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俗风情。藏族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活动?
简介:我们对西藏并不陌生,因为电视里经常能看到藏族人的身影,而且藏族服饰很有特色,让人一眼就难以忘记。那么西藏的民俗风情有哪些呢?藏族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活动?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藏族饮食习俗
1、西藏农牧民以糌粑和青稞酿制的酥油青稞酒为主要食品。
2. 糌粑是以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成的炒面。糌粑与酥油茶或青稞酒一起搅拌,用手揉成小团食用。
3.酥油茶是将砖茶倒入一米长的木筒中,加入盐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个月无肉,不可一日无酥油茶。
4、青稞酒是以当地出产的青稞为原料酿制的低度酒。是适合藏族男女老少饮用的饮品。
5、藏族人民喜食肉类和奶制品。很多人喜欢吃风干的牛羊肉。肉类可以使藏族人民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持充足的热量。
独特的藏族服饰
①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是肥腰宽襟的长袖袍。穿着这种结构大的衣服,晚上睡觉时可以当被子。长袍的袖子宽敞,手臂可以自由伸展,既防寒保暖,又方便日常生活和出行。
②藏区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气温升高时,可脱下一只手臂,以利于散热、调节体温。随着时间的推移,脱掉一只袖子从而形成了藏族服饰的独特风格。
藏族男女都喜爱珠宝。
①来自世界各地的藏族男女特别注重饰物,包括头饰、发饰、鬓角、耳环、项链、胸饰、腰饰、戒指等。外形美观,多为天然。形状。
②女性喜欢佩戴珊瑚玛瑙项链、银佛盒。
③男子一般佩带各种腰刀、火镰等饰物。有些还戴着耳环、戒指和手镯。
藏族民居
1、藏族民居风格古朴、粗犷。墙壁由石头砌成,端庄、稳定、坚固。外墙、门窗均经过精心装饰,并用彩画渲染,显得非凡,而木质悬挑则显得轻盈灵动,与厚重的墙壁相得益彰。
2、屋檐下挂红、蓝、白布帘门窗上装饰有红、白、蓝、黄、绿布条,屋顶墙脚线和角部装饰有红、白、蓝、黄、绿布条。五种颜色分别代表火、云、天、地、水,表达吉祥的愿望。
3、内部一般分为三层,房间数量按柱子计算。底层为牲畜圈舍和储藏室,二层为居住层,大房间作为主房、卧室和厨房,小房间作为储藏室,三楼多用作为祈祷厅和露台。
藏族礼仪
1、敬哈达是藏族人民最规范的待客方式,是对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敬意的崇高礼节。哈达是藏语,意思是纱巾或丝巾。
2、藏族人在迎接客人时,不仅要用手沾酒弹三下,还要在粮袋里抓一些青稞。并将其抛向空中三次。
3、宴会上,主人先喝一口酒,然后一饮而尽。主人喝完第一杯酒后,大家就可以畅饮了。
4、喝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端到自己面前,才可以伸手接喝,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5、藏族人民讲究吃饱、咀嚼不发出声音、喝水不发出声音、挑食不越盘。用羊肉招待客人时,羊脊下部带尾的一块肉是最有价值的,应该送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在尾肉上留一绺白毛,以示吉祥。
藏族饮食禁忌
1、各种肉类禁忌
藏族人吃肉有很多禁忌。大多数人只吃牛羊肉,但从不吃牛羊肉马、驴、骡子或狗。有些人甚至不吃鸡肉、猪肉和鸡蛋。
除部分城镇居民(多为年轻人)少量食用鱼、虾、蛇、鳗鱼、海鲜外,绝大多数农业区和经济特区的人们普遍不吃。
兔肉有的地方可以吃,但孕妇不可以吃。据说,违反禁食规定吃了它而出生的孩子会张开嘴。
即使吃牛羊肉,也不能吃当天宰杀的新鲜肉。你必须在一天后吃它。当日宰杀的肉被称为“宁夏肉”。人们相信,牲畜虽然被宰杀了,但它的灵魂仍然存在,而且需要一天的时间灵魂才会离开身体。
藏族人从不捕食鸟类,尤其是“拉查贡姆”等雪雉。藏族人视它们为神鸟,忌讳狩猎。克他们。
2、禁鱼
禁鱼情况比较复杂,禁鱼与否与地域密切相关。
在西藏东部,人们几乎不吃鱼,也不敢接触蛇、青蛙等动物。他们认为鱼、蛙等水生动物是龙神的宠物,受到伤害或触摸就会染上疾病。人们普遍认为,藏族人民不吃鱼是受佛教不杀生观念的影响。然而,藏东地区的不食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
西藏腹地雅鲁藏布江流域广大地区的藏族先民曾经从事渔猎活动,吃鱼的习俗很普遍。
3、吃大蒜的禁忌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吃大蒜的禁忌较多。人们通常将大蒜作为调味品食用,但如果你去圣地拜佛拜佛,一定不能吃大蒜。吃大蒜后的恶臭会玷污、熏染圣地,这是大忌。有人说吃大蒜当天不宜去寺庙、寺院。有人说三天后才能去。还有人认为“吃完大蒜后,七天内不宜去寺庙、寺庙等圣地,因为去除大蒜的臭味需要时间”。
4、火炉禁忌
藏族人对火炉有着神圣的崇敬,相信火中有灶神。需小心,切忌亵渎神明,得罪灶神,否则会带来灾难。严禁越过火炉,忌向火炉吐口水或焚烧骨头、皮肤等物品。炉灶内应保持火坑清洁,火炉旁不要放置不洁物品。火炉。坐在炉子旁时,不准将脚放在炉子上。清理垃圾时,不要将垃圾扔进炉子里焚烧。直接在火上烤肉也是禁忌。
行人外出时,需要祈求灶神保佑。野外用三块炉石搭建的炉子在离开前需要清理干净。每个炉石上都放有少量的茶或食物,以表达对灶神的崇拜。禁忌在灶石旁小便或放屁,否则会激怒灶神,导致犯者阴部生疮,甚至死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