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游发展(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史)
云南是旅游的好地方。大家都知道,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保山、香格里拉、德宏州、红河州都是云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地理环境特殊、风景优美。它们也是云南独特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因此,大量游客在这些地方度过了愉快的旅游时光。
但我现在要说的不是这些地方。说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就不得不说云南省会昆明的几个地方,因为它们都体现了云南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地方。
五华区是昆明市的传统文化区,也是省会城市的核心区之一。汇集了自然、人文、科技等多种旅游资源教育、休闲、商业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里南部以城市商业文化为主,中部以休闲文化、科教文化为主,北部以乡村农业文化为主。不同风格的资源相辅相成。
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有星级宾馆17家,床位27400张。
首先要说一下翠湖:我觉得称翠湖为“文化翠湖”、五华区为“文化五华”最为恰当。
“文化翠湖”五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从一个州县小镇来到昆明,在翠湖北路住了两个人年。晚上,常听到人们在翠湖“合调”地唱着民歌,听到《河水流淌》、《十姐妹》等民歌优美的旋律。这些“音乐之声”给了我五六岁时最早的音乐启蒙,也隐约感受到了翠湖这颗春城花冠上的翡翠的文化气息(当然我没有)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 “文化”的概念)。
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水月轩。进了水月轩大门,左右走廊里都有几位老先生在自言自语。他们都已经过了“早听”的年龄。有些人已经“随心所欲,不逾矩”。
然而,翠湖的文化内涵并不止于此。园内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亭台楼阁、桥堤、诗词、题词、札记、楹联等都得到了体现。为明清至近代文人墨客所喜爱。云南、昆明3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从翠湖周边众多历史名人故居和历史文化遗址所证明,是翠湖这颗春城皇冠上的明珠深厚的文化内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翠湖南路中和巷的石屏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1921年由袁家古先生主持重修。如今,石质民俗会馆成为昆明市85个会馆中唯一幸存的一处,实属珍贵。会馆结构为二层三进院落十二生肖角楼。其典雅、庄重、典雅,体现了滇南民间建筑的特色,堪称古建筑的杰作。
图书馆包含M的照片河袁家谷考取经济专题一等奖时的试卷。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写了它。如今,石屏会馆的匾额上有钱南源的大字:“三岛春风”。袁家谷 袁家谷先生亲笔的“云根文才”匾额为袁家谷先生所书,当代书法家赵以荣、赵浩如分别题写的对联:“云集故乡士商,愿耕耘”。十方齐备边史迁讲学,国家名著传千里之外。为云根堂增色,屏画为阁添光彩。”还有清代雍正以来许多前人所写的作品,辅以小品。临时书法家赵以荣、孙原的题记(含平城石刻),以及当代书法家、学者赵浩如先生题写的会馆旧联“烟霞围六合古坪,诸游子皆坤中,祥云笼三曲风雨,为村圣。”石屏门楼夫妇的题为“东山无双,滇南文学第一州”。为楚和光年间石禄范所著,获任叔南题写的“文学名乡”匾额。
学者到昆明不参观石屏会馆真是一大遗憾!
大德寺双塔:祖本山,位于五华山东侧。始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它最初被称为“极乐宫”,位于呃改名为大德寺。明初,宫殿大部分被毁,仅存前殿和山门。明天顺元年(1457年),东林居士何仲远聚工重建。
清代朱孝元有《双塔寺》诗:
“古寺嵌螺峰,惊于五华外。
”
天空中浮现两幅图画,俯视着乱山所拜。
这座城市已成灰烬多年,却依然屹立不倒。”
最后清代,在大德寺旧址上设立工矿学堂。民国时期,这里先后设立高等师范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高中、农业学校、昆华女子师范学校、求是中学等。原来的大德寺建筑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双塔。大德寺双塔是阿诺1983年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
昆明老街:位于文明街历史街区,地处昆明市核心商业区,始建于公元1119年,有着悠久的历史。 900年。这是昆明市中心仅存的最后一块土地。代表老昆明风貌的历史街区,是昆明现存面积最大、最具清代民国特色的民居建筑和商铺。
附近有建于清代的传统老字号中药店“福临堂”等文物古迹,还有钱王“王”等名人遗址“池”、马家大院、聂耳故居等,传承着云南丰富的遗产。银行、富华花园等一系列历史悠久、知名的商业品牌体现了昆明的商业历史。
昆明老字号街道区域包括:文明街、景星街、文庙街、永道街、光华街、云瑞东路、市府东街、正义路。
福临堂中药店:创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创始人李玉清,昆明大板桥人。初建时,只有一个“簸箕厅”,一层店铺。药房秉承“重质量、讲信誉”的经营理念,药材齐全、制剂精良、服务周全,药房逐渐发展,于1920年建成新楼。
<福临堂是云南、昆明中医药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见证了祖国西南边疆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历史。 1994年被国家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e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没有统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五华区有这么多的文化圣地。是不是让你想起了过去的美好回忆?
