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宁都旅游地图(宁都旅游景点全集)
1.方特东方御霄主题乐园
方特东方御霄主题乐园是赣州最受欢迎的游乐园。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漳州巩区东江源大道东侧,这个游乐园拥有赣州最大的过山车,坐在上面非常刺激。
2.天门峡漂流
天门峡漂流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小村村红旗水北水电站附近。这里有大片的原始森林。这里有天然的湖泊和河流,非常适合漂流。
3.樟木欢乐公园
樟木欢乐公园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517乡道东侧。有一条很长的高空玻璃栈道想要体验一下。如果你对这样的高海拔运动感兴趣的话,可以来h来玩吧。
4.欢乐谷水上乐园
欢乐谷水上乐园是赣州非常适合夏季游玩的游乐场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319国道旁。附近有很多水上活动,各种刺激的活动刺激你的肾上腺素。
5.迪乐尼儿童公园
迪乐尼儿童公园是赣州非常适合家长带孩子的游乐场所。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都县红军到达的1050号,有很多儿童游乐设施,有蹦床、滑梯、跷跷板等。 6、星帝假日娱乐城
星帝假日娱乐城是赣州吃喝玩乐的好去处。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319国道旁
7.古田威园
古田威园是赣州的一个游乐场,可以让你体验体验乡村生活。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古田围镇古田乡。在这里你可以吃到非常正宗的农家风味炒菜
8。麦鹿镇
麦鹿镇是赣州一处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游乐场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登峰大道华润中心万象城二楼201号。因为是在室内,所以环境和安全措施都很好。
9.宝贝花园
宝贝花园是赣州的一个游乐场所,您可以在那里放松身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里仁镇大广高速旁,有非常火爆的网红秋千,以及其他各种游乐设施。
10.梦幻游乐园
梦幻游乐园是赣州一座有梦幻摩天轮的游乐园。位于赣州市兴国县红军桥头堡旁高速公路上y,江西省 附近,这个游乐园有旋转木马、秋千、过山车和碰碰车。
2.宁都著名景点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赣州;
【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宝葫芦农场;
【国家AAAA级景区】:崇义杨凌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维埃革命旧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石窟、赣州古城墙、陇南客家围屋;
【8个国家森林公园】:章贡区凤山、宁都翠微峰、安源三白山、大峪梅观崖山、崇一杨岭、上右五指峰、上右斗水湖、陇南九莲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南九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源三白山;
【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崇义杨岭、崇义齐云山、石城干江源、东江源寻乌崖基波山; 【省级风景名胜区8处】: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梅梅关古驿道、上游斗水湖、崇一涅杜洞、会昌寒仙岩、陇南小武当山;。
3.宁都风景区全图集宁都县位于江西省甘肃省南部。该市毗邻梅江市政府。梅江镇著名景点有莲花山,莲花山因建于西晋的青莲古寺而闻名。 ;灵花山自然保护区,素有“植物宝库”之称;以詹田李村温泉为代表的旅游度假村;有孙翩墓、水口塔、邱家庙、田步东龙村等典型客家文物古迹,以及众多的革命遗址。时间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集儒、释、道、革命历史于一体的翠微峰风景区。它由五寒山十二座山峰组成,均为丹霞地貌。其特点是峰险、崖奇、泉秀、水美。被誉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其中,金井洞景区被道教列为七十二福地中的第35福地。主要游览胜地翠微峰,古称精金山。京津山因与红军打土豪劣绅的危险战斗而闻名。地主聚集武装,占领山上为王,红军发动了著名的革命战争。 1949年中国解放后,国民军残部仍然以危险的精神战斗着。以金山为基地,人民解放军智取胜,成功突破解放……宁都著名食品是大鱼肉丸等……【气候特点】宁都县位于北纬26°05'18"至27°08'13" ,东经 115°40'20" 至 116°17'15" 之间。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亚热带作物正常生长。 【人口民族】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714533人,其中非农人员123375人,占总人口的12.27%。总人口中,男性372,445人,女性342,088人,性别比为108.87。全年全县出生人口9152人,出生率12.8‰;死亡人数4131人,死亡率5.78‰;人口净增长全年231个。宁都是一个人口约15万的县,有450个姓氏,其中130多个姓氏属于客家姓氏。全县有村庄4500多个,其中“老客人”新建、扩建的村庄有3700多个,占全县总数的10%。占村庄总数的85%。 【历史沿革】考古资料证明,在原始社会晚期,宁都已有人类居住。春秋时属吴国,战国初期属越国。后来楚国灭了越国,全境都属于楚国。秦统一后,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三十六郡。宁都属九江县。西汉属豫章郡。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于都县。宁都是于都县和贝隆县的所在地g 至庐陵县。三国皆属吴国。嘉和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分庐陵郡,置南都督于都。析于都县东北部皮阳乡白鹿营(今黄石镇英地村),置阳都县。这是宁都县设立的开始。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阳都改名宁都(因境内有太平里,故名宁都,有安宁之意)。这就是县名“宁都”的开始。县城迁至羊田营(今石上镇望田营村)。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南郡改称南康县(建都)。