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旅游局在哪里(汉中市文物旅游局)
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南郑纪念馆。也是陕南川陕革命根据地唯一的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成立。 1980年5月,原址为南郑县城关镇南街。 1990年迁至湖心南湖岛。 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革命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陕西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位于国家水利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25公里位于汉中市西南。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240平方米。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建馆背景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革命的主力军。 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军从湖北、河南战略转移到安徽根据地,突破重围。陕西入川后,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的配合下创建。以南江、同江、巴中为中心,覆盖23个县政府,约6个军、100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5个军、8万多人。 1933年,中共川陕省委员会和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毛泽东同志鄂东称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领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洪江县、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治组织。境内留有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北坝等。石标语群、八溪红江县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奇袭猫儿洞、陕南战役中攻占蟒滩。南郑县人民为南郑县的建立、巩固和革命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色交通线的设立和活动;红25军、红29军、红二方面军、第359旅、巴山游击队在汉中的战斗情况;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汉中民族人物、事件、遗迹;介绍1920年代至汉中解放期间,地方革命武装在汉中作战的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展示川陕革命将领和英雄半身像、重大事件浮雕和雕塑群。景区内矗立着另一座雄伟、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战士纪念碑。馆内陈列分为五个部分: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一、许仙葛谦、李先念等革命先辈为博物馆题词、诗词共19首;
二、中世纪时期陕南地下组织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遗迹;
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活动史资料;
四、革命英雄生平事迹介绍;
五是北坝保存的红四军标语石碑拓片。
现状
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属于《2005-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项目,是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06年省、市、县重点建设项目。等活动由南郑县旅游局组织实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秋领衔,中国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夏研究院设计。主要包括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停车场、水、电、道路。 、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总投资2124.02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590万元)。工程计划建设期一年,将于2007年6月全面竣工。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
场地设施
p>
纪念馆位于汉中红寺湖风景区入口处。是整个川陕革命时期的红色经典景区之一瑞基地。该子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部分。
该项目由主体建筑“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陈列馆、爱国教育广场、停车场及水、电、道路、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组成。纪念馆采用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 ,将纪念馆的主题建筑与红寺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巧妙地结合起来。
项目主要包括:
汉中市新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一座,面积56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面积4200平方米,文物库面积1400平方米;
新建5000平方米爱国主义广场;
新建红寺湖风景区,步行道5.9公里,停车场8000平方米,配套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 2007年竣工。
纪念馆竣工后主要用于收集和保护散落在各地濒临灭绝的革命历史文物,展示川陕苏区革命历史的全貌,并成为川陕苏区革命历史的教育基地。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南方红色旅游中心辐射南郑、西乡、镇巴、宁强、洋县5个红色旅游区。纪念馆建成后,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中心,打通了陕西至川北“红色交通线”的红色旅游网络和旅游胜地。汉中环城至四川、重庆、延安。推动汉中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建设意义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二大苏区。国家。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川陕苏区至中共中央的“红色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转运伤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及运输武器和弹药。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时保护和修复川陕革命根据地遗址、遗迹等重要文物。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将汉中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与靴子文化和历史文物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陕南独特的旅游品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革命老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我富有。红四、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二十九军曾在此活动数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奋斗过。与此同时,著名的汉中至川北“红色交通线”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汉中市有革命遗址遗址1800多处,珍贵革命历史文物近2万件。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网站汉中光大旅行社有限公司是经陕西省旅游局批准、汉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游企业。全额缴纳质量保证金作为质量保证的旅游企业是汉中市旅行社“创建好评”。
公司拥有一支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管理团队和一支经过严格培训、服务热情的导游队伍。
3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网站巴中诺水河
诺水洞天空风景区位于巴中市通江县境内,面积221平方公里。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溶洞景观核心区,也是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知名品牌于一体的网红景区。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
诺水洞天风景区最引以为豪的是承载着地球5.4亿年历史记忆的地质地理资源。被公关初步确认有龙虎洞、狮子洞、黄龙洞、中峰洞等洞窟128个。是世界上母岩发育地质年代最多的溶洞群。溶洞沉积物类型多样,景观独特,被誉为“世界溶洞博览园、中国溶洞博物馆”。洞内常年恒温18℃。冬暖夏凉,舒适、舒心。适合四季旅游。
近年来,巴中文旅集团串联起最具代表性的水迷宫——龙虎洞、璀璨仙宫——狮子洞,形成了380余处景观的地心探索之旅。包括一级景观50余处,二级景观180余处。著名景观有棕榈树、亿管鹅管、九转仙塔、金龟饮水、玉柱清等天、诺水仙境、西海。
除了奇幻迷人的溶洞景观,诺水洞天也是米仓古道的重要节点。景区内现存的雅马王旗栈道,是秦汉时期米仓道和唐代汉碧道的重要通行地。栈道目前有上、下山王旗两段,长约2500米,路基宽度1至1.5米。它依山傍水而建。以险闻名,是米仓古道保存较为完好的遗迹之一。
4.汉中市文物和旅游局局长美丽古风 汉中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非常适合拍摄古风。星汉风景区、张良寺e、古汉台、祭坛……处处都是仙境般的风景。四月的汉中,风景如画。穿着汉服,漫步古色古香的汉文化博览馆,穿越历史,感受汉服之美。 !
