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惯?
藏族人大多一日三餐,但农忙或劳动强度大时,有一日四餐、五餐或六餐的习惯。大多数藏族人以糌粑为主食,糌粑是将青稞炒熟磨成细粉。尤其是牧区,除了糌粑外,其他食品很少吃。吃糌粑时,应拌入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糌粑易于储存和携带,食用也很方便。在藏区,总能看到人们身上背着羊皮糌粑袋,饿了随时可以吃。
过去,藏族很少吃蔬菜,主要副食是牛羊肉,其次是猪肉。藏族人吃牛羊肉讲究新鲜。人们吃肉时不使用筷子。相反,他们将大块肉放在盘子上,然后用刀切。牛和鱼的血eep加入牛羊肉碎,倒入牛羊小肠中制成血肠。储存肉类常用风干法。一般入冬后宰杀的牛羊肉暂时不能食用,就切成条状,挂在通风处晾干。冬季制作风干肉不仅可以防止腐蚀,而且可以冻结肉中的血液,可以保持风干肉的新鲜色泽和口感。
最常见的是从牛奶和羊奶中提取的酥油。酥油除了用于膳食外,还广泛用于制作酥油茶。酸奶、奶酪、奶疙瘩、奶渣也是常用的乳制品。
藏族普遍喜欢喝用青稞酿制的青稞酒。尤其是在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藏族的灶具是独立的。在藏区,家家户户都有酥油茶筒、奶茶壶。大部分地区的藏民都使用干d 以牛粪为燃料,以铁鼎为炉灶。云南藏族喜欢用铜制作茶具、酒具、餐具。其他地区的藏族则喜欢使用涂有红、黄、橙色颜料的木碗。比较讲究的还要用银包住碗。牧区藏民要求随身携带精制藏刀,主要用于切食物,也可用于宰羊、剥皮、剥帐篷棚等。藏刀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典型食品:除了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还有很多其他藏族的典型食品,如祖玛米,一种用祖玛、大米、酥油等制成的藏族传统宴席食品。血肠、藏族传统菜肴,以牛(羊)血为主要原料制成。奶酪是西藏的传统菜肴,由发酵的牛奶和羊奶制成。
▲藏族饮食禁忌
藏族吃糌粑(油炸青稞,用酥油制成)、酥油(从牛奶中提取,与粗黄油类似)、乳制品等,冬天多吃肉制品,夏天多吃乳制品。热酥油可以止血。到达牧区后不要轻易喝牛奶,因为牛奶从牧场采集后直接饮用。它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热量高,而且容易腹泻。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西藏人民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游客来西藏应该尊重。
敬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最隆重的礼仪。热情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哈达时,客人应跪拜接受;进入普通藏民家庭时,切记不要用脚踩门槛;当你想叫某人的名字时,y通常在名字后面加上“La”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善意。如果主人请你坐下,你可以盘腿而坐。不要伸直双腿,脚底面向人。另外,不能随意用手触摸藏族人民的头部。
三饮一杯是藏族人民待客最重要的礼节。三饮一杯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空中、地上弹奏三次,以示对天的敬意,地和祖先(或佛、法、僧三宝),然后喝一口,主人将杯满,再喝一口,主人再满杯,喝三遍,然后最后将杯中的酒全部喝完。
在西藏,从不吃马肉、驴肉和狗肉。一些地方的藏人es 甚至不吃鱼。因为藏族人认为狗和马是人道的,不能吃;驴被认为是非常不洁净的东西,不能吃。所以,在西藏千万别提吃驴肉、狗肉。
西藏的主要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向游客开放的寺庙很多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族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因此,转身时一定要顺时针方向行走,切勿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长老做礼拜的时候,身后都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的羊。这些羊被称为“自由羊”,这些羊不应该受到骚扰。同时,不得大声喧哗,不得触摸寺院内的佛像。未经许可,不得在寺院内录像、拍照。
藏人伸出舌头是一种谦卑和尊重的行为互相尊重,而不是不尊重他人。双手合十,表达对客人的祝福
上面有藏族服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