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俗
苗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姑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为隆重、丰富的
当属苗年。

各地庆祝苗年的时间不同。融水、三江、龙胜地区的苗年通常是农历十一月初五。苗年盛大、热闹。除祭祖、宴饮外,还举行各种活动。过年的时候,全家人都熬夜。吃完“过地球年饭”(这是苗家人与阴间祖先共同享用的团圆饭),庆祝新年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祭龙潭、祭田娘娘、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求神灵五谷丰登是一大习俗苗年活动的主题。

苗族人过年的食物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糕、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物叫“辣椒骨” ”,又香又辣。 ,可增进食欲,驱风散寒,预防和治疗感冒。是苗族家庭的常见食品,也是招待客人的上佳佳肴。苗族喜欢群居,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他们以村为单位居住,很少加入正式少数民族的村庄和村庄。

苗族的节日很多,但不同地区的节日名称和庆祝方式有所不同。伊巴都庆祝春节(又称客家年)。过年期间,有的苗族群众用糯米喂牛,在牛角上贴上红纸,赶到井边给牛“照镜子”。另外n 还庆祝清明节、端午节、7月15日、中秋节(立秋)、8月15日、新食节(水稻和玉米成熟时)等节日。彭明等地的部分苗族在七月秋一、八月十五举行热闹的斗牛活动。每年正月的“踏花山”是全省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青庙”称“踏华山”为“傲道”,“红庙”称“浑道”,即“汉坡”。节日由两三个家庭共同主办;组织者被称为“幽侯道”,通常是没有子嗣、祈求子嗣的人。节日举办前,主办方负责在胡轩坝选定的坡地上种植一根高约二、三毛的彩色花杆(多为龙竹),并在花山场展示美酒。到时候,男人女人远近的村庄都会来参加。节日的内容极其丰富。少男少女互唱山歌、择偶是花山节的主要内容。

此外,青年男子还表演芦苇舞、斗牛、舞狮等活动,持续数日,热闹非凡。苗族还有许多传统的宗教节日。有的苗族在正月初二、四、六这天杀猪祭门,称为“祭门主”或“火龙猪”祭。猪日,门外挂一桶。外地人和妇女不准参加,汉人也不准偷看。这部分苗族相信,只有祭祀门主,才能得到祖先的庇佑。河口地区苗族将在这一天举行全村“祭龙”活动二月的第二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派一名男子参加,严禁妇女参加,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山“偏庙”于6月24日祭祀大地神;二月、三月,全村人会在村旁的山坡上祭祀火星(火神)。祭祀时,由魔主主持仪式,魔主牵着羊或狗,念诵咒语。念完后,大家用石头把羊或狗杀了,煮熟了吃。在这个仪式上,他们祈祷村里不要发生火灾。苗族人民真诚、守信、坦诚、热情好客。过年期间,流行“盘根古”——走亲访友。每当有远方客人到来,都要用好酒招待。如果是亲戚,来的时候一定要送礼物,主人也会同时这样做。谢谢你的礼貌