃鳗鱼面的最佳时节。

25。香辣肉丝面

香辣肉丝是上海的特色配料。将肉丁切块,加入酱油、自制辣椒粉和糖炒香即可。推荐思如春和万寿斋。

推荐店铺:220辣肉面馆

地址:松花江路2号(中工路附近)

26.八宝辣椒酱面

八宝辣椒酱是以炒辣椒酱(辣椒酱、豆瓣酱、甜面酱)虾为原料,用八个主要原料烹制而成的。配料包括仁、鸡、鸭胗、猪腿、五花肉、开阳、香菇、竹笋。它是炒面的高端版本。一般小面店是做不到的。你只能在餐馆里吃。

27.葱油面

上海的葱油面没有洋葱。在煮洋葱油的过程中,洋葱全部被光荣地牺牲了。如果一碗面条上面沾满了可爱的葱叶,那很可能是外地的,而且无论味道如何,也绝对不是上海的。南方人吃洋葱时,会淋上热油去除异味,而不是直接撒在盘子上。面条应该有点嚼劲,不要太软。做饭烧至大火,捞出沥干,与烧开的葱油和开阳鲜酱油拌匀。那就是一碗正宗的上海葱油开阳面。

28.烤鱼面

炸鱼面的配料是炸鱼。上海地区又称熏鱼。其实就是炸鱼。鱼和熏鱼的制作工艺是有区别的。鲱鱼片炸好后,上海熏鱼完全浸入酱汁中。它味道浓郁,质地坚韧。苏帮面的炸鱼味道清淡,凸显了炸鱼皮的脆嫩。说到上海炸鱼面,我们推荐德兴馆。

29.大肠面

红烧大肠。大肠的加工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项辛苦活,否则整盘菜就毁了。大肠面推荐大肠面和香格里N面条屋。

30。冷面

上海人的夏天总是从一碗冷面开始。清爽的冷面,淋上浓郁的花生酱,再用醋和辣椒油精心调味,面条的口感更加丰富,更有层次感。

馒头

31.鲜肉包子

今天街上随处可见的包子,一口酱油汤,隐藏着猪肉的品质,而且油味十足。这绝对不是上海的海鲜包。正宗的上海海鲜饺子是用白汤包成的,不加酱油和葱,只用盐、糖和姜末调味。肉馅是荔枝丁的形状,三肥七瘦。皮不宜太薄或太厚。最好用肉汁浸泡一半以上的厚度。

32.菜包子

老上海人爱吃肉包子和菜早餐可食用小面包,肉类和蔬菜都有。 。菜包的馅料需要用水焯一下,冷却后切成小块。它们不应该太细或太粒状。推荐历史悠久的庐阳村。

33.豆沙包

豆沙包的馅料是红豆沙。上海豆沙包没有皱纹,光滑。蒸馒头。老可乐喜欢去杏花楼吃饭。

34.叉烧包

以叉烧包为原料,适应上海市场。它们就像新鲜的大肉包子,有开口的褶子和甜甜的馅料。推荐好吃的游泳包子。

35。刀切馒头

上海人以前都是用小馒头配粥,分甜的和咸的。甜的则加白糖;甜的则加白糖;甜的则加白糖。咸的配泡菜。后来有了油,用煎刀把馒头切开,加糖上桌。现在的餐馆都卖炸的和蒸的包子一起包起来,叫金包子,加炼奶。

36.葱油花卷

南北各地都有花卷。上海的葱油比较好,所以要用粗一点的。现在很多厨师也用火腿丁卷成花卷。

油条

37.油条

正宗的上海油条不添加明矾,而是添加少量的小苏打,而且设计得并不笨重。油条是上海一种百搭的早餐美食。不仅可以单独吃,还可以搭配大饼一起吃。还可以与油条饭团、豆浆、豆花、泡饭搭配。可以蘸酱油或糖。它是四大早餐食品之一。