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县迁至甘县(今甘州)。宁都隶属之。雍元年南朝初年(公元420年),南康郡改称南康国。宁都隶属之。明万历五年(公元461年),析宁都千华屯(今东山坝镇大布村)置千华县(旧志:县城西五里有一块石,形状如一只老虎。相传老虎变成了石头。老虎是不好的东西,改为黔,故名黔化,县名村名由此而来),属南康州。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恢复南康国为南康郡。宁都、千华同属南康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南康县改名干州。前华并入宁都,划归干州管辖。开皇十三年,置皮阳县(今陕西西)。伊城县)并入宁都县。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宁都为千化县,管辖仍如旧。县城迁至雪竹坪(今梅江镇)。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钱化属干州,为洪州总管。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天下分为十界。前华属江南省前州。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江南分东路、西路。钱华属江南西路钱州。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迁州升为商州,迁迁为商县。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迁州升为节镇,名白胜郡。虔诚并服从。五朝十国时期,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石城伯爵y于石城县成立。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天下分十五路。前华属江南路前州。天熙四年(1020年),江南路分为东路、西路。钱华属江南西路钱州。宋元年(1107年),干州升为王郡,干改尚县。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干州为赣州,改干州为宁都。元十四年(1277年),置江西为兴中枢行省,改赣州为路。宁都属赣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十一月,宁都县升州,辖石城县,属赣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赣州路为府,宁都府改为宁都县。洪武九年(1376年),宁都县属江西布政使赣州府。清初沿袭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宁都县升为直隶府,辖瑞金、石城两县。民国二年(1913年),宁都改县。民国三年,全国行政区划分为省、道、县三级。江西有四路,宁都县属赣南路。民国十五年,废路,宁都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1929年,宁都升格为中央苏区县。 1931年9月,宁都县分为宁都、蓬牌两县。 1932年2月,宁都、蓬牌县并入宁都县。 1933年1月8日,赵博升在南城锦溪黄石渡之战中牺牲。同月13日,为纪念赵博胜,将宁都县改为博胜县。 1933年7月,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关于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的决定》,将宁都划分为博胜、洛口、长胜三个县。依附如前。民国二十三年十月,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依然是宁都县,隶属于江西省第十二行政区,是特务机关的总部所在地。民国24年4月,江西省政府将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区。宁都属第八行政区,仍为特署所在地。在八月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宁都县。 29日,宁都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设立瑞金区。后来没有设立,改为宁都区(1951年6月更名为宁都区)。宁都县隶属其管辖,是专署所在地。 1952年8月29日,撤销宁都专区,并入赣州专区。宁都县属赣州府。 1954年6月,赣州专区改称赣南行政区。辖宁都县。 1964年5月,甘肃南部行政区域更名为甘州地区,1971年2月更名为甘州地区。辖宁都县。 1984年,设立元埠乡(赣府厅字[1984]251号)。 1987年4月5日,茶县青塘乡将长胜乡、黄陂乡撤销为青塘镇、长胜镇、黄陂镇(赣府厅字[1987]165号)。 1988年12月10日,撤销流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梅江镇管辖(赣民函[1988]138号)。 1995年9月29日,撤销顾村乡、来村乡,设立顾村镇、来村镇(干民字[1995]185号批复)。 1997年1月14日,撤销石上乡、东山坝乡,设立石上镇、东山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 1992008年4月7日,梅江镇划分为流坑乡,乡政府驻流坑村(赣民字[1998]50号)。 1998年8月5日,撤销洛口乡,设立洛口镇(赣民字[1998]126号)。 1999年7月1日,赣州地区更名为赣州市,宁都县划归其下。 2000年6月27日,撤销小布乡,设立小布镇(干民字[2000]145号批复)。 2001年10月20日,撤销源埠乡,划归洛口镇;撤销流坑乡,划归梅江镇;撤销黄石乡、田头乡,设立黄石镇、田头镇。
4.宁都景点介绍现在寻乌最有趣的就是石空村旅游景点。石空寨旅游景区位于素有“世界脐橙柑橘之乡”、“稀土王国”、“小水电之乡”美誉的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景区距济广高速寻乌南出口15公里。景区内有惊险刺激的夏季漂流;冬季漂流,观赏红色丹霞地貌;客家风味餐饮休闲农场;向日葵海;自由采摘葡萄园和果园;红色丹霞地貌风景区;红色古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然游泳池;露天剧场;现实生活中的CS;商务会议;野营;水上乐园;攀岩等项目。景区目前全面开放冬夏季漂流、农场、观光采摘项目。石空寨漂流是“东江源头第一漂流”,也是中国最原始的峡谷漂流之一。石空寨旅游景区位于匡仁农将军的故乡江西省寻乌县柳车镇岩阳村。石空村漂流惊险、刺激、安全、充满野趣。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5万个单位,是全国罕见的天然氧吧。河两岸绿影婆娑,山峦叠翠,怪石嶙峋,瀑布飞泉;水河岸上水流湍急,浪花飞溅;深潭水碧蓝清澈,波涛悠长,倒影如画。在这里,您可以体验到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茂密的森林、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体验原始漂流的狂野与激情。