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池县旅游局领导班子

盐池,水清,倒映着白云,微风吹过,水波荡漾,别有一番韵味。盐池古长城是隋长城,非常罕见;灵应寺以有求必应而闻名;哈巴湖旅游区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前往盐池旅行,不要错过这里的景点和历史古迹。盐池县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境内。是鄞南区下辖的一个县,是宁夏著名的滩羊产区。历史上,这里是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县政府驻城关镇。该县东南向西北接壤的是广阔的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以盛产“盐、皮毛、甜甘草”而闻名。著名的宁西滩羊是盐池的主要收入来源。县城北部、东部、西南部有20多个天然盐湖,故名“盐湖”。特色景观 盐池古长城 盐池古时地处北方边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巩固边防,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多处长城。目前我县长城上有明显的长城有四处。其中明长城三座建于成化十年(1474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嘉靖十年(1531年),全长186公里。另一个是隋长城。隋开皇五年(585年),全长30公里。隋长城遗址在国内十分罕见,其中盐池段尤为珍贵。四座长城形成一个角度,将盐池包围起来。钍因此,盐池被誉为“长城博物馆”。灵应寺 灵应寺距盐池县城37公里。是一座佛教、道教寺庙。因寺院极具灵性,“有求必应”,故名灵应寺。灵应寺依山而建。共有13个石窟,排列成半圆形,每个石窟都有寺名。洞内造像造型栩栩如生,各有情调,引人入胜;壁画图案大方、色调和谐、画工精美。相传为唐代景德将军所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灵应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地势险峻。既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又有奇山野趣。每逢庙会,善信信众络绎不绝,香火不断。这是最法盐池市著名的宗教文化旅游胜地。盐池县无量殿 盐池县无量殿位于盐池县城南7公里的红石梁顶上。现属城郊同济泉村。东距胡家梁4公里,南距下盘圈3公里,西距黄家泉2公里,北沿李家沟1.5公里。盐池至大水坑公路经过这里。无量殿原建筑早年已毁,现仅存当时建筑的地基,为夯黄土筑成。基座南北长16米,东西宽14.8米,残高6.8米。顶部平坦,南北长12.5米,东西宽11米。北侧原有建筑基础南北长16.2米,东西宽15.2米西方。北侧有13级台阶可攀登。到达山顶后,可以清晰地看到北面的林木,其余三个方向的草原苗木和农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主殿供奉着无数佛像,但其他配殿的佛像却没有研究。地上的建筑物和雕像都消失了。地上只剩下大量的明代砖、石板,还有瓦片、筒瓦、瓦片、屋脊动物等建筑材料,还有草木纹墙砖和陶瓷碎片。明清时期。北侧还有烧焦的泥土,想必是炉灶、炕的痕迹。可见这里香烟盛行,是良善男女聚集的地方。无量殿的建筑与长城、花马池城的建筑接近,可能与明代城防军事建筑。该寺始建于明代,延续至清代。哈巴湖旅游区 哈巴湖旅游区位于距盐池县城37公里的中部沙区,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当春沙让人看上去“灰蒙蒙”的时候,这里风清树静,鸟语花香。它就是盐池县哈巴湖旅游区。哈巴湖总面积16万公顷。旅游区植被属欧亚草原区、中亚草原区、中国黄土高原向内蒙古草原省的过渡地带。保护区内已知植物有507种,陆生动物有149种。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犹如一颗绿色明珠,在广阔的沙区散发着耀眼的光彩。自然的哈巴湖旅游区景观十分独特。南部沙丘连绵起伏,一望无际,呈现出雄伟的沙漠景观。北部绿树成荫,绿草如茵。有300余亩的哈巴湖和大大小小的湿地和水域。池塘点缀着风景。沙丘后面的树冠若隐若现,美丽如云;沙丘上点缀着柳树,就像沙湖里的芦苇,一簇簇,颜色各异,一簇簇。姿势不同;微风徐徐,绿草如湖水般荡漾。沙、水、草、树、鸟等风景元素在这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沙漠景观。自助导览... 1.门票价格:免费(每个景观另收费) 2.开放时间:08:00-18:00