38.年糕

年糕通常与油条摊并存。它们是长方形的,就像扑克一样。炸完后,外层金黄酥脆,内层洁白柔软。好吃,上海人早餐配着甜豆浆吃。

推荐店:年糕

地址:广西北路428巷

39。油墩子

油墩子一般是下午在巷子口开的。那里有一个煤炉,上面有一个小铁锅。锅里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大盆稀面糊和一大盆拌着葱花的萝卜丝。油墩子的卖家舀一勺面糊,倒入椭圆形铁模里摇匀,然后加入葱花和萝卜丝,然后舀一勺面糊铺在萝卜丝上面,然后放上将其放入油锅中进行煎炸。这道物美价廉的美食外脆里嫩,油而不腻,深受大家喜爱。老一辈上海人把油墩子视为下午茶。

40。春卷

商海春卷主要是用豆芽、肉丝、蘑菇丝包裹的春卷。它们被称为三丝春卷。更精致的是,还包括冬笋丝。用70%热油煎2分钟。与伍斯特酱或醋一起食用。还有豆沙馅的甜春卷。

50。芝麻球

上海最著名的传统小吃。将干糯米粉用水磨碎,加入白糖,揉匀。发酵直至糖被米粉吸收并且面团变软。将面团分成每个约40克的青块,稍微揉搓,擀成圆形。用拇指将其从中间按压,形成碗状。包入豆沙馅,捏紧封口,卷上芝麻即可食用。空白的。锅中加入花生油,中火加热至70%至80%热,放入青面团,煎3-4分钟。当外壳变硬时,取出并沥干油。

51.麻油酱

麻油酱是老上海人的小吃。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厨师用手指慢慢地将面团拉成细细的连续面条,扭来扭去,仿佛这是一种很有技术的方法,然后在热香油中炸至酥脆。香!

52.咖喱饺子

咖喱饺子是上海独创的中西合璧的小吃。馅料是猪肉碎和咖喱粉一起炒。

53.糯米粽子

又叫糯米粽子,是用糯米粉炸成棕色,然后从锅里擀出来,裹上糖霜。现在市场上几乎很少见了。

推荐店:霍山路夜市

地址:霍山路118号

豆制品

54.甜糖浆和淡糖浆

甜糖浆是现磨的加糖的豆浆与年糕或其他配料一起食用,而不加糖的淡糖浆则与大饼和油条一起食用。

推荐店:阿文夜市豆浆炸条

地址:虹口区霍山路118号(霍山公园入口)

56。咸牛奶

上海咸牛奶是用油条片、榨菜末、虾米、葱花、紫菜、鲜酱油、辣油等现磨豆浆制成的。早餐吃光馒头,得在粗瓷大碗里大声吃喝。现在霍山路夜市的更正宗。

推荐店:老绍兴豆浆店

地址:卢湾区赵州路309号(建国新路口)

57号。豆腐花

上海豆腐花的配料与咸糊类似,只是少了油条。该 p主角被豆腐代替。

推荐店:阿文夜市豆浆炸条

地址:虹口区霍山路118号(霍山公园入口)

58。臭豆腐

上海人对臭豆腐有句俗话:“闻闻臭味,吃起来香”。臭豆腐就像奶酪。你需要热爱它才能享受它。配上辣椒酱、甜面酱、小块豆腐,四人份。豆腐炸起来也是金黄的,还有一股真香的“臭”味。

推荐店:浦东周滨臭豆腐

地址:历城路124号(近昌黎路)

59。兰花豆腐干

用刀将豆腐干两面30度斜切,用竹串摊开,稍晾干,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将酱油、生姜、糖、桂皮、八角加入水中,大火煮沸,转小火。大火煮沸。事实上,人们在上海人喜欢用五香茶叶蛋来烤,这样味道更佳。

推荐店:220辣肉面馆

地址:松花江路2号(近中工路)

年糕

< p>60。炒年糕

上海人喜欢把宁波年糕切成片再加工。炒年糕有两种:红的和白的。红色的需要酱油。最好吃的炒年糕是菠菜和肉丝。常见的白色的还有韭菜肉丝炒年糕、青菜肉丝炒年糕、荠菜肉丝炒年糕等。

