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

在宗教方面,边疆傣族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属于上座部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遗迹。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人士“波蒙”、“十娘”代表他们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人。

2.服饰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着白色或深红色的细腰、宽下摆内衣,下穿各种颜色的裙子。德宏、芒市等地的妇女婚前穿浅色上衣、长裤,系小围裙,婚后改穿上衣、黑色裙子。

傣族男子多穿无领、双排扣或大排扣小袖短裤、长裤,身披冷衣。那里。他们通常用白色或绿色的布包头。男性纹身的习俗非常普遍。它不仅表达勇敢,而且可以辟邪、护身、装饰身体。

3.饮食

傣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则喜吃糯米,一般都是现捣实吃。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傣族也吃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苔藓做菜是傣族的独特风味。生、鲜、酸、辣、野是傣族美食的特点。

4.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民居的一大特色。西双版纳、德宏瑞丽的傣族竹屋风格独特。该建筑近正方形,共两层。楼上已被占用距离地面约 7 英尺。下层没有围墙,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物品。屋顶是双坡的,大部分覆盖着编织的“稻草排”。

5.语言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其分布而被称为傣语、泰语、老挝语等。他们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系)台湾语族东台语族。

5.武术

武术在西双版纳傣语称“奋争”,德宏地区称“甲拳”。过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岁,通常要学习几套武术动作,以防身、防敌、防野兽。腾冲县永乐村被誉为“傣族武术之乡”,这里男女老少皆习武。

扩展信息:

傣族风俗习惯:

1.关闭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十月中旬)。这两个节日期间,各村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拜佛活动。他们向佛像敬献美食、鲜花、钱币,在佛像前念经、滴水,祈求佛祖保佑人们。

2.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坎比麦”或“冷河桑坎”,意为六月过年。时间为傣历六月下旬或七月初(公历四月中旬)。大约在农历He清明节过后十天,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

3.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是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一天,周围村庄的数千名青年男女聚集在花街。

4.婚姻

历史上傣族家庭和婚姻的显着特征是等级制内婚制。酋长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一夫多妻制盛行。土司还利用职权随意虐待农民的妻女。绝大多数农民实行父系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成员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各地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因此家庭、婚姻形式也存在差异。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