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就是傣历新年~
傣族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傣语又称“浴佛节”、“桑坎毕买”(意为新年)。 “上”和“上建”,两个名字均源自梵文,意为周转、变化、转移,指太阳在黄道带运行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等民族庆祝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庆祝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文艺表演、经贸交流等。具体节日活动有泼水、涉水、赛龙舟、浴佛等、诵经、张哈歌、孔雀舞、白象舞等表演。
传统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持续三至四天。第一天是迈日,与农历除夕类似。傣语称“万朵伤寒”,意为送别旧时光。这时,人们就要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准备年夜饭和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烦恼日,意思是空虚。按照习俗,这一天既不属于前年,也不属于后年,所以是空日;第三天是元旦,称为“麦帕亚万马”,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到来”。“天王之日”;初四为新年,称“霸王马”,被尊为一年中的第一天。人们视这一天为最美、吉祥的日子。节日的清晨”水!水!水!”,锣鼓声响彻云霄,祈福水花四溅,场面十分壮观。
每逢泼水节,傣族人民都会到附近的山里去。采集一些花叶,节日当天,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水到佛寺浴佛,将采集到的花叶浸在水中,开始互相泼水。你溅到我身上,我也溅到你身上。水花在空中绽放。它象征着好运、幸福和健康。年轻人手中明亮晶莹的水滴,也象征着甜蜜。爱。大家互相泼水,到处都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歌唱。随着朵朵水花、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第一天有文艺演出;第二天,泼水;第三天,青年男女一起扔袋子。先去佛寺浴佛,跳象足舞、孔雀舞节,然后有礼貌的傣族姑娘说着祝福的话,把竹叶、竹枝浸入盆里的水里互相洒洒, “泼出去,黛疯了”,用泼水表达真诚的祝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