景区内还有汉人故里街、张宝学风情街等多个取景地,是汉中婚纱照、人像、外拍的热门地点。汉中星汉盛景度假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丝绸大道东段。
5.汉中市文物和旅游局官方网站汉中博物馆又名汉中市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11月18日,是汉中市综合性地方志博物馆,被列为陕西省十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特展十三件汉代石门汉魏时期古斜栈道、汉中汉代历史文物、汉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画、馆藏宗教造像艺术品、近代革命史迹在汉中。现有藏品5195件,珍贵文物433件。
开放时间:
9:00-17:00(淡季,12月1日-2月28日)
8:30-17:30(旺季(3月1日至11月30日)
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6。汉中市文物和旅游局地址汉中市历史文化悠久,底蕴丰厚,自然风光独特优美。下面为您推荐汉中必去的景点。
1.汉中民俗园
汉中秦巴民俗村是西北林业局设计的新兴文化景观旅游产业y 设计院并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距市中心9公里,316国道旁,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内。是集休闲、度假、旅游、园林风光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汉中民俗花园占地200余亩。以弘扬民俗文化为目的,将园林艺术与传统建筑融为一体,体现出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因此,人们说这是了解汉中热土的一个重要窗口。
2.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陕西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黎平镇,地处大巴山西段米仓山腹地,东西绵延。长18公里,宽13公里公园坐北向南,西至南郑区界,与宁强县毗邻,东至黄羊河东沟,北至白杨坪,南至冷巴南脊。
公园总面积9400公顷。公园拥有原始森林64万亩,其中陆地林20万亩。 2000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山峦叠翠,苍翠欲滴,西流河峡谷贯穿其中。它有奇石险峰的雄伟,有古木清流的秀美。
3.报斜路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报斜路是古代连接关中、汉中的重要道路。因流经抱水、歇水两个山谷,贯穿抱斜谷而得名。起点为保中县保口汉代(今陕西省汉中市与勉县交界处),经三角城、赤牙,溯汴水河而上,出谢谷至眉县,全程235公里。报斜路是秦昭王时期开辟的。当时,人们凿石架,修栈道。多年来,他们继续他们的工作并多次建造了它。
4.朱鹮梨园
朱鹮梨园景区位于洋县市北郊牛头山。位于牛头山万亩生态梨园内,这里是国宝朱鹮的主要野生栖息地。有着千年文明史的塘水毗邻举世闻名的朱鹮生态公园。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生态优良。
美丽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朱鹮梨园风景区的建成,使其成为世界珍稀鸟类朱鹮的繁殖地。目前景区周边的草坝村还有数十只野生朱鹮的巢区。每到日落,美丽的朱鹮优雅归来,成为洋县一道亮丽的风景。
5.青木川古镇
青木川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木川,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一个小镇,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交界处。西与四川省青川县相连,北与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相连。素有“一脚三省”之称,有陕西最西镇的美誉,距县城106公里,距汉中市197公里。
古镇有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传统的老街道、古老的民风、民风、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碑刻等,展示了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6.长清华阳风景区
华阳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秦岭南麓洋县华阳镇。距县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景观具有“高、寒、奇、险、美”的特点。 “一山有四时,十里外天气不同”就是其气候变化多样的生动写照。朱鹮、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在同一地区繁殖,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华阳古镇形成了秦汉时为集镇,唐宋时设县城。被誉为“千年船城、秦岭第一镇”。华阳风景区被国家和陕西省命名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文化旅游名镇”、“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7.武侯墓
武侯墓又名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麓。因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故名武侯。侯氏墓。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渭南与魏朝司马懿作战,在五丈元军中病逝。汉州定军山ng。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因地势而葬于其山,无坟岭。”
现存坟墓已被后人封印。墓前共三层,西起定军山。约三里,形成弓形,古称“三台书案”。 1996年,诸葛亮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蔡伦墓寺
蔡伦墓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县中阳县城东10公里处的龙亭镇。他是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者。埋葬蔡伦的地方也是蔡伦的封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古柏参天,宫殿平行,碑碣众多,秀丽幽静。风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就埋葬于此。
墓庙分南北两部分。墓区位于北部。墓高约7米,长30米,宽17米。南面是祠堂。祠堂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拜殿、奉献殿。正殿大门上悬有唐德宗御书“蔡侯祠”匾额。
9.张良寺
张良寺是一座明清古建筑,位于秦岭南坡紫柏山麓,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有一座祠堂,供奉汉朝创建者张良、汉高祖刘邦。张良庙现存古建筑为热布发生于清朝康熙年间。花了数百年的时间才达到其规模。是全国所有张良庙宇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