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喀赞其旅游区研究方向(伊犁河谷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优势)
伊犁河流域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海拔80°09'-84°56'东经,42°14'-44°50'N。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与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南与阿克苏地区拜城、温宿县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中心。地处北路战略要地,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2870小时。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区达600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伊犁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优势明显,农畜产品丰富。天然草原总面积约2000万公顷,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6%。
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群山环抱。北有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克古钦山和布罗科努山;南有哈克塔乌,自北向东、南向西延伸。山脉和那拉提山脉;中间还有乌孙山、阿乌拉尔山,形成“三山两谷”的景观轮廓。三系山系向东交汇,东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辐合处,使伊犁河谷成为向西开放的喇叭状河谷,可接收来自大西洋的大量湿润水汽。瑟尔伊犁地区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新疆羊”和“伊犁马”的故乡。伊犁现有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约占全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是开展生态旅游最理想的场所。
2.伊犁河谷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伊犁河谷特殊的地形使伊犁有江南之称。伊犁河谷两岸的野果林面积很大,共计14万亩,其中野杏林、野苹果、山楂等2.1万亩。从那拉提草原出发,自东向西,河谷南北两侧的山坡上,几乎一直分布着野杏林,一直延伸到伊宁。几乎每个山沟里都有野生杏树。实际上,整个伊犁河谷堪称一个巨大的“杏花谷”,是一条长达300KM的杏花景观廊道,断断续续地分布着。著名的新源县吐尔根杏花谷、霍城大溪谷野果林、库尔登宁杏花谷分布在这条杏花景观廊道的不同山谷中。
图尔根杏花沟
图尔根杏花沟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的原始野杏林。每年四月,图尔根北坡初见翠绿。那时,绵延十几公里的粉红、雪白的杏花装点着山脊,有连绵不断的气息,也有独处的韵味。整片杏林错落有致,没有任何人工修剪的痕迹。它按照自己的意愿生长,牛羊像珍珠一样散落在花丛中、草坡上。随着阳光的流动,T杏花沟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即使站在同一个地方,日出前、日出时、日落前、日落时也会有不同的景色。
3.伊犁旅游资源特色利用山水秀丽、草原青山绿水大力发展旅游、农牧业、优质天麻资源发展经济
四、突出的有利条件伊犁河流域概况1、伊犁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夏季干燥少雨。
2、伊犁河谷光照充足,全年日照2870小时,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3、伊犁河谷有伊犁河,年降水量417.6毫米,水资源充足。
4、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新疆以北。西邻天山,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伊犁河以天山为源头,下游向北流入伏尔加河。伊犁河谷平原地区海拔600~770m。夏季干燥少雨,天气炎热,日照时间长。新疆伊犁河流域位于天山山脉以北,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伊犁河以天山为源头,下游向北流入伏尔加河。伊犁河谷平原地区海拔600~770m。夏季干燥少雨,天气炎热,日照时间长。 (1)该地区位于内陆深处(远离海洋);加之地形遮挡,海洋湿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伊犁河谷地势向西开阔(喇叭状);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容易聚集;它被举起 by 地形,形成地形雨。河谷地区汇集山地降雨和山地冰雪融水,地表水较为丰富,堪称“西域湿岛”。
(3)有利:受天山山脉阻隔,冬季较为温暖,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地处山体迎风坡,降水充沛,地表水充足,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河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只回答三点) 缺点:易受低温、冻害。
5.伊犁河流域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优势有哪些?伊犁河流域气候特征较为独特。近年来,冬天越来越暖,夏天越来越热。冬季白天气温普遍保持在零度以上。 7到10度之间,晚上的温度基本是0到负2、3摄氏度。雪量逐年减少。夏天越来越热了。 7月至8月中旬,基本保持在30度以上,35度以上的天气持续20天左右,酷热难耐。
河谷地区春秋两季气温刚刚好,在零上17.18至20度之间,不冷不热,比较凉爽。去伊犁旅游最好选择这两个季节!
6.伊犁河谷特点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位于东经80°09'-84°56',北纬42°14'-44°50' 。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与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南与阿克苏地区拜城、温宿县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这是中心古代丝绸之路。地处北路战略要地,区位优势十分突出。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2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州8县1市,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等单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