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春节民俗正在发生哪些变化?您对这些变化有何理解?
如今,春节的民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1、春节期间有些地方不准燃放鞭炮。 2、春节期间,一家人去大饭店吃团圆饭。 3、穿新衣服过年。 4、挨家挨户拜年,领取压岁钱。 5.观看30号晚上的聚会。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并不是民俗完全改变了,只是水平比我们年轻的时候提高了。也就是说,人们的“文化素养”变高了,人们变得“文明礼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思想”变了。 ,所以发生了变化。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人类的一种进化。就像人类从猿猴进化到人类可能有同样的意义一样。抱歉,这个比喻有点粗俗,请谅解明白了。但那年禁放鞭炮的三十日晚上,我无法抗拒鞭炮声的诱惑。我居然把这辆130卡车开到五环外,买了鞭炮挂在车厢上。真是太高兴了。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就算三十个晚上不放鞭炮,我也不在乎了。只要看别人演奏它,听听那令人震惊的声音。毕竟人都是有欲望的。当他们认识到、体会到人生的目的时,就不再纠缠,仿佛成佛了,人生就实现了。就像孙悟空去西天取经一样,经历了很多磨难。当然,良好的环境是党和国家的福祉,是党和国家顺应人类进化规律作出的选择。光看我的文字就知道我是一个无私、无畏、奉献的人。是的,一个人的命运n的一生是由上帝决定的。大多数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受苦。不知道为什么人的一生就像几百年前古人所画的画一样,充满韵味,回味无穷。
最明显的变化有两个:
一是春节不再吃松席。三妹的家乡过去有过除夕的习俗。年夜饭时,人们要到山上摘一些新鲜的青松毛,撒在餐桌上,然后把食物放在上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祝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其次,从初三开始,兄妹俩轮流请吃饭。过去,我们父辈有很多兄弟姐妹。从初三开始,这些叔叔、叔叔、阿姨、阿姨等就轮流请彼此吃饭,有一天,或者每个家庭,直到每个家庭都轮到为止。亲戚们欢聚一堂,热闹非凡,吃的东西都很美味。现在家家户户都没有这样的习惯了。
无论怎样变化,春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每个人都希望来年家庭健康、和谐、美好。
说说你的家乡、农村发生的哪些让你深受感动的变化?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发展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我感触很深:
1.家乡农村饮食的变化。我家住在农村,在黄河漫滩地区。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过洪水,三年两次洪水。我的父母担心食物整天。粮食产量低(当时亩产200斤左右,现在亩产1200斤很正常),还要交公粮。很多时候,今年收获的粮食到下一个收获季节就吃不到了。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有时连买盐的钱都没有。 “窝窝头蘸香油”是人间美味。小时候,过年总是盼着能吃到白面馒头和一块肉。现在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每餐都有肉。
2.家乡农村服饰的变化。我有很多兄弟姐妹。做春节衣服的时候,老大总是穿老二的衣服,老二穿老三的衣服。 “补丁衣服烂裤衩,不穿谁就发财”是儿时的一首儿歌。无人能逃脱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次早自习。由于村里没有电,所以没有手电筒,家里只有两盏煤油灯。我唯一的一双缺了脚趾甲的千叶底鞋找不到了,只好光着穿。我顶着霜雪去上学,现在衣服鞋子天天换,天天都是新的。
3.家乡农村生活的变化。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家庭生活很贫困。我的父母没有工作的地方,每年都入不敷出。家里没有院墙。主屋是一座低矮的房子,内部和外部都是熟悉的(房子里面是土坯,外面是砖块)。厨房是茅草屋。风在屋外吹,屋内也吹。外面在下雨,里面也在下雨。 。我记得有一个夏天由于雨太大,主屋倾斜了,父亲只好用树桩暂时支撑。现在我住在一栋西式小楼里,天花板和地砖都装饰着,让房子冬暖夏凉。
4.家乡农村地区使用情况的变化。耕作方式的改变:牛耕、马车、打麦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早上锄地直到太阳西下,下午太阳落山。如果是麦忙季节,小麦收割和脱粒要持续一个多月。如今,旋耕机和收割机用于种植少量农作物。如果是麦忙季节,整天都在收割、播种。家居用品的变化,煤油灯、手电筒、蜡烛都看起来很奇怪,联系个人就更困难了。邮局已经营业一两天了。如今,电饭锅、风扇、电脑、手机、空调、冰箱一应俱全,生活简单便捷
5.家乡农村的变迁。乡村旅游的变化更为明显。 20世纪70年代人们出行依靠驴车,1980年代人们依靠自行车,1990年代人们依靠农用三轮车,2000年后人们依靠摩托车,2010年代以后人们依靠小型汽车。车。
总之,从吃、穿、住、用、行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家乡和农村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由于特殊情况,我已经2-3年没有回过农村老家了。这个特殊的情况是,孩子出生在这里,而且是冬天出生的。尤其是北方农村的冬天非常寒冷。把刚出生的孩子带回偏远乡村不太现实。如果孩子生病了,就会有太多的麻烦。我受不了这个伤害,主要是b因为后果太严重了。
我在回家的曲折路上等到孩子2岁多了,才带着孩子回了农村。我们也从高速公路开车回来。由于我们带着孩子,所以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开得很快。时速基本在100KM左右。偶尔孩子们要小便,只好在服务区休息,我们才能上路。相反,只是带孩子上路,一路上都是一个折腾。幸运的是,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家。
终于下了高速,我们进入国道,行驶了大约30分钟就进入了乡村。这一代农村,有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从驶进乡村的那条路开始,原来坑坑洼洼的路已经没有了,全部变成了水泥路。驾驶终于不再摇晃了。道路两旁房屋的外墙都有我们被涂上了统一的颜色。看上去大概是粉色和黄色的,不过还是很好看的,而且村里的路也干净了很多。街道上也使用太阳能路灯。现在晚上出去天还没黑。这些都是对人民非常有利的好事情。几年下来,农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开车大约10分钟进入美丽的乡村建筑区,就到了我们在乡村的家。由于我们家在村边,那里的空地比较大,还建了一个广场,有几台施工设备和一对篮球架。农村有体育健身的场所。回到家应该是下午了,有很多孩子在那里玩耍。我也带着孩子去了那里,甚至其他孩子也一起玩。我想是因为我一开始不熟悉,也因为我的孩子们跟着我在城里转,他们基本都说普通话。在农村地区,他们可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他不太合群。短暂停留后,他不再玩了,想要回家。
上图是我家乡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在乡下呆了几天,熟悉了之后,每天都会听到外面孩子们的声音,所以我们只好出去和孩子们一起玩。它只是在某个地方跑来跑去,因为这里没有车辆,所以你不用一直看着它。比较放心。
总结: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农村变化确实很大。农村基础设施到位,水泥路、太阳能路灯、街道整齐、颜色统一、厕所改造、污水管道、街道通了。上部垃圾箱的应用基本符合城市建设标准。在那些没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道路依然坑坑洼洼、水淹,与以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