推荐店铺:老上海味道

地址:七宝老街北固弄10号

61。汤年糕

我喜欢吃炒年糕,但不喜欢汤年糕。我爸爸很喜欢吃,但为了我,他总是先给我煎一份,然后再用它。剩下的材料用来制作汤年糕。作为一个儿子,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当了父亲之后,我才体会到父亲的恩情之深。我父亲最喜欢的年糕是豆芽肉丝肉丝汤。还有用肉丝和青菜做的年糕。

62。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特色的小吃,已有5年0年的历史。大排骨配上小而薄的年糕,用油煮熟。具有浓郁的排骨香气和软糯酥脆的年糕,非常美味。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口感细嫩。入口糯香,微甜微辣,鲜嫩可口。

推荐店:贤德来

地址:云南南路46号

香港菜

63.红烧肉

红烧肉是著名的地方菜l 菜,充分体现了地方菜肴“浓红酱”的特点。色泽鲜红诱人,肥瘦相间,肥而不腻,松软入口即化。

推荐店:老可乐上海菜

地址:黄浦区南京西路288号创兴金融中心2楼(近新场路)

64.红烧排骨

红烧排骨是上海特有的,带骨里脊肉,最好是2分肥。无论是配饭还是拌面,都很美味!

65。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是上海人最喜欢吃的菜肴。色泽鲜艳,酸甜可口,冷热皆宜。

66。油炸虾

油炸虾一般选用中小型虾。将虾放入高温菜籽油锅中煎炸。煮熟后,虾仁酥脆可口外在温柔。一盘的节奏!

67。熏鱼

上海熏鱼不是熏的,而是腌制的。青鱼和草鱼都可以煮,但关键是将青鱼中间部分活杀,切成1厘米厚的块。

68。四喜烤麸

烤麸要先用水浸泡,然后油炸,然后与酱油、八角、茴香一起放入锅中;花生仁、黑木耳、扁笋。 、黄花菜(四溪)一起煮,最后加盐、糖即可食用。可以热吃也可以冷吃。

69。腌制杜鲜

春笋上市时,宜吃腌制的鲜笋。味道咸鲜,汤浓白,肉脆肥美,笋香脆嫩,鲜味十足。强的。

米饭

70。八宝饭

八宝饭对于上海人来说就像甜点人们。年夜饭后的最后一道甜品是八宝饭!

71。猪油菜籽饭

所谓猪油菜籽饭,就是先把蔬菜炒一下,加到米饭里煮,还加了腊肉。搅拌均匀,煮好后倒入。将煮熟的猪油与骨汤一起食用。老上海最出名的就是美食!

72。包饭

包饭是老上海人最不可缺少的东西。配上榨菜和萝卜干,一碗就意味着一天的开始!

73。盖饭

盖饭非常受欢迎,后来演变成了盒饭和快餐盒饭。最受欢迎的配料是天然红烧排骨和鱼香肉丝。 、红烧狮子头,当然上海青菜是素菜的最佳搭配。

74。米饭

米饭是江南民间最流行的早餐品种。用米饭包住热油皮棍子捏紧,也可以加入其他配料,比如芥末等,加热一下,既美味又经济。用蒸熟的糯米制成,包上油条揉捏。其特点是质地软、韧、脆,吃时可以捏着吃,风味独特。

推荐店:南阳路稀饭

地址:南阳路100号

稀饭

75。血糯米粥

血糯米是用它代替普通糯米熬制而成的。

76。桂花红豆粥

将炖好的红豆加入糯米粥中一起煮。最后加入红糖和干桂花。它是上海常见的小吃,最早创制于城隍庙。

77。八宝粥

上海的八宝粥是由腊八粥演变而来。所谓八宝就是糯米、龙眼、红枣、芡实、莲子、薏苡仁、红豆、冰糖。还有添加银耳、核桃仁或枸杞。

78。鸡肉粥

在原鸡汤中加入白粳米,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粥稠。佐以酱油、盐、糖、葱、姜等调味料食用。

79。单双档

通俗点是油筋百叶包汤。单档是油百叶包各一个,双档是各两个。

80。炸豆腐粉丝汤

炸豆腐粉丝汤是一道很有特色的上海小吃。汤在锅里沸腾,煮着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81。骨头汤

炖大骨头,加入葱花和猪油,搭配蔬菜、米饭和各种盖饭。加入黄豆制成黄豆骨汤,这样更美味。

82。鸡鸭血汤

鸡鸭血汤是上海城隍庙的代表小吃。它最初是由一位名叫徐福全的商贩于20世纪初创建的。炒饭和煎饺,简直就是上海人的黄金组合!

