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文化发展定位(安徽旅游文化发展定位及目标)
安徽省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大型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设有党委、纪委、工会、团委等组织机构,下设综合部、人力资源部、财务审计部、资产运营部、旅游发展部、房地产开发部,负责整个集团的经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利润分配中心、计划控制中心。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公司25家,其中旅游公司12家,房地产及其他公司13家。已形成“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交通、旅游区”五大业务板块。
2、安徽旅游文化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是什么?一、安徽黄山(1990.12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有72座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被誉为黄山三大主峰、三十六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象征,也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唯一的山地风光。
黄山山原名“夷山”,因其山峰、岩石青黑色,远远望见翠绿的雏菊而得名,后因相传轩辕皇帝曾炼丹,改名“黄山”。这里有代表性的景观黄山有“四奇三瀑”。四奇是:奇松、奇石、云海、温泉;三瀑布是:人字瀑布、百丈泉、九龙瀑布。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二、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11世界文化遗产)
安徽的两个古村落西递、宏村,奇迹般地保存了这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乡村聚落近年消失或发生变化的全貌。西递、宏村的街道结构、建筑装饰、房屋布局、人工水系等都完好地保存着原始状态。
宏村位于黟县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11公里nty。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为王姓聚居地。古宏村人民创造性地首创“仿生学”,规划建设了“中国独一无二”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放眼整个村子,就像一头昂头高蹄的大水牛。 ,如今已成为“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之一”。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位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有300多户,人口1000多人。因为村子旁边有水向西流,又因古时有邮递驿站,故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的家”之称。
三、中国大运河(2014.6.22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会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十段组成。
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8个省市,27个城市27条河段,58处遗产地,全长2700公里(含(遗产河1011公里),是世界上开挖较早、规模最大、路线最长、持续时间最长的运河,被列入《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最具影响力的运河” 由国际工业l 遗产保护委员会。水路。
中国大运河横跨地球10多个纬度,贯穿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江南水乡,连接海河、黄河、从北到南有淮河、长江、钱塘江。中国古代南北交通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和漕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清末由水运改为海运以来,大运河的地位逐渐下降。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批纳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扩展信息:
世界文化遗产从概念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以非物质形式存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代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文化景观遗产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造的景观:包括出于审美原因而建造的花园和公园景观,通常(但并非总是)与宗教相关或与其他纪念性建筑相关或建筑物群;有机进化景观:它产生于最早的社会、经济、行政和宗教需要,并通过联系或适应周围自然环境而发展到今天的形态;
关联文化景观:此类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特点是与自然元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的联系,而不是文化证据。庐山、五台山、杭州西湖、哈尼梯田、华山岩画是中国53处“世界遗产”中仅有的五处人文景观。
自然遗产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积极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活动。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十七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大自然中独特的风景和生物。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来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此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特征;从科学或保护角度来看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并明确划定濒危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区;仅具有突出和普遍价值的自然遗址或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的角度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世界农业遗产
自2002年以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开始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根据FAO的解释,世界农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年龄。世界农业遗产保护项目将保护全球重要的受威胁传统农业文化和技术遗产。
国际湿地遗产
国际湿地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2009年,国际湿地联盟正式启动将国际湿地纳入世界遗产保护战略,已规划在中国湿地世界遗产评估项目包括青海湖、洞庭湖、泸沽湖等湿地。
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自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从1987年至2018年7月,中国已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3处,包括36个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地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4处。 13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
3.安徽旅游文化发展定位及目标任务安徽旅游学校是经省政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集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普通中专学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省属旅游技工学校,与安徽省旅游培训中心(国家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局定点行业培训单位)“一机构、两品牌”。省旅游培训中心是“省部合作旅游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学校位于合肥市望江西路,毗邻合肥市政文化新区。
4.安徽旅游形象定位股份有限公司融合了徽派建筑、“徽”印、河、“徽旅”及其拼音等元素。运用中国书法、国画技法描绘徽派建筑,突出徽派建筑特色及徽派文化、徽派风情; A取自“安徽”拼音首字母,也体现了安徽旅游争创优质旅游服务的信心;徽派建筑和“徽”印具有安徽特色,凸显安徽徽文化特色,代表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河流不仅代表着美丽的风景,也象征着安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必将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
标志颜色黑、绿的组合红色印章取山川大地的颜色,具有国画特色,体现安徽旅游文化特色。整个标志简洁而现代。
5.提升安徽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安徽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一卡通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95项可与卡一起处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各项福利通过社保卡发放;
实现农民补贴“一卡发卡”。以社保卡为载体,发放21类101项补贴,惠农惠民;交通领域实现“一卡出行”。通过加载“交通一卡通”应用,您可以在全国303个城市乘坐公交、地铁;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实现“一卡旅游”。
省内全国168个国有A级景区和307个文化场馆(图书馆、科技中心、美术馆、博物馆等)支持网上预约、凭社保卡入园。
6.安徽省旅游文化安徽省的建省始于清朝康熙初年。因旧时安庆、徽州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长江为界,形成皖北、皖南两大区域:合肥、苏州、淮北、亳州、阜阳、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庆、六安为皖北11市;黄山、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六市位于皖南地区。
安徽土地美丽,文化古迹众多。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处,其中黄山是安徽山水的典范。区内的奇松、奇石、云海、温泉堪称“四绝”。 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名单》引起世界关注;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风景幽静,香火鼎盛。现存古寺78座,佛寺与民居相结合,在皖南地区独树一帜;齐云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摩崖石刻、道教遗迹和独特的丹霞地貌令人瞩目;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山”,既雄伟又灵性,有45峰、86怪石、18瀑等景点;琅琊山因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名扬天下而得名。其特点是森林茂密、洞穴幽静es,绿色的湖泊和流动的泉水。
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19个。
7.安徽旅游资源特色安徽地处沿江临海,经济繁荣,教育发达,全省综合实力良好。当然,安徽的城市建筑发展还是不错的,现有不少标志性建筑。我整理了安徽十大地标建筑,包括1:安徽广播电视中心、
2:芜湖金鹰新城购物中心、
3:蚌埠市淮河江铁桥,
4:安庆长江公路大桥,
5:淮北体育中心,
6:滁州醉翁亭,
< p>7:富阳文峰塔,8:九华山露天地藏菩萨铜像,
9:亳州威武广场,
10 :铜陵丰收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