2.盐池县交通局领导班子

过宁夏边境 高处有标志路口说“宁夏欢迎你”,因为途经宁夏的公路有从宁夏北大门石嘴山进入的宁藏高速,从盐池进入、中卫出境的连霍高速。宁夏交通十分发达,有两条高速公路通往兰州、西安。

3.盐池县旅游局领导班子名单

盐湖将把矿区、工业区改造为生态保护区和旅游区,恢复湖泊原貌。

4.盐池县人民政府领导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东与陕西省定边县毗邻,南与甘肃省环县毗邻,东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北。自古就有“岭下肘腋”,人称“寰清金侯”。县城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66公里。辖总面积8661.3平方公里。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600米。县人民政府驻花马池镇,邮政编码:751500,区号:640323,电话区号:0953。全县辖4乡、4镇、101个行政村,总人口1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 ,主要是回族。少数民族人口4000余人。有耕地218万亩,人均14亩,其中水浇地20.07万亩。森林保存面积358万亩,沙化面积由1983年的539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39.5万亩。

5.盐池县政府领导班子

吴忠市位于宁夏中部。原为古灵州市、金鸡县治所。地处宁夏平原腹地。地势南高北低,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地区。全市总面积2.14万平方公里,辖2区、1市、2县。截至2018年末,吴忠市常住总人口141.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6万人,增长0.83%。公安年报显示,年末户籍总人口143.78万人。

吴忠市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区域性商贸城市。境内路网密集,交通便利。 4条铁路、5条高速公路贯穿全省他城。吴中至中卫城际铁路、银西高铁吴中枢纽站正在建设中。距银川河东机场40公里;哈巴湖、罗山国家机场均在境内。自然保护区、黄河大峡谷、库区鸟岛,还有中华黄河坛、黄河塔等独具特色的景点。

2018年,吴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

早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中就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代羌族、戎族、匈奴等游牧民族曾在此狩猎水草、放牧牛羊。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北伐匈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沿河设县三十四,其中富平县是宁夏平原最古老的城市。其旧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

西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在河至州置灵州郡。旧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古城内。这是宁夏历史上最早准确的建城年代。记载了古城。

东汉时,改为灵州县。

北魏为博古鲁镇,其次为灵州。

隋唐时又称灵州,又称灵武县,简称灵武。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来到灵州(今吴中)接受异族投降; “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逃离四川,太子李亨留在灵武(即灵武县)。灵州(今吴州)雍正即位,灵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

西夏时期,党项部落首领、西夏国皇帝元昊统治的腹地就在吴中地区。

成吉思汗灭西夏,建立宁夏道。

清代置宁朔县,县衙辖小八堡;置平原县,县署辖下马关。

民国二年(1913年)设盐池县,隶硕放路管辖。

1949年9月,吴忠全境解放,设立吴中堡市,直属宁夏省管辖。 11月,降为吴中镇,划归灵武县管辖。

1950年10月,吴中镇正式改为吴忠市,直辖宁夏省管辖。

1954年4月,宁夏省河东回族自治区成立,辖金鸡、灵武、吴忠、同心4县市(1955年4月代管盐池县,正式设区)。 12月管辖)、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9月,撤销宁夏省设立,河东回族自治区隶属甘肃省。

1955年2月1日,河东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吴忠市人民政府揭牌。 4月28日,河东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吴中回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撤销自治州,吴忠市直属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3年4月至1958年10月,吴中回族自治州建置,辖吴中、晋集、灵武、同心、盐池。

1960年,撤销金鸡县,撤销宁朔县,改称青铜峡市。

1963年,撤销吴忠市、青铜峡市,设立吴忠县、青铜峡县。

1972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鄞南区革命委员会。

1973年4月,成立银南行署,为自治区派出机构。

1984年,撤销吴忠县、青铜峡县,恢复吴忠市、青铜峡市。

1998年5月,撤销鄞南区、县级吴忠市,设立地级吴忠市。县级吴忠市更名为利通区。地级市辖 利通区、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卫县、中宁县、盐池县、同心县。

1998年9月5日,县级红寺堡开发区挂牌成立。

2002年10月,灵武市划归银川市管辖。

2003年12月,中卫县、中宁县划归新设立的地级中卫市。

2009年10月,红寺堡开发区成立。同月,利通区分公司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