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有些地方过年还要磕头?过年磕头的习俗现在主要流行于山东农村地区。我来自山东农村。过年期间,村里的男人们都要在天亮之前到村里的长辈家拜年、磕头。妇女们等到太阳升起,吃完早餐才出去拜年。如果太早这样做,会引发厄运。必须等到太阳出来,太阳的阳气驱走了霉运,才可以出去拜年。

山东是礼仪之邦。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礼仪,其实就是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规定了在什么场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礼仪。例如,婚礼礼仪自古就有,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如何变幻,神圣与仪式婚姻的本质没​​有改变。

山东农村过年磕头是山东农村群众庆祝春节的一种仪式。它是我们祖先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人膝下有黄金。上面跪着天,下面跪着大地,中间跪着父母。

我也是山东农村人。过年的时候,我还去村里的老人家拜年、磕头。山东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如果你来我家拜年,我会回你家回访。我去村里的老人家拜年。我走访的家庭越多,我的父母就会得到越多的晚辈回信,这意味着我的父母会得到更多的祝福。过年的时候,要求吉祥。当同伴见面时路上,他们互相握拳,说着“求财”、“万事如意”等吉祥话。

现在父母走了,我不用出去拜年了。同辈兄弟,打个电话打个招呼,送上祝福,约个小酌一杯就可以了。下面的孩子有的遵循这个习俗,有的则没有。他们都学着像城市居民一样。在那里生活了很多年,他们甚至不认识。那么,农村的春节还有意义吗?如今,农村的孩子们会逐渐忘记除夕夜、祭天、拜年等春节仪式,让春节变得不再那么仪式化。老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趣事吗?在留言区交流。

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

山东人有吗?有喝茶的习惯吗?

山东是茶叶消费大省,喝茶是非常健康的方式。我们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没有松阳香茶,山东人就无茶可喝。一方面说明了松阳市场的市场配置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山东的茶叶消费情况。

山东人非常爱茶。他们不仅从南方购买干茶,还在20世纪60年代从浙江引进了茶种。分界,北方种茶,足见对茶的热爱。

山东的茶叶消费仍然是中国最健康的消费市场之一,即当年新茶消费以绿茶为主。近20到30年,茶文化消费出现了一股逆流,就是普洱红茶、大叶茶的炒作。这些低档、劣质、过期、边市的茶叶,被伪装成文化。港台茶骗子,在茶圈中大行其道,不断欺骗民众,进行智商反教育。茶是食物和饮料,越陈越好。不要让保质期只是骗子欺骗人们的谬论。山东的茶叶消费市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吹嘘、炒作普洱红茶等古茶的人并不多。

山东人喝茶也很普遍,也有喝茶的习惯。

山东也有本地产的茶叶,如日照茶、崂山茶、博山茶、泰山女儿红等,味道都非常好。

山东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我是山东人,所以我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山东,又称齐鲁之乡,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孔孟之乡、人杰地灵的地方。从那时起就已经成为一种礼仪状态远古时代。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贤臣将军都出自山东,如:孔子、孟子、老子、孙子、诸葛亮、王羲之等。

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时期新中国解放战争中,山东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著名的“地雷战”就发生在山东省海阳市赵团村。电影《地雷战》中的英雄赵虎是以民兵英雄赵守福为原型的。抗日战争期间,赵首富参加战斗200余次,用地雷杀死敌人近200人,训练爆能手12000多人……后来,英雄赵首富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山东人耿直豪爽,忠义之士很多。有人说:为什么山东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皇帝呢?是因为山东没有大圣贤人吗?显然答案是错误的。 S山东是孔孟之乡,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忠”字。自古以来,山东人从来没有想过造反、称帝。山东若有英雄,是官逼民造反,聚众起义。我们要的是“为天伸张正义”,为民伸张正义。绝对不是“皇帝轮流,明年来我家”,诸侯将相就太平了……”

隋末山东英雄秦琼、程咬金宋朝,还有宋朝的水泊梁山好汉,他们宋朝的旗帜都是“除暴为民,伸张正义为天”。被征召,他愿意牺牲自己和兄弟的生命来臣服朝廷,可见“忠”字有多么重要。

山东人民勤劳、务实、吃苦耐劳。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我父母那一代经历了种种磨难。在生产力落后、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背景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精神,成就了齐鲁的大发展。比如,莒县的清风岭水库、日照水库等大型水利工程,我父亲在那里做了几个月的义务工。

山东人质朴善良,重义轻富,热情好客。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十分贫困,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赶不上农村。农村家家户户都种地,至少还有饭吃。当时,很多城市农村的人都回到农村投奔亲戚。乡下人淳朴、善良。即使不吃不喝,他们也总是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城里的这些亲戚。

有白面馒头、煎饼、玉米面煎饼、米饭干米、烤红薯等。 ......招待客人,这些食物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平常,但在那个时代,这些绝对是奢侈品。一个七八口人的家庭每年要分得小麦70到80公斤,大米50到60公斤。放假的时候留给家里的孩子吃。大人的主食是用干红薯粉做的煎饼,还有用花生、红薯苗做的豆沙。城里的亲戚受到山东人的热情接待,都不想回去了。

山东民风淳朴,尤其在胶东烟台、威海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过去十年,我在威海呆了几年。这个地区的农村人把鸡鸭关在外面一个非常简单的笼子里。他院墙。家家户户的菜园里都种植着各种蔬菜和水果。虽然大部分农村人并不富裕,但偷蒜苗这些事几乎没有人干。广阔的乡村,安静祥和,没有盗贼。

山东确实是一个礼仪之邦,长辈和年轻人都秩序井然,长辈和老人尤其受到尊重。每年大年初一,晚辈都要主动给长辈拜年。一进家门,他们先向长辈跪拜三拜,拜年。即使你已经80岁了,上面还有叔叔阿姨,拜年也要给他磕头。

我来自山东,鲁西北农村,20世纪80年代出生。从我记事起,当亲戚来我家,尤其是男性亲戚时,女性不上桌。我说的是实话,你别生气。

到家后记得去拜访男性亲戚,奉上茶,坐下来,让炊烟追忆旧时光,让家人放松一下。中午时分,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这时,客人们就会到厨房去,告诉他们不要太麻烦,我来了就不麻烦了(就是方便招待他们)。水。不一会儿,凉菜就上来了,爸爸请客人入座。客人们把我爸爸推到了桌子上。推来推去,爸爸还是坐下了。我爸爸拿出了一些好酒,开始和客人们一起喝酒。这期间,妈妈陆续上菜、泡茶、泡水。他们一次喝两三个小时。最后,爸爸把馒头端给了客人。客人们请我妈妈和他们一起吃饭。我妈说他们已经吃过饭了。我知道现在妈妈在厨房里吃了一个馒头。

这是过去的习俗。最近,很多外省的女孩都嫁给了我们山东。这种妇女不上餐桌的习俗已经得到了克制。曾经听说有一个山东姑娘在厨房里忙碌了好久。正当她准备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她被骂了。女孩勃然大怒,当着客人的面掀翻了桌子。

不过,山东陪客喝酒的热情依然如故。客人无论喝醉还是没喝醉,都没有受到很好的对待,消息传开,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