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景区消防安全检查(旅游局景区安全检查)
旅游执法队伍和事业单位正常下班,每周工作5天,周六、周末休息。旅游执法大队受当地旅游局委托,履行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宣传贯彻旅游法律法规,提供游客监管咨询服务; 2、负责开展当地旅游市场检查,配合其他部门开展综合检查; 3、查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经营活动; 4、受理游客的投诉、举报,受理上级部门交办的旅游投诉; 5、办理旅游行政处罚案件; 6、负责旅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协助监督管理办公室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2.检查景区安全状况内容如下:
1.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通讯、交通等设备;
2.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有会议记录和检查记录;
3.逐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
4.管理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和学习,具有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制定安全生产、防火、防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单位员工进行演练,并有记录;
2.完善安全设施:
1.在危险路段、河流、岩石、观景台等处增设设施,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危险游乐项目设置醒目的禁止、警告、指示、提示标志;
2.景区内宾馆、农家乐消防设施齐全,安全通道畅通,安全警示标志明显;
3.漂流、攀岩、登山等设施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救援能力,景区安全设施配备齐全;
4.各类旅游设施和交通设施状况良好,有维护状态标志和警示标志,无带病操作;
3.完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系统,在主要游客集散中心和游客接待点公布医疗救援电话号码,并与就近的医院签订救护车协议。
4.安全值班,有24小时值班表。
3.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工作方案2021年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落实安全责任,促进安全发展。
“落实安全责任,促进安全发展”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1.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我们将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安全生产演练、安全生产检查等形式,向施工单位和人员传达“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理念,打造真正的安全生产环境。安全工作、可靠工程。
2.职工代表宣誓并签字开展安全生产现场观摩、安全体验、集中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等活动。活动现场对职工进行了综合应急演练,提高职工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能力。 。
4.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内容4A级景区按照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的规定,经经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 初评和推荐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四级景区的划分和评价依据的是旅游交通、观光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通讯、旅游购物、旅游购物等10个方面的数据。综合管理、接待游客数量、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质量。
返回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办法 为了促进旅游景区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和有关规定。评审规则由国家旅游局颁布。执行。
第三条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遵循自愿申报、分级评定、动态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分类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凡正式开放旅游经营一年以上的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文化博物馆、寺庙、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旅游景区,均可申请参加质量等级评估。
第五条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价,是指对具有独立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旅游景区的评价。园中园、景中景等内部旅游景点不单独评定。
第六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制定旅游产品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和评定规则。旅游景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国家旅游局组织成立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级委员会负责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级工作的组织管理。
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成立本地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并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根据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委托,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开展相应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管理。
第八条: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托省级旅游景区质量评级委员会负责3A、2A、1A级旅游景区的评审工作。省级旅游景区质量评级委员会可以委托条件成熟的地、市级旅游景区质量评级机构。
4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实施。
5A级旅游景区是由4A级旅游景区生成的。只有已公布为4A级旅游景区一年以上的,方可申请5A级旅游景区。 5A级旅游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九条 各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由按照“创建、申请、评审、公告”的程序进行。
第十条参与质量等级创建的旅游景区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考核规则的要求,制定创建方案,明确责任目标,落实各项创建措施。
第十一条旅游景区创建规划完成后应当进行自查。自查结果符合相应等级标准和实施细则的旅游景区,须填写《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并向当地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机构提出评定申请。经当地旅游景区质量评级机构审核同意后,推荐下一级旅游景区质量评级机构参加相应质量等级的正式评审。质量水平。
5.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内容因国家安全或者侦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侦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保密。原因。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六十六条电信使用当事人依法使用电信的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或者侦查刑事犯罪的需要外,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检查电信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检查电信内容。
6.公安机关在旅游景区安全检查中开展哪些内容?1.进入看守所前要进行五项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温、心电图、既往病史、外伤情况。
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囚犯在被收押到看守所之前一般都要进行身体检查。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的,不予拘留。
3。看守所必须出示派出机构持有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签发的逮捕证。
7.开展景区安全检查1.识别可疑人员。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当我们发现一些异常行为和可疑行为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例如: 1、表情惊慌、行为异常的;
2.着装、携带明显与其身份不符或者与季节不符的物品的;
3、假装熟人,表现礼貌; 4、在检查、询问过程中催促、态度傲慢、不愿配合、不接受检查的;
5.经常进出酒店大堂或停车场的人;
6.貌似是公安举报的嫌疑人器官。
2.应对恐怖袭击小贴士:面对恐怖袭击,必须坚持“逃、避、反击”三个原则。
1.保持冷静沉着,保护自己是第一要务。对于突发的恐怖袭击,惊慌不应影响正常判断;判断自己是否遇到危险,如果遇到危险,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尽力疏散围观人员; 2、如果无法逃脱,应找一个较大的掩体掩护自己,并迅速在附近寻找防御装备,等待机会。如需进攻,必须准、快、猛、狠;
3.不要招惹恐怖分子,更不要惊恐尖叫;
4.尽量稳定情绪,观察现场情况,机会出现时迅速撤离;
5.别好奇,用手机拍照看热闹;
6.当确定现场安全后,跟随听从现场相关人员的指示,根据自身情况为受伤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要盲目行动,做出不必要的牺牲,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和伤害。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报警注意事项:报警时,报出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地点、时间、发生的事情、后果等,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衣着、伤亡人数等。 p>8。旅游局关于景区安全检查的说明
对于取得营运证并附有救生设备安全监管的旅游景区游船运营,由景区管委会负责安全监管。一旦发生事故,依法追究景区管委会的责任;如果景区违反规定,我非法经营邮轮的,应当接受交通运输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发生重大事故的,景区管委会要追究事故责任,旅游局、交通运输部门要追究责任。 9.旅游局关于景区安全检查情况的报告
存在隐患:
1.脚手架墙体加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未设置剪刀撑。
2.脚手架架上无悬挂安全网,首层及作业层无安全网。 3、跳板两端未锁紧。四、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的纠正措施及结果: 1、脚手架墙体加固措施 拆除重新固定装置,增加剪式支撑。
2.脚手架架上挂有垂直安全网,安全平网挂在脚手架架上。补充道。
3.将8号线固定在跳板两端。
4.操作人员必须再次接受上岗教育,系好安全带后才能上岗作业。
10.旅游景区安全检查工作报告安全检查内容根据不同环境分为通道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综合安全检查。
1.通道安检
通道安检的内容主要是检查旅客及其行李是否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腐蚀性、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旅客登机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拒绝接受检查的,将不被允许登机。对破坏民航安全的,按照民航安全保卫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离子。
2.日常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1.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2.安全活动(班前会议、KYT、每周安全会议等);
3.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况;
4.现场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安全设备设施的安装情况;作业现场隐患排查及整改;防护用品、设备定期维护、检查、维护情况;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检查情况;固定位置管理状态);
5.员工遵守法规和纪律(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和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危险预测和识别);
6.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p>
3.主要续全面安全检查工作
1.作业现场隐患排查处理;
2.危险源控制;
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4.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
5.现场安全管理;
6.员工遵守法规和纪律;
7.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着情况。
8.落实其他临时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