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是宽窄巷子,不为别的,就是这里的小吃丰富且有成都特色。锅盔、兔头、凉粉、泡耙、担担面、叶子饼、鸡蛋饼、酸辣粉、冒菜、波波鸡、三大枪、豆腐脑、凉糕、糖油果、冷锅串串、.. ..,数不清,吃不完。
从宽巷子一路开始,嘴里的动静就没有停止过。
一路边走边拍照,舌尖上的味蕾不断在麻木与辣味之间震撼。
各种各样的历史建筑让人沉迷其中。
走过宽窄巷子,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的人文历史印记,
尤其是镶嵌在墙壁上的黑白3D画作,创意十足,充满沧桑。
还有熊猫邮局,充满童趣,亮点这是熊猫王国四川的独特风格。
离开宽窄巷子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我们去了一家叫“斗鸡餐厅”的特色餐厅吃晚饭。
这家店的生意极其红火。经常来的人说,有时要排队两个小时。
我们到达的时候夜市还没开始,外面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了!
这里的环境非常独特,当地的文化非常丰富,而且店名本身也很奇怪。听说吃法很特别,多种多样,就连菜名也很独特。
光看名字,确实很难将“斗鸡”和“美食”这两个词联系起来。这个招牌名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除了让人觉得它和鸡有关之外,还让人觉得它和chic有关肯斯。我确实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但这只是进店之前的想法。
穿过古色古香的圆拱门,一进店,你就会被浓郁的文艺气息所震撼:迷人的砖墙,随处悬挂的小盆栽,古典风格的桌椅板凳,
再加上精美的碗筷,让人误以为进入了旧时贵族官员的家。当然,最让人震惊的还是菜品和菜名。
“吸面”、“火药”、“鸡蛋打石头”、“素锅锅”,创意菜名颠覆了我的理解——绥芬其实指的是冰面,
火药其实是辣椒面包装的专门为斗鸡制作的火柴盒。这种结合菜品特点的创意命名,真是想象力丰富的人必备啊!
当然,sp这家餐厅的特色仍然是鸡肉。但普通鸡也有很多。
每道菜都是斗鸡菜品研发团队精心研发的,尤其是两个经典鸡爪——滑耙鸡爪和烧耙鸡爪。
一个糯糯的嚼劲脆香,比烤肉还要好吃。
味道简直让人难以抗拒!可以说这里大家都不点了。
另一道强烈推荐的菜——灯笼影牛肉。可以说,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最特别、最新颖的一道菜。
用手机点亮牛背,就像看灯笼皮影戏一样。撕下一小块,淋上秘制酱料,铺上一层,撒上香菜就可以吃了。味道没啥好说的,超级好吃!嚼了很久!
锦里的小吃和宽窄巷子的小吃差不多,但也有一些独特的。
尤其是这里的悲伤凉粉,辣得让人吃完“悲伤”,痛哭流涕。
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就是“竹叶蒸肉”,粽子般的外表下,里面装满了蒸肉。味道相当细腻,
还有淡淡的竹叶味。没有应有的油腻感,而且很好吃!但在成都,
有句话:没吃过冒菜,不算来过成都。冒菜被誉为“天府第一”,是成都菜系中不可多得的经典。
它不仅体现了所有麻辣鲜美的元素,而且味道具有冲击力。堪称“不吃辣”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