推荐店:嫂子老鸭粉丝汤

地址:武昌路579号

83号。咖喱牛肉汤

上海咖喱牛肉汤是炸鱼、锅贴的重要佐料。不仅加了香菜,还加了韭菜,浓郁又香。有红烧牛肉片的就是咖喱牛肉汤,没有的就是牛肉清汤。大湖春的咖喱牛肉汤很棒。

84。小牛汤

味香斋的咖喱牛肉汤叫小牛汤,配上芝麻酱面。我的朋友约翰逊强调,他的家族因小牛肉而得名,但考虑到成本,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85。罗宋汤t汤

罗宋汤指的是俄罗斯。十月革命后,大批白俄人进入上海。此汤经上海人改进后流行起来,成为上海西餐的最爱。标准。

西式糕点

86。栗子糕

20世纪80、90年代,栗子糕是上海独有的,而Kesling是最好的。将极细的栗子糊擀成薄片,用手揉搓,边揉边加入糖水和奶油,将成品放入挤管中进行装饰,重叠挤成小条,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堆起来向上。成蛋糕形状。最后,将鲜奶油挤在栗子酱的表面和周围。一勺下去,细腻的栗子泥和奶油的浓郁融合在一起,这种味道是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心中难忘的记忆。

87。淡奶油(奶油杯)

上海人喜欢吃淡奶油空气感十足的产品,一度他们甚至将其分为“鲜奶油派”和“鲜奶油派”。淡奶油又称淡奶油,是在鲜奶油中加入稳定剂,再加入蔗糖和空气制成的乳制品。可以直接装在塑料杯里食用。

88。鲜奶蛋糕

总是一块简单的鲜奶蛋糕,上面装饰着一颗新鲜的樱桃。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西点能够取代“奶油”,“小方”在上海人的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89。哈豆

其实就是上海手指泡芙。一层又一层的硬酥皮,外面包裹着鲜奶油。吃哈豆的时候,一咬下去,就会发现巧克力、糕点面包、奶油,仿佛什么都有。

90。奶油甜筒

奶油甜筒特别受女孩子欢迎。它被制成冰淇淋的形状。锥体上撒有少许糖晶体。味道可能有点甜。对于佛对于爱吃甜食的人来说,真是米缸里的老鼠。现在市场上的奶油甜筒已经很少见了。

91。蝴蝶糕点

上海改良法式糕点Palmier。它是用高筋和低筋面粉和黄油糕点烘烤而成。成品呈蝴蝶形,故名,表面薄。糕点中的糖略带咸味,使其蓬松、酥脆、可口。国际酒店的面包店是最好的。

92。杏仁牛排

用黄油、香草香精、搅打糖粉和鸡蛋,加入杏仁粉拌匀,筛入低筋面粉,拌匀,擀成蛋糕底。烤10分钟,撒上拌有焦糖酱的杏仁片,再烤15分钟。上海哈尔滨食品厂和泰康食品店比较好。

93。拿破仑

拿破仑也是上海著名的西点糕点,在很多西点店里都可以找到。奶油圣有30多层一次放下一层。在老上海算得上是高档小吃了。 Lao Koehler 也喜欢将其与一杯咖啡搭配。

94。桃酥蛋糕

桃酥蛋糕没有奶油蛋糕那么华丽。它实际上只是一块大饼干。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味道却不是那么回事。太好吃了。我无法表达我的感受,但它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零食,有踏实的能量,有世间简单的味道。

95.别斯基

不懂的人,一听到“别斯基”这个名字,就以为是外国产品。如果他们真的这么想,他们有可能成为“洋货”吗? “盘子”。饼干源自英文“饼干”(biscuit)!这样的点心全中国也只有上海才能吃到。

