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制度。儿子们结婚后立即分开,父母通常从最小的儿子开始住在一起。地主阶级中,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的人不通婚,但叔伯、表兄弟之间有通婚的习俗。有女儿而无子女的,可以收养妻子;无子女的,也可以收养子女(养)或同宗兄弟的养子。养女婿、养子必须改名才能获得财产继承权。

白族的日常习俗有哪些?

居住地: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

白族操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族。有3种方言:南部方言、中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绝大多数白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精通汉语。

民族艺术:

白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 《创世记》、《烧嵩明塔》、《王府云》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很少出现在戏剧表演中。

宗教信仰:

部落崇拜相当于村神的主人,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

白族有很多传统节日。有着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定名为“国庆三月街”。还有民族节日如“火把节”(又称七夕节)。

每逢节日,除了必要的节日食品外,还有礼佛、祭天、敬祖等祭祀活动。元旦是最隆重的。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都要买年货,杀猪、磨豆腐、捣饵块、糯米粉。除夕之夜,各家之主都会用托盘端着食物、茶、酒,沿着天地顺巴、门、井、灶神、祖先牌位祭拜。然后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盛大的团圆饭时,餐桌中央摆着一口大铜火锅,总是端着猪头肉,周围摆着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式菜肴。

祭祀:

中元节和祭天是特殊的祭祀节日,特别是每年农历七月的中元节。这是祭祀祖先灵魂的节日。如果是新近丧亲的人,祭祀一定更加隆重。仪式要准备八大碗佳肴,有上千块肉、排骨、脆皮猪肉、酿茄子、百合花、羊肚菌、酿肉鱼等。每道菜不仅用​​料考究,而且做工也很精湛。有备无患,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对于直系亲属或姻亲,葬礼前应设一顿丰盛的宴席,称为“三滴水”,以表示哀悼。所谓“三滴水”宴,是指水果、祭品(做成凤尾鱼、狮子的菜肴)和八碗三类。

饮食习俗:

白族通常习惯一日三餐。农忙季节或节日期间,早餐和午餐小吃供应较多。乙平坝地区艾民多以稻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白族多以玉米、薯类、荞麦为主食。主食以蒸为主,常吃干米饭,外出办事时携带盒饭,就地吃冷餐。

喝茶是白族人民的另一爱好。白族十分重视喝茶,每天早上和中午两次。早茶又称“早茶”或“醒茶”。起床即烤,大人皆饮。下午茶也被称为“碎茶”或“解渴茶”,里面放着像奶扇一样的米果,连小孩子都喝。一杯。

白族人大多喜欢喝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大副业。由于所用原料和方法的不同,自制酒的种类也很多。采用40多种草本植物制作酒曲及各种白酒其他其中窑酒和干酒是传统酒类。还有一种糯米利口酒,是专门为女性和孕妇制作的。据说它具有滋养和刺激泌乳的作用。

婚俗:

白族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时,如果姑娘同意,就送他一块蛋糕;如果姑娘同意,就送他一块蛋糕;婚礼期间,新娘要到厨房做“鱼汤”;中秋节期间,新娘子会做大面饼,以展示她的厨艺。婚礼上,最重要的是先上茶点,其次才是四四如意宴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婚俗。每当遇到十字路口、三岔路或人群聚集的地方,客人们就会停下来,把嫁妆分成两大堆,并请新郎背着新娘,在嫁妆周围画上“8”字。

礼仪:

无论您是否认识客人,都要热情欢迎他们。每一位到来的客人都会受到“三道茶”的款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道,即倒三道茶:第一道是纯炒茶,第二道加核桃片、奶扇和红糖,最后一道是纯炒茶。第三道菜加了蜂蜜和一些花椒。因此具有一苦、二甘、三余味的特点。用餐时,年长的客人坐在桌首,年轻的客人坐在桌的两侧或首部。他们要随时给长辈、客人加饭、加汤,并热情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