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阳龙门石窟旅游的感想与收获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石刻艺术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雕艺术的最高峰”。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是大禹治水而建的,鱼跃龙门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盛于唐代,结束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修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长的石窟。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彩画,但我其中大部分今天已经褪色。密集分布在沂水东西山的悬崖峭壁上,南北长1公里。有窟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这些石窟被称为“四石窟”。

2.洛阳龙门石窟印象

从个人体验来看,书法研究中的魏碑字体大多强调单字字形的结构比例和布局的整体排列。著名的有《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铭》、《龙门二十品》等。

练书法也是一种心境。一个人的片刻平静和博大的胸怀,是练好书法的前奏。加之用笔之严谨、心之正直,以及线条的严谨、灵动、朴实、丰满。魏碑的书法,以及隶书和楷书兼具的魅力,给我们增添了太多学习的志向和兴趣。

3.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日记

洛阳一日游

国庆假期第二天,我和爸爸、妈妈、阿姨、姐姐一起去了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洛阳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它们位于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外的龙门山,故名龙门石窟。人太多了,我们很难买到票。

一进景点就看到东西两座山(东边是象山,西边是龙门山) )。中间有一条河。这条河叫伊河。两座山由两座桥相连。我们来到了西山石窟。我问爸爸:这些石像是什么时候雕刻的?爸爸说:“T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隋唐时期修建。现在留下来的大多是北魏、唐代的。听完这句话,我仔细观察了第一尊佛像,我觉得父亲懂得真多,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超越父亲。

听导游说:“如果你仔细观察佛像的脖子,只要脖子上有三道纹路,那就是唐代制作的,因为唐代生活富裕,以肥胖为美。如果脖子上没有纹路,那就是北魏时期制作的。”

我们参观了宾阳洞、莲花洞等洞窟,然后来到奉先寺。龙门最大的佛像石窟就在这座寺庙里。奉先的意思是祭祀祖先。奉先寺有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艺术性的雕塑。最精美、最雄伟、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石窟。大佛像都很壮观。仔细一看,每尊佛像的颈部都有三道纹路,说明它们都是唐代所建。有的石窟遭受人为破坏,加上数千年的侵蚀,一些石窟内的佛头已经掉了头。有的完全消失了,有的已经模糊了,还有的双手不见了。父亲告诉我:“人为破坏的原因是,文革期间,人们把这些文物当作封建文化来破坏,所以,很多佛像都被毁掉了,太可惜了!”< /p>

奉贤寺对面是奥林匹克广场,是为残奥会火炬传递而建的。广场两侧建有两个大火把。如果你从空中看,广场中间有一个莲花形状,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奥运会以来,我市再次在这里举办奥运相关活动。现在我感觉就像站在奥运场馆一样幸福。

读完这些,我越来越喜欢龙门石窟了。

啊!龙门石窟,你真是河南一颗璀璨的明珠!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吗?

4.洛阳龙门石窟后观

齐鲁后观·龙门石窟

百丈洞的百丈岩,是千百年来的鬼斧神工。

那尊丰腴纤细的佛像,是唐、开、魏碑上所写的玉章《卓异》。

回想昔日的辉煌,为今日的腐朽模样感到惋惜。

如何利用高科技一举完成整容和康复?

2.五古·忆甲申年,游龙门石窟牡丹花季

满城尽是国色天香,

半边城墙都是佛教徒和游人。

王都寻邵子建,

一行洛水无声流。

3.七绝·关龙门石窟

四百年来鬼斧神工,

两山神光普照。

魏碑唐楷书至今还在,

易水幽幽到底有多烂?

4.齐鲁:游龙门石窟感受(新韵)

这里龙门向阳开,

西山奇景映入眼帘。

石窟中造万佛,悬崖上高筑万圣台。

佳作写得独具匠心,

清斋神韵化为清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世界罕见宝藏并没有减少。

5.乌鲁·永龙门石窟

洛阳名胜,伊阙风景秀丽。

看着美丽的青山,让我想起清澈的水。

佛祖传承千年,岸上香万炷。

更寻白公云,吟诗忆唐。

6.龙门石窟(新声韵)

龙门作为寺院已有千年之久,造像已被岁月侵蚀。

摩崖凿刻龛洞,碑刻云集魏碑林。

八尺处仰观佛,近距离观三组罗汉。

沂水乱山脚下的洛阳,游人如织。

7.齐鲁·游龙门石窟

p>

千里之外,朝阳初升,兴致勃勃地游龙门。

可观摩崖万碑,礼佛千佛。

魏朝的骸骨、唐朝的风范可以证明历史,但断头断臂却触目惊心。

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荒山中观看灾难的后果。

8.齐鲁·龙门石窟

伊水千古流,两山相对,鸟语花香。

美丽的彩虹横跨龙门,捕捉了遗产和美丽风景的精髓。

有数十万尊庄严的佛像和数千个洞窟、佛龛。

神奇的工艺让人赞叹不已,五湖四海的宾客朋友来来往往。

9.齐鲁·游览龙门石窟风景区

风景秀丽的龙门冠绝洛阳,两岸青山碧波。

西坡石窟书画丰富,东坡白园诗香。

佛像千千万万,可以被风吹蚀,但其功德和功德却永垂不朽。

我爱大师长眠的地方,山寺桃花百鸟飞。

10.七绝·龙门石窟印象

墙壁上悬挂着千种姿势,喜怒哀乐。

突然感觉仙级充满了神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5.洛阳龙门石窟经历

云冈石窟

石窟始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大部分竣工于北魏之前公元494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后来历经东魏、北齐、隋、唐、宋等朝代,大规模的建设不断。已有400多年历史。

民间有句话说,看陕西的地下文物,看山西的地上文物,就知道山西地处中原、中原的交汇处。北塞比互动。经过数千年的民族融合,铸就了一座民族丰碑。数量最多的省份中,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大槐花石窟均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山西大同有一处著名的石窟。如果追溯历史,这个石窟比龙门石窟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有一个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拓跋珪迁都大同。此时,佛教在中原地区盛行。北魏皇室也追随尊佛之风,尊崇佛教众生平等的教义。最后,北魏皇室觉得佛法需要体现在实物上,于是开始在大同雕刻佛像。云冈石窟雕刻的开始,也象征着“中国式”石窟艺术的开始。

云冈石窟的修建,历时六十多年。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民族融合的重大事件。北魏孝文帝改革胡制,借鉴汉制,直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这里就不得不说说龙门石窟了。龙门石窟为何出现稍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政治中心南移,云南石库工程停止。孝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佛教信仰,开始在洛阳开凿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的历史比龙门石窟要早一些。

云冈石窟并没有因迁都而被遗忘。唐代、元代、明代、清代,云冈石窟都有一定程度的开槽,并在北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云冈石窟完善后,云冈石窟佛像总数达5万多尊。 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后来,随着不断完善,云冈石窟于2001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的风貌es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发生了变化。早期的佛像身材高大、面容饱满,给人一种雕塑古朴、雄伟的感觉。中期,他们开始追求中国风格的雕塑的工整、华丽。造像内容复杂,雕刻精美。后期主要沿袭汉式。佛像整体瘦削、精致,给人一种“骨瘦如柴、造像清亮”的感觉。

云冈石窟是我国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重要遗产。 1500年前的先民就知道,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的汗水没有白费。不知道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