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受理对象为县级创建单位、地级创建单位以及已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辖区县。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审批。认定对象为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创始单位。

程序

1.申请受理。创办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出受理申请。

2.初步验收审查。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按照《办法》和《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制定验收实施方案,确定验收实施方案。创始单位根据验收分数结果申请认定。

3.申请认证。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向文化和旅游部提出认定申请。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请认定创建单位不超过3家(按分数排序),并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认证申请、验收实施方案和验收初审报告;

(2)验收评分及检查项目说明材料;< /p>

p>

(三)申请受理单位创作申报表、创作计划、专题报告文字材料(3000字以内)、全球旅游产业运营状况、创作作品视频(10分钟以内)及其他需要的材料待补充。

除视频(必须为MP4格式)外,上述材料必须提供纸质版(一式两份)和电子版(图片必须为JPG格式,文字材料必须为PDF格式,视频必须存放在同一个U盘中),请于日前一并发送至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区域协调办公室(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 2019 年 5 月 1 日。

4.认证审核。文化和旅游部以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作为认定依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会议评审,并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创始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已通过会议审查。根据会议审查和现场检查结果,确定拟录取名单。被确定。

5.认证公告。文化和旅游部将对审核通过的设立单位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予以批准公示;如有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文化和旅游部将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

6.识别名称。文化和旅游部将通过公示的创建单位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对通过公示的地级创始单位所辖区县,将其结果作为地级创始单位认定的依据。辖区内70%的县级单位通过验收认证后,地级发现荷兰国际集团单位将被命名。

2.创建全区旅游示范区的四项基本标准

是指区域性旅游示范基地。

3.探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四个标准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生命线”。钦南区把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自2016年钦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该区加强连接各大景区和交通要道的旅游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景区沿线道路安全畅通。如今市区交通便利,共有高速公路出口7个。钦州东站、汽车总站、汽车南站等交通站点服务设施良好。距境内有二级及以上高速公路市区及中心城镇至主要景区。其中,两者之间的行车时间不到一小时。 “一环、六横、六纵、七通”的城市交通网络设施,进一步完善了钦南区的旅游基础设施。

4.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意义

2018年10月,云台山风景区通过省风景名胜区评审委员会创建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经过两年半的创作,顺利通过验收。该景区的成功创建,对于巩固益阳国家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整体创建、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5.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四项标准

“一标

“四城”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彩虹”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成为国家“零碳”城市。

“五区”分别是建设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国家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

6、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基石是什么

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做好事、办实事。党要在协调各方、统筹兼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结构,建立适应地方治理条件的综合指挥服务中心,设立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等多项职能。防灾减灾、环境安全。工作协调和控制的集成平台。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促进各方齐心协力、尽心尽力、全心投入,实现基层治理专业化、精细化。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于多元参与。基层治理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事。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的组织覆盖、政府部门的敬业、两个新组织的大力支持、外延基层的积极参与是实现能力提升的基石。要整合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社会组织、企业、自治组织的资源和能量,构建“一个核心、多维度”的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关键在于技术升级。近代以来,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在很多方面改变了固有的工作模式。特别是疫情防控以来,防疫小程序的有效运用,为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要坚决实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程。只有运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才能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否用看得见、可控的技术手段,不断补短板、有效提升自己。基层治理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水平。

7.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中有弘扬文明、提高文化素养的小勇士。

8.关于创建国家一体化旅游示范区的实施意见

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标准要求

包括四项基础标准和八项验收标准。这四个基本标准分别是: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建立了完善的旅游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等公共服务建设成果明显、建设旅游数据中心。验收标准包括当地政府重视和推动、旅游发展、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支撑要素、环境保护、旅游安全、文明文明、游客满意度等八个方面的要求。

(一)推动区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效果(130分)

得分点:

(一)推进综合协调体系建设旅游发展机制改革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员会或类似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二)综合旅游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院、工商旅游局或类似职能机构。

(三)推广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建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四)推动旅游用地政策(含海岛、海域、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

(五)推动多规融合全区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六)开展景区门票价格改革、导游管理等体制改革等,创建全国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旅游专项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2)关注全域旅游创建和发展(130分)

得分点:

(一)建立推动全域旅游的领导领导机制,建立全域旅游旅游创建领导小组和其他类似机制(25 分)。

(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 (30分)

(三)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考核监督(30分) 。

(四)召开全域旅游创建推进会并开展相关培训宣传(20分)。

(五)制定支持全域旅游创建的文件,设立支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5分)。

(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

得分点:

(一)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当地GDP综合贡献比例(30分);

(2)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30分);

(3)旅游业对农村居民增收的综合贡献(20分);

(4)旅游业对财税的综合贡献(20分);

(5)旅游业对脱贫攻坚的综合贡献(20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超过15%;旅游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是当地常住人口的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自旅游收入;旅游税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

(4)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120分)

得分点:

(1)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强大的核心景点(4a、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0分);

(2)当年接待游客人数、过夜游客人数及比例(30分);

(三)旅游产品和业态的多样性、丰富性、旅游产品的空间覆盖度(20分);

(4)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及不同空间区域的差异(20分);

(5)不同季节旅游产品的时间组合(10分);< /p>

(六)全球旅游品牌整合推广 推广强度和品牌知名度(10分)。

(5)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130分)

得分:

(1)旅游交通覆盖便捷程度(30分) )分);

(2)旅游厕所覆盖便利程度(30分);

(3)旅游集散体系完善程度(20分);< /p>

(四)旅游信息化完善程度旅游咨询服务系统(30分);

(5)旅游识别系统和自驾服务系统。 (20分)

(6)旅游服务要素支撑及旅游+新业态水平(130分)

得分点:

(1)旅游业住宿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饮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3)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p>

(四)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5)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完备程度(15分);

(6)导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备程度(15分);

(7)旅游发展水平+新业态(40分)。

(七)旅游安全文明秩序和游客满意度(120分)

得分点:

(1)旅游安全(30分)分);

(2)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投诉、旅游诚信管理等)(30分);

(3)文明旅游水平(30分));

(4)游客满意度(30分) 。

(8)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120分)

得分:

(1)旅游资源遗产保护(20分) ;

(2)生态环境保护(20分);

(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能力确定与控制(20分);

(4)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及绿色旅游认证(20分);

(5)旅游企业节能减排(20分);

< p>(6)环境卫生系统(20分)。

9.如何创建综合旅游示范区

湖南省第二批综合旅游示范区多个旅游示范区公布名单

宁乡市、衡南县、炎陵县、湘乡市、新邵县、岳阳县、理县、晋市、桃江县、宜章县、北湖区、江永县、零陵县枝江县、河城区、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