96。冰糕

冰糕介于冰淇淋和蛋糕之间。它是用乳白色的鲜奶油和核桃仁制成的。购买后应立即放入冰箱。 ,是 e 之一上海最多的冰淇淋店。

联赛

97。青团

p>

青团是清明节期间的时令小吃,也是寒食节期间的传统凉食。青团以麦草汁、艾汁或青菜汁和糯米粉制成,内馅有豆沙或芝麻馅。蒸好从蒸笼中取出后,用刷子将熟植物油均匀地刷在饺子表面。包出的饺子色泽翠绿、糯糯、软糯、香甜、细腻。

98。金团

豆沙粽子或黄干豆粉包的芝麻粽子就是金团子。

99。双娘团

双娘团所谓双馅,是指一团里有两种馅料。在上海,红豆馅和芝麻馅是叠加的。先包豆沙,闭口后包芝麻馅。成品是透明的,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豆沙馅。其味甜、糯、香。

100。芝麻饺子

上海人喜欢宁波饺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的小吃。咬一口,就会有很多黑色的沙子出来。我高兴极了!

101.鲜肉饺子

宁波的芝麻饺子自然是最好的,而上海本地的饺子就粗糙多了,个头也大,馅儿也丰富,有鲜肉有蔬菜。 、豆沙、枣泥。四川路四新美食园专卖这个。芝麻汤圆呈圆形,一端包鲜肉,另一端包红豆沙。我喜欢新鲜的肉。您还可以尝试美心和盛兴点心店。

102.九娘圆子

九娘圆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香甜醇厚的汤圆,搭配糯糯可口的饺子。馅料已经满了食用前撒上桂花。

糕点

103。鼎盛糕

鼎盛糕是由粳米粉、糯米粉加红曲米粉、白糖和少量水制成。模具蒸熟,变成红色。上海鼎盛糕的起源来自南宋时期的杭州,而非常熟。上海最有名的就是沈大成和乔家扎。

104.跳头糕

跳头糕,又名豆沙跳头糕,是上海著名糕点。里面填满了细细的玫瑰沙,外面裹着薄薄的糯米粉。外面撒上糖桂花,就叫桂花跳头糕。创新做法是撒上椰丝,称为雪花跳头糕。

105.重阳节糕

重阳节吃糕点始于唐代。蛋糕粉镶嵌粉,400克白糖、红、青瓜丝各少许,香草精、香精各少许。馅料是豆沙,由玫瑰花、核桃肉和瓜子制成。

106.桂花拉糕

用热水将糖溶化,加入糯米粉中调成糊状,倒入涂了油的盘中,蒸熟。冷却后,撒上糖和桂花,切成菱形小块即可食用。色泽玉白,味甜糯。城隍庙的著名景点绿波酒家。

107.绿豆糕

上海的绿豆糕始于清代。它由绿豆粉、糯米粉、糖和植物油制成。馅料是玫瑰豆沙,上笼蒸熟。服务。老字号有五芳斋、老大坊。

108.红豆糕

上海红豆糕除了原味之外,还有玫瑰红豆糕和桂花红豆糕。蛋糕粉糯米粉冰粉、粳米粉、白糖、红曲米粉、豆沙。蒸的时候加猪油,加玫瑰花或者桂花。上桌玫瑰小豆糕和桂花小豆糕。上海最有名的就是五芳斋和老班斋。利苑酒家还有红豆糕,味道不错却又别有一番风味。

109.橙糕

橙糕起源于南浔,是冬季时令小吃。配料有炒糯米粉、软白糖、蜜饯橙皮、蜜饯玫瑰花、红曲米粉。 。成品是一个一厘米见方的一块,半盒红、白、橙的蛋糕。其形状精致,晶莹如玉,糯滑可口,甜韧适度,具有玫瑰橙香气,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110。云片饼

云片饼的饼粉很有讲究。糯米必须磨碎才能去掉米皮n、留下米心。将其磨得很细,不断地过筛,细如面粉,炒熟,保持白色,存放半年,然后与极细的糖混合即可使用。将猪油、特米尼、芝麻和香料混合,搅拌均匀,压制成型。最后,用锋利的方刀将其切成书页一样薄的片。

111。海棠糕

色泽紫红,形状如海棠花,香甜松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