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为什么要游到浅海排便?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说:在深海里失败压力太大,远不如浅海舒服!
2019年11月,一位名叫Weiser的风景摄影师使用无人机捕捉到了澳大利亚珀斯南部蓝鲸排便的壮观场景。鲸鱼靠近尾部的地方喷出了大量金色的粪便,一条长长的痕迹蔓延了十几米,非常漂亮。
如果你离鲸鱼排便的地方很近,你会看到大量像黄色烟雾一样飞舞的粪便,很快就把周围的海水变成了黄色。当然,它会伴随着难闻的气味。如果没有采取防护措施,你可能会因为气味而头晕。你要知道那是粪便!
事实上,鲸鱼排便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你有机会去观鲸,并且观鲸地点的海水比较清澈,你很有可能看到鲸鱼排便,因为鲸鱼一般只在浅海区域排便。
例如,在潜入深海进食之前,蓝鲸会在浅海排便,为大餐腾出更多空间。那么鲸鱼为什么要在浅水区排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1.鲸鱼一次排便多少粪便?世界上有80多种鲸鱼,分为须鲸和齿鲸两大类。须鲸嘴里有须但没有牙齿,共有11种,齿鲸嘴里有牙齿但没有须,共有70多种。鲸鱼分布于世界各大洋。 。
蓝鲸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鲸目动物和哺乳动物。它也是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最大的。目前国际公认的蓝鲸体长纪录是30米。这是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科学家测量的数据。
一些p人们可能会说,已经灭绝的恐龙不应该是最大的动物吗?有些恐龙确实很大,大到可以和蓝鲸相媲美,有的甚至比蓝鲸还要长。但这些恐龙的体重只比蓝鲸的一半多一点,所以从体重的角度来看,蓝鲸仍然是最大的动物。
鲸鱼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已经完全适应了海洋的生活。他们在海里吃、喝、排便。那么鲸鱼一次排便量是多少呢?
事实上,科学家一直对鲸鱼的排泄物很感兴趣,但他们没有办法捕获鲸鱼,收集它每天的排泄物,然后称重。因此,科学家只能观察其他水生哺乳动物的情况,计算出食物和排泄物的比例,然后根据体重来估算鲸鱼的排泄量。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计算,科学家们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克鲸鱼排泄物。例如,精气鲸,体长可达18米,重45吨,每天排出600多升尿液。
另一头较大的长须鲸,体长26米,体重70吨,每天能排出900升尿液。蓝鲸的体型比长须鲸大得多,可达30米,其每天的排泄量可想而知。
简而言之,这些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体型巨大,吃的食物数量惊人,排泄的数量也惊人。蓝鲸一天的排泄量甚至超过一吨!
2.鲸鱼为什么要在浅海排便?鲸鱼常年生活在海洋中,但作为哺乳动物,它们必须经常浮出水面,露出鼻孔呼吸。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鲸鱼有不同的呼吸间隔。间隔时间较短的是8到15分钟,最多可以持续半小时不呼吸,最长的屏气时间时间最长可达 50 分钟。
鲸鱼吸完一口气后,会潜入海面以下1000至2000米处捕食。他们的食物摄入量是惊人的。一头蓝鲸平均每天能吃掉16吨食物,即使是体型较小的座头鲸一天也能吃掉9吨左右的食物。
吃得越多,便便就越多。鲸鱼每天都需要排泄,但通常它们必须游到浅海排泄。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原因很简单。深海压力太大,鲸鱼排泄不方便!我们知道,在海洋中,深度每下降10米,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 300米的深度已经是大多数潜艇的极限深度了。
所以当鲸鱼在海洋深处时,它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很难排出体外。此外,鲸鱼本身也需要浮出水面呼吸。他们每天需要呼吸数十次。它们每天都会多次游到浅海,所以在浅海排泄是最舒服的。
3.鲸鱼在浅海的排泄物有利于整个海洋生态。鲸鱼漂浮到浅海排泄。除了自身的舒适度之外,这些排泄物其实对整个海洋生态,尤其是浮游生物有着巨大的影响。鲸鱼的一次排泄物就是一顿大餐。
据研究,鲸鱼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铁、氮和磷,这些元素是浮游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因此,鲸鱼在深海进食,在浅海排泄,相当于将深海的营养物质带到了浅海区域。
鲸鱼的排泄物喂养了大量的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则是小鱼小虾的食物。小鱼小虾为大鱼提供营养,整个食物链就形成了。一个循环。
所以鲸鱼的排便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轮胎海洋食物链。作为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鲸鱼通过排便为食物链底层的浮游生物提供能量。
4.结论 从直接的角度来看,鲸鱼在浅海排便是因为深海压力太大,排便不方便。在浅海排便会更舒服。