“2018云南省首届金茶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目前正在云南省举办。大赛立足地方特色,讲述云南元素背后的故事,致力于打造云南省文化含量最高、人气最高的地方。这是一场公益属性最强、作品质量最好的大赛。
比赛免费参加,获胜后可获得2万元奖金。快来参与,赢取丰厚奖励。回忆一下你对家乡的热爱。
2018年云南省首届“金茶花”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文化创意人才创业就业选拔赛
以“文化创意走进生活,创意改变生活”为主题,重点关注:
高原特色农业
生物医药与健康
旅游休闲文化
文化通讯
电子信息
五华区城市品牌标志设计
官渡区文化旅游主题创意
七大领域是命题范围,立足地方特色,讲述云南元素背后的故事,是一个基于命题的实用创意大赛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与产业融合,深度挖掘云南文化元素内涵,增强文化创意作品的创新性、时尚性、市场性。
大赛致力于成为高水平的赛事云南省文化含量最高、知名度最广、公益属性最强、作品质量最好的。
2.西双版纳旅游发展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部。发展旅游业具有诸多优势:
①地处边境,可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旅游;
②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③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可以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所以答案是:①这里位于边境,可以就近发展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②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可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③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可以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3.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史西双版纳傣阿自治州是云南省八个自治州之一,首府为景洪市。位于云南省最南端,约北纬21°10′,东经99°55′至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热带湿润地区。东西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与澜沧县毗邻,东南、南、西南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它毗邻泰国和越南。边境长966.3公里,约占云南省边境总长度的1/4,面积19582.45平方公里。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森林气候。截至2017年,西双版纳辖1个县级市、2个县。 2017年,西双版纳永久旅游总量人口11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77.87万人。以傣族为主体,居住着13个民族。 2017年,西双版纳地区生产总值3938437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3元。
4.西双版纳旅游发展史首先感谢今日头条平台的邀请。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它位于云南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接壤。云南西双版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了其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活动区内,少数民族的特点和习俗非常多样。多民族活动也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小芹简单介绍一下为您介绍西双版独特的旅游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西双版纳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可以说是云南与老挝、缅甸等国家之间的一座桥梁。随着当地政府的大力发展,云南西双版纳正在开发开发边境旅游景点。
第二: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独特。
云南西双版纳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这里的植被生长非常茂盛,以自然植被作为旅游的基础,这里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孔雀和大象。
第三:多民族活动场所
我们都知道,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西双版纳也有很多少数民族。来到西双版纳,你可以看到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场景,也可以领略到一些风俗文化每个民族的。
第四:位于我国西南边境。
云南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西南端,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总之,西双版纳在旅游领域的受欢迎与多方面有关。好了,小芹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5.西双版纳旅游发展现状因为西双版纳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可以发展旅游业,所以我认为前景是好的
6.西双版纳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在西双版纳,人们利用利用森林中光线垂直衰减的原理,模拟雨林的结构,采用橡胶作为上层树种,种植茶树和咖啡树低的。等喜光灌木,在灌木下种植药草、草果等喜荫地被植物,从而达到一地多用、增收的经济效果。
7.西双版纳那个阶段的旅游发展历史衰退冬季3月去昆明是最好的选择。四时如春夏多雨,秋多雨。冬季雨水少,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气温适宜。如果早晚有点冷,中午穿长袖,中午穿短袖。十一月份飞往昆明的红嘴鸥也是这里的一大景观。树木常绿,山茶花、桂花常开。瓜果蔬菜丰富,食物诱人,天时地利人,让人难以不去想。如果你在昆明买房的话还是回家吧。您也可以租房子,例如 B&B。选择交通购物方便的地方还是蛮不错的……一月室内温度20度,晚上盖被子睡觉,注意早晚温差。云南有十八怪,看到了不要惊讶。根据天气着装。那些在街上穿棉衣或短袖衣服的人。如果您看到那些穿着裙子的人,请不要感到惊讶。昆明的冬天,快来亲身体验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