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快乐地学歌,感受歌曲优美温柔的旋律。学会看图理解歌词的意思,并尝试用优美、轻快的声音来唱歌。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与《昆虫飞舞》幼儿园舞蹈教案相关的教案。老师们快来看看吧!

《昆虫飞舞》幼儿园舞蹈教案范例1【活动目标】

1、孩子们快乐地学歌,感受美好与美好。歌曲旋律轻柔。

2、学会看图理解歌词的意思,并尝试用优美、轻快的声音来唱歌。

3.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准确唱出八分音符并富有感情地演唱。

【活动准备】

体验准备:孩子已经掌握了4|4拍的节奏模式。

材料准备:《昆虫飞翔》挂图、音乐CD、节奏卡。

【行动【流程】

1、准备开始。

老师和学生讨论,人什么时候打哈欠?

继续打哈欠,练习歌曲《亲爱的回声》

孩子们站起来,保持身体和头部身体要挺直放松,双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视,肩膀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二飞,练习发音。讨论:研究昆虫飞行时你去了哪里?

2.欣赏感受。

1. 播放音乐CD供孩子欣赏。

提问:歌里的虫子飞到哪里去了,你在歌里还听到了什么?

2、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提炼4|4节拍的节奏模式 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3. 态势感知。

1.出示节奏卡XXXXX|X―X―|引导孩子做动作。

2. 老师展示翻转板哈特并引导孩子们描述黑暗的天空、明亮的星星、飞翔的昆虫的场景。

4.学习唱歌。

1. 老师展示活动挂图,让孩子们一边学歌一边画手指,以规范歌词和节奏。

老师引导孩子们,准备好小手,伸出食指画画,并让孩子们第一次看老师手指唱歌曲;第二次孩子们和老师手指在一起。

2.老师钢琴伴奏,孩子们学乐句唱歌。

5. 扩展变化。

老师让孩子们讨论这首歌有多少部分。引导孩子分男女生一起唱第一、二、三部分。

6. 结束活动。

1. 请孩子利用课余时间画出歌曲中的场景并进行适当的创作。

2.所有班上的孩子们随着音乐做出昆虫飞行的形状。结束活动。

幼儿园舞蹈昆虫飞翔教案样本2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轻柔的旋律和优美的童声。 2、通过言语描述、聆听音乐、参与肢体动作,体验歌曲和谐舒缓的意境。 3、愿意参加音乐欣赏活动,体验想象的乐趣。活动准备:歌曲带、录音机、课件等。

活动流程:

1、简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我们可以一起听吗?”师生们一起欣赏这首歌,感受这首歌的第一印象。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这首歌是大人唱的还是小孩子唱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2.积分鉴赏部分。

1.“让我们仔细听一下歌曲中唱的是什么?”欣赏第一段。

“这首歌唱的是什么?你现在感觉如何?” “这么漆黑的夜晚,天上星星闪烁,你说小虫子会想念谁呢?” “谁来?你看起来很想我吗?”

2.“我们继续听,小虫子又怎么样了?”欣赏第二段。

“这次又唱什么?大家听完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小虫子想给谁伴奏呢?” “谁让它看起来像星星流泪,玫瑰凋零?同伴怎么做?”

3.“下一段的旋律与上一段不同,仔细听。”欣赏第三段。

“听到这个你有什么感觉?小虫子怎么样?花儿怎么样?” “天那么黑,风那么大,小虫子还在继续,它飞吗?它在找什么?你觉得它勇敢吗?” “现在谁来学小虫子?”

3. Ap充分欣赏歌曲并鼓励孩子自由地参与身体动作。

“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一下这首歌,大家可以跟着音乐,向这只勇敢的小昆虫学习。”

4、“猜猜这首歌里还有谁?让我们来看看。”欣赏课件。

讨论:“这部漫画里还有一个小嘉宾,叫东东,他想念谁了?他的愿望是什么?你觉得他的愿望会实现吗?他需要做什么?” “当你孤独的时候,你会发生什么?你会想起谁?你会做什么,让对方觉得你想念他?”

5、把歌曲完整听一遍,结束活动。

“我们回去后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你不再感到孤独。”

“小鸟捉虫”活动的目的”在上流社会的音乐欣赏活动中:

1.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

2、培养孩子听音乐的兴趣,初步让孩子认识ABC三段音乐形式。

3.复习《小鸟醒来》,要求幼儿连贯、愉快地唱这首歌。

活动准备:

1.一张春天的背景图:一张是飞翔的小鸟,一张是捉虫的小鸟。

2.用各种颜色的方纸,提前教孩子如何折小鸟头饰。

p>

3、钢琴老师首先要熟悉钢琴曲《小鸟捉虫》。

活动流程:

1、开始部分:

1.节奏进入。

(老师播放歌曲《飞翔的小鸟》)孩子们随着音乐一一飞进教室,入座。(做发音练习时,要求孩子们坐直,用自然的声音发音和唱歌,)。

2.组织幼儿发音、练习曲:《布谷鸟叫》

2.基础部分:

1.复习歌曲《小鸟醒来》 《》。

(1)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歌(要求孩子们声音连贯,歌曲要唱得开心。第一段是小鸟醒来,高兴地见到妈妈。第二段是鸟儿洗脸,梳理羽毛,心情愉悦。第三段,鸟儿做早操,展翅高飞。最后一句要慢慢唱,表示鸟儿已经飞走了。

(2)幼儿听音乐,然后小声唱一遍。

2.欣赏钢琴曲:《小鸟捉虫》

(1)老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小鸟捉虫》《小鸟捉虫》,请听听小鸟在做什么?(幼儿)(听完整首钢琴曲。)听完整首乐曲后,启发孩子们讲述小鸟飞出去、捉昆虫、飞回来的故事。 (请1--3位幼儿回答问题)。

(2)让幼儿一段段欣赏音乐。

第一段:启发幼儿说出这个乐曲展现出优美的舒展:春天来了,小草、枝头都长出了新芽,鸟儿扇动着翅膀,在森林里快乐、自由地飞翔,唱着歌。 (教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小鸟飞翔的动作)。

第二段:让孩子听第二段和第一段的区别。小鸟在做什么?启发孩子讲小鸟捉虫子的故事,启发孩子讲这首音乐是如何非常欢快的:啊,草真美丽。小鸟看见了草地上有一些虫子,它高兴地模仿妈妈去捉虫子。 (教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小鸟捉虫子的动作) 第三段:老师:小鸟又在做什么?这首乐曲和第二首乐曲有什么区别?启发孩子说音乐是优美的、自由的:小鸟吃了草地上很多虫子,儿子,我吃饱了,高兴地飞回家了。 (要求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三)教师总结:第三首乐曲与第一首完全一样。这种音乐称为三声体(孩子们重复三声体)。让孩子充分享受音乐。老师利用图画教具对整首钢琴曲进行演示和讲解。 (请2-3名幼儿描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

(4)老师拿出纸,教孩子们折小鸟头饰。岑三折鸟头饰。

3.结局

将做好的小鸟头带戴在头上,跟着音乐做一只小鸟——捉昆虫——小鸟就会飞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