与海浪共舞,展现你随波逐流的本性!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野性。在这里您将充分体验石空村漂流的刺激与乐趣!石空寨漂流长十里,落差190多米。有尖湾80多个,险滩50多个,水潭20多个。途经“爱情谷”、“大象戏水”、“石空寨战争遗址”、“水中龟”、“仙女岛”等50多个自然景点,让您惊叹不已,流连忘返在。 ·更高:单次最高落差3米90度格力,在水里疯狂地漂流,你的心一路狂跳! ·更危险:有50多个险滩,水流湍急,惊险刺激,一路尖叫! ·更长:2000多米长的夏地貌大峡谷,体验曲径通幽的快感与刺激! ·更原生态:上游为原始森林,漂流水源为自来水和山泉水,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是附近多个城镇的饮用水源。漂流两岸绿荫成荫,鸟鸣猿鸣,动植物资源保存完好。是国内人工成分最少的漂流项目之一。 ·更具观赏性:石空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如丹霞地貌、连成一体的石群、奇山异石、生态果蔬藤蔓大棚、时光荏苒等。在漂流观光区,您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多乐趣:在石空寨漂流不仅可以体验刺激的有氧运动,还可以欣赏最原始的红色丹霞地貌景观、观光游览、采摘奇花异果等,乐趣无穷。
5.宁都县旅游景点完整列表市内主要景点
【国家AAAA级旅游区】:通天岩风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区】:宝葫芦农场;
【国家AAAA级景区】:崇义杨凌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苏区革命遗址群、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石窟、赣州古城墙、陇南客家围屋;
【8个国家森林公园】:章贡区凤山、宁都翠微峰、安源三白山、大梅梅关-牙山、崇义杨凌、商游五指峰、上游斗水湖、陇南九连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南九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源三白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安源三百山;
【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崇义杨岭、崇义齐云山、石城赣江;
【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赣州通天岩、宁都翠微峰、瑞金罗汉岩、大梅梅关古驿道、尚游都水湖、崇一涅杜洞、会昌寒仙岩、陇南小武当山;
【5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毛泽东巡视纪念馆、大圣寺塔、慈云塔、玉红塔、七里镇窑遗址、赣州文庙、大宝光塔、罗田岩摩崖石刻、水头步蟾房、中共甘南省委旧址、陇南苏维埃政府旧址、阿格拉旧址里安革命干部培训班、朱华楼、“水乡江南”称号、中共江西省委旧址、中央兵工厂旧址、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江西省工农兵、江西省军区旧址(含红军检阅站)、昌岗乡勘测旧址、江西省委旧址、江西省委旧址省军区、山塘古窑址、水口塔、翠微峰摩崖石刻、郎吉节小坊、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旧址、红军中央局旧址中共阳西苏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大白地战役旧址。还有一个新开发的风景区另:兴国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纪念馆。
6.宁都好玩的景点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宁都人一直自称是宁都府人。这是因为宁都在元清时期是直隶郡(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 ),在民国和解放初期是地方机构,所以宁都人自称宁都府人。
宁都府虽不大,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高大的城墙和厚重的城门将街道和房屋封闭起来。本质上,它仍然是一个人们聚居的农村地区。城里城外的人们依然过着田园生活。与乡村相比,城市居民的优势在于居住环境舒适,地位优越,受国家官员、县令的直接统治。城里人都傲慢无礼当他们下乡时,就像北京、上海的人屈尊去其他地方一样,尽管他们可能只是城市里的无家可归者。
城里祠堂数量最多的是祠堂。道光四年编成的《直隶志》称:“州城内祠堂众多,遍及其他郡县,覆盖东南近闽、广,西北及福,在建、吉安交界处。明朝时,山匪猖獗,不能在村里建土堡,在城里建祠堂,以避盗贼。但过去建祠堂的人城里要种树,怕没有俸禄;挖井,要担心缺水;建仓,要预测粮食。太平已久,却置一座空祠堂。城市。如果没有sp王牌在城内,放在城外,习惯上在大祠堂外建一座小祠堂。 ,城内不止一个氏族。因此,城内外,十人三十四是寺庙,十人六十七是民居。”
城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是北门的牌坊.沿河的桥梁和古城墙。拱辰桥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绵延千年。
古城墙始建于隋明代扩建城池时,耗资十万白金修建了一段新城墙,建成后城门有十三座,解放后旧城墙全部拆除。并修建了一些政府单位,新城墙大部分被拆除,只留下梅江附近的一段作为防洪堤。现存拱辰门、德乙门、阳和门(东门墩)、朝阳门、集贤门等城门。
宁都两次升州
1
第一次是在1295年
元年初十日元贞元年(1295年)元月,宁都县升州,辖石城县,属赣州路。这也是宁都首次晋升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甘州路为府,宁都府改为宁都县。洪武九年(1376年),宁都县属江西布政使赣州府。
第二次,1754年
清初,采用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宁都县升为直隶州,辖区与今江西省宁都、石城、瑞金等县市。这是宁都历史上第二次晋升为州。
宁都历史上是江西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是地区行政中心。宁都还两次成为江西省省会。
7.宁都旅游景点全面介绍赣州(含所辖县市)主要景点有:
1:国家AAAA级旅游区:赣州通天岩风景区、赣州包古路农场、杨凌国家森林公园、兴国三僚风水文化风景区