但从整个海洋生态来看,鲸鱼在浅海排便,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将深海的营养带到浅海。这是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鲸鱼平常的排便行为,竟然影响着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循环!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鲸鱼是水生哺乳动物的一种,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像陆地动物一样,它们也必须排便。据研究,成年蓝鲸可以排泄AB一次拉出200升粪便,相当于200多公斤的重量(粪便的整体密度大于水),比猪还重。 (下图是2019年科学家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拍摄到的蓝鲸排便的照片)
从图片中我们发现,蓝鲸的便便并不完全是固体,而是倾向于成为液体。事实上,所有鲸鱼的粪便都是这样的。它是一种流体羽流,其中一些小的固体颗粒会落入其中,液体颗粒会像泡沫簇一样漂浮在海面上。
迄今为止观察到的鲸鱼几乎都是在浅海(海面)排便,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在浅海排便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趣的问题。
鲸鱼为什么要在浅海排便?鲸鱼是一个由 98 种不同动物组成的大家族。从牙齿结构来看,分为齿鲸和须鲸两类。在所有齿鲸中,除了上颌没有牙齿的抹香鲸外,它们只能生活在小海洋中。除了以生物为食外,其他齿鲸都以中型和大型海洋生物为食,但须鲸不同。它们没有牙齿,不能咀嚼和撕裂猎物。因此,即使是最大的鲸鱼蓝鲸,也只能以少量的磷虾和鱼类为食。
无论是齿鲸还是须鲸,其猎物生活的海水深度通常在100-1000米之间。因此,鲸鱼要想觅食,就必须到深海区域,尤其是以抹香鲸为主的大型头足类动物,可以潜到1000米的深度。
从水面到如此深的海域,任何种类的鲸鱼都希望一次性捕食最大化的猎物。这时,他们需要先排泄、换气,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屏住呼吸。最大限度地利用您的时间,同时尽量减少一次吃的食物量。
那么,怎样才能在通气的同时将体内的粪便排出体外呢?答案显然是海面。在海面上,它们同时吸气和排泄。这样就完成了吸入,也完成了排泄。这样,轻装上阵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一次性捕获食物的数量。
此外,鲸鱼在浅海排便还有一个优点:方便。由于鲸鱼的大部分食物都是在深海中吃的,所以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众所周知,海水的压力与海水的深度成正比。海水深度每深10米,压力就会增加1.03×10^5pa。如果在几百米的深度排便,巨大的压力会让排便成为一种困难的事情。
在如此深的海水中排便也是危险的,因为水可能会沿着肛门进入体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鲸类动物可能会再次也起不来。这就像深海中的潜艇突然出现一个洞一样。海水必然会从这个洞流入。
鲸鱼在浅海排便的好处。鲸鱼在海面排便的好处是可以轻松轻松地游动(低压)。然而,它们在浅海排便不仅对自己,而且对整个海洋系统都有好处。
首先,在上图中,我们发现蓝鲸的粪便是有颜色的。这种颜色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鲸类的粪便之所以色彩缤纷,和它们的食物有很大关系。蓝鲸的主要食物是磷虾。磷虾含有大量铁,因此蓝鲸的粪便呈淡红色(尤其是沉入水中的固体粪便)。颗粒,如下图所示)。
因此,鲸鱼排出的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铁。据研究,铁含量鲸鱼排泄的海水中的t是南极海域海水的1000万倍。这些铁元素是许多海洋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的铁源。
虽然鲸鱼在海面排便,但这些营养物质可以滋养从浅水到深水不同海域深度的生物。
其次,鲸鱼实际上和大多数肉食性哺乳动物一样。它们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食物(草食性反刍动物往往消化得更彻底),所以在它们的粪便中仍然有许多未消化和未吸收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很少,只能作为一些小鱼小虾的食物。
小鱼小虾通常生活在浅水中。如果鲸鱼在深水中排便,这些营养物质几乎就被浪费掉了。但在浅水中就不一样了。许多小鱼小虾也会跟着。看着它们,在它们拉便的时候享受盛宴。
总之,鲸鱼在海水表面排泄。这是因为在日一方面可以减轻自身重量,增加通风时的食物摄入量,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排泄压力(海水压力随深度增加)。
通过对鲸鱼排便的介绍,我们发现鲸鱼在海洋生态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一些大型鲸鱼死亡后会形成鲸落,鲸鱼巨大的身体会慢慢掉落。进入海底,为生活在不同深度海水层的生物提供营养。
除了它们死后反馈给海洋之外,它们每年庞大的排泄物实际上滋养了海洋生物。其中的铁被浮游生物吸收,一些未消化的营养物质变成小鱼。虾食等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