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瑞金革命旧址、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通天石窟、赣州古城墙、关西新圩、烟衣卫、大宝光塔、甘肃周佛塔、梅观古驿道、兴国革命旧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于都县)
3: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白三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梅观国家森林公园、杨凌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
4: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白山风景区
6:省级自然保护区:崇义杨岭、崇义齐云山、石城干江源、东江源-寻乌崖基博山、上右五指峰
p>7:省级风景名胜区:赣州通天岩、陇南小武当山、瑞金罗汉岩、大峪知米关古驿道、上右斗水湖、崇一涅杜洞、会昌寒仙岩, 沙宁都翠微峰ngyou五指峰
8:其他景点:玉谷台、牡丹亭、和谐钟楼
8。宁都旅游景点图片全集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位于赣州市北部,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全国第一城市。人口74.1万,居赣州市第三位。全县人口15万,现有12个乡、12个镇。宁都县历史悠久。宁都县建于三国武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先后命名为阳都、宁都、前化、博胜等县。元清时期两次升为直隶。 1934年10月,成为国民党特别行政区司令部。解放初期,设立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地区。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里。苏区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战斗足迹。宁都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 1931年12月14日,赵博升、董振堂领导的国民党二十六路军17000余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红五军团诞生。 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院召开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宁都是客家人的早期发源地。大量家谱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南迁至现在的客区。ng王朝。他们首先定居在宁都地区。站稳脚跟、实力增强后,逐渐向闽西挺进,再向粤东挺进。宁化客家祠所列的100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几十个是从宁都移民过来的,如赖、廖、邱等。全县现有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的第三十五代祖,唐末被封为东平侯,定居宁都。宁都素有“文学诗国”之称。 “诗国”之名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宁都文化达到鼎盛,以清初三大散文名著、著名学者之一魏熙为代表的“义堂九派”的出现,以及义堂书院的建立,h清初“三山学派”之首,赋予宁都“文学之乡”的美誉。宋至清,出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进士431人,居赣南第一。宁都教育底蕴深厚,尊师重教的民间文化盛行。宁都中学高考考生人数连续10年位居全市前列。 2004年,宁都中学学生廖海珍一举高考夺冠,成为我市县恢复高考后的全省第一人。文科顶尖学者。宁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县。宁都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71%,立木蓄积量784.8万立方米。是首批100家生态示范企业之一在国内松绑。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宁都还拥有迷人的旅游资源。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集儒、释、道、革命历史于一体的翠微峰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列入道教七十二处之列。福地中的第三十五福地。人文景观中有唐代东平孙中山始祖孙中山墓、西晋时期修建的青莲古寺、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水口塔等。明代等,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历史文物。宁都是农业大县、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宁都经济以农业为主被誉为“陇南粮仓”。年产粮食30万吨以上。 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主产县。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49.34亿元,财政总收入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2.73万人。全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形成优质稻、脐橙、黄鸡、加工红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食用菌、席草五个区域特色产业、蚕桑、茶叶、白莲。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薯加工基地和省内最大的席子、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今年1月至6月,全县生产总值达23.44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8%,第二产业增长16.2%,第三产业增长15.1%。财政收入12541万元,同比增长1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51.7元,同比增长8.6%。全县各级组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工农联动、城乡互动战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着力把农业大县建设成为农业